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其方法,对粮食储藏品质变化进行了认真、深入地分析研究,建立了小麦储藏品质变化的预测模型,还建立了小麦品质多因子动态变化模型。通过论证和检验,确定了这些模型的可用性,从而为粮食储藏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认识工具。  相似文献   

2.
粮食储藏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概述 粮食储藏科学作为农学中农产品储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上迅速发展的现代储藏产品保护科学的一个最重要分支。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粮食储藏科学是研究粮食(储藏生态的主体)与环境(非生物的与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换言之,粮食储藏科学是研究粮食在储藏期间,不同储藏条件、不同储藏方法、不同储藏处理对粮食生理生化变化,对粮食品质(工艺品质、食用品质和种用品质等)变化,对粮堆内有害和有益生物(储粮害虫、螨类、微生物及其天敌)消长、演替变化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浅谈大型浅圆仓节能减损储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储藏条件下小麦储藏的能耗和品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华南地区大型浅圆仓小麦进行一次降温后,后期3年~4年采用小功率风机进行适当降温,可以确保粮食安全度夏,且粮食储藏期间品质变化不大,但在降低通风能耗、减少粮食水损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生产大国之一,也是粮食储备大国。研究粮食品质变化规律,掌握在现有条件下粮食储藏的第一手资料,对于确立储备粮经济合理的运行模式,指导轮换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储粮总公司成都分公司的安排部署,我库于2003年7月对部分仓间储粮分区分层设点广泛采集样品进行品质测定,并结合历年来综合扦样的检测结果,探索常规储藏方式下小麦、稻谷和玉米的品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粮食的品质在储藏期间逐渐劣变,稻谷也不例外。造成品质劣变的原因主要是在储藏过程中由于粮粒本身的呼吸作用及微生物和仓库害虫等对粮粒的侵蚀,引起各种营养成份的损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最终导致食用品质及蒸煮(烘焙)品质的下降,这些都是已为人所熟知的常识。对于各种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规律,国内外部有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究竟用什么指标可以衡量储粮品质劣变的程度,却迄今尚无  相似文献   

6.
粮食储藏技术是指根据不同粮食种类、储藏条件、粮食生理生化变化、粮食品质(工艺品质、烘焙与食用品质、种用品质等)变化规律,采用不同储藏方法和措施,对影响粮食储藏的相关因子进行控制,确保粮食储藏安全的技术组合。因此,粮食储藏是一个依据不同储藏环境,不同粮食品种、质量,不同储藏目的或用途等相关因子,而选择的优化技术组合。按照哲学的观点,粮食储藏技术虽然存在共性(普遍性)可循,必然会存在个性(特殊  相似文献   

7.
粮食仓储行业HACCP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粮食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也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其储藏质量安全是食物营养链安全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粮食的质量品质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也逐步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随着四项储粮新技术在我国仓储行业的推广应用,我国的粮食储藏技术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对于粮食的危害分析与质量控制却相对薄弱,缺乏对相应的关键控制点的研究,不能适应现代储粮技术与食物营养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有必要在基于现代储粮技术与食物安全相结合的基础上,引入HACCP体系,对粮食在收获后的每一环节(入仓、储藏、出仓)进行全程危害分析与质量监控,建立一整套适用于我国粮食储藏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虽然我国粮食储备充裕,但是人均占有粮食的比率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很低,而且,每年在储存过程中因霉变、害虫侵蚀而损耗的粮食约占总产量的6%以上,在品质上造成的劣变损耗更难以统计。无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确保粮食安全储藏,延缓粮食品质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品质、高营养的绿色食品需求日益增强,绿色环保成为世界粮食储藏工作的发展方向,怎样才能做到保持粮食品质,减少粮食污染呢?目前低温储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影响粮食品质和安全储藏的许多因素中,粮食微生物的活动起着关键作用.自六十年代发现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以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霉菌所产生的真菌毒素对粮食的污染,是粮食食品中潜在的一大危险,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因此,深入研究粮食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及其所产生的作用、影响和控制方法,将有利于  相似文献   

11.
CO2气调储粮技术对粮食真菌的抑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进行了粮食在不同CO2气体浓度、不同粮食水分、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储藏后的粮食真菌区系变化情况、尤其是在粮食水分较高、储藏温度较高的条件下CO2对粮食真菌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和绵阳CO2气调库粮食真菌的区系变化实仓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2气调储粮方法对水分在15%以内的各种粮食上着生的粮食真菌于15~35℃的温度范围内在较长时间内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低水分粮的长期储藏;60%高浓度的CO2对水分在15%~16%的高水分粮于15~25℃温度范围短时间内(品质较差的粮食15天、品质较好的粮食140天左右)有较好的防霉作用,但粮食感官品质有所下降;35%以下浓度的CO2对高水分粮在15~35℃温度范围内均不能较好地抑制粮食真菌的生长,粮食储藏一段时间后就发生霉变;CO2不适宜于高水分粮在常温下的长期储藏,即使是60%以上浓度的CO2也不能很好地抑制高水分粮上着生的引起粮食霉变的储藏性真菌。  相似文献   

12.
稻谷储藏期间水分和脂肪酸值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脂肪酸值作为衡量稻谷新陈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稻谷的储藏和加工中都十分重要。而水分又是稻谷在储藏期间最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同时也对脂肪酸值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跟踪检测稻谷在储藏期间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研究外因(温度、湿度)对稻谷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对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延长粮食的保质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储粮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对粮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粮食在储存流通环节保持应有的新鲜品质,控制和减缓粮食品质劣变,开发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安全可靠的绿色储藏技术,是粮食储藏行业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宁夏地处西北地区内陆,风大沙多,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采用常规储藏,粮食水分自然散失严重,稻谷整精米率下降,粮食工艺品质和储藏品质降低,损耗加大.我区灵武和青铜峡国家粮食储备库采用稻壳压盖储粮,不仅隔热保温,抑制了害虫生长繁衍,延缓储粮品质劣变,而且可以控制粮食水分散失,降低损耗,同时使储粮环境整洁、美观、卫生,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15.
粮食微生物的活动是影响粮食品质与安全储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密封储粮生态环境下,使用缓慢型呼吸抑制剂磷化氢,稻米能够安全储藏的原理,是由于磷化氢对稻米、仓虫、粮食微生物等有机体代谢、生命和酶活动起着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的结果。一九八二年,在分析储粮密封生态条件时,我们着重研究磷化氢对粮食霉菌作用方式、时机、作用效应及其相关性。为科学应用磷化氢、优质安全储藏稻米,提出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第17卷 篇名.作者刊期页号稻谷储藏品质变化的研究云昌杰等13食用油中维生素E在储藏期间的变化和热稳定性的探讨冯淑忠等110主要谷物中维生素E含量的分析‘何照范等117紫外线照射去毒设备的研制和应用,黄素璧等121面粉蛋白质的结构和在烘焙食品中的功能黄思棣125粮食害虫抗药性的治理对策.弧系灭丙}130a一藻烯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黄福辉等134食用植物油脱氧储存技术的研究陆允冲等143中国粮油学会储藏专业学会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章程155四纹豆象生物学的研究阮启错等23不同粮堆内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实验研究施跃等210大米在储藏期间品质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17.
从影响粮食品质的最主要因素环境温度着手,通过对高大平房仓包装稻谷定期进行分点、分层跟踪检测其水分、脂肪酸值、发芽率等品质指标,研究分析了包装稻谷从2006年初入库到2008年底出库一个储存周期中的储存品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高大平房仓包装稻谷粮堆不同层次之间,其储存品质的变化存在差异,特别是粮食水分和脂肪酸值表层变化最大,上层相对表层来说变化幅度稍小。  相似文献   

18.
刘光亚 《粮食储藏》2009,38(3):55-56
由于粮食在储藏过程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不断增加,最终使得粮食的食用品质下降。准确测定谷物脂肪酸值含量,了解粮食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情况,掌握储藏粮食的品质变化,是做好粮食仓储推陈储新工作的基本要求。虽然谷物脂肪酸值是由谷物固有品质决定的,但测定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因素,  相似文献   

19.
《粮食储藏》2021,(1):23-23
《粮食储藏》创刊于1972年,连续被科技部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粮食储藏专业的学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粮油食品储藏、储粮有害生物防治、粮油品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和新进展,代表我国先进的粮食储藏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20.
邢勇 《粮食储藏》2011,40(3):53-56
1研究背景粮食扦样是粮食交易、储藏、加工过程中,保留过程样本进行品质检测的重要工作,对保证公平交易以及控制粮食储藏、加工生产过程,保证粮食品质有重要意义。我国粮食流通中的质量检验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以来,质量检验在粮食收储、贸易和加工中的作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