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煌荣 《福建水产》2016,(6):493-500
2012年10月和2014年5月在诏安湾海域进行了鱼卵、仔稚鱼的调查,对诏安湾秋季和春季的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域共鉴定的鱼卵7种、仔稚鱼7种,隶属于10科10属;秋季共采集到鱼卵31个和仔稚鱼47尾,密集区出现在湾口的西屿北侧海域,春季共采集到鱼卵662个和仔稚鱼69尾,密集区主要分布在诏安湾中部偏北海域和湾口西屿西侧海域。秋季主要优势种为隆头鱼科鱼类、美肩鳃鳚,春季主要优势种为黄姑鱼、红鳍笛鲷和美肩鳃鳚。与东山湾相比,春季诏安湾鱼卵密度明显较大、仔稚鱼资源密度略低;秋季两个海湾的鱼卵、仔稚鱼数量均处于低水平;两个海湾的产卵时期主要在春季。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1年5月、8月和11月对诏安湾网采浮游植物样品的分析鉴定结果,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细胞数量等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诏安湾浮游植物种类丰富,共鉴定浮游植物5门58属172种,浮游植物的生态类群以广布种为主;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的季节变动范围在2.03×106cell/m3~4.01×107cell/m3,数量高峰出现在11月,这与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的明显上升有关.海水中活性磷酸盐为影响诏安湾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限制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福建诏安湾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划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9年3、5和9月福建诏安湾贝类产区海水、底质和养殖贝类体中有毒有害物质(铜、铅、镉、汞、砷、石油类、有机碳、硫化物、滴滴涕、多氯联苯、大肠菌群、腹泻性贝毒、麻痹性贝毒)的同步调查资料,采用海水质量评价指数(Swj)、底质质量评价指数(Ssj)和贝类质量评价指数(Soj)以及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SI),对福建诏安湾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划型。结果表明,海水质量、底质质量和养殖贝类质量水平范围均为2~6级,平均值分别为3级、4级和2级,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为2~6级,平均值为3级。总体上,贝类产区海水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底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养殖贝类质量处于良好水平。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大肠杆菌、滴滴涕和多氯联苯。福建诏安湾贝类产区无1类区,属自然本底区;2类区共15个,占贝类产区总数的88%,其中2a类区6个,占贝类产区总数的35%,属清洁区,2b类区5个,占贝类产区总数的30%,属较清洁区,2c类区4个,占贝类产区总数的24%,属轻度污染区;3类区共2个,占贝类产区总数的12%,其中3a类区和3b类区各1个,均占贝类产区总数的6%,分别属中度污染区和重度污染区。福建诏安湾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划型的结果与诏安湾贝类产区污染现状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以诏安湾内4个航次调查和分别采集到的虾类、贝类及鱼类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GC)法,分析了样品中PCBs及OCPs含量及组分特征,采用致癌风险指数CRI(carcinogenic risk index)和接触风险指数ERI(expose risk index)作为人体健康评价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PCBs(多氯联苯)、HCHs(六六六)和DDTs(滴滴涕)在样品中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0—7.32ng/g、0.00~0.65ng/g及0.00~152.93ng/g。PCBs主要以PCB77(3,3’,4,4’-四氯联苯)为主,HCHs不具有明显的组分特征且在大部分样品中未检出,4种DDTs污染物中,4.4’-DDT是主要的组分,DDT/∑DDTs平均值为68%,说明诏安湾内可能存在DDTs新的输入源,污染物的CRI〈1.0×10^-4,显示为可接受的致癌风险;ERI〈1,显示为可接受的接触风险。  相似文献   

5.
八尺门海堤阻隔了东山湾与诏安湾的海水交换,导致海水水质和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漳州市政府决定实施八尺门海堤贯通工程。研究运用刘家驹平衡水深公式预测八尺门海域贯通后八尺门水道海底冲淤规律,研究东山湾与诏安湾海域的沉积动力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海堤拆除与清淤后对八尺门水道海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堤拆除并清淤后,八尺门水道及其附近海域水动力明显改变,表现为海水流速增大,水动力增强,其中贯通工程区域冲深深度约4 m,最终水深可达10.2 m,贯通工程两侧冲深5~6 m,东西两侧口门段冲深1~2 m,冲淤环境逐渐变为侵蚀环境,并最终达到新的平衡,从而改变八尺门水道生态恶化的现状,有利于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诏安县诏安湾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洁净的海水是牡蛎繁育、索饵、生长的天然优良养殖场所。2021年诏安县水产品总产量44.9万吨,其中,牡蛎产量28万吨,占总产量的62.4%;渔业总产值5.6亿元,其中牡蛎产值约4亿元,占总产值的71.4%,牡蛎产量、产值占比均是全县第一,牡蛎养殖业成为诏安县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同时,诏安县也是福建省主要的牡蛎生产基地,根据《福建渔业年鉴》数据显示,2017-2021年,  相似文献   

7.
<正>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隶属于双壳纲(Bivalvia)、帘蛤科(Veneridae)、巴非蛤属(Paphia),营底埋栖型生活,栖息在低潮线下0.5m~44m的泥沙底质或软泥底质中,足浅海性种类。主产于我国福建、广西、广东沿海以及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红海等国家和地区。漳州市是福建省波纹巴非蛤主要养殖地区,尤其是我市东山湾和诏安湾自然海区有大量的资源,目前增养殖面积达7万多亩,年  相似文献   

8.
东山岛位于福建东南端(23°35′~23°48′N,117°20′~117°34′E)。周围大小岛屿20多个,海岸线长113公里。滩涂面积约7,000亩,其中可利用的有3,500亩,岩礁面积125亩。东山的南面从塔屿至岐下属外海性海区,海水比重为1.022~1.025,浪大、流急、水质清澈、海藻丰富,是腹足类的良好栖息场所。东面是东山湾、西面是诏安湾。据统  相似文献   

9.
福建诏安湾贝类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现场对诏安湾叶绿素a含量、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养殖贝类和野生滤食性动物滤水率、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获得模型参数,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形成贝类的养殖容量,同时采用贝类能量收支模型估算贝类养殖容量。3种模式估算的贝类养殖容量分别为58469t,288260×104ind;60275t,297167×104ind;61532t,30336×104ind;平均60092t,296263×104ind。并且采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品种的适养面积。贝类适养总面积为2755hm2,其中缢蛏25hm2,牡蛎1560hm2,翡翠贻贝215hm2,菲律宾蛤仔120hm2,泥蚶30hm2,凸壳肌蛤95hm2,波纹巴非蛤710hm2。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沿海城市工业的飞速发展,船舶含油废水、工业排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排放的影响,海洋受到石油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就2009—2014年相关数据,对福建中南部沿海的莆田、泉州、漳州和厦门四个海区中养殖的僧帽牡蛎石油烃总量水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僧帽牡蛎中石油烃平均含量:围头湾泉州湾厦门湾佛昙湾东山湾大港湾旧镇湾湄洲湾诏安湾,其中泉州海区的围头湾养殖僧帽牡蛎中石油烃超标严重。2009—2014年间各个海区养殖僧帽牡蛎中石油烃含量基本都是呈波浪型变化,其中2010年和2013年养殖僧帽牡蛎中石油烃含量较高。2009—2014年间福建中南部沿海养殖僧帽牡蛎总体上受到石油烃不同程度的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I)在0.08~23.30之间,六年监测的54份僧帽牡蛎中有26%样品受到重度污染,37%样品受到轻度污染,其余样品未受污染。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5年夏季(8月)和秋季(10月)在诏安湾及毗邻海域开展的30个站位大型底栖生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丰富,夏、秋季共采获165种,其中多毛类(80种)、软体动物(32种)、甲壳动物(26种)是海区种类组成的优势类群。夏、秋季优势种均为多毛类,共有种包括奇异稚齿虫、角海蛹、梳鳃虫、寡鳃齿吻沙蚕和似蛰虫。夏、秋季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8.22 g/m2和8.18 g/m2,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120个/m2和73个/m2。生物量组成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为主,栖息密度组成以多毛类为主。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总体分布均呈现由近岸往外逐渐减少趋势。秋季的多样性指数略高于夏季,但都处于中等水平。3个不同区块比较,湾外的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数、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都要比湾内和湾口高。与历史资料对比,本次调查平均总生物量和平均总栖息密度均有明显下降;生物量组成、栖息密度组成以及优势种都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硬骨鱼类线粒体基因系统发育信息效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和条斑星鲽(V.moseri)线粒体基因组的全部基因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已知分类地位相关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用蛙、鸡、牛做外群,采用NJ和MP法,重建鱼类的系统发育树。通过计算各个基因在重建系统发育树时的准确率,估算该基因所含有的系统发育信息。结果表明,从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以及在目、科、属综合分析,这些基因的系统发育信息大致分为好(16S rRNA、ND2、ND4、12S rRNA、ND6、ND5)、中(Cytb、COII、COIII、ND1、COI)和差(ND3、ND4L、ATP6、ATP8)3个组。在目阶元,当用核苷酸序列分析时,12SrRNA、16SrRNA、COII、ND4、ND5和ND6最好,COI、COIII、Cytb、ND1和ND2为中等,而ND3、ATPase6、ATPase8和ND4L最差。当用氨基酸序列分析时,ND4和ND5最好,ND1、ND2、Cytb、ND6、COI、COII和ND4L为中等,ND3、ATPase6、COIII和ATPase8最差。在科阶元,当用核苷酸序列时,12SrRNA、16SrRNA、ND2和ND6系统发育信息最好;用氨基酸序列时,Cytb和ND2最好。在属阶元,所有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都具有很好的系统发育信息,而COII、ND4L、ND1和ND3的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信息最差。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利用线粒体基因研究分析鱼类系统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肖雄  王炜  邱小燕 《畜禽业》2022,(12):61-64
“同一个健康”倡议人类、动物与环境和谐共生,通过跨学科、跨地域和跨部门的沟通合作,致力于促进人类和动物健康,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实施该战略,兽医专业研究生不仅要具备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流行病学、药物使用、食品安全、职业道德、动物福利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扎实专业知识,还需要跨学科(如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的知识、技能、互动和合作。就“同一个健康”背景下研究生学科交叉的作用、举措和评价进行了阐述,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拓展科学研究新领域,维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象山港、三门湾菲律宾蛤仔重金属含量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象山港和三门湾采集菲律宾蛤仔样品30份和20份,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以平均值计,Hg为0.0440和未检出、Cd0.0722和0.0624、As1.1048和1.7045、Pb0.1245和1.0577、Zn10.7410和11.5000、Cu1.4322和1.0577、Cr0.2357和0.1119。对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象山港的菲律宾蛤仔的Hg、Cu、Cr含量比三门湾高,而As却相反,其它Zn、Cd、Pb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月、7月和9月对小江流域消落区5个断面土壤重金属的监测结果表明,Cu、Zn、Pb、Cd、Fe和Mn浓度均值分别为28.41、90.54、16.94、1.46、5.053×104和554.04mg/kg。随海拔高程升高,各重金属浓度均值在高程160m处最小、170m处增加;流域沿程在养鹿段减少,高阳和黄石段增加,在双江段又减少;随时间变化,7月增加、9月减少。Zn和Cu、Fe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b和Cd、Fe,Cu和Fe、Pb呈较显著正相关性;pH和Mn呈正相关,与其他5种重金属呈负相关,与Fe的相关性显著,与其他重金属的相关性不显著。Cu、Zn、Pb、Cd和Mn地质累积指数分别为1.40、0.86、0.62、10.03和1.07。按照Mull污染分类等级判别,Zn和Pb无污染,Cu和Mn为中度污染,Cd为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6.
大菱鲆4个不同地理群体生长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选取英国、法国、丹麦和挪威4个不同群体的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L.,进行了1年生长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在3、6、9和12月龄,群体间体长和体重的差异均较大,在每一个生长时期各群体体长和体重的差异排序相同。4个群体的大菱鲆体长以线性速度生长,体重以指数形式生长。综合0~3月龄、0~12月龄的绝对增重率和3~6、6~9、9~12月龄的绝对增重率和瞬时增重率,在生长速度上依次为法国、英国、丹麦和挪威群体,在生长差异上丹麦和挪威及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差异较小,丹麦、挪威和英国、法国之间的差异较大。大菱鲆各群体在3、6、9和12月龄的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22.84%~33.48%、21.36%~30.30%、19.64%~26.97%和21.06%~35.07%,认为这4个群体的大菱鲆均可作为选育的基础群体。  相似文献   

17.
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直接影响动物对食物的消化作用。通过设置不同的pH和反应温度,来确定团头鲂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活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团头鲂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0℃、50℃和40℃。团头鲂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最适pH分别为7.0,5.5和7.2。  相似文献   

18.
氯化镉、硝酸铅和氯化高汞对缢蛏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氯化镉、硝酸铅和氯化高汞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存活的影响。实验1研究了氯化镉(0.00、1.26、1.58、2.00、2.51、3.16、3.98、5.01和6.31 mg/L)对缢蛏存活的影响,发现随氯化镉水平的升高,缢蛏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在24、48、72和96h,LC50分别为5.95、3.33、1.58和0.83 mg/L,其安全浓度为0.31 mg/L。实验2研究了硝酸铅(0、100、158、251、398、631和1 000 mg/L)对缢蛏存活的影响,发现随硝酸铅水平的升高,缢蛏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在24、48、72和96h,LC50分别为754.60、567.83、281.09和169.90mg/L,安全浓度为96.46 mg/L。实验3研究了氯化高汞(0.000、0.102、0.110、0.117、0.126、0.135、0.145和0.155 mg/L)对缢蛏存活的影响,发现随氯化高汞水平的升高,缢蛏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在24、48、72和96h,LC50分别为0.15、0.14、0.12和0.10 mg/L,安全浓度为0.04 mg/L。  相似文献   

19.
南海鸢乌贼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12年9月~10月南海灯光罩网调查所获得的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样本,结合胃含物分析方法和分子检测技术,研究其饵料组成、摄食强度、摄食习性与胴长的关系等。结果表明,鸢乌贼以头足类、鱼类(主要为灯笼鱼科)和甲壳动物为主要摄食对象,同类相食现象明显。头足类和鱼类为鸢乌贼优势饵料生物类群,其中头足类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个数百分比(N%)、质量百分比(W%)和出现频率(F%)分别为54.38、28.73、58.39和75.60,而鱼类的%IRI、N%、W%和F%分别为41.39、42.54、36.17和63.69。鸢乌贼摄食等级主要以3、4级为主,胃饱满指数平均为3.11%,空胃率平均为2.89%。从各胴长组的N%和F%来看,鸢乌贼偏爱摄食个体相对较大的头足类和鱼类,尤其在高胴长组,头足类和鱼类的优势饵料地位更加明显。随着胴长的增加,鸢乌贼胃含物中小个体饵料类群的N%和F%普遍降低,而大个体饵料类群的N%和F%普遍升高。  相似文献   

20.
一、辽宁和黑龙江 辽宁省是我国大宗淡水鱼类重要养殖地区,传统养殖模式主要养殖鲤鱼,搭配养殖鲢鱼、鳙鱼、草鱼、鲫鱼、青鱼。辽宁省养殖的鳃鱼和鲫鱼大部分销售到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鲢鱼、鳙鱼、草鱼狂本地区销售。黑龙江省水产市场上鲤鱼和鲫鱼销售价格的高低,决定了辽宁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