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爱无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食用菌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无污染、营养又保健的天然食品自然受到了欢迎,可在食用菌人工栽培过程中,害虫危害日益严重,影响着食用菌的发展,文章就人工栽培食用菌主要害虫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初步调查研究了杨凌及其周边地区食用菌害虫的发生情况,共采集鉴定出杨凌及其周边地区食用菌害虫17种,分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线形动物门线虫纲的7目15科.在明确杨凌及其周边地区食用菌害虫优势种类的基础上,对优势种类的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概述,对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由于食用菌与绿色植物的区别极大,为害食用菌害虫的种类与发生情况也与农业害虫极不相同。所以,我们在控制食用菌发生危害时,必须弄清其特殊性,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食用菌种植品种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但在食用菌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危害以及高毒农药的无度施用,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本文介绍了我国人工种植食用菌主要的害虫类型,分析了影响食用菌虫害发生的因素,提出了食用菌病虫危害的防治措施,以确保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仅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栽培常见害虫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害虫的种类、危害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1988年以来,豫西农专植保教研室曾多次在洛阳附近调查食用菌病虫害发生情况,1990年10月洛阳市植保学会、三门峡市食用菌协会又组织了豫西地区段木栽培食用菌病虫害的考察。经历次实地考察和室内鉴定,初步明确了豫西地区食用菌害虫28种,查清了优势种及其危害程度和发生概况,在此基础上就食用菌害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三峡库区常见的食用菌为研究对象,抽样调查了各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害虫种类,摸清了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程度,为综合探讨食用菌生产无公害防治技术,为三峡库区食用茵生产中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干制食用菌产品有香菇、木耳、草菇、蘑菇等10余种。由于遭受贮藏期害虫和霉菌的危害,每年造成大量制成品发霉变质,不仅损害食用菌制品的良好外观形态,影响食用菌的质量,同时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害虫黑粪蚊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粪蚊(Scatopse sp.)是近年鄂东大别山地区危害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的又一主要害虫,对该虫发生生境及生物学习性和食用菌危害情况进行观察,并分别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对黑粪蚊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用食用菌专用杀菌剂(Ⅰ型)防治其效果较理想,取得了既能杀死害虫、又不影响食用菌产量及商品质量的最佳效果。用浓度为25%的喹硫磷对成虫和用1:300倍保菇粉对成虫、幼虫防治效果均达100%。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干制食用菌产品有香菇、木耳、草菇、蘑菇等10余种。贮藏期遭受害虫和霉菌危害,不仅影响食用菌的质量,同时也严重影响贸易信誉,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叶岚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1):262-263
食用菌的虫害类型多、基数大、发展迅速,一旦发生虫害,会造成很大的损失。食用菌虫害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因此,虫害预防是食用菌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危害食用菌生产主要害虫有蝇、蚊、螨类等。以春、秋两季发生最重,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的造成绝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食用菌害虫防治技术,初步解决了防治难题,控制了为害,供广大食用菌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告     
丰硕 《农技服务》1994,(6):18-18
危害食用苗的害虫有菌蚊、菇蝇、跳虫、螭类及线虫等.在食用菌栽培中,常困害虫的危害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栽培失败.必须加以综合防治.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食用菌生产在承德市得到蓬勃发展,但是,由于食用菌的栽培周期短,且广大菇农对食用菌害虫认识不够,如菇蚊、菇蝇等,忽视前期防治,等到其危害严重猖獗时,尤其是在出菇期,不得不使用各种农药进行控制,结果导致农药极易残  相似文献   

14.
王振波 《油气储运》2011,(35):21-22
在食用菌的生产中如果不注意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一些杂菌和害虫会大量发生,对食用菌的生长造成很大危害。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为害食用菌的害虫有菌蚊、菇蝇、跳虫、螨类及线虫等.在食用菌栽培中,常因害虫的为害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栽培失败,必须加以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害食用菌的害虫有菌蚊、菇蝇、跳虫、螨类及线虫等.在食用菌栽培中,常因害虫的为害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栽培失败,必须加以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害蜗主要有粉蜗和蒲蜗两类,是当前食用菌生产中来势猛、发生快、危害重的一类害虫。害蜗侵入多因菇房消毒不彻底,环境卫生差,周围靠近鸡舍、粮仓;其次是菌种和培养料带蜗或人、昆虫、工具、原料等携带。菌蜗主要危害平菇、香菇、鸡腿菇、  相似文献   

18.
<正>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属大型真菌类。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们消费增长的需求,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繁殖适合在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害虫和杂菌在食用菌的栽培和制种过程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病虫危害可造成减产25%左右,严重时甚至绝收。然而食用菌不易治愈,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食用菌病更注重治疗为主的原则。一、杂菌的控制1.菌种的控制应选用优质、高产的品种在菌种制作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但在食用菌的制种和栽培过程中,经常受到害虫和杂菌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病虫为害可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甚至绝收.若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残留量大,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且长时间使用单一药剂使病虫抗性增强,防治效果降低,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物防治则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因而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20.
曲轩 《农家致富》2023,(8):30-31
<正>食用菌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周年化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温暖潮湿的栽培环境成为虫害滋生的有利场所,给生产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技术根据食用菌栽培模式、主要害虫类型、食用菌种类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制定了食用菌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采用精确测报、物理防控为主的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配合应用田间快检关键技术,有效控制食用菌主要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减轻虫害防控的劳动力成本和化学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