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92年,我办从柳州市鸣鸩江园艺场和郊区科协引进桃形李种植,到1996年,全县已种下桃形李400hm2,并在大埔镇杨柳村进行6.67hm2桃形李高产示范试验,测产结果如下:6.67hm2高产示范区1994年平均株产27kg,1995年12.5kg,1996年40.2kg,三年平均株产22.1kg,666.6m2产果1326kg;426.75m2非试验区1994年平均株产3.3kg,1995年1.1kg,19畅年2.3kg,王年平均株产2.23kg,666.6m2产果135.5kg,6.67hm2,高产示范区的产量大大高于426.7hm2非试验区的产量。经过4年来的实践初步摸索出一套桃形李的高产栽培技术,现简介如下:1.建…  相似文献   

2.
浦江桃形李细菌性穿孔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浦江桃形李从80年代开始推广发展,目前已形成面积超1333hm2,果品超万t的我国桃形李主产地。从1995年开始,由于布郎李品种的大量引进,细菌性穿孔病开始蔓延,1996年又受灾害性天气的影响,造成桃形李大面积减产,果农对李树放松管理,果园荒芜,树势衰弱,导致90%以上的桃形李果园发生细菌性穿孔病,严重影响桃形李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从1996年开始对桃形李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1病原菌及发病规律该病是由一种黄单胞属细菌[Xanthomonaspruni(smith)Dowson]侵染引起。病原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枝条…  相似文献   

3.
桃形李色泽鲜艳,品质上等,为江南名果之 一。由于桃形李成熟于盛夏高温季节,常温厂难以贮藏和长途运输,因此其商品供应期只有15天左右,且果价不稳定。为了延长桃形李的供应期,扩大销售范围,达到真正的名果价优效应,我们于1997—1998年开展了桃形李贮藏保鲜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扩大中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于晴天上午采收八成熟桃形李果实,当天用纸箱运至冷库,经预冷后选成熟一致、无病虫、裂伤果进行贮藏。自配防腐剂(主要成分为苯甲酸钠、柠檬酸和内酸钙)、保鲜剂(主要成…  相似文献   

4.
蒙山县于1991年开始引种李,最多种植面积高达580hm2,1994年进入挂果期,但生产上普遍存在不挂果的问题,导致栋李面积逐年减少。本文通过对1994至1998年各年天气状况的分析,探讨李在蒙山县不挂果的原因。IWe李在问山县开花结果的表现1995年4月下旬,蒙山县水果局曾进行一次全县棉李挂果情况的调查,竟然无一果园正常挂果。从各年生产上看.栋李开花过程常遇到低温阴雨天气,不利开花结果,表现出开花后座果率低,幼果脱落严重,果园失收现象。如牛歌坪及五金仓二个管理中上水平的果园,面积分别为3.9hm2和2hm2,树龄为8年生树,仅1997…  相似文献   

5.
桃形李成熟于盛夏高温季节 ,常温下其商品供应期只有 15天左右。为了延长桃形李的供应期 ,笔者 1997~ 1998年开展了桃形李贮藏保鲜试验 ,并在此基础上于 1999年扩大中试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于晴天上午采收八成熟果实 ,当天用纸箱运至冷库 ,经预冷后选成熟一致、无病虫、无裂伤果进行贮藏。自配防腐剂 (主要成分为苯甲酸钠、柠檬酸和丙酸钙 )、保鲜剂 (主要成分为高锰酸钾和载体 ,其比例为 1∶2 )和涂膜剂 (其成分为苯甲酸钠、柠檬酸、丙酸钙和壳聚糖 )。将运到的果实直接整箱放入 0~5℃冷库预冷近 12小时。将选好的果实…  相似文献   

6.
王泽义 《浙江柑橘》2000,17(2):21-22
南丰蜜橘结果母技是生产的基础。本文旨在对南丰蜜橘—杨小2-6结果母枝与着花、座果情况作初步探讨,希望依其结果母枝的着花量、座果率来测定和控制其生产力,为生产上制定栽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及方法试验在1990~1991年进行,调查树选自土质为第四纪红壤,管理水平较高的,8年生机砧杨小2-6。本调查选3株树,每树随机抽取三个副主枝,对其结果枝进行花量、座果率等作调查,结果用统计学进行分析。2试验结果与分析Z.1结果母枝类型及结果可能性2.1.1不同长度的结果母校构成产量的比例sng杨小26P;其产量的形成,94%以上是由10…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果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及市场上进口李高价位的剌激,1998年冬平乐县掀起了“布郎李”种植热潮。目前,全县种植面积533 h㎡,主栽蜜思、玫瑰皇后、黑琥珀、黑宝石等品种。经过三年的幼树培育,已形成良好的树冠,今年本应全面挂果投产,但在3/中、下全县“布郎李”出现“花而不实”的严重现象,为此,笔者深入我县各“布郎李”种植区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 “布郎李”生长发育特点 1.1 树体生长、发育正常,花芽生理分化良好 在2000年5月底~6月中、下旬之间,气温正常,光照充足,树体营养生长发育正常,枝梢…  相似文献   

8.
胡柚又名金柚,原产浙江省常山县。我县于1987年开始引种,至今种植面积已在500hm2以上。为了解胡柚在我县的适应性,早日达到高产稳产,我们对胡柚生长和结果习性进行调查,并根据其特性对管理技术作了初步探索。一、材料与方法以武义县林科所果园(7年生,平地)、柳城镇周处村(4年生初结果树,坡地)和武阳镇柳宅村(2年生,坡地)的权砧胡抽为观察树,各选10株有代表性的树,调查其生物学特性,重点对当年结果枝、结果母枝及各次技梢进行调查统计,并结合当地特点探讨胡袖的栽培措施。当尔本县年均温玉7.8C,最冷月均温5.5℃,极端…  相似文献   

9.
郑后斌  龚增秀 《浙江柑橘》2002,19(4):27-27,26
桐子杨梅是三门县的传统特色品种,主产海游、花桥、亭旁等地,已有200多年栽培历史,现栽植面积达33.3hm2。该品种的最大特点是果实耐贮运,常温条件下,贮藏3天,风味、品质基本不变,2000年通过了省品种认定,是我省目前推广发展的杨梅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园安排在贵州省岑巩县注溪哨坪村吴志金家果园,该柚园为山地果园,砂壤土,种植规格3米×4米,树体健壮,全年施肥3次,即基肥、花后肥、壮果肥。试验树为11年生文旦柚。1.2试验方法试验以套袋果实与非套袋果实对比作果实外观性状和内在营养成分的差异研究。试验设计是:挑选生长健壮、树体大小大体一致的柚树5株,  相似文献   

11.
李是我市的传统名果,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李属品种的佼佼者,适宜在果园、庭院栽植。果实因其色美味甜,产品供不应求,曾试销港澳等地,深受青睐,市场前景诱人,但是由于李产量低,导致种植面积小。为了揭开李低产之谜,经过多年观察和调查,并综合前人所述,认为李低产原因可归纳如下:1低产原因1.1自花结实率低为了摸清李历史上的产量、座果情况、我们查考了前人有关李的资料,如:根据1936年《浙江各县农产调查》云:“桐乡李栽有二百余亩,总产四百余担”,又根据清同治庚午年王岂亭的《李谱…  相似文献   

12.
桃形季 ,又称 木奈 李 ,以其果大、核小、香甜可口的优 良品质 ,深受人们的喜爱。笔者根据十多年来的果园栽培实践认为 ,要想获得桃形李的优质高产 ,并保持较长的丰产期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稀植、浅施肥、重施农家肥、磷肥和钾肥桃形李在 5年前主要以营养生长占主导地位 ,控梢促花、抑制过旺营养生长 ,是其中心工作。 5年后进入盛果期则要不断的回缩更新修剪 ,延长经济寿命。促花控梢 :少留主枝一般留 2— 3枝 ,多留侧枝 ,拉枝加大分枝角度 ,并在施花前肥时根据各株树的长势情况每株加施10 %多效唑 (PP333) 10— 30 g ,以控…  相似文献   

13.
龙眼根腐病是龙眼的主要病害之一 ,幼龄树和成年树均可发生。笔者于 1 999-2 0 0 0年在莆田县梧塘镇漏头果园及西天尾镇后黄果园进行调查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1 999年对莆田县梧塘镇果园及西天尾镇果园发病情况进行普查。梧塘漏头果园为平地粘壤土果园 ,品种为乌龙岭 ,调查数量5 1 6株 ,其中投产树 31 5株、幼龄树 2 0 1株 ;西天尾后黄果园为坡地沙壤土果园 ,品种为乌龙岭 ,调查数量 745株 ,其中投产树431株、幼龄树 31 4株。对根腐病原进行镜检诊断。 2 0 0 0年 1~ 1 2月逐月记录月均气温、月总雨量和两果园发病情况 ,并做…  相似文献   

14.
汝城县 1983年从福建省引进李 ,经过 18年的试验和示范推广 ,目前栽培面积达 32 0 0hm2 ,年总产值近亿元 ,李成为汝城县的主栽水果 ,是该县种植最成功的果树。现将我县 18年来对李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的结果介绍如下。1 物候期1.1 枝梢生长 一般一年抽梢 3次 ,即春梢、夏梢和秋梢 ,少数旺长树有时在 10月中下旬可抽晚秋梢。春梢 :海拔高度 30 0~ 4 0 0m的地区 (以下称为一类地区 ) ,如文明、田庄、暖水等乡 ,2月 2 4~ 2 8日萌芽 ,3月 5~ 10日抽梢 ,3月 15~ 2 0日自剪 ;海拔 5 80~ 6 2 0m的地区 (以下称为二类地区 ) ,如附…  相似文献   

15.
李为蔷薇科李属中国李四个变种之一,具生长快、适应性强、结果早等特点,自花能实,其果桃形李实.丰产性好,成年丰产树单株产量50kg以上.李是福建的珍稀名优果树,全省现有栽培面积2.67万多hm~2,成为新兴的大宗果品.但生产中,李结果异常现象屡见不鲜,小果、病虫果、畸形果、裂果等劣果大幅度增加,有的果园劣果竟占总产的近25%,严重降低了果实品质,直接影响产量和果农收益,已为当前发展李生产中一小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从1995年开始对此进行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山县龙眼发展面积已达1330多hm,树龄大都在10年生以内,果农管理水平悬殊很大。从调查情况看,一些科技示范户种植的龙阳树树龄仅为6-8年生,近两年平均每the.7mz产op-700kg,产值7000-8000元,而管理差的效益仅为示范户的20%左右。据我们多年调查观察,认为种植龙眼要获得早投产高效益,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环节:1培养群体早结的丰产树冠回.1适当密植管理后期主要是通过回缩、间伐等技术克服过密问题,同时,便于寻找更优的品种进行高接换种。如我县榜塘村果农张进添有0.3inn地,每the.7mz植44株,6年生树每the.7m2产959kg。…  相似文献   

17.
2000-2001年,广西全州县在沿县内公路两旁各100m范围内的水田,规划种植了皇家宝石李533hm^2。种后3~4年内只长树,难结果。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调查找到了一些原因,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李系列优良品种 ,果形特大 ,色泽紫黑 ,风味独特 ,可食率很高 ,品质优 ,易早结丰产。近些年 ,我国不少地区 ,如山东、北京、浙江和安徽等 ,都有大量引种。绍兴地区的诸暨、新昌、上虞等地也有大面积种植 ,但种植表现差异较大 ,如上虞、新昌某些地区发生大面积死亡 ,而在诸暨、新昌的个别地方却能生长良好。为探明黑李表现差异大的原因 ,我们对黑李在绍兴地区的种植、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随后 ,根据黑李的生物学特性和出现的问题 ,总结出一套种植黑李的措施。黑李有黑宝石、黑琥珀和安哥诺等品种。其中黑宝石具有早结丰产 ,果实外…  相似文献   

19.
柑桔溃疡病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为防止其扩展蔓延,科学地进行药剂保护,1995—1996年,我们对田间柑桔溃疡病的消长规律进行了观察。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用上圩头村往年经常发病的胡抽园为试验观察点,树龄6年,1990年定植。2.2试验方法春梢展叶后开始调查,逐日查5~10$6$叶枝的树,至新叶初见病斑。选择有老病斑的树,每树取不同方位5个二年生枝条(老叶有病斑枝)挂牌,每三天查一次,调查定点枝条上新梢发病的各级叶片,直至病情稳定后一周止。以新梢上总新叶数为观察总叶数,计算时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以上年叶片病指为基…  相似文献   

20.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 1999~2002年在甘肃省景泰县职中林果研究所果园进行.PBO为江苏省江阴市果树促控剂研究所生产.供试油桃为曙光、早红宝石和双红3个品种.每年每品种选大小一致的苗木各10株栽植,其中5株喷PBO(从定植开始,每年7月10日和8月10日各喷一次150倍PBO),5株为对照(喷清水),同时,对1~2年生树于11月和2月各喷一次60倍抽条灵"树衣"进行越冬保护,其它管理技术相同.每年调查幼树越冬死亡情况、开花及产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