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如今,国内的戏曲行业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其中不仅包含了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些戏曲种类的融合和完善。黄梅采茶戏便属于其中的一种,在时代的发展当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完善,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曲种,而其主要唱腔的音乐特点,也与其他的戏曲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能够给人不一样的心灵审美体验。本文主要探讨了黄梅采茶戏主要唱腔的音乐特点,并对它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茶戏作为中国戏曲的分支在情感表达方面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音乐作为人们情感的表达出口与戏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融。因此将传统采茶戏融入音乐教学的内容中,将会为音乐教学注入新的"血液",更是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音乐美学的角度,从传统采茶戏的音乐唱法和特点出发,分析了传统采茶戏对于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将传统采茶戏应用于高校音乐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茶戏锣鼓音乐是将两种民间传统艺术采茶戏与锣鼓结合在一起的全新音乐艺术形式,其具备舞蹈与歌唱双重表达方式,是一种广受人民群众喜爱、乡土气息浓郁的音乐形态。在采茶戏锣鼓音乐中,江西萍乡采茶戏最具代表性,其丰富的表现力、文化内涵、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成为江西最突出的地方戏曲剧种。其戏曲表演不仅有着完善的锣鼓乐曲牌,还有着严谨的锣鼓乐队组合形态,具有系统化的表演程序让采茶戏舞蹈、音乐与锣鼓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组合方式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在数百年的岁月中不断传承与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萍乡旅游的招牌表演,这也为我国采茶戏锣鼓音乐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本文通过对萍乡采茶戏为代表的戏曲剧种中基本形式、歌唱表现手法、舞蹈表现形态进行分析,寻求采茶戏锣鼓音乐在当前我国现代化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采茶戏是民间较为重要的传统剧目形式之一,合理对采茶戏进行设计和表演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采茶戏一般是随着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种类繁多的特点,能够对淳朴的民风加以反映。采茶戏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多种类型的民间舞蹈、民歌以及戏曲等艺术元素,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并且其能够代表地方戏曲艺术的综合。本文从采茶戏中的舞蹈和音乐元素内涵入手,对采茶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为采茶戏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采茶戏是民间传统剧目,体现出丰富的艺术内涵。采花戏是从生产、生活中诞生的,具有种类繁多、民风淳朴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学习与借鉴民间的各种舞蹈、民歌、灯彩、戏曲的营养,是地方戏曲和综合艺术。采茶戏舞蹈动作行动细腻,很多动作与现代舞蹈相似、相通,其中桃花扇、单袖筒、矮子步是采茶戏的三绝。采茶戏音乐元素包括杂调、路腔、灯腔、茶腔等,曲牌超过300种。分析采茶戏舞蹈和音乐元素的内涵,对于认识与传承此剧种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采茶活动为题材,融合了我国民间音乐、戏曲、舞蹈的采茶戏,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学应该针对地方茶文化及采茶戏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针对性设计,将采茶戏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提升高校音乐教学效果,促进传统茶文化和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洁 《福建茶叶》2016,(12):359-360
江西采茶戏又名三角戏,它是源于客家文化的艺术瑰宝,具有当地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气质和神韵,成为了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江西采茶戏之中,以民众的日常生活采茶劳作为题材,吸纳了江西客家的民歌、民间舞蹈形式、民间灯彩、民间戏曲等艺术营养,具有地方传统习俗特点,通过对江西采茶戏音乐的唱腔艺术挖掘,可以看到由江西采茶戏音乐艺术形态中所折射出的审美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促进了计算机技术与各个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现代化传统生态系统。作为茶艺术脉络中的采茶戏,有其自身的音乐体系,为进一步发展采茶戏,必须对传统戏曲进行全面革新。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互联网+视域下采茶戏音乐编曲的创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范明磊 《福建茶叶》2016,(3):354-355
本文介绍了博白客家采茶戏音乐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博白采茶戏音乐的演出特点与艺术特色,提出传承策略如下:打造"客家采茶戏音乐"传承基地;在校园中推广客家采茶戏音乐。  相似文献   

10.
采茶戏曲是将中国古典采茶文化浓缩至戏曲文学中,通过对采茶文化的了解而形成的艺术体系。我国采茶戏的主体音乐为采茶戏曲伴奏。戏曲伴奏不仅仅是戏曲的配乐,还是戏曲中不可缺少的烘托部分。欣赏采茶戏曲是了解我国采茶文化,解读古代戏曲文学艺术形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我国的古典戏曲品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乐器伴奏、剧本描述、乐曲创作、舞台表演等很多环节。赏采茶戏中乐器伴奏,主要是欣赏音乐意境、音乐风格以及音乐功能。  相似文献   

11.
白明辉 《福建茶叶》2016,(3):407-408
在200多年的时间里,抚州采茶戏从自发到自觉、从随意即兴表演到程式化的民族音乐,其吸收了民歌、方言、各地方戏曲艺术等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积淀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曲艺表演风格。本文首先分析抚州采茶戏的发展简况,从而概括出民歌、方言、戏曲等传统文化对抚州采茶戏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对形成抚州采茶戏音乐特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淑君 《福建茶叶》2016,(6):352-353
采茶戏具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气质和韵律,在历史的推移演变之下,采茶戏音乐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实践。源于民间的采茶戏与当地民歌、小调、灯彩音乐有极为密切的关联,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构成内容,它以群众的日常采茶劳作为对象,富含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为歌颂采茶活动的戏曲文化形式,我们可以从采茶戏音乐本体的声腔和器乐两方面入手,揭示出采茶戏音乐的形态和特征,将其作为一种"流动的传统"突显出采茶戏特有的地域性特色和风格。  相似文献   

13.
采茶戏是我国戏曲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曲种,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征和深深的民族精神烙印,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劳动创作的结晶。但随着历史的前进与社会的变迁,采茶戏也面临着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采茶戏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探索采茶戏如何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采茶戏音乐是我国多元化戏剧音乐中衍生出的一种新戏剧音乐类型。不同于我国国粹京剧统一规范的特点,采茶戏音乐的形式更加多变,地方差异更加明显,不同的地域会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从不同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对采茶戏音乐的历史、发展和传播、采茶戏音乐的特点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以帮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刻了解我国传统采茶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地域环境、文化精神、民族历史差异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音乐文化,随着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加,地方音乐资源开发日益受到关注。音乐美学是独立艺术学科具备完整理论体系,通过对音乐艺术进行多项美学特性分析,确定不同特性间内在联系,充分认识到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赣南采茶戏是传统客家劳动人民思想文化成果,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和两江文化烙印,戏曲音乐的艺术价值研究有助于传统茶文化的保护传承,使地方音乐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当前我国高校自发开设专门地方音乐课程,增加对传统民俗音乐介绍,但是由于现代采茶戏受众较少,相关作品艺术价值探讨还很不足,学生无法充分理解采茶戏的文化内涵。鉴于此,本文针对赣南客家采茶戏展开,首先概述音乐美学视域下采茶戏发展现状,其次分析赣南采茶戏艺术特点及音乐美学视域下赣南采茶戏艺术价值,以期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承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江西是我国生产茶叶的主要集散地,而采茶戏的起源与行程和茶叶的生产有着莫大的联系,因此,江西采茶戏十分闻名。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江西这一地区结合本地特色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采茶戏,以独特的魅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江西采茶戏所具有的魅力中,其音乐方面的功能和特点最为突出,为了促进江西采茶戏在时代的进步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就主要针对江西采茶戏音乐的功能及特点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茶文化为核心的采茶戏音乐具备一定观赏价值且蕴含着丰富历史学、民俗学知识是学界研究的共识。我国采茶戏广泛流行于西南地区,最早发源于江西茶区并逐渐向周围茶叶种植省份辐射,兼具地方文化特点和茶文化共性,现存超过三十种不同的表演腔调。采茶戏音乐内容主要以茶农的劳作活动为主体,由民间艺术家进行艺术加工,采茶音乐中鲜明的地域特色,客观反映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茶叶生产及茶农生活状况,是人文学科研究开展的重要参考。采茶戏音乐的产生、传播与发展影响深远,涉及我国传统音乐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是由于市场萎缩、专业人才不足、剧目陈旧等原因,采茶戏的传承和发扬还存在一定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对采茶戏音乐的产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介绍,其次就现代采茶戏音乐传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展开分析,以期对传统采茶戏音乐的传播发展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茶戏曲有其独特的表演技巧及唱腔方法,在各个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采茶戏表演中,都能够反映出茶戏曲强大的音乐性。作为我国民族声乐的一部分,采茶戏对民族声乐的形成及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采茶戏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田冰洁 《福建茶叶》2016,(6):329-330
采茶戏音乐是我国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采茶戏音乐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茶事活动的频繁,茶叶产业的繁荣。本文从采茶戏音乐的含义着手,分析了采茶戏音乐地域色彩鲜明、种类繁多以及流传范围广的特点;重点阐述了阻碍我国采茶戏音乐发展的五个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赣南采茶戏盛行于赣南客家聚居区,又称"灯子戏"、"茶蓝灯"、"三脚戏",是客家文化滋养出来的戏剧形式。戏中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特色鲜明的音乐是赣南采茶戏的一绝,在全国有很大的知名度。本文以赣南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为视角,在阐述赣南采茶戏的剧目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特征。同时,提出了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以助推赣南采茶戏复兴发展,创出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