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兴安落叶松优树子代和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子代苗期及幼林的树高、直径和材积生长量观察和统计分析认为:两种落叶松子代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期速生,幼林仍保持较大的生长优势,优良家系生长更为突出。兴安落叶松优树子代8a生材积比原产地对照大28.6%,优良家系大51.5%。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子代4a生树高比原产地对照大33.9%,优良家系大65.0%;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主要生长性状具有较高遗传力,兴安落叶松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58%、0.62、0.64;长白落叶松树高、地径分别为0.88、0.89;子代再选择遗传改良效果显著。兴安落叶松选择率为21.7%,材积遗传增益为32.8%。长白落叶松汪清和小北湖产地选择率分别为17.4%和35.0%,树高遗传增益分别为45.1%和33.7%;子代测定结果证明: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初级种子园质量优良,能为生产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兴安落叶松及杂种落叶松在承德围场地区的生长表现,以2001年从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引种的14个兴安落叶松家系和7个杂种落叶松家系为调查对象,通过测定16a生落叶松的保存率、树高、胸径等数据分析各家系的适应能力,研究在承德围场地区引种兴安落叶松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和杂种落叶松共21个家系的造林保存率为62%~90%,仅有3个家系低于70%;14个兴安落叶松家系生长性状均表现优良,虽然低于本地华北落叶松优树(华北落叶松优良家系100号-CK3),但显著优于其他两个对照(华北落叶松母树林混合家系-CK1,华北落叶松1代种子园混合家系-CK2),表明兴安落叶松能适应承德围场当地的环境;家系兴7×日77-2的树高、胸径和材积都显著高于其他家系,说明杂种落叶松生长更具优势。以材积为指标,30%入选率下可选出6个优良家系(兴7×日77-2、日5×长78-3、日3×兴2、1248、1169和1656),树高、胸径和材积较CK2的遗传增益分别为6.77%、15.92%和43.32%。  相似文献   

3.
对兴安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31年生)36个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性状差异显著。其中2号为最优家系,其家系群体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值分别大于对照平均值的7%、14%、38%;以材积性状为重要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选出3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预期遗传增益分别达到0.9%、1.7%、4.5%。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2 a生落叶松杂交子代测定林10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及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基本呈正态分布,且家系间及家系内均存在较丰富变异,生长最好家系与最差家系的比值由大至小顺序为材积、胸径和树高.3个性状的遗传力均较高,属强度遗传,其遗传增益随树木年龄增加而下降.筛选出的5个家系(日3×兴2、兴7×日77-2、日5×长77-3、日5×长78-3、日3×兴9)表现优良,其中,日3×兴2的树高生长遗传力尤为突出,其遗传增益较3个对照(当地生产用种、小北湖种源、长白落叶松种子园混合)分别提高33.6%、26.2%、和20.9%.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清原县大孤家林场的14个杂种落叶松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杂种落叶松的早期性状变异,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树高、胸径、材积都存在变异,11年生杂种落叶松各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9.72%、28.73%和60.70%;树高变异系数随树龄增大有减小趋势,5年生和11年生树高相关系数为0.82,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种子园25年生长白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树高、胸径与材积等指标,利用变异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方法,分别在第10区和第11区各筛选出3个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都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3.30%、20.76%、47.66%。10区变异大的3个家系为168、151、132,变异系数平均为28.09%;变异小的3个家系为186、102、103,变异系数平均为21.78%。11区变异大的3个家系为191、193、121,变异系数平均为31.67%;变异小的3个家系为101、104、110,变异系数平均为18.9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树高、胸径与材积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及材积家系遗传力平均依次为60.1%、57.4%、66.0%。入选率10%时,遗传增益平均依次为13.88%、20.93%、55.36%。以材积性状作为选优标准,按入选率15%,10区和11区分别选出3个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10区选出的家系为121、186、119,11区选出的家系为112、101、180。  相似文献   

7.
为找到适合冀北山地生长环境的优良杂种落叶松,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龙头山国家重点落叶松良种基地的杂种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对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变异程度、生长量进行比较研究,对遗传力和遗传增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各家系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差异显著,其中,材积、胸径的变异幅度较大,树高变异幅度较小,三者变异系数分别为0.42、0.26和0.15;参试家系胸径遗传力为0.83,树高遗传力为0.81,材积遗传力为0.78,通过家系选择可能获得较大的改良效果,初步筛选出5、9、18、11和17等5个家系为优良家系;选出的这5个家系,进行有性繁殖后代,胸径可获得69.51%的遗传增益,树高可获得66.53%的遗传增益,材积可获得67.59%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8.
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1年生杂种落叶松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1年生各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均极显著;初步选出日12×兴9、日5×长78-3和日3×兴2三个优良家系,11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799、0.737和0.689,21%入选率时遗传增益分别为4.22%、5.06%和12.08%,3个优良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分别比一般家系总平均值高出了3.50%、9.11%、19.76%,6.99%、5.81%、18.24%和5.36%、5.69%、14.59%。  相似文献   

9.
石宝英 《林业科技情报》2020,52(1):11-13,18
以5年生36个杂种落叶松家系为材料,测定其树高、胸径生长性状,估算变异系数、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各家系的树高、胸径存在较丰富变异,树高变异系数小于胸径,树高、胸径极显著相关(P<0.01),家系间树高、胸径差异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以10%的入选率,初选出家系1317、1324、1318、和1327为优良家系,树高平均增益为15.98%,胸径平均增益为29.46%。  相似文献   

10.
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黑龙江省宁安县省林科院所属的江山娇实验林场23年生长白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都存在较大的变异,9年生变异系数分别为5.5%、8.2%、18.0%;23年生变异系数分别为12.0%、18.0%、38.9%.家系间变异幅度树高、胸径及材积分别为7.9%~14.2%、12.6%~21.9%、28.0%~45.2%.树高、胸径、材积3个性状在家系间都存在显著差异,23年生时树高、胸径、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96、0.492、0.608,生长性状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通过对17个家系的生长性状分析,筛选出了226、96、251三个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  相似文献   

11.
杂种松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湛江市林业良种场及澳大利亚昆士兰林研所提供的杂种松在雷州半岛 2个试验点造林 ,7~ 1 5年生结果表明 ,优良杂交组合以本种加勒比松优良家系 (吴 2 ,河 6 ,南 2 )为母本与湿地松优良家系或与巴哈马加勒比松为父本的杂种松 ,其生长可比对照 (本种加勒比松 )蓄积生长量大 1 .2倍~ 1 .7倍。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PEE×PCH等杂种松 7年生蓄积量生长比对照 (本种加勒比松 )大 2 .9倍~ 4 .2倍。杂种松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 ,抗风力及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等优点 ,且耐贫瘠立地。杂种松木材比重与纤维长介于两个亲本之间 ,8~ 9年生由幼龄材过渡到成熟材。较优良的杂种松可在雷州半岛及海南东部沿海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不同混杂比下竹木复合纤维板的弹性模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不同竹木纤维混杂比试制了竹木复合纤维板,测试了纤维板的弹性模量(MOE),分析了混杂比对MOE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木复合纤维板的弹性模量符合混杂定律,不同混杂比对竹木复合纤维板呈现不同正负混杂效应,且当竹木纤维混杂比为2:8时,弹性模量最佳,正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培养基对百合苗增殖情况、长势及生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无机盐浓度并附加高浓度BA和低浓度NAA的培养基上适合百合苗的继代培养。最适于百合继代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MS+BA1mg.L-1+NAA0.01mg.L-1+活性炭2g.L-1。方差分析表明,无机盐浓度和活性炭浓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NAA0.1mg.L-1+活性炭1.5g.L-1和1/2MS+NAA0.1mg.L-1+活性炭1.5g.L-1。试验中还得出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能促进百合的生长并对生根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百合生根苗最佳移栽基质为1/3沙土+1/3草炭+1/3腐殖土。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新的育种策略,以近20来培育的杨树杂种F1代为亲本,针对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完成6个派间杂交组合,培育集强抗逆性、速生性、材质优良性于一体的杂交种F2代。确定优良杂交亲本三抗杨、沙毛杨、107杨、欧洲山杨、欧美杨抗天牛品种,确定亲和力强的抗天牛新品种×(毛白杨+新疆杨+青杨)和107杨×三抗杨2个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杂交松在广西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inus caribaea)引种区域对比试验表明,杂交松能适应广西的自然条件,并表现出优良的速生丰产性状。杂交松的生长优于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其平均公顷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大34.93%、82.44%和174.98%。杂交松年均树高和年均胸径生长量都超过了广西马尾松速丰林生长指标,适于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杂种松SRAP-PCR反应体系的各主要影响因子(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以及Taq DNA聚合酶用量)进行了优化筛选,最终得出杂种松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为:25μL体系中含有Mg^2+2.0 mmol/L、dNTPs 0.25 mmol/L、Taq酶1.0 U,引物0.4μmol/L,模板DNA 30-50 ng以及1%体积的DMSO。采用该优化体系,对两种杂种松(火加松、湿加松)基因组DNA进行SRAP扩增,表明大部分引物对扩增出来的带清晰可辨、背景较少,完全满足分子标记的要求,为杂种松SRAP标记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泡桐杂种花的形态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泡桐不同种间杂交后代花的性状进行了研究,多数性状在不同杂种间差异显著,花序长、花序宽及花序分枝角度等诸多性状受遗传控制较强。花序形状、花冠内斑点的疏密度及斑点大小等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杂交后分化程度较高。萼裂的浅对深、总梗的长对短在遗传上表现为显性。多数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花序和果实特征在整体表现上占主导作用,可以作为泡桐杂种分析的主要因素,在进行杂种定向选择与培养时应兼顾相关性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百合种间远缘杂交种的育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培育观赏性较好,又能在东北露地越冬的百合新品种,利用轮叶百合为母本,王百合为父本,进行了远缘杂交。4种方法授粉的结果表明:在母本花前授粉于柱头或开花时授粉于花柱内,可提高杂交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Heilman  Paul E. 《New Forests》1999,17(1-3):89-93
Poplars (Populus spp.) have been planted in Europe and Asia since very early times. Known in the Near East as the blessed tree, poplars have been the primary timber producer in regions lacking natural forest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Now, though, we are seeing poplar plantations becoming part of the forest resources even in the abundantly forested Pacific Northwest. Though still a minor contributor to the world's timber supply, the area of land planted to poplars is, nevertheless, increasing rapidly, particularly in China, South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1992 repor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oplar Commission listed nineteen countries with at least 10,000 ha of planted poplars and seven with more than 100,000 ha. Much of the success of poplar plantations results from the breeding of fast-growing and disease-resistant poplar hybrids. Accordingly, at least eleven countries support poplar breeding programs. Uses of poplar wood range from peeled poles for rafters and other elements of construction in agrarian economies to the manufacture of paper, plywood, oriented strand board, and engineered lumber in industrial nations. Interest has also developed in poplar plantations as a renewable source of energy.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标准样方法研究了杂交竹各器官及不同龄级生物量配置,结果表明:①杂交竹单株平均生物量为5.0116 kg,林分平均生物量为34.1794 t.hm-2;②杂交竹单株和林分各器官生物量从高到低都表现为竹杆竹枝竹叶竹蔸竹根;③不同年龄杂交竹单株生物量大小排序为3 a2 a1 a,林分生物量表现为2 a1 a3 a;④杂交竹竹枝、竹杆、竹叶及全株以幂函数(W=cDaHb)为最优生物量模型,竹蔸、竹根则以多项式(W=c+aD+bH)为最优生物量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