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薇菜为原料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以上样量、洗脱流速、乙醇浓度为考察对象,采用聚酰胺柱层析法优化分离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分离工艺参数为上样量3m L(浓度0.749mg/m L)、70%的乙醇、200m L/h的流速洗脱,谱峰较窄,洗脱峰的黄酮含量达到14.45%。此法可较好地分离纯化薇菜黄酮类化合物,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
从大孔树脂类型、洗脱剂与上样量等方面确定灰树花中抑糖基化反应化合物的初分离条件,并选取抑糖基活性最高的组分进行薄层层析分析和硅胶柱分离纯化,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化合物。结果表明:采用D101大孔树脂,25 g树脂最佳上样量为2 g,20%乙醇洗脱组分C_3的抑糖基化活性最高。用氯仿∶甲醇(v/v 1∶9)为洗脱液对C_3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共分离出5个组分C_35~C_39,其中C_38和C_39具有比较强的抑糖基化活性,合并C_38和C_39,再次用氯仿∶甲醇=(v/v 2∶8)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共分离出5个组分G_1~G_5,薄层层析和HPLC分析分别显示G_3为单一斑点和单一峰型,说明G_3是一种单体化合物,根据红外光谱结果初步推断该化合物为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3.
郭凤领 《长江蔬菜》2013,(22):75-77
以粉碎的薇菜粉末为原料,通过水煮法提取中多糖,测得薇菜中多糖的含量达59.133 mg/g。单因素试验、正交优化结果表明,薇菜中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90℃、提取时间6 h、料液比1∶20。  相似文献   

4.
为得到纯度较高的桦褐孔菌三萜类物质,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桦褐孔菌三萜粗提物,并研究其最佳工艺。先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确定AB-8型大孔树脂对桦褐孔菌三萜具有最佳吸附效果,吸附量为18.81 mg/g,吸附率为89.02%,解吸率达到82.51%。再通过AB-8型大孔树脂的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得到桦褐孔菌三萜最佳分离纯化条件为上样样品浓度1.5 mg/m L,上样体积1.5 BV,上样流速1.5 m L/min,上样p H为溶液本身p H值,洗脱液为95%乙醇、体积5 BV,在此条件下,桦褐孔菌三萜纯度可达69.96%。  相似文献   

5.
以竹柳皮为试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总黄酮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考察9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竹柳皮总黄酮吸附-解吸性能,筛选出最佳大孔树脂型号,通过对工艺各参数优化,确定最佳纯化工艺,并测定竹柳皮纯化前后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树脂对竹柳皮中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纯化工艺为60%乙醇提取2次,上柱液浓度为1.0 mg·m L-1,径高比为1∶15,上样速度为1.0 BV·h-1,上样体积为5 BV,洗脱溶剂为60%乙醇,洗脱速度为1.0 BV·h-1,收集0.8~2.2 BV洗脱范围内洗脱液,纯化后总黄酮含量可达64.94%,总黄酮收率高达98.34%。纯化后总黄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还原力分别约是纯化前粗提物的3倍和2倍。D101型大孔树脂适合纯化竹柳皮中的总黄酮,且纯化后的竹柳皮总黄酮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该试验可为竹柳皮的深入开发、产业附加值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方贺  宋旺弟  陈文 《北方园艺》2016,(6):120-124
以黄花柳花为试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选择5种不同型号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筛选出对其吸附解吸效性能高的树脂,再通过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研究上样浓度、树脂上样量、洗脱剂及流速等条件对黄花柳花总黄酮纯化效果的影响,优化维药黄花柳花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结果表明: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花柳花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吸附解吸效果,最佳纯化条件为黄花柳花待纯化液浓度为3.13g/L,调节上样液pH 4.2,上样量5.5mL/g,以1.0mL/min流速上样,依次用10BV蒸馏水淋洗,6BV 70%乙醇以2.0mL/min流速洗脱,得纯化液。经AB-8纯化后的黄花柳花总黄酮纯度达51.99%。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提高黄花柳花中总黄酮纯度,并符合中药有效部位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7.
麦角硫因是一种新型的天然强抗氧化剂,为了开发和利用金针菇中的麦角硫因,以麦角硫因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三种葡聚糖凝胶和五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金针菇麦角硫因提取液的纯化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Sephadex G-10的纯化条件,确定提取金针菇麦角硫因的最优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所选的三种葡聚糖凝胶和五种大孔吸附树脂中,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对分离纯化提取液中的麦角硫因具有最好的效果;以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分离纯化麦角硫因的最优纯化条件为:凝胶层析柱高20 cm,上样量为2 mL,洗脱速度为0.5 mL/min,纯化后麦角硫因的回收率为93.98%,纯度为54.83%,产量为3.05 mg/g干重。  相似文献   

8.
以水为溶剂,以提取时间、温度和料液比3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以多糖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43h、温度76.8℃、料液比1∶80.3,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可达到4.11mg/g。提取液经一系列纯化工艺后,得到纯度为61.32%多糖。  相似文献   

9.
以景天三七为试材,研究了AB-8、HPD-100、D-101、DM-301、DM130 5种吸附树脂对景天三七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及解吸性能,并以景天三七总黄酮纯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其吸附和洗脱条件,研究DM-3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景天三七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选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H为3.0,质量浓度约为1.63mg/mL,吸附速率2BV/h,用70%乙醇溶液以2BV/h解吸速率解吸,解吸液体积为5BV时解吸较完全,纯化后干浸膏中总黄酮由原来的8.99%提高到25.60%,树脂富集倍数约为3倍;DM-301型大孔树脂用于富集景天三七总黄酮效果较好,优选的工艺操作简单、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0.
以淮山为试材,采用微波法提取其多糖,设计L9(34)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淮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分光光度法考察其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淮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6min、提取功率为400W、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最高,达6.32%,试验结果还表明淮山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且其清除能力与多糖浓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正交实验优选茯苓中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以茯苓多糖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茯苓多糖提取过程中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提取方法、稀碱浓度、稀碱用量、茯苓粉碎的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茯苓多糖的提取均有影响。最佳提取方法为超声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为1 mol/L,氢氧化钠的用量为100倍,茯苓的粉碎粒度为40目,提取3次,每次1 h。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对绣球菌多糖提取进行试验设计优化,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对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纤维素酶添加量等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在超声功率570 W、纤维素酶添加量3%的条件下,选定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作为3个交互因素,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预测最佳方案为料液比1∶87.62(g · mL~(-1)),提取温度38.4 ℃,超声时间94.56 min,预测多糖得率为31.49%。对最佳预测模型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90(g · mL~(-1)),超声温度38 ℃,提取时间95 min的条件下,对5 g绣球菌粉进行粗多糖提取,提取率达到30.60%;对50 g绣球菌粉进行粗多糖提取,第1次粗多糖提取率为31.70%,第2次粗多糖提取率为7.1%。将提取的粗多糖进行浓缩、除蛋白、除色素及透析纯化后,多糖保留率为73.20%。  相似文献   

13.
玫瑰花含有多糖、黄酮、花青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应用价值高。本研究以提取精油后的玫瑰花渣为原料,研究玫瑰花渣中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结果表明,玫瑰花渣中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 h,在该工艺条件下,提取液中黄酮的提取率为49.75%;最适合玫瑰黄酮纯化的树脂为AB-8树脂,优化了吸附和解吸工艺,吸附时进样流速为3 BV/h,进样浓度为3 mg/mL,水洗体积为3 BV;解吸剂为60%乙醇,解吸流速为2 BV/h,解吸液浓缩干燥后黄酮纯度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初步确定水仙鳞茎中的粗多糖含量,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水仙鳞茎中的粗多糖。同时以粗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以提取温度(℃)、液固比(mL/g)、乙醇体积比(无水乙醇mL/提取液mL)、提取时间(h)为因素优化热水浸提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5h,提取温度100℃,液固比10mL/g,乙醇加量比5(醇沉时加入无水乙醇量mL/样品溶液量mL)。其中提取温度是影响水仙鳞茎粗多糖得率的最主要因素。最优条件下提取粗多糖得率6.51445%,水仙鳞茎粗多糖含量为3.8130%。  相似文献   

15.
鸡腿蘑菌丝体液态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鸡腿蘑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食、药用菌。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对鸡腿蘑菌丝体液态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腿蘑液态培养最适温度为22-24℃,培养液中菌丝体干重、多糖和蛋白质量最高,分别依次为2.57g/100ml、1.66g/L、1.22g/L;最适起始pH为6.0,培养液中菌丝体干重、多糖、蛋白质含量最高。依次为2.10 g/100ml、2.95 g/L、1.26 g/L;以玉米粉作碳源、浓度为3%,氮源选择蛋白胨、浓度0.3%的综合效果好;培养5天菌丝体生长量和多糖量达最高。  相似文献   

16.
猪苓发酵菌丝多糖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猪苓液体发酵干菌丝体为原料,研究分离提取猪苓多糖的最佳条件和生产工艺。结果证明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原料粒度为200目,菌粉和水分的比例为1:30。浸提时间为2.5h,乙醇加量比例为1:3倍.pH值为7.0,多糖提取率可达28.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彭璐  杨健华  王巍  王琦 《食用菌》2017,(5):24-28
为提高柳生金针菇多糖产量,通过装液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箱转速单因素实验及正交优化试验,对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选取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及液料比3个因素,以菌丝体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适宜柳生金针菇深层发酵的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20 m L/250 m L、接种量10%、培养温度23℃、培养箱转速150 r/min。菌丝体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 h,液料比50∶1,浸提温度90℃,最佳工艺路线为:热水浸提2 h,过滤,合并3次提取液,旋转蒸发仪浓缩发酵液至原体积的1/10,4倍体积无水乙醇4℃醇沉24 h,3500 r/min离心5 min,去上清,-80℃预冻过夜,真空冷冻干燥,称重,再次溶解多糖,离心去沉淀,上清液醇沉,再次干燥,得菌丝体多糖,多糖提取率为74.39%。  相似文献   

18.
以破壁灵芝孢子粉为原材料,通过提取、分离、浓缩、喷雾干燥制得一种去壁全溶高含量灵芝孢子粉,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溶剂乙醇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多糖和三萜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为:影响多糖和三萜含量高低的因素依次为溶剂中乙醇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综合分析得到提取最佳工艺组合为溶剂乙醇添加量1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3 h(二次提取)。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去壁全溶灵芝孢子粉多糖含量达到7.79%,三萜含量达到7.76%。  相似文献   

19.
茶薪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采用单因素与复因素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和料液比。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时间、pH值和液料比对茶薪菇多糖提取量影响显著,在提取条件为温度9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pH8.0,茶薪菇多糖提取量最高为28.04mg/g,显著高于其他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提取松茸多糖为目标,对热水提取多糖方法中可能较大影响提取效果的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和醇沉时使用的乙醇浓度这四个因素分三个水平进行优化,筛选松茸粗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并比较2个不同采集地的松茸粗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云南松茸多糖提取最佳试验组合为A_2B_1C_2D_3,即80℃浸提3 h,料液比1:15,95%乙醇沉淀。其中采集自楚雄野生松茸的多糖提取量大于香格里拉野生松茸的多糖提取量。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和开发松茸的保健产品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