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4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赤霉素(GA_3)不同处理时期与处理浓度对夏黑葡萄果穗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前2周,3mg/kg、5mg/kg和10mg/kg GA_3处理对夏黑葡萄不同发育时期花序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应用赤霉素GA_3膨大夏黑葡萄果粒的最适处理方法为,盛花期用20mg/kg浓度GA_3处理1次,在花后12d左右再用25mg/kg浓度GA_3处理1次;在田间劳动力不足条件下,可选择在花后12d左右,用100mg/kg GA_3处理1次,也能达到膨大果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拉长花序一般早期封闭式的单栋大棚、连栋大棚或简易避雨连栋棚内,在正常气温条件下,葡萄棚温较高,温差较大,花序和果穗会自然拉得较长,因此不需要拉长花序。但对优无核、无核白鸡心、无核早红、8612等果粒紧凑品种,在未封闭的避雨设施条件下,花序伸长较弱,需拉长。一般在萌芽后22d(天)左右或花前2周,用美国奇宝2~5万倍液或5~10mg/kg的国产赤霉素浸蘸花序或微喷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红地球葡萄使用不同的无核化处理,结果表明:花前15d喷100mg/kg赤霉素 10mg/kg4cpa对无核化效果较好,而第2次膨大浆果以50mg/kg赤霉素处理综合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4.
1提高坐果率1)控梢旺长.对生长势强的结果梢,在花前对花序上部进行扭梢或留5~6片大叶摘心,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2)喷布硼肥.花前对叶片、花序喷布一次0.2%~0.3%的硼酸或0.2%硼砂溶液,连喷2~3次.3)赤霉素处理.盛花期用30 mg/L赤霉素溶液浸花序,不仅能提高坐果率,增大果个,而且可以提早10天成熟上市.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和吡效隆在无核葡萄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维纳斯无核、8612和无核早红葡萄为试材,用赤霉素和吡效隆处理花穗及果穗。结果表明,花前3天先用50mg/L赤霉素处理花穗,再于花后10天用50mg/L赤霉素加10mg/L吡效隆处理果穗,对增加无核葡萄品种的单粒重和单穗重效果显著。吡效隆有使果实延迟成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西拉"葡萄为试材,于2015、2016年分别利用赤霉素进行葡萄疏穗试验,在"西拉"葡萄开花前15、20d分别采用不同浓度(3、5、7mg·L-1)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其花序,研究了赤霉素处理对"西拉"葡萄果穗长度、果穗质量、坐果率、发病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赤霉素处理的葡萄果穗长度增加,坐果率、果穗质量、发病率均显著降低,百粒质量无显著差异,从而大大提高了"西拉"葡萄果穗的疏松程度,且在相同的剂量条件下,开花前20d处理比开花前15d效果好;在同一处理时期,5mg·L-1赤霉素的处理效果最佳;赤霉素浓度在3~7mg·L-1时,总酸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升高,糖酸比显著增加,且赤霉素浓度在5mg·L-1时浆果的糖酸比最佳;各处理组的单宁、总酚、总花色苷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且5~7mg·L-1赤霉素处理的效果较好。综合各项指标,开花前20d使用5mg·L-1的赤霉素处理葡萄花序效果最好,可拉长果穗,减少人工疏果工作量,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阚知 《西北园艺》2008,(1):39-39
如果种薯尚未度过休眠期,而又必须播种时,需要用赤霉素进行催芽处理,以打破休眠。整薯催芽时,可用5~10mg/kg赤霉素浸泡5~10分钟。切块催芽时,浓度为1~3mg/kg,浸泡后取出,将切面向上,晾干表面水分即可下种。  相似文献   

8.
1赤霉素 如果种薯尚未度过休眠期,而又必须播种时,需要用赤霉素进行催芽处理,以打破休眠.整薯催芽时,可用5~10 mg/kg赤霉素浸泡5~10分钟.切块催芽时,浓度为1~3 mg/kg,浸泡后取出,将切面向上,晾干表面水分即可下种.但如果种薯有环腐病、青枯病或晚疫病,为防互相传播病害,不宜浸种催芽.此外,在采收前1~4周内,用10~50 mg/kg赤霉素溶液喷洒全株,采收后作为种薯时也有促进其萌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丙酮溶液处理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浓度为20mg/kg的赤霉素丙酮溶液渗入法将赤霉素带入无籽西瓜种子内,对种子活力影响明显,而丙酮本身对其影响很小。用20mg/kg赤霉素丙酮溶液处理无籽西瓜种子6小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出苗率及成苗率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延长处理时间,种子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
使用赤霉素和吡效隆对‘红巴拉多’葡萄在盛花期和盛花期后10d进行无核化处理,于果实完全成熟时测定各处理果实无核率、单果重、果粒纵径和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C含量、可溶性蛋白、水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利用不同浓度组合赤霉素和吡效隆处理‘红巴拉多’葡萄效果不一,其中花期用50mg/L赤霉素+30mg/L溶液浸蘸花序1次,10d后再处理1次,无核率达70%,可溶性蛋白达2.1mg/g,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激素对红地球葡萄果穗生长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拉长果穗、改善穗形和增加粒重,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进行激素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用花前用25mg/kg赤霉素喷施、花后用50mg/kg赤霉素蘸果穗,果穗拉长作用明显,成熟期提前18天;用100倍三高素花后蘸穗,对果穗增大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27年生金冠花多树,于5月2日幼果期(盛果期为4月18~22日)进行了西维因加萘乙酸疏果试验。处理设:①750m8/kg西维因+10mg/kg萘乙酸(处理花序2 412个);②1250mg/kg西维因+10mg/kg萘乙酸(处理花序 2 283个);③清水对照(处理花序 1810个)。喷雾要求滴水为度,喷后逐日进行落果统计,至5月25日落果基本结束止。 结果:两种浓度处理都有显著的疏果作用,整序果疏除率处理①和处理②分别是89%和78.5%,处理③的自然落序率是46.6%,而且处理①和②的单序平均座果数明显减少,提高了单果率,分别为79.5%和69.3%,对照为67.1%。此外,化学疏果使落果高峰期提前…  相似文献   

13.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花穗分别留长6、8、10 cm,用"大优果+小优果"和7种赤霉素(GA3)、氯吡脲(CPPU)不同浓度的组合分别于花前2~3 d(5月19日)和花后10~15 d(5月31日)浸蘸花穗,于果实成熟期测定果实品质各项指标,以筛选出改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最佳花穗整形长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结果表明:当花穗留长为8 cm时的果实外观品质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单粒重为12.23~16.61 g、果粒大小为788.32~992.34 m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27%~18.43%,均明显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果皮硬度也有所增加。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比较得出,花前2~3 d,花穗留长8 cm同时浸蘸25 mg/L GA3,花后10~15 d浸蘸25 mg/L GA3+2 mg/L CPPU,对改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以丝瓜品种‘美佳’为材料,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期和不同处理部位对丝瓜早期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生长调节剂对丝瓜早期坐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2,4-D萘乙酸赤霉素0.0075%芸苔素。当2,4-D处理浓度为15~20 mg/kg时,丝瓜早期平均坐果率达到78.05%,坐果效果最佳;当用20 mg/kg 2,4-D处理花前1 d丝瓜时,早期平均坐果率达到92.3%,坐果效果最佳。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丝瓜不同部位对早期坐果影响不同,2,4-D(20 mg/kg)处理花朵的坐果率高于处理整个果实的坐果率,而萘乙酸(100 mg/L)处理整个果实的坐果率高于处理花朵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15.
于灰枣盛花期及盛花末期喷赤霉素(GA3)15mg/kg或芸薹素内酯0.04mg/kg+赤霉素(GA3)15mg/kg,或盛花期喷噻苯隆(TDZ)0.5mg/kg+赤霉素(GA3)15mg/kg、盛花末期喷噻苯隆(TDZ)1mg/kg,与喷清水相比,可提高单果质量(干、鲜)、制干率、产量和投入产出率,提高1年生枝的花序着果率、果吊比,果形指数高。喷清水的枣果短粗,因而饱满、颜色深红,但可食率和口感二者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浓度为20mg/kg的赤霉素丙酮溶液渗入法将赤霉素带入无籽西瓜种子内,对种子活力影响明显,而丙酮本身对其影响很小。用 20mg/kg赤霉素丙酮溶液处理无籽西瓜种子 6小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出苗率及成苗率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延长处理时间,种子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17.
细胞分裂素对山葡萄雄株性别转换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葡萄雄株在花前20 d 用62BA、KT230S 沾花序处理, 进行性别转换试验, KT230S 100 mg/kg 的效果稳定可靠, 花序坐果率达96. 7 % , 雄株系间果实性状存在较大差异。性别转换雄株的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 最高可达24. 34 %。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方法打破青菜种子休眠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打破青菜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作者以上海申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杂交青菜品种青山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温汤浸种、低温处理和赤霉素溶液浸种打破青菜种子休眠效果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低温处理7 d以上和用80 mg/kg赤霉素溶液浸种4 h均可有效打破青菜种子的休眠,种子发芽率达90%以上,超过国家标准8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1 花序修剪、果穗整理在花序展开后,根据负载状况及时疏除过多或弱小的花序;开花前,掐去花序上的副穗及花序前端1/5~1/4的穗尖。在生理落果后剔除发育不良、受精不充分的果粒,使果穗紧凑,果粒一致。2 果实膨大处理及套袋对无核或其他小粒品种可用激素处理,以增大果粒。具体方法:在盛花期后用10~25毫克/ 升的赤霉素溶液或10~20毫克/ 升的吡效隆(K T-30)溶液进行浸蘸果穗。具体处理浓度应根据不同品种试验之后决定。增大处理后即可进行果穗套袋,套袋前可先在果穗上喷700倍的78%科博或1000倍的70%甲基托布…  相似文献   

20.
以‘丽红宝’葡萄为试材,于花前7d使用不同浓度(25、50mg·L~(-1))赤霉素处理,结合花后10d使用不同浓度(100、150、200mg·L~(-1))赤霉素处理花果穗,研究不同赤霉素处理对‘丽红宝’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7d使用浓度为25mg·L~(-1)的赤霉素处理花穗,结合花后10d使用浓度为100mg·L~(-1)的赤霉素处理果穗效果最好,能有效拉长‘丽红宝’葡萄果穗,显著增加‘丽红宝’葡萄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鲜果硬度、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及果皮中花色苷含量,果实色泽为鲜红色,使果实整体品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