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娜 《福建茶叶》2016,(4):397-398
《茶经》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核心资料,对中外学者研究我国茶文化起源和历史带来巨大帮助,是最重要的茶文化典籍。本文重点分析英国学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的《茶经》,通过分析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中关于传统儒释道翻译的优劣,体会译者对中国文化理解和茶文化翻译策略。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基本保留《茶经》中传统文化的部分,是不可多得外文翻译好译本。  相似文献   

2.
当今是城市建设的全新时期,人类社会有着相同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信息时代到来之后,知识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特点,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更是城市建设的"生命"。在如今城市化建设与改造的过程中,城市职能和文化理念要凸显。本文拟从中原茶文化体系的内涵和表现状况入手,分析中原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结合地域性发展策略的具体内涵和特征,从而探录中原茶文化背景下城市艺术设计的地域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茶叶的起源地,中国茶文化已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在国家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近年来研究茶文化的著作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优秀的外译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难,也成为翻译界广泛讨论的问题。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以刘彤所著《中国茶》外译本为例,分析茶文化外译作品现状及相应翻译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甘蔗“吨糖田”文化建设的符号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罗凯 《中国糖料》2010,(2):79-80,82
对"吨糖田"的文化符号建设问题进行专门研究。认为"吨糖田"文化符号就是"吨糖田"建设过程中形成、淀积的文化的物化形式或文化形式,包括实物、图像、文字、艺术等形式。建设"吨糖田"文化符号是甘蔗糖业发展、文化建设和丰富人们生活的需要。建设"吨糖田"文化符号,关键在于思想建设、行为建设、符号建设和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文化理念,还是文化元素,都是我们了解中西茶文化交流体系的重要的媒介资源。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成熟的今天,中西方茶文化是整个文化交流的具体产物。本文拟从茶经茶道译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入手,结合中西茶文化交流的客观环境和需要分析,通过融入茶经茶道译本对促进中西茶文化交流的互动作用探究,从而探究茶经茶道译本在促进中西茶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国内大中型茶企网站中文信息英译创新研究的基本意义,在于它有利于探索茶企的互联网营销创新之道、有利于更好地传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为茶业企业的品牌竞争提供文化软实力。当前国内大中型茶企网站中文信息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不注重中文信息英译的文化植入、不注重翻译过程中的"营销目的"发挥、翻译中存在着"误解"与"歧义"等。国内大中型茶企网站中文信息的英译创新策略可以尝试"文化植入"翻译策略、目的论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红楼梦》当中的饮茶对白为例,着重分析了杨译本和霍译本在进行茶文化翻译时归化和异化的使用,继而指出了翻译于传承文化的作用以及我们在后续的同类翻译中需要考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地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其中茶文化就是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茶文化可以与各个学科结合起来,其中,茶文化对高校英语角活动的创新意义重大。本文在研究,高校英语角活动时,提出了当前英语角存在的问题,并且基于茶文化视角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为指导,通过比较分析《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思、闵福德译本的部分章回标题,得出杨译本的章回标题更忠实于《红楼梦》原作章回标题的思想和风格,而霍译本的章回标题更多地考虑了译文读者的接受问题。文章还分析了造成两译本出现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即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娱乐活动种类增加,旅游业也随之高速发展,茶叶作为旅游中的常见特产,其商品建设需要得到重视。本文讨论了茶叶旅游商品建设过程中现存的问题,并重点讨论了文化视角下茶叶旅游商品建设策略研究,阐述了茶叶旅游商品建设的要点,为旅游业中茶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建设性意见与建议,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罗凯 《广西蔗糖》2012,(4):14-16,13
"吨糖田"知识文化,指的是人们在建设"吨糖田"的过程中,形成的以知识形式、技能形式存在和表现,并往往借助文化载体的形式出现的"吨糖田"文化,具有知识性、归纳性、载体性和复制性等四个特征,分高产高糖优良甘蔗品种的培育文化、"吨糖田"栽培技术的研究文化、"吨糖田"科技的推广文化和"吨糖田"建设文化等四大类型,可通过文字化、图表化和图像化等符号化处理,使其成为文化符号。而建设"吨糖田"行为文化,关键是主题的确定、场地的选择、形式的考虑、符号的运用和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并以陆羽所作的《茶经》为代表,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战略输出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对陆羽所作的《茶经》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翻译的"等效性"的视角,对陆羽的《茶经》译本语言加以解读和领悟,依循等效性翻译的原则,以《茶经》文本的效果为核心,使阅读者在感受不同文字的赏析过程中,完整而全面地领悟《茶经》的深邃思想和文化内涵,从而推动我国传统茶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文化在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文化的分类研究是必要的。本文以奈达的文化分类为视角,对其翻译技巧进行探究,是译本在异域文化语境中得到接受,以期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笔者曾在拙作《论建设"吨糖田"的意义》中,对建设"吨糖田"的经济、工程、生态、文化和哲学意义进行了简要的研究,而后又对美学和哲学意义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本文拟以拙作《农业文化的基本问题》为参考,对文化意义进行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所以加强对我国茶文化的研究也是当前我国学者的重要研究部分。在我国四大名著中都有描述到我国的茶文化,特别是在《红楼梦》中,对于我国茶文化的描述是非常多的。随着《红楼梦》译本在国外的传播,也加强了我国茶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不同的《红楼梦》译本中对于茶文化的翻译有所不同,所以本文就对《红楼梦》不同译本中的茶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6.
罗凯 《广西蔗糖》2013,(2):43-45,42
"吨糖田"行为文化指的是人们在"吨糖田"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吨糖田"建设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具有生产性、渐进性、规范性和抽象性等四个特征,分生产行为、推广行为、教育行为、研究行为、管理行为和涉蔗行为等六大类型,可通过实物化、文字化、图像化和雕像化等符号化处理,使其成为文化符号。而建设"吨糖田"行为文化,关键是主题的确定、场地的选择、形式的考虑、符号的运用和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其译介工作在我国茶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西方译者卡朋特的译本为例,首先分析了《茶经》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原理,而后从《茶经》中所蕴含的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传达,分析了译本的得与失,以期为后续翻译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动了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从文化交流与品牌合作的角度出发,对新时代英德红茶文化传播方向、传承策略及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本文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英德红茶文化的保护与推广,以当地茶文化的历史以及发展现状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适合英德红茶文化在现代的发展方式和方法,结合英德红茶文化在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拓展英德红茶文化的应用空间和传播广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照明 《福建茶叶》2016,(11):340-341
古典小说《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一经问世便引起极大轰动。而一翻开这部名著,读者便可以察觉到茶香飘逸,270多处描写茶,10余处提及咏茶诗词皆反映出清代茶文化的欣欣向荣,在进行翻译时,只有切实表达,才能真正将《红楼梦》中的珍贵文化向世界传播。本文从目的论视角探讨了霍译本《红楼梦》的茶文化翻译,首先对目的论理论的阐释以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中国与《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最后则从茶名、茶具、茶俗三个方面研究了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霍译本的茶文化翻译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优化文学翻译效果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20.
治理茶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文化误差"问题的必要性在于茶产业供给侧改革要求培育新的动能、茶文化软实力的塑造要求商务英语话语的创新、弥合中西方语言认知差异需要创新商务英语翻译。茶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文化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从翻译者主观的文化交际决策不当、中西方茶文化元素的不对称、茶贸易产业翻译标准化机制的缺失三个角度分析。茶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文化误差"治理可以尝试茶产业英语翻译的标准化策略、增译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