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真幸运”   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到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说:“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   这位农夫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树,但就在这时风雨大作,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这省了我不少力气。”   “你真幸运 !”   “您可说对了。还有一次,在暴风雨中闪电把我准备要焚烧的干草给点着了。”   “真是奇迹 !现在您准备做什么 ?”   “我正在等待发生一场地震,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 吹医术   三个外科医生争夸自己的医术。   第一个说:“我给一个男人接上了胳膊,他现在是全国闻名的棒…  相似文献   

2.
哥伦比亚农业掠影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李清泽1995年7月,我随中国农业代表团访问了哥伦比亚,在哥伦比亚农牧基金会、中哥友协、中哥商会的精心安排下,参加了1995哥伦比亚国际农业博览会,并对波哥大、金迪澳省的阿尔梅尼亚市、里沙拉达省和梅他省进行...  相似文献   

3.
眼看着自己养的猪一个个长得膘肥毛亮,老夏心情特别好。他说:“我这几年用牧草喂猪,不但省了钱、省了粮食,猪还吃得香、长得快了。”  相似文献   

4.
眼看着自己养的猪一个个长得膘肥毛亮,老夏心情特别好。他说:“我这几年用牧草喂猪,不但省了钱、省了粮食,猪还吃得香、长得快了。”  相似文献   

5.
见到李振宽时已是晚上八点了,他刚从外地开会赶回来,脸上显出一丝倦意,但他依旧微笑着,精神饱满地招呼我落座。李振宽给我的第一印象,与其说是一位企业家,不如说是一位谦和亲切、温润缜密的学者。与这位畜牧业育种专家的谈话自然从他奉献三十载的“猪”开始。  相似文献   

6.
父爱如水     
留余 《中国农垦》2005,(6):74-75
有人说父爱如山,而我却要说,父爱似水。从我呱呱落地的那天起,父亲就将所有的爱化作涓涓流水,从我心田流过,载着我开始了人生的旅程。我的一声含糊不清的“爸爸”,让父亲好像变了一个人,他更加努力地工作,挣更多的钱,只为了让我过上更好的生活;每天的工作令他疲惫不堪,但只要见到我,他就开心不已。为  相似文献   

7.
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于4月11日在总行六楼会议中心举办了“我心中篁五年”主题演讲比赛。张海山行长在比赛前作了发言,他希望在此次演讲比赛中,大家能赛出水平、赛出精彩。此次演讲比赛是庆祝省联社成立五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前一阶段的文艺汇演一样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与我同村的王某去年4月买农用三轮车时向我借了5000元钱,当时约定在当年10月份将借款全部还清,王某还给我写了张借条。但是从10月到现在过了半年多了.王某一分钱也没还,我去找他,总说没钱还不了。我想把他买的那辆农用三轮车拉走以抵偿欠我的钱,不知这么做行不行?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夏溪镇的花农现在流行在“因特网”上自建网站,从中受益颇丰。该镇花木种植大户李平轻松地输入“武进李平苗木网”的网址。很快,花木品种、价格情况及联系电话等内容便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别小看这个网站,半年多来,已为我带来上千万元的销售收入。”李平自豪地表示,自己产销上千种花卉苗木,自从建立苗木网后,每天都有上百人次点击,通过网站,他已与江、浙、鲁、湘、豫、皖等省的几十家尢型菌木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销售关系,现在每星期都有生意通过网站找上门来。像李平这样把园艺场搬上“因特网”的种植大户,目前在夏溪已有好几家。另一位建立网站的园艺场主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尽管建立网站要花数干元,但通过页面的广告位出租,他从以前的“向外掏”变成“往里拿”,同时,他通过链接“中国绿化网”等,还能不花一分钱地拉来客户。上星期,就有一个浙江老板从网上与他联系,一下买走了1000多棵紫叶矮樱,这一笔单子就够养网站了。  相似文献   

10.
卢菲虹  陈荷秀 《新农村》2023,(11):16-17
<正>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大代表,南城街道山前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胜荣,2022年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省“千名好支书”、省级农村社区工作领军人才、省兴村(治社)名师、省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金牛奖”获得者……一项项殊荣浸润着他的实干实效实绩。“我的梦想,就是带领山前村闯出一条路来,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年,  相似文献   

11.
单国胜 《新农村》2006,(9):29-29
我父亲退休后迷上了赌博,从小赌到大赌.从以前的一天输几十元,到一周之内输掉了几千元。我和妻子对他百般说服教育,并且保证我们可以养他。但是他仍照赌不误,不但输掉了我们家以前省吃俭用节余的几万元积蓄,还负债数千元。如果父亲这样赌下去,将来要债的会找我偿还。我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小家庭,不想被我父亲给毁了。请问,如何才能使我的家庭不受父亲的赌债连累?  相似文献   

12.
李瑞星 《新农村》2003,(12):27-27
一位朋友告诉我说,他的儿子是个懒虫,什么事都不愿干,怎么说他也不顶用。我说,这是因为你们夫妻俩太勤快了,勤父母出懒子(女)嘛!朋友寻思了一会说,你说得也对,今后我非治一治他的懒毛病不可。有些身为父母者,什么事都大包大揽,从不想让孩子干点事。久而久之,孩子不懒才怪呢!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6日,在《山西农业》杂志社驻临汾记者站,我又见到了苗根生。 老苗60来岁,瘦小精干,性格爽朗。他一进门就高声大喊:“我又去找陈纲啦。他不在,打了个电话,说是给他在大宁时的县长助理说好了,帮我贷款30000元,让我垒猪圈。还托朋友留我在唐尧大酒店住了一夜,给了我500元。我说他多心,不要给钱,可他说,‘等你发了财,我就不多心了。’”  相似文献   

14.
农村时尚     
父子“争权”   在信丰县西牛乡长龙村有一位花甲老人李和彩,他只读过几年书,文化程度低,但很吃苦耐劳,犁耙滚打样样拿得起,是有名的“好把式”,家里粮食收成年年在村里数一数二,深受村民和家人的尊重。   然而去年初,事情却发生了变化。老人的儿子李晴从学校毕业后,对父亲种田不讲科学,流了大汗却没有挣到大钱很有意见,极力劝诫父亲改变耕作方式。李和彩一听便火了:“我种了几十年田,还用你来教训,祖祖辈辈都这样种,你嘴上没毛,倒更会 ?”李和彩硬是不认儿子这个理。今年春播前,李和彩从圩上听到许多老农谈论抛秧既省…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位农民,住霍邱县高乡镇田郢村,耕种田地1hm^2,每年庄稼收成很不理想。自从农民服务台开播以来.我几乎天天都在收听。使我对于科学种田有了兴趣.相信科学,有了科学种、管的初步知识。在今年的水稻上.我使用了爱苗和美洲星、虎蛙和金好年。喷了2次。今年大灾之年,在我的田块中。基本没有虫害的现象;同时在收割时,青秆籽黄,籽粒饱满,去年我栽了0.2hm^2,平均667m^2产量435kg,今年我栽了约0.27hm^2,平均667m^2产量都在500kg左右,每667m^2增产50kg左右,我准备今年秋季种麦,全都用美洲星拌种,我也希望广大农民朋友,不妨也试一下.用美洲星拌种,省种、省肥、又省时,方便、省力。增加出苗率.苗壮,又能抗病、抗旱,最关键的是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正> 我是一名基层工作者,也是《农技服务》的一位读者。在基层工作,常年与农民朋友打交道,更多的就是与农民讨论怎样致富的问题。在工作中我认识了这样一位青年,他高中毕业后,随着“下海”的浪潮,他拿着父母亲省汔俭用积攒的几百元钱,只身前往广东沿海去寻求发财门路。他先后来到广州、珠海、深圳等各大城市,折腾了一个多月,带去的几百元钱花完了,最后还被公安部门以无业游民遣送  相似文献   

17.
前年度完暑假从阿姆斯特丹返回上海时,在当地机场遇到了一件影响我下半生的事情,我在听到召集广播前一刻到洗手间方便,厕所里格外的“干”净,这时有个洋人正站在我身边的另一个小便池方便,但引人注目的是他小便的动作,他正全神贯注地瞄准小便池里的一只苍蝇发射,但奇怪的是任他怎么打都没法将苍蝇打下。我忽然发现自己面前的小便池里同样有只苍蝇,而其它所有的都有一只小苍蝇在里头,这时我恍然大悟,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其实所有的苍蝇都是印上去的,其目的就在于叫男人只对准一个方向。我顿时心中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18.
领导的境界     
与北京一老友通电话,发现一问及其儿子,他就有些迟疑,还要先叹口气。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当代汉语中的一个新词——“啃老族”。他说,他儿子就是属于此族。从学校毕业后,“这小子”就一直没有好好谋事,这儿干几天,那儿干几天,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一直在家里免费吃住,三十多岁了,还“赖”在家里,“啃”着老人有限的一点退休金。  相似文献   

19.
B在街上遇到以前一个好朋友,他说:“我故意掉头走了,不让他看到我,何必要大家碰头,然后虚伪地演一场戏?我不会原谅他从前出卖我,他也应该心知肚明。”  相似文献   

20.
田张厚在农技推广、农村科普这个行道里,摸爬滚打了 20多个春秋,凭一腔热情和刻苦钻研精神,攻克了一个个农技难关,像一棵挺松屹立,坚持农技推广,用辛勤和汗水,赢得了荣誉和辉煌。 老庙镇地处渭北旱塬,十年九旱。在多年的试验示范中,他发现,同一栽培措施在不同年份小麦的产量差异较大,丰水年的高产经验往往是旱歉年减产的教训,而旱歉年的成功措施常常是丰水年减产制约因素。他便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量水栽培技术研究。期间,他拜访了陕西省农牧厅、省农技总站、省农科院、省气象局等有关单位,说不清跑了多少路,找过多少人。他研究发现,旱地小麦来年产量与休闲期 6~ 9月降雨为正比关系,并用此试测了渭北彬县、凤翔、合阳等 10个县的小麦产量,准确率为 74.4%。到 1989年,预测准确率上升到 94.9%,并根据预测产量确定当年使用品种、水、肥及耕作措施。 1991年,他将量水技术应用在富平、蒲城、合阳 3县 17万亩小麦示范田,当年小麦增值 49.5万元。 1992年后,他在渭北 6县推广这项技术,年增产 1.48亿公斤。他撰写的《推广量水栽培技术,提高降水产出率》科研论文,分别被中央、省、市多级杂志刊用,在全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大会交流,受到中国工程院卢良恕等 8位院士的一致好评。 199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荣获了“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