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经济导视     
欧盟对美国农业政策提出疑义 欧盟委员会负责农业事务的委员菲施勒日前发表声明,批评美国的农业援助政策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定,美国政府向本国农民提供55亿美元资助的决定再次证明美国实行的是双重标准。他说,美国要求其他国家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政策,而在本国却实施与之不同的农业政策。 菲施勒指出,2001年是美国连续第4年向本国农民提供追加资助,总额已达300亿美元,美国农民获得的援助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美国和国际市场农产品的生产及价格,而每年的大笔资助却使美国农业免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冲击。许多美国人在批评欧…  相似文献   

2.
美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及其面临的问题南京农业大学王思明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农业也曾是美国占主导地位的产业。18世纪末美国仍有90%以上的人是农民。但今天从事农业生产的美国人已不足3%。然而就是这3%的农民生产出了世界粮食总产的五分之一(1982)。不仅满...  相似文献   

3.
美国农民纳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税收是美国政府调节经济和社会分配的重要杠杆,农民缴纳的税收是美国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扶持农民、补贴农业的总体政策框架下,美国政府不断改革农业税制,缩减农民纳税范围,减轻农民税负,以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一、美国农民纳税水平美国是个高税赋的国家,政府通过税收集中了约占GDP1/3以上的国民收入,以确保政府调节经济与社会分配功能的正常发挥。表1总结了近10年来美国联邦与州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情况。美国的税收资料是按照税目分类统计的,单独划分农民纳税资料难以查到。1998年,美国农业部…  相似文献   

4.
对农民技术推广无偿服务,是美国农业科技得以快速推广的原因之一。 美国实行的是政府领导,以州立大学农学院为主体的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的体系,同时,建立了全国农业研究、推广、教育和经济学咨询委员会,由30人组……  相似文献   

5.
国外加强农业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做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外加强农业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做法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石田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1990年全世界农业人口23.89亿人,占总人口52.94亿人的45.1%;从事农业劳力11.01亿人,占农业人口的46.6%。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异地农民包括那些在郊区异地长期从事农业经营的农民和农业季节性雇工。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在大城市郊区每年有10万~30万的异地农民从事农业经营。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北京市农村外雇农民工11万人,其中农户家庭经营20700人,私营企业42840人;  相似文献   

7.
美国农业部有关信息机构及其主要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农业基本上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政府没有统一的种植计划和收购计划,农业生产安排和产品销售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各种相关信息的影响,农民根据市场信息经营和管理农场,独立做出生产和销售决策。由于美国农业商品率高和出口比重大,使得它不仅受到国内市场的影响,而且还受国际市场的左右。离开了准确、及时、权威的信息,美国农业将无所适从。 影响美国农业的主要信息是美国和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和供求信息。美国的农民、农产品经销商和广大消费者,需要从微观角度了解美国各个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和供求信息,从宏观角度掌握世界农…  相似文献   

8.
美国农业信息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桂才 《农业展望》2006,2(1):32-36
美国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农业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为美国的农业决策者、农民、农产品经销商和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以翔实的资料综述了美国农业信息工作.分别就美国农业信息的收集内容、农业信息的分析和发布、农业市场信息的服务作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9.
西奥多·舒尔茨是以倡导“人力资本”而闻名于世的美国经济学家,他曾因此获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近日重读舒尔茨的代表作之一《转变传统农业》( 1961年出版,《向农民投资》是该书的第 12章),联系本世纪初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我国现状,感慨良多。   一、 “向农民投资”是对“人力资本”投资   “向农民投资”是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推导出的一个观点,为了转变传统农业,需以教育为手段,以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农民(人力资本)来适应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农业生产资料(物质资本)的需要。“向农民投资”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和2005年的两个1号文件可以看出,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农民收入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问题。根据专题研究表明,1979~1986 年,农民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分别为32.55%和 39.99%。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扩大内需就必须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而农民购买能力的提高又必须以增加其收入为前提。一、增加农民收入的新环境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对农民增收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迟福林研究员在解释“以人为本”改革观时认为:“以人为本”改革观就是改革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200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85亿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有3.19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5.9%。以人为本,不仅要关注4.85亿农业劳动者的基本需求和权利,更要关注他们赡养的父母、抚养的子女的基本需求和权利。与发达国家(美国)2%的农业劳动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缓解环境压力,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永顺县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引领模式,二是农业经营企业的带动模式,三是科技能人的助推模式。2010年,全县土地流转业主用工人数28150人,用一劳务收入225万元,业主经营收益2114万元,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农民的数量非常少,只有大约200万。农、林、渔等部门就业人数也只占总就业人口的0.7%。2005年的美国农业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农业似乎是边缘化产业。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美国农业部长迈克·约翰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依靠农业科技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全党在农村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胡锦涛同志2004年4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察时指出,“从长远来讲,从根本上来讲,解决农业问题还是要靠科学技术,要开辟我国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还在于农业的科技进步。”国内外的实践反复证明,在当今时代,农业科技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增收的最主要推动力。从我国目前的农业现实出发,解决农民增收的关键在科技,重点在科技转化,基础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近年,美国与其它国家的粮食贸易竞争已经影响到农业各个部门,从而促使美国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1975年美国共有250万农民,而现在只有220万农民。一些专家预测,到2000年人数还会减少100多万。 2.1980年以来,美国农民的纯收入减少了30%,即减少了3亿美元。 3.1979年以来,美国北方已有2300家农业机械销售商店关闭,预计到1990年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农业推广行为的主体,是农业科技的最终接受者和采用者。根据农民需要进行农业推广,是由市场经济规律和人的行为规律所决定的。在实践中,农业推广人员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农民心理特点和农民需要的基础上,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推广方式和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农民采用、接受农业科技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对促进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和开创农业推广工作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2,(14):52
从投资角度分析,在理想状态下,农业也是非常有前途、获利相当高的产业。以美国为例,1个农民能养活98个本国人和34个外国人,美国的广义农业其产值约占整个经济的20%以上,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部门。法国农业食品工业则  相似文献   

17.
骆楚楚 《新农村》2005,(6):30-31
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诸暨市枫桥成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统一部署,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全镇举办各类农民素质培训班34期,培训农民3845人。其中,农业技术培训929人,本地用工培训949人,劳务技能培训568人,法律专项培训1118人,其它培训281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901人。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农业资产为1万亿美元,在2亿人口中,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有2420万人。据统计,每6个就业者中有1人为农业生产(工作)者。在分析美国农业成功的原因时,人们不会忘记动植物检疫这位出色的绿色卫士。美国于1912年制订植物检疫法,迄今已作9次正式修改,检疫法规日臻完善,更为出色地发挥着保护美国农牧渔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胡定寰 《世界农业》2002,(9):11-13,32
一、农民家庭养鸡美国最初的养鸡业主要是作为农场的副业,即农民家庭养鸡,它属于农业生产的一个附属部分,农民养鸡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出售鸡肉和鸡蛋,而是为了提供家庭食品消费的需要,增加家庭食品蛋白质供给。虽然农民家庭养鸡的数量和规模在逐渐扩大,由于受到品种的限制,鸡的产蛋率非常低,基本上只能满足农户家庭自身消费的需求。到了美国的南北战争期间,中西部地区农民家庭养鸡数量开始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中西部地区的谷物,特别是玉米的产量在迅速增加。1870年美国中西部的玉米产量达到全美国产量的70%。玉米…  相似文献   

20.
遇到一位县委书记,在谈到农民增收这个话题时,他说,2007年的“一号文件”与以前的几个“一号文件”相比较,有一个新的特色。前几个“一号文件”关注的是体制的改革,重点是打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束缚;而今年的“一号文件”,则突出了“人”,即“农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说,农民增收,关键是动员农民。农民都动员起来了,增收就有希望,全面小康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