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室内外对花岗岩及其风化壳测试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利用有关土壤抗冲性和抗侵性指标以及野外实测资料,对花岗岩风化壳的地球化学过程,形成条件及抗侵蚀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指出垂节理发育的花岗岩体在持续的暖湿气候作用下形成的疏松深厚风化壳是土壤侵蚀特别是切沟和崩岗沟发育的物质基础,中粗晶花岗岩发育土壤表层砂砾作含量高而粘粒少,抗侵蚀性弱,有机质矿质化快,土壤生态系统脆弱,加上风化壳中抗侵蚀性极弱的砂土层存,这是导致花岗岩土壤侵蚀特别严重的内在原因,松耕土壤抗侵蚀能力仅为自然坡地未扰动土壤的1/。10,建议加强坡耕旱地面覆盖,作者指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强弱是一个相对概念,其随侵蚀动力类型和强弱不同而显示不同的特征,在侵蚀动力较弱情况下,抗蚀性是影响土壤抗侵蚀性能的主要方面,在较强侵蚀动力下,土壤的抗冲性将上升为影响土壤抗侵蚀性能的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福建省连城县不同植物类型下紫色土抗蚀性研究的结果表明:植物覆盖度较高且覆盖时间较长的紫色土(毛竹林,荒山草坡,马尾松林),疏松多孔,结构性和抗蚀性较好,具有较强的抗蚀性能;而光板地采用人工措施进行治理,如种植桃树或营造水土保持林后,土壤抗蚀性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采用主分量方法对影响紫色土抗蚀性指标分析表明,土壤水稻性团聚体含量,颗粒团聚程度及渗透性能够较好地表征紫色土抗蚀性,紫色土侵蚀地应采取合适生物措施,以增强土壤抗蚀性,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抵抗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该文根据大量实测资料对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的主导因子是腐殖质及料粒含量;水稳性团粒含量是反映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的最佳指标;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可根据土壤腐殖含量和水稳性团粒含量分为6级,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的地域分异是东南部最强、西部居中、而北部最弱。  相似文献   

4.
海藻多糖抗蚀剂对土壤抗剪与入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用土壤抗蚀剂是提升土壤流失治理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现有材料生态效益不能满足耕地的使用需求,寻找生态效益优良的新型土壤抗蚀材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与关键。该研究以土壤内源性多糖为基材制得的土壤抗蚀材料为对象,通过直剪试验、土壤崩解试验与变水头入渗试验分析施用量、养护时间对土壤抗剪、入渗等特性的影响,以探讨其防治耕地水土流失的潜质。试验结果表明,海藻多糖抗蚀剂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土壤内聚力,在相同养护时间下,土壤内聚力与其施用浓度呈正相关,在施用浓度1%时4种养护时间下平均提升3.33倍;在同一施用浓度下,土壤内聚力随养护时间延长而增加,短时养护就能取得较好效果。施用浓度与养护时间对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施用海藻多糖抗蚀剂后内摩擦角仅小幅增加。土壤抗崩解性随施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少量施用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施用浓度0.25%时,土壤崩解系数减少66.1%,当施用浓度达到1%时,试验条件下没有崩解发生。渗透系数随施用浓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于0.25%时达到最大值2.86×10-5 cm/s,于1%时达到最小值0.91×10-5 cm/s,都属中等透水层。对固土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扫描电镜测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海藻多糖抗蚀剂可通过土壤孔隙渗透扩散到土体内部,包裹土壤颗粒,进而利用自聚交联、凝胶固结在土壤表面和孔隙形成网状膜结构,增强土壤颗粒间的连接,提升土体强度,可拓宽坡耕地土壤侵蚀防治材料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麦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手段,通过计算具有高再生能力愈伤组织培养物的份额(i)和能产生再生植株的培养物的份额(i2)来评价植物抗不利因素(包括抗昌抗盐性)程度的方法。经田间试验验证,该方法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选用4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F、(7039,7040,282和5102)为小孢子培养供体材料,分别对小孢子胚在含草甘膦和盖草能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筛选出抗草甘膦和抗盖草能的胚状体,进而获得再生植株。其中,基因型7039和7040用于草甘膦筛选,282和5102用于盖草能的筛选。选取子叶期胚状体,在含0.006%的草甘膦及0.01%和0.02%盖草能的MS-2培养基上培养2周,不抗草甘膦和小抗盖草能的胚状体2周内变褐死去,抗草甘膦和抗盖草能的胚状体转绿。随后转绿胚状体转移至正常MS-2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直至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喷施0.25%的草甘膦液表明均抗草甘膦;而对植株喷施0.05%的盖草能液时,0.02%筛选出的植株大部分为抗盖草能,而0.01%筛选出的植株却大部分死去,表明用0.02%浓度筛选抗盖草能植株的方法更有效。用170mg/L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再生植株20和30h,染色体加倍率分别达到了34%和52%。  相似文献   

7.
西南喀斯特地区普遍发育的生物结皮,对土壤侵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贵州喀斯特坡面不同退耕年限地块(0,3,5,8,11年)生物结皮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流量水平(0.2,0.3,0.4,0.5 L/s)和坡度(5°,12°,17°,23°)条件下生物结皮对土壤抗蚀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发育能够促进土壤颗粒胶结,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持水和透水能力。(2)生物结皮发育可增强土壤抗崩解和抗剪切能力,与去除结皮处理相比,结皮存在时的土壤抗崩解和抗剪切能力分别提高24.83%~46.62%和25.77%~37.73%。(3)发育年限内(3~11年)结皮层抗拉力变化范围为1.95~5.76 N,随着生物结皮发育年限增加,结皮层结构越趋稳定,其抵抗破坏的能力也越强。(4)生物结皮可明显提高土壤抗冲性能,且受流量和坡度的双重制约,流量和坡度都存在临界值,分别为0.4 L/s和17°,超过临界值后,其保护作用显著减弱。研究结果对于喀斯特地区准确估算土壤流失和生态恢复建设正确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蚜威在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同位素示踪和模拟生态系统技术,研究了进入水生生态系中的抗蚜威的转移、富集和降解等。结果表明,抗蚜威在水生生态系中,降解产生大约9种产物。在底泥、草鱼、浮萍以及水浮莲中的积累都随时间的延续而增加,与此同时,水体中抗蚜威的浓度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9.
仰斜式挡墙的讨论及应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力式挡墙是各种支挡结构中最为常用的。主要结合新的《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对重力式挡墙中的仰斜式挡墙进行讨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其优越性。并分析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实质及仰斜式挡墙对提高稳定性的影响。对挡墙的优化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浅层滑坡生物治理中的乔木根系抗拉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通过对野外选取的合欢根系的抗拉试验,及在合欢林地的抗拉拔实验,研究了根系的最大抗拉强度和抗拉拔强度。结果表明,根系最大抗拉强度与根系直径成指数函数关系,最大抗拉力与根系直径成正相关关系,根系抗拉拔力可以和根系直径、根长、土壤容重建立回归方程,从而可以求得根系与周围土体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