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华中地区菜地土壤的典型蔬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氮处理水平下的蔬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蔬菜产量先增加后降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蔬菜硝酸盐含量变化为:小白菜>菠菜和萝卜>辣椒。在综合考虑蔬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基础上,不同蔬菜作物最佳施氮量范围为,秋季小白菜180~270 kg/hm2,冬季菠菜40~80 kg/hm2,春夏季早辣椒150~300 kg/hm2,秋萝卜120~180 kg/hm2。不同季节蔬菜产量差异较大,春季产量要明显高于秋冬季。  相似文献   

2.
《吉林蔬菜》2015,(3):31
<正>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生于根部,以侧根和须根最易受害。近年来,由于大棚蔬菜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且种植蔬菜种类单一,轮作困难,加之根结线虫种类多,寄主范围广,造成线虫在菜地土壤中积累,危害逐年加重,轻者使作物减产10%,重者减产60%以上,根结线虫除危害黄瓜、莴苣、芹菜外,还可危害苦瓜、丝瓜、番茄、茄子、菜豆、胡萝卜等多种蔬菜作物。  相似文献   

3.
陈士权 《上海蔬菜》2007,(5):125-126
蔬菜作物具有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吸收水、肥量大,生物产量高,复种指数高等特点。所以蔬菜对土壤的要求高,菜地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任务重。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要高度重视菜地肥力的保持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蔬菜地,尤其是设施蔬菜地因长期旱作及连作、单一轮作,受盲目施肥、特殊的土壤肥水运动、作物选择性吸收养分等影响,容易造成土壤障碍,表现为土壤富营养化、酸化、有机质缺乏、土壤物理性质恶化、通透性差等,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及品质。2009年,结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相似文献   

5.
蔬菜作物的生长,要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必须不断地用施肥的办法补充养分。在施肥中要讲究技巧,合理施用,以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具体措施是: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施用后能活化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给蔬菜作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提高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但如果施肥不当会造成蔬菜烧苗死棵现象,给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菜地土壤变劣的原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翠英 《蔬菜》2010,(10):26-27
<正>目前,在一些传统的蔬菜作物种植地区,因连续耕作措施不当,造成土壤环境恶化,致使蔬菜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这对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极为不利。造成菜地土质变劣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选取连续种植7 a的设施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0种不同作物种植模式对设施蔬菜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枯萎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茄子、芹菜-番茄种模式不但真菌数量较高,且植株田间容易发病,说明此种植模式不利于田间种植,同一科的作物番茄-茄子这种模式也不能连续种植.农户目前大面积种植的番茄-黄瓜、黄瓜-番茄这种模式还是比较好的,但也不能多年连续种植,还应该和其它作物如西葫芦、梅豆、月菊倒茬种植.  相似文献   

9.
生物有机肥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属喜肥作物,近年来,人们在蔬菜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而大量施用高浓度化肥,这不仅造成土壤理化性状恶化,而且加重了蔬菜硝酸盐的积累和病虫害的发生,最终导致蔬菜品质下降。科学合理地施用生物有机肥是保证生产无污染优质蔬菜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生物有机肥料能明显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环境,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巩固的高产稳产基地,是保证城市蔬菜供应的核心问题。而在远郊、邻近县建设好二线莱地,对于防止伏缺、冬缺尤其重要。如何建设好二线菜地,几个间题值得认真考虑。一、选址要恰当。首先要立足于在蔬菜大缺期能及时不断地向城市提供大量鲜嫩蔬菜,因此,二线菜地不宜太远,以鲜嫩产品运到城市销售品质保持不变为原则;二线菜地的气候应佳于一线菜地,  相似文献   

11.
蔬菜作物的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必须不断地用施肥的办法加以补充,否则,由于营养物质的不足,产量会不断下降。所以,在施肥中要讲究技巧,合理施用,以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具体措施是: 一、看作物施肥 虽然蔬菜作物都需要16种营养元素,但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需要的数量而不同。如叶菜类,施用氮肥效果明显,所以追施氮肥的数量较多;果菜类与瓜类,除需氮肥外,磷钾肥需要也较多,因此要注意施用有机肥并掺入适量的磷钾肥料;豆科蔬菜因有根瘤菌,能通过共生固氮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因此,在豆科蔬菜栽培中,施肥量就比较少一些。  相似文献   

12.
蔬菜保护地土传病害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的连年栽培,保护地土壤传染病害越来越突出,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主要土壤障碍因素之一,很多蔬菜保护地因土壤传染病危害严重而不得不改作露地栽培,严重制约着蔬菜保护地的发展。因此,加强保护地土壤传染病的预防势在必行。l蔬菜保护地常见的土壤传染病上传病害是指由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蔬菜保护地中常见的土壤传染病主要有:番茄的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褐色根腐病、摔倒病、溃疡病,黄瓜的蔓枯病、疫病,茄子的枯萎病、黄萎病,辣椒的青…  相似文献   

13.
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并介绍了次生盐渍化对蔬菜作物的危害,提出了克服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贵阳市城郊区长期种植蔬菜和玉米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生物质炭土壤改良剂为试材,研究了生物质炭对连作蔬菜地土壤有效养分及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连作蔬菜的土壤有效磷出现明显的积累,对连作蔬菜地土壤施用生物质炭后,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钾的含量,其次是提高有效氮的含量;当生物质炭用量为5%~15%时,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0.48%~42.85%、3.09%~16.49%和11.61%~61.02%,而土壤含水量也提高了4.5%~14.0%;此外,土壤表面覆盖生物质炭也能较明显增加土壤含水量,但作用效果小于土壤中施用等量的生物质炭。  相似文献   

15.
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菜田土壤功能衰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集约化经营的设施农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集约化种植体系中传统的连作和简单轮作更多地依赖农药和化肥,由此引发了温室土壤质量的下降和作物生长障碍,从而使得作物产量下降。如何阻控土壤功能衰退,修复并保持土壤健康,实现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是设施蔬菜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填闲作物是维持集约化种植体系土壤功能的生物途径,随着填闲作物改善土壤养分循环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填闲作物生态效应及其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填闲作物阻控土壤功能衰退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菜田土壤功能衰退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大棚蔬菜连作对土壤多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棚蔬菜作物连作条件下对土壤多糖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蔬菜连作土壤的多糖含量,并对土壤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土壤样品进行6 h沸水浴处理,H2SO4浓度为2.0 mol/L条件下,多糖的提取效果最好;蔬菜连作土壤多糖含量的测定表明,连作4~5 a的大棚土壤多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种植叶菜类土壤的多糖含量高于种植果菜类土壤的含量,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蔡桂荣 《蔬菜》2000,(9):19-20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大面积推广,本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逐年加重,年限在3年以上的保护地作物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害,严重地制约了蔬菜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近几年来笔者对盐城市保护地面积较大的盐都县便仓镇、建湖县上冈镇等地的保护地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症状和克服途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调查,现总结如下。 一、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原因 1.过量施肥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菜农为了追求高产,追肥量往往是露地蔬菜栽培的几倍,远远超过蔬菜的需要量,使大量剩余肥料及其副成分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山西天镇设施菜地土壤养分状况,以设施菜地相邻大田土壤为对照,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设施大棚21个,采用"S"型五点式采样,采集0~20 cm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天镇县设施菜地土壤p H值较对照(8.26)降低了1.5~2.5,出现了明显酸化趋势;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为15.41 g·kg~(-1),整体含量偏低,导致土壤养分得不到合理利用;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在0.4~0.6 g·kg~(-1),有效磷质量分数小于30 mg·kg~(-1),依据菜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氮磷含量均属于严重缺乏;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大于200 mg·kg~(-1),超过了作物需求量,后期应严格控制钾肥施用量。总之,当地设施蔬菜生产中的不合理施肥,已导致土壤养分供应与蔬菜养分需求严重失调,今后应推广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19.
石灰性土壤中几种蔬菜幼苗吸钾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8种蔬菜作物在两种石灰性土壤上进行幼苗耗钾试验,以探讨不同蔬菜作物在苗期的吸钾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蔬菜作物吸钾和耐钾饥饿的能力有明显的差异。在耗钾试验中,作物吸收的钾绝大部分来自土壤非交换性钾,其中 1M热HNO_3一次不能提取的非交换性钾部分最高可达55%,其数量随种植次数及作物吸钾总量的增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20.
蔬菜生长发育过程中,时常因土壤、温度、降雨、刮风等因素的影响和品种、人为的栽培管理方法不适,造成蔬菜作物抗倒伏能力差,落花落果较重,抗病虫性能弱,品质下降和产量降低的现象。为改变蔬菜作物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促进蔬菜作物抗逆性能的增强,果实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