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观音等乌龙茶茶树新品种工夫红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和丹桂4个高香型乌龙茶新品种鲜叶原料开展工夫红茶的适制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日光萎凋结合室内萎凋,发酵温度29℃、发酵时间3.5h或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4.5h,所制工夫红茶有花香,滋味浓醇、鲜,感官品质得分比对照高,说明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和丹桂等高香型乌龙茶新品种适宜生产高香型工夫红茶。  相似文献   

2.
采用经厌氧处理7 h后的同一批茶鲜叶原料,根据不同加工工艺分别制备成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和黑毛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变化、以及其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包括细胞抗氧化能力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2,2...  相似文献   

3.
茶树果是一种年年可再生、资源丰富的天然资源,但目前茶树果的综合利用仍存在大量浪费的问题,且相关营养性成分、化学成分的研究极少。本文以几个不同品种的茶树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了不同品种茶树果不同部分的内含物质含量差异,并考察了不同品种茶树果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果中桂青种种仁的水浸出物(79.56%)、英红九号果皮的茶多酚(10.73%)、福云六号种仁的可溶性糖(27.88%)、英红九号种仁的氨基酸(4.70%)和总黄酮(11.05mg/g)含量最高,羟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英红九号种仁的98.89%,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英红九号种壳的95.07%,证明茶树果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英红九号品种的茶树果抗氧化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金观音、黄奇等四个乌龙茶品种在广东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原产福建、广东和台湾,是我国独有茶类,其生产历史源远流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进一步鉴定新品种,扩大乌龙茶生产,我所于1997年—2002年承担了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性试验的任务,按统一规范的试验标准方法,完成了由福建省茶叶研究所提供的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黄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五种高香乌龙茶茶树品种-金观音、铁观音、水仙、本山、毛蟹的鲜叶为原料按照相同的白茶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制得成品茶,并对成品茶进行感官审评,以比较不同品种所制白茶的品质差异情况.结果表明:五个品种均适制白茶,但以金观音白茶品质最优,所制产品银绿较鲜活、滋味甘鲜、有明显花香味.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绿茶和白茶中茶多酚提取工艺,采用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绿茶中的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0℃、料液比为1:50 g/mL、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110 min,提取率为19.68%;白茶中的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70℃、料液比为1:60 g/mL、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90 min,提取率12.07%.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绿茶76.76μg/mL、白茶101.29μg/mL、Vc 145.17μg/mL;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绿茶47.53μg/mL、白茶69.55μg/mL、Vc 156.12μg/mL.两种茶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且绿茶强于白茶.  相似文献   

7.
邬龄盛 《福建茶叶》2010,32(11):37-38
<正>花香型白茶即工夫白茶,系应用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如: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紫牡丹等),按白茶标准采摘鲜叶原料,同时又按白茶的基本加工工艺原理加工而成的特种白茶。该茶色泽墨绿带白毫,外形自然,硬实,汤色杏黄透亮,滋味醇厚,甘甜,具有乌龙茶本身所固有的天然花香。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研究福选9号等6个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对所制工夫红茶进行感官评价和品质成分分析。结果明确:福选9号、梅占、福鼎大白茶和名山131品质较好,其中以名山131汤色最好,福选9号香气最佳,梅占滋味最优;品种间品质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以茶黄素、茶多酚和茶红素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机采的茶树品种,2012~2014年对14个茶树品种机械采摘和手工采摘芽梢中标准芽叶比重和破碎芽叶比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茗科1号(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等8个品种机械采摘与手工采摘的完整芽叶比重(符合乌龙茶采摘标准)和新梢破碎芽叶比重接近。而肉桂、毛蟹、本山、梅占、铁观音、黄玫瑰等6个品种机械采摘的完整芽叶比重比手工采摘低,新梢破碎芽叶比重均比手工采摘高;初步得出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等8个品种机采效果较好,且这些品种生长速度较快,产量较高,较适宜机械采摘。  相似文献   

10.
做青和烘焙是乌龙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与乌龙茶茶多酚的氧化程度密切相关.采用轻做青短烘、重做青短烘、轻做青长烘、重做青长烘的不同加工方式制作乌龙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烘焙时间下,轻做青乌龙茶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重做乌龙茶,总抗氧化能力也是轻做青乌龙茶强于重做青乌龙茶;在相同的做青程度下,短时间烘焙乌龙茶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均强于长时间烘焙乌龙茶;做青程度与烘焙时间长短对乌龙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影响并不大,起决定性的因素是鲜叶原料的茶多酚含量,鲜叶茶多酚含量越高,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1.
杨阳  曾贞 《福建茶叶》2003,(2):20-22
1997-2001年悦茗香、金观音、黄奇、黄观音在湖南长沙参加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鉴定结果表明:①产量高,比对照种福鼎大白茶增产49.4%-71.6%,增产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②品质优异,乌龙茶品质审评结果均明显超过对照种福建水仙;③种植成活率高,高达97.2%-100.0%;④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强,超过或相当对照种福鼎大白茶;⑤春梢生育期早,悦茗香、金观音、黄观音属早生种,黄奇属中生种。综合鉴定表明四个参试的福建乌龙茶新品种均适宜在湖南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对白茶寡肽的氨基酸序列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白茶功效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首先制备白茶寡肽,对其氨基酸序列构成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测定其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和HepG_(2)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白茶寡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0.170 mg·mL^(-1),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_(50)为0.850 mg·mL^(-1);白茶寡肽的总还原力呈现浓度依赖性;进一步的细胞实验还发现白茶寡肽能使HepG_(2)氧化损伤细胞中SOD活力增强。白茶寡肽不但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而且对HepG_(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福建茶区茶树品种的搭配种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采用杂交育种法与单株选种法,从以铁观音,黄棪,赤叶观音,黄观音,迎春等高香优质茶树品种或特早芽种为亲本的人工杂交与天然杂交后代中陆续选育出茶叶香气品质特征,萌芽期不同的国家级审定茶树新品种金观音(茗科1号)、黄观音、悦茗香,黄奇,省级审定茶树新品种金牡丹,黄玫瑰,紫玫瑰,紫牡丹,早春毫,在生产应用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优质增效作用。本文在分析上述新品种特征,特性和生产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绿茶,红茶,乌龙茶茶区选择应用高香优质新品种及早芽,中芽,晚芽品种合理搭配种植的建议与技术措施,以期为各地茶区茶树品种结构与茶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同一地域种植不同发芽期、适制多茶类的茶树品种,通过不同品种的不同采摘期相互衔接,不仅能为创制名优茶提供高档原料,保证多茶类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料,而且能调节采茶劳力,均衡安排生产,提高制茶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节省工本,提高茶鲜叶经济效益:如:(1)优质高效的适制红、绿茶的良种:早春毫、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荼、元宵茶、九龙大白茶、春波绿等;(2)高香优质的绿乌兼制的良种:丹桂、黄观音、台茶、茗科1号、九龙袍、金牡丹等进行多茶类生产,早期生产高档名特优绿茶,夏秋茶作为高香优质乌龙茶新产品的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鲜叶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7个参试茶树品种(系)的绿茶适制性研究及茶叶品质分析,得出:金观音、乌牛早、九龙袍、丹桂、斜背山茶等5个品种均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且都具有适宜的绿茶滋味特征;金观音、丹桂等2个品种在香气、滋味上均表现出较好的优势;斜背山茶在滋味上表现出较好的滋味特征;九龙袍、0309G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金观音、九龙袍、丹桂、斜背山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较高。7个参试茶树品种(系)均具备制绿茶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6.
选用3个茶树品种(福云6号、福安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春季一芽二、三叶鲜叶及制成的绿茶和白茶为试验材料,检测其水浸出物(WE)、茶多酚(YPs)、氨基酸类(FAAs)、黄酮类(Fs)、可溶性糖(WSS)、儿茶素类和生物碱等化学组分含量及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茶中WE、TPs、儿茶素类含量最低,FAAs、Fs和没食子酸(GA)含量最高;氨基酸组分种类最多,且低含量组分如γ-氨基丁酸(GABA)、酪氨酸(Tyr)和胱氨酸(Cys)等占总量比值最高.鲜叶中可溶性糖(WSS)含量最高.以咖啡碱(CAF)为主的生物碱含量变化较不明显.DPPH清除试验表明,福云6号和福鼎大毫茶品种制成的绿茶清除活性强于其鲜叶和白茶;茶树品种间来看,福安大白茶清除DPPH能力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清除能力与TPs和EGCG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说明,同等鲜叶原料制成的绿茶与白茶化学组分含量差异主要体现在FAAs和Fs,其清除DPPH活性能力与TPs和EGCG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不同叶色乌龙茶品种的加工技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芽叶色泽与制茶品质存在密切关系。本文通过黄绿色品种黄观音、黄旦、黄玫瑰和深绿色品种铁观音、金观音、紫牡丹乌龙茶加工工艺比较试验,提出不同叶色特征乌龙茶品种适宜的做青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9,31(3):43-43
紫芽品种茶树春梢芽叶生化成分分析;具有抗氧化活性茶多糖TPS—Ⅱ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红茶、绿茶、乌龙茶活性成分抗氧化性研究;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中的镍及其向茶叶的转移;壳聚糖对茶树抗性酶调节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金观音和黄观音品种春茶新梢为供试材料,对香气成分在茶树新梢生育及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的含量变化进行GC-M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鲜叶及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共可检出香气成分365种,其与癸酸乙酯峰面积比值经数据标准化预处理后,再行相似度分析(夹角余弦)、聚类分析(欧氏距离-近邻法)和主成分分析,均可获得较为一致的可视化模式识别结果。金观音和黄观音茶样可按品种划分成两个类群,不同生育期芽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且能与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进行较好区分。金观音和黄观音茶样的橙花叔醇、香叶醇、法呢烯和植醇等香气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香叶醇和芳樟醇伴随茶树新梢生育呈递减趋势;橙花叔醇、吲哚和法呢烯在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大幅增加。由此可见,清香型乌龙茶香型品质的形成不仅与茶树品种和芽叶嫩度有关,还受制茶工艺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将同一批紫娟鲜叶原料分别加工成烘青、炒青、晒青和蒸青4种绿茶,分别测定它们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儿茶素等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紫芽蒸青绿茶总抗氧化能力高于晒青、炒青和烘青绿茶。蒸青绿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烘青绿茶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最强。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花青素中的Pt、Pg、黄酮类中My和Qu,以及可溶性糖和没食子酸等与4项抗氧化活性均正相关,茶多酚与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正相关,但与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