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赣南采茶舞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赣南采茶舞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做出挖掘,有利于对赣南采茶舞艺术做出全面的认知与了解,并推动赣南采茶舞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本文在对赣南采茶舞的艺术风格、文化内涵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赣南采茶舞所具有的艺术价值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岳喜宁 《福建茶叶》2016,(9):348-349
茶文化源远流长的赣南,不仅生长了千年历史的茶树,更是养育了一方风土人情,由茶叶延伸出了茶道和茶艺。赣南采茶舞蹈就是在茶文化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艺术。赣南采茶舞蹈是茶戏的一个分支,赣南采茶舞和茶叶有着割舍不了的渊源,茶文化是赣南地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采茶舞蹈植根于深厚的茶文化中,并得到长足地发展和延伸,可以说茶是赣南茶文化的生命之源。笔者就从茶文化的角度对采茶舞蹈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赣南采茶舞是一种流传久远的、范围较广的民间代表性舞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舞蹈表征,是客家文化的舞蹈艺术表现,具有极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特色,内含深邃而丰富的茶韵文化,拥有非常精巧的采茶动作表演技巧,本文重点研究和探讨钢琴伴奏在赣南采茶舞中的应用问题,提炼具有特色的赣南采茶舞蹈的"三绝"动作,在适宜的钢琴伴奏之下把握和领悟赣南采茶舞的韵律、节奏和神韵,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民族采茶舞蹈的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采茶舞艺术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其中的地域性和内涵性,乃至差异化,这正是该艺术形式的生动表述。从茶文化的地域色彩看,在我国多个地区都形成了有着自身风格的茶文化,这恰恰成为我们了解和传承茶文化的关键。本文拟从茶文化地域性分析入手,结合赣南采茶舞艺术和闽南采茶舞各自特征分析,以地域特征和艺术特色对比等角度来对赣南采茶舞与闽南采茶舞形成充分合理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浅析赣南采茶舞风格中的茶韵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倩 《福建茶叶》2016,(7):342-343
茶是我国的国饮,茶文化是我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独特文化。赣南采茶风俗是起源于江西南部赣州一带的舞蹈艺术形式,是客家文化的充分表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文化艺术特征,采茶舞蹈中蕴含深刻的茶韵文化和精彩的采茶动作表演技巧,是当地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精品,也是客家人的艺术瑰宝。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南采茶舞中茶韵风格体现的三个特点以及茶韵"三绝",最后分析了赣南采茶舞对当地茶产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志强 《福建茶叶》2016,(8):341-342
赣南地区茶篮灯作为赣南民间舞的四大歌舞之一,是江西民间舞的代表。赣南茶篮灯是在采茶歌与民间灯彩的基础上发展兴起的地方小戏。茶篮灯的内容主要反应的是赣南客家人民的劳动、爱情生活。本文以现代审美视角为主,阐释了赣南采茶舞的文化起源,研究了赣南茶篮灯的设计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使人们了解客家人独有的精神风貌、对采茶舞进行了解,以便能更好地推动赣南茶篮灯舞蹈设计艺术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赣南采茶舞是客家文化的中组成部分,有着独特而典型的地方特色。赣南采茶舞产生于明朝中叶,是茶农在种茶、采茶的劳作中产生的。在清朝的康乾盛世达到鼎盛,之后经历"文革"出现停滞不前,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复苏和发展,赣南采茶舞经历了数次变革和演变。研究赣南采茶舞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可以从一个侧面审视客家文化的演变,有着典型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赣南采茶舞作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即从赣南采茶舞的发展历程入手,对赣南采茶舞蹈的三个形态特征,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进行了详细的探究,此外本文还对赣南采茶舞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我国传统采茶舞蹈更好的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9.
邢令果 《福建茶叶》2016,(7):337-338
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舞蹈之一的采茶舞蹈,来源于茶农在种茶、采茶的茶事活动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赣南采茶舞由于自身的百年历史和独特的赣南当地气息而在众多采茶舞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舞蹈。本文将以赣南采茶舞蹈为例,分析采茶舞蹈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传承,以期为如何传承民间舞蹈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赣南茶舞蹈已经成为了一种茶文化艺术,艺术本身来源于生活,赣南茶舞蹈更是与茶农生产生活实际、采茶活动存在着密切联系。茶文化视角下对于赣南采茶舞蹈进行艺术赏析也可以发现,赣南采茶舞本身的艺术价值正在不断提升并凸显,赣南采茶舞更是成为赣南地区地域文化的主要象征。  相似文献   

11.
赣南地区就是茶文化成熟发展的重要地区。对于该地区采茶舞蹈艺术发展来说,其中所具有的审美内涵和文化理念,客观来说,是整个赣南采茶舞蹈艺术有效传承的关键所在。本文拟从赣南采茶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赣南采茶舞艺术的具体表现特点认知,通过融入赣南采茶舞蹈艺术中审美意韵的展现表达,从而探究当前时代背景下赣南采茶舞蹈艺术中审美意韵的具体表达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多元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寻找到传承该艺术体系的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赣南采茶舞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深入研究其内涵和表演形式特点对于我们传播传统茶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本文拟从赣南采茶舞概述分析入手,结合对赣南采茶舞的表演形式特点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为研究赣南采茶舞蹈发展趋势和传承思路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赣南采茶舞艺术中,其中所传导和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理念,同时更是一种精神思维和人文理念,因此,在当前文化传播背景下,我们需要通过对该艺术进行全面认知的关键前提下,通过丰富具体的价值内涵,从而实现整个赣南采茶舞艺术传承发展的理想效果。本文拟从赣南地区采茶舞艺术的发展历程认知入手,结合舞蹈艺术的价值内涵及发展特点分析认知,通过诠释赣南采茶舞的表演形式及特点,从而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赣南采茶舞艺术的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冯珺 《福建茶叶》2018,(3):93-93
采茶舞艺术,内容丰富,舞姿优美,富有情趣,所以,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因此,该艺术受到我国百姓的普遍喜爱。客观来看,通过对采茶舞艺术的发展起源,乃至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诠释和表达,从而实现对采茶舞艺术的有效传承。本文拟从采茶舞艺术中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启迪认知入手,结合采茶舞艺术的发展内涵和价值理念阐述理解,通过探究采茶舞的茶风演绎及茶韵表达,从而分析采茶舞艺术的时代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李娟 《福建茶叶》2016,(1):234-235
赣南采茶舞是经过漫长的社会文化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舞蹈形式,它具有色彩鲜明、内容丰富的艺术特色。本文从赣南采茶舞的文化价值及艺术特色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对赣南采茶舞未来的发展及文化传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艺术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焦点的今天,选择合适的音乐元素,创新采茶歌舞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文化交流活动的完善度,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应用优势实现了全面呈现。结合赣南地区采茶歌舞艺术的音乐内涵,不难看出其在当前仍然极具价值。本文拟从赣南采茶舞戏的发展根源探究认知,结合赣南采茶舞戏中所具有的音乐特色理解,从而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赣南采茶舞戏中的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7.
赣南采茶舞经过了这些年来的发展,已经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民间舞种,其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表演形式,也正因此赣南采茶舞颇受欢迎。要想更好的对赣南采茶舞传承与发展,其关键点就是其中的钢琴伴奏。学校在展开赣南采茶舞蹈课程时候,需要有效的提炼其中所蕴含的三绝动作,并且针对这些动作具有的韵律以及节奏特点,选择合适的钢琴伴奏。不仅如此,在教学当中,还需要有效结合民族文化的特点,并且采用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让采茶舞蹈课程的教学更加规范以及系统,这也是现如今人们非常重视的。本文对采茶舞蹈课程的钢琴伴奏,以赣南采茶舞为例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赣南采茶舞在绵延不绝的历史发展中脱颖而出,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赣南采茶舞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的舞蹈,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舞蹈表现力,其中采用钢琴伴奏方式就是赣南采茶舞的特色之一,而本文就以钢琴伴奏在赣南采茶舞中的应用为主要论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与分析,进而更好地明确这一方面的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作为国饮,它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代表性也各具特色,这都是各地长久以来所形成的深厚文化积淀。在我国江西南部赣州一带,采茶风俗已经流行百年,而赣南采茶舞作为当地一种古老的舞蹈艺术形式更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它是客家文化的代表。本文就深入探析了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色,并深刻体味了赣南采茶舞中所蕴含的茶韵之美。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采茶舞从形式到内涵,都是极具文化价值。它是赣南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千百年我国民族文化沉淀和累计的精华。从茶文化视角,分析赣南采茶舞其中所蕴藏的文化艺术形式与思想内涵,对提升当代人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都极具价值。同时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树立中国民族文化品牌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就以茶文化为视角,对赣南采茶舞的形成进行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