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通过对剑川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让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全面提升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剑川县位于滇西北高原北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马铃薯是继水稻、玉米之后的第三大作物,既是山区、半山区人民的主要口粮与蔬菜,也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认清剑川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形势,采取有效措施振兴剑川县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对全面提升本县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也越来越受重视。该文以剑川县为例,分析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与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联动、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设措施。目前剑川县已建成马铃薯种薯、杂交包谷制种、高原水稻制种三个种业基地以及8个乡镇农科站,强化选育、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提高了剑川县的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灯盏花是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的特色中药材,剑川县是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的GAP原料生产基地。为提高灯盏花整体产量、质量、效益水平,近年剑川县已发展了漂浮育苗先进技术,与以前育苗方法比较,其具有节省育苗用地、不需苗期大量除草、减少移栽用工、减少土传病害,促进苗壮苗齐,栽后生长势强等优点。对推动育苗的集约化、商品化发展进程,节本增  相似文献   

4.
从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性着手,结合实际调研,着重分析剑川县蔬菜产业发展优势、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剑川县蔬菜产业今后如何发展提出: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视品种质量,大力推广技术创新;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生产规模化发展,提高品牌化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剑川县2012年泡核桃种植面积已达5.592万hm2,但产量低,主要是由于剑川县大多数核桃种植农户管理粗放,经营水平低下,病虫害严重。管理好现有核桃林,使其达到优质丰产、稳产是剑川县核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将剑川县特殊的气候条件与春蒜生长所需要的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再联系剑川县近几年对春蒜产业发展的举措,以及剑川县发展春蒜产业所具备的自身优势和存在的困难,对剑川县发展春蒜产业进行系统论述,对该产业的发展前景、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着重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剑川县灯盏花生产现状、有利条件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旨在为灯盏花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剑川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剑川自然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科技优势五大特点,全面分析剑川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省委、省政府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和创新举措.要深刻学习领会好高原特色农业的科学内涵,认真谋划好剑川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点及措施,为进一步加快剑川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尤为重要.根据剑川县海拔高、气温低、霜期长和人均占有土地较广等特点,明确提出了“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有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剑川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剑川县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追溯体系建设、加快检测体系建设等对策,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高海拔冷凉地区的蔬菜生产,相对热区蔬菜生产,成熟上市时间延后,具有对热区蔬菜生产补淡补缺的特殊优势,发展潜力大。长期以来冷凉地区农民视高山为穷山恶水,生产简单,经济落后,特别是蔬菜生产发展时间短,条件差,尽管前景较好,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不像热区蔬菜生产基础好,启动早,蔬菜生产与销售已基本步入正轨。文章通过对滇西北冷凉地区剑川县近10年的蔬菜生产进行调研,总结了冷凉地区剑川县的蔬菜生产现状,分析、提炼了冷凉地区蔬菜生产的优势及障碍,提出了发展冷凉地区蔬菜生产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冷凉地区重新认识冷凉气候优势,利用热区蔬菜市场空缺发展蔬菜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云南的发展思路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即2016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倍增"。就剑川县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浅析了剑川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的相关因素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百亿斤增粮计划",促进剑川县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增粮措施的增产增收作用,实现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2012年在省、州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结合实际,继续深入开展了万亩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巩固和加大了良种良法等集成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推进全县玉米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我县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现将我县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情况汇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剑川县绿色食品芸豆产业化开发的意义 ,并根据实践总结出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控 ,积极推广经济实用的生产技术等经验 ;同时提出增强市场竞争意识 ,加大营销力度 ,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扩大创汇 ;加强扶持龙头企业 ,实行“公司 农户 基地”的经营模式 ,对基地的绿色食品芸豆进行大力开发 ,逐步实现订单农业 ;加强优质高产良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 ,增强发展后劲 ,确保绿色食品芸豆产业顺利发展 ;重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加强新品种繁育和推广力度 ;加大系列化、产业化开发的力度 ,提高经济效益等绿色食品芸豆产业化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制度科学的施肥策略,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剑川县耕地区采集0~20cm的土壤,通过测定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分析变幅、均值、变异系数及养分丰缺情况,研究剑川县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剑川县土壤养分总体良好,但各乡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很大差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变幅分别为7.19~169.08 g/Kg、32~664 mg/Kg、4.0~361.4 mg/Kg、33~753 mg/Kg;平均值含量分别为52.52 g/Kg、209 mg/Kg、32.9 mg/Kg、150 mg/Kg;有效磷变异系数较大为106.16%;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普遍很丰富;土壤有效磷含量普遍中等;土壤速效钾含量普遍缺乏。因此,在推荐施肥中,要因地制宜确定最佳施肥量,实现土壤肥力质量的逐步提升和土壤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剑川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其具有的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提出发展中药材产业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重点品种基地,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继续招商引资,引进先进的中药材加工技术,提升其附加值等对策措施,为剑川县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剑川县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水稻育种材料中成功选育出一定数目的优良品系,通过县级区试,验证其高产、耐寒、早熟、抗病,优质等性状的稳定性和不同区域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并进一步予以鉴定,结果从中优选出SA-15、95-66和SA-13等表现较理想的品系,为剑川县水稻生产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开展11个水稻品种生长发育、丰产性、稳产性等多项性状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剑川县高海拔稻作区种植的优良水稻新品种,从而提高剑川县高海拔冷凉气候稻作区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剑15-7和凤15-66综合表现较好,实测产量较高,适合作为剑川县稻作示范区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9.
高寒山区夏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播油菜是剑川县高寒山区近年发展的重要经济作物,目前播种面积约8 400亩,对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结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针对灯盏花漂浮育苗中常见问题,结合剑川县的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为充分发挥该项技术的优势潜力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