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单色软X射线杉木木材密度测定及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单色软X射线木材密度计,分别测定了杉木木材质量吸收系数及22个杉木优良家系年轮宽度组成和年轮密度组成,通过杉木木材性状遗传变异研究,了解杉木木材变异规律,为进一步进行多性状早期选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油杉、杉木和马尾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成熟人工林的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的物理与力学性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油杉木材的气干湿胀性、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最优,杉木木材的全干干缩率、气干干缩率和吸水后湿胀性最优,马尾松木材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端面硬度和弦面硬度最优。木材密度的表现为马尾松油杉杉木;木材稳定性的表现为杉木油杉马尾松;木材力学的表现为油杉马尾松杉木。  相似文献   

3.
采用简单微量抽提法获得苦楝、圆柏、红心材杉木、普通杉木等天然耐腐性木材的抽提液,通过涂布平板法和牛津杯法比较其木材抽提液对黄孢原毛平革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苦楝、圆柏、普通杉木及红心杉木木材的水抽提液以及圆柏和普通杉木木材的乙醇抽提液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c)的抑制效果不明显;苦楝和红心杉木木材的乙醇抽提液对P.c具有较显著地抑制性,抑菌率分别为52.2%和40.8%。  相似文献   

4.
杉木木材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重点对杉木的木材解剖性质、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性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并针对影响杉木木材性质变异规律的生长因子进行了总结, 最后就杉木木材性质的研究方法、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伴生树种人工林酸枣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组分的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提高了酸枣人工林木材密度、干缩系数、差异干缩和力学强度及其波动性,且杉木的影响大于马尾松;伴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对酸枣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影响不显著,杉木对酸枣人工林木材除弦面硬度和冲击韧性外的其它力学强度指标的影响极显著或显著,而马尾松对酸枣人工林木材力学强度指标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降低了酸枣人工林木材抽出物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提高了酸枣人工林木材戊聚糖含量,而杉木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1.5代种子园29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样本,采用百度试验法,分析杉木木材的干燥特性,编制出杉木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杉木属于易干燥树种,百度试验时出现的主要干燥缺陷为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初期开裂等级为3级;扭曲等级为3级;内裂等级为1级;截面变形等级为1级。根据29年生杉木木材的干燥特性,得出29年生杉木木材的干燥初期温度为60℃,干湿球温度差3~4℃,末期温度为90℃,拟制定25~30 mm厚29年生杉木木材的软(硬)干燥基准。实际干燥生产中使用软基准可减少干燥缺陷。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湖南会同县的杉木木材进行了宏观、微观以及扫描电镜下观察试验。根据4株不同年龄杉木观察,杉木木材构造的变异受生长轮年龄的影响显著;伪轮的出现与生长季中的湿度、温度变化有关. 本试验试图为林业生产单位了解杉木生长规律,确定营林措施提供依据,为杉木木材利用及材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杉木基木材陶瓷的结构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杉木纤维(木粉)/PF树脂复合材料高温烧结制备杉木基木材陶瓷。XRD分析表明:当烧结温度升高,杉木基木材陶瓷的(002)晶面的Bragg衍射角右移,d_(002)值减小,g值增大,可石墨化程度增加;SEM分析显示:木材陶瓷的结构与PF树脂的含量和杉木纤维(木粉)的结构及分布情况有关,树脂含量的增加有助于木材陶瓷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杉木纤维(木粉)作为天然植物模板而存在,且保持着其自然形态,使木材陶瓷成为一种植物纤维生态陶瓷。  相似文献   

9.
杉木木材的高温快速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杉木木材的特性, 研究制定了杉木木材的高温快速干燥工艺。选择周期强制端风机喷蒸加热干燥窖作为该工艺的干燥窖型, 并拟订了其实施方案, 进而编制出具有实用性的杉木木材干燥基准, 生产实践证明采用此工艺可获得预期的干燥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种源杉木人工林木材特性的差异,分析不同种源杉木材性的地理分布规律,筛选材性较优的杉木种源。[方法 ]选择1958年营造的全国第一片杉木种源试验林,进行不同种源杉木的生长调查,取样测定不同种源杉木木材密度、管胞形态、干缩性、湿胀性、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硬度等指标,比较不同种源杉木木材材性差异,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种源杉木木材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结果表明,9种不同种源杉木的木材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 0.05),木材干缩性和湿胀性有随纬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但其他材性指标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安徽休宁种源木材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种源(P 0.05),管胞长宽比大小排序为:广东郁南浙江金华福建南平四川彭县四川庐山湖北竹溪湖南会同安徽休宁贵州剑河。安徽休宁种源的差异干缩最小,贵州剑河种源的体积干缩系数最小。福建南平种源木材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最高,安徽休宁种源木材冲击韧性和顺纹抗剪强度最高,广东郁南种源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最高,四川庐山种源木材硬度最高。不同材性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木材密度与部分力学性质显著相关。根据不同种源杉木材性的差异,将9种种源杉木分为3类,福建南平、广东郁南、四川庐山和安徽休宁种源归为一类,四川彭县、浙江金华、湖北竹溪和湖南会同种源归为一类,贵州剑河种源归为一类。综合不同材性指标对9种种源杉木材性的综合评价排序为安徽休宁四川庐山福建南平广东郁南四川彭县浙江金华湖北竹溪湖南会同贵州剑河。[结论 ]地理种源在一定程度上对杉木木材材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杉木优良无性系定向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初级种子园杂交组合全同胞测定和自由授粉半同胞测定,对杉木优良无性系(二代优树)选择方法、亲本来源及遗传特性进行研究,评选出40个优良无性系于2010年9月通过湖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并颁发林木良种证书.该批无性系根据其遗传特性划分为少节(无节)材、红心材、密植材、瘠薄地造林材和开花结实性能优5个类型,已在...  相似文献   

12.
杉木间伐材压缩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可力 《林业科技》2003,28(2):34-37
应用自行设计与制造的模具,将经过软化处理的杉木间伐材进行高温加热,压缩成型,并测定了处理材的密度,压缩变形恢复率和硬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以探求较佳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杉木间伐材经高温加热,压缩成型处理,能大大改善其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13.
天然有机物对速生杉木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天然有机物对速生杉木进行改性处理,经过改性处理的杉木的力学性能有很大提高。随着增重率的增大,处理材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有较大提高。当增重率超过50%,处理材的表面硬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提高将近1倍,表面耐磨耗性提高了3倍。这使杉木在力学性能上满足了木地板和家具面板制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杉木全国优良家系区域试验中 ,选取安徽黄山、广西融安、广东信宜、江西分宜、福建洋口等 5个试验点 ,测定了其10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密度 ,分析了杉木木材密度及生长基因型×环境交互作用规律。多点联合分析表明 ,木材密度、胸径、材积性状家系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并且家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通过Francis -Kannen berg模型对木材密度和材积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 ,按木材密度及生长对试验家系进行了联合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杉木阴沉木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阴沉木系历史上因地震山崩倒埋的杉木形成;由于出土后木材比重比水大,沉于水,故称阴沉木;杉木阴沉木集中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川西南安宁河流域、川滇交界金沙江流域、湘黔交界沅水上游、湘桂交界湘水上游及鄂西南是资源较多的地区;阴沉木对研究杉木植物地理学、育种学、木材学、林产化工及地质与地震等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杉木和泡桐为试材,对经过KY-FW阻燃剂处理的木材与未经处理的木材进行对比研究,分析KY-FW阻燃剂对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经KY-FW阻燃剂处理后,除冲击韧性降低外,其它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如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及硬度)都有所提高.KY-FW阻燃木材的力学性能达到了一级水基型阻燃剂标准规定的相应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杉木间伐小径材材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杉木间伐小径材材性试验结果与成材杉木比较:密度小,晚材率较低,生长较快,吸水性较强;材质为未成熟幼林材种,物理性质较差,力学强度有所降低,作为建筑结构用材时,在设计与施工中必须注意到其强度的降低,采取必要的措施。杉木间伐小径材纤维长度与成材相似,纤维宽度略宽、纤维长宽比值略小,但尚为良好的纤维原料。  相似文献   

18.
用天然有机物木材浸注液对杉木、湿地松、藜蒴、南洋楹、马占相思等5个树材进行了真空加压浸注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试验条件下,不同的树种其增重率不同,其中杉木最高达64.6%,最低的是南洋楹,只有23.8%;经处理的木材,密度都有增加,可以提高处理材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The nano intercalation compounding of wood and MM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wood 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With water-soluble 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as an intermediary, the nanocomposites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ood and montmorillonite (MMT) were prepared via three impregnation methods, i.e. normal pres-sure, once and twice vacuum methods. Based on the weight percent gain (WPG) of impregnated wood, the effects of compounding wood and MMT in te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