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北方开发了以玉米秸秆、麦草、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蘑菇栽培,随着国内食品安全性要求与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蔬菜类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的施行,双孢蘑菇生产的有机化栽培提到了日程。笔者在“北方无公害双孢菇规模化生产技术规程”基础上,研究了双孢蘑菇的有机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陈晖  李承芹  崔文留 《食用菌》2004,26(5):15-16
目前我国双孢菇的生产主料为棉壳、玉米芯等作物秸秆。玉米面、麸皮是种植双孢菇不可缺少的辅料,这就给菇农增加了成本,同时造成争粮的问题。据调查我区抗生素厂、味精厂、淀粉厂厂家每年有上千吨淀粉渣因得不到利用而废弃。为综合利用这一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2000~2003年笔者进行了玉米芯添加淀粉渣栽培双孢菇等其它食用菌试验,并从  相似文献   

3.
冀宝营 《蔬菜》2014,(8):60-62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促进了农民增收。一般在8月上、中旬建堆,9月上旬播种,10月至翌年5月出菇。从菇棚消毒、原料处理及建堆、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碎玉米芯栽培双孢菇速生高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我地主要秋粮作物 ,栽培面积占秋收作物的 70 %以上 ,玉米芯原料极其丰富。但栽培双孢菇都用麦秸 ,笔者自1 997年开始用碎玉米芯栽培双孢菇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实践证明 ,用碎玉米芯栽培双孢菇 ,与用麦秸相比 ,具有省力、省工、高产等优点 ,深受广大菇农欢迎。用纯玉米芯栽培双孢菇 ,至今尚未见报道 ,现把我们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原料处理 选当年产新鲜无霉变的玉米轴晒干 ;陈玉米芯 ,只要不发霉 ,也可利用 ,使用前要晒几天。用饲料粉碎机粉碎成大小如玉米粒状 ,也可碾轧成同样大小的颗粒。辅料要求新鲜 ,如麸皮、饼肥 ,用前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玉米秸秆、平菇栽培下脚料、牛粪等资源,实现变废为宝,增收增值,我们在陕西宝鸡陈仓区、渭滨区、岐山县设点推广了玉米秆和平菇下脚料拌牛粪栽培双孢菇技术,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项栽培技术是一项旨在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产增收,引导农民进行玉米秸秆基料化的还田技术。本项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秸秆与畜禽粪在玉米地进行双孢菇的间作套种,采菇后形成的菌糠以有机肥的形式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次年大田化肥施用量,减轻焚烧秸秆对大气的污染,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是一项颇具发展前景的生态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7.
周瑞岭  王敏  庄永法 《蔬菜》2005,(1):23-24
双孢菇生产的传统技术以稻麦草为主原料,而我地随着机械化收割及秸秆还田面积的扩大,稻麦草的供应量越来越少,限制了双孢菇的生产。为了解决双孢菇生产过程中原料短缺的问题,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反复试种,成功地摸索出了双孢菇有机生态型回归自然栽培新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稻麦草供与求的矛盾,简化了操作程序,使双孢菇由秋季栽菇变为舂、秋两季周年化生产,种植成本降低了30%~50%。  相似文献   

8.
以华北大黑鳃金龟蛴螬和双孢菇菌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饲料厚度、虫口密度和菌渣的不同处理及混配比例对蛴螬生长的影响,以期摸清双孢菇菌渣养殖蛴螬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利用双孢菇菌渣饲养蛴螬不但可行而且效果较为显著.其中双孢菇菌渣饲养蛴螬的最佳饲料厚度为25 cm,最佳的饲养密度为44~56只/m2;双孢菇菌渣晾干后比腐熟菌渣和玉米秸秆糠粉都更适宜养殖蛴螬.  相似文献   

9.
以莜麦秸和双孢菇为试材,研究莜麦秸作为双孢菇栽培主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莜麦秸秆基本成分适合双孢菇菌丝的分解利用,莜麦秸1 500kg、干牛粪1 125kg、尿素15kg、过磷酸钙50kg、石膏25kg和石灰25kg为适宜双孢菇栽培的培养料配方。与双孢菇栽培常规培养料进行对比发现,莜麦秸栽培主料发菌速度快,菌丝生长势好,其菌丝产量与稻草主料的接近,高于以麦秸主料。从农艺性状来看,莜麦秸培养料子实体菌盖较小,菌柄长度、菌盖厚度和单菇重中等。综合来看,在莜麦产区,莜麦秸可作为双孢菇栽培新原料。  相似文献   

10.
双孢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可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畜禽粪便等进行生产,经济效益较好。在陕西宝鸡地区,春菇一般适宜山区种植,春节前后堆料;秋菇适宜川塬种植,在11月份堆料。现根据当地生产经验,将双孢菇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菌糠代粪肥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菌糠代粪肥作为培养料 ,探求双孢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菌糠代粪肥栽培双孢菇是可行的 ,且避免了粪块发酵不彻底造成病虫害问题。利用菌糠即做到了利用食用菌生产的下脚料 ,又提高了双孢菇生物学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试验对玉米秸秆和甘蔗渣样品的总碳、总氮、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进行检测对比,并进行配方替代试验,评价玉米秸秆替代甘蔗渣栽培杏鲍菇的可行性。检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纤维素含量(39.06%)高于甘蔗渣(35.08%),而甘蔗渣的木质素含量(23.38%)高于玉米秸秆(19.68%),但两者的C/N比值非常接近,对栽培配方的整体C/N无影响;栽培结果表明:在15%甘蔗渣的生产配方中,玉米秸秆和甘蔗渣互相替换,对栽培管理过程和最终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苏海民 《食用菌》2000,22(6):32-32
常规栽培双孢菇主要是利用自然气温出菇,通常在春秋季节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条件限制,影响了双孢菇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增加经济收入,我们从1996年开始采用冬暖式大棚栽培双孢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菌种制作 母种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品种为9506。生产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为谷粒培养基,配方为谷粒100kg,白糖1kg,石灰、石膏各1kg,装瓶后按常规灭菌、接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100kg,豆饼粉10kg,麸皮5kg,石灰2kg,含水量57%左右。常压灭菌10小时。2 栽培季节 冬暖式…  相似文献   

14.
总结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栽培技术,涵盖大球盖菇栽培的栽培时间、原料准备、铺料播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和采收;玉米栽培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采用这一技术可利用70%玉米秸秆、30%稻草作为生产大球盖菇培养料;而大球盖菇栽培后的菌渣直接还田作为有机肥种植玉米,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技术简便和生态环保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水稻双孢菇轮作栽培是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稻作区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种优质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是先在水田里种一季水稻或双季水稻,再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搭"人"字棚栽培一茬双孢菇,翌年4月双孢菇采收结束后,再将双孢菇的废渣直接还田种植水稻。采用水稻双孢菇轮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酿造白酒的下脚料酒糟作为饲料发展肉牛养殖业,用牛粪和秸秆大面积发展双孢菇生产,不仅投入少、效益可观,而且净化了环境、变废为宝,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实现酿酒、养牛、种植双孢菇产业的良性生态循环,是实现吕梁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用菌类认识的提高,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发展双孢菇成为农民致富,农业增收又一亮点。双孢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倍受人们喜爱。绝大多数菇农采用简易菇房或大棚进行双孢菇的季节性栽培,夏季因高温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双孢菇生长发育特点是恒温发育,降温结实。防空洞冬暖夏凉,温度相对恒定,光线较暗,比较适合双孢菇生长发育。因此利用防空洞栽培双孢菇既满足市场需求,又可以使闲置资源得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正大球盖菇又名赤松茸、酒红菇,属于球盖菇科的珍稀食用菌,是国际菇类市场的十大品种之一。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营养丰富,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在许多欧美国家广泛栽培,我国引进较早但没有大面积推广。近年来,陕西省西乡县在旱地、稻田生料栽培大球盖菇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大球盖菇主要是利用稻草、玉米秸秆、麦草等农作物秸秆栽培,具有栽培技术简单、易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峰  赵建选  王士坤 《食用菌》2004,26(1):25-25
玉米秸秆作为农作物下脚料,被农民就地焚烧,已成为公害。如何将玉米秸秆进行转化利用,提高玉米秸秆附加值,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收入?是政府也是农民朋友最关心的问题。几年来,我所对玉米秸秆生物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利用玉米秸秆栽培毛木耳,菌丝洁白,生物学转化率可达100%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15,(6)
<正>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部分玉米秸秆在田间被白白烧掉或随意丢弃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带来安全隐患。辽宁建平县每年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3.33×109m2以上,大约产生300万t的玉米秸秆。笔者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研究出了一套玉米秸秆温室栽培双孢蘑菇技术,667 m2投料约1.5×104kg,产量可达6000 kg,生物学效率可达40%。此栽培技术正在大范围推广,如果每年建平县秸秆的20%,大约60万t用于栽培双孢蘑菇,即可生产双孢蘑菇24万t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