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为了对海南两系杂交稻制种关键发育期进行精细化气候风险区划,对海南两系杂交稻制种产业区域布局提供指导,利用2006—2020年海南岛南部8个市县144个区域气象站的资料,在数据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根据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风险等级指标,制定海南岛两系杂交稻制种关键发育期气候风险区划。结果表明,不育临界温度22℃时,两系杂交稻制种综合气候低风险区分布于昌江、东方、乐东、三亚、保亭、陵水和万宁;不育临界温度23℃时,两系杂交稻制种综合气候低风险区分布于东方、乐东、三亚、保亭和陵水大部分地区;不育临界温度23.5℃时,两系杂交稻制种综合气候低风险区分布于乐东、三亚和陵水大部分地区;不育临界温度24℃时,两系杂交稻制种综合气候低风险区分布于乐东、三亚和陵水沿海地区。所构建的气候风险区划可为海南两系杂交稻制种种植规划提供有效借鉴,对南繁扩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培两优组合制种的气象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两系育培矮64S及其组合在湖南省制种中的几个关键气象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培矮64S的育性转换温度为23.5℃,在郴州仅36年一遇,适宜广大湘中以南低海拔区制种,对湘北湘西则不大适宜;培两优组合制种适宜扬花的气象条件为:温度29.1~33.0℃,湿度71%~90%;当培矮64S育性敏感期内未出现连续3d平均在24.0℃以下的天气时制种纯度可达99.5%以上;最适花期为8月下旬.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技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总结历年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对两系杂交稻部分组合提出了正确选择安全抽穗扬花期、搭好健壮苗架、提高异交结实率和确保种子纯度等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避免和减轻超级杂交稻制种气候风险。[方法]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气候要素值与地理要素值之间的关系模型,确定不同时段温度递减率,然后根据超级杂交稻制种基地气候风险等级指标,结合细网格点的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等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细网格推算和分析。[结果]当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指标为23.5℃时,其无风险制种区域主要分布在祁东、祁阳、常宁、耒阳及阳明山以南的道县、宁远、新田、临武、宜章等地,面积约0.8万km2;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及湘东,面积约5.9万km2。[结论]该研究为超级杂交稻制种基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费永成  陈林  于成  陈志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08-4109,4111
[目的]为预防水稻稻曲病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8年8月中旬成都平原西部稻田实地调查资料,结合2008年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气候条件,对成都平原水稻稻曲病发生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2008年7月下旬和8月上旬水稻抽穗扬花期成都市气温持续下降,7月底~8月上旬气温降至25℃以下;2008年7月下旬~8月上旬成都市各测站有雨日为14d左右,8月上旬中期以后,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日照时数只接近常年平均值的1/2,植株同化作用减慢,呼吸量减少,组织柔嫩,抗病力降低。[结论]适宜的气候条件是水稻稻曲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配的 7个两系籼、粳杂交稻组合在安徽境内的制种安全和高产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选用不育起点温度低 ,育性稳定的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 ;将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安排在安全时段内 ;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 ;防止不育系自交结实 ,确保制种纯度等 4项制种安全技术和 5项制种的高产技术并用于种子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配的7个两系籼、粳杂交稻组合在安徽境内的制种安全和高产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选用不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的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将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安排在安全时段内;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防止不育系自交结实,确保制种纯度等4项制种安全技术和5项制种的高产技术并用于种子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几年来在温州的两系杂交稻选育实践和对前人研究结果的借鉴,对两系杂交稻在温州地区的制种技术进行了一些归纳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培矮64S在我市中稻制种、播种期宜安排在6月1日-6月20日,始穗扬花期在8月22日至9月10日,这样可以使夏秋台风对制种异交结实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正> 2000年花检期间,我们对山西、辽宁、张家口等地的杂交高粱制种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发现各基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花期不遇现象,尤以父本偏晚的情况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春季干旱,亲本的抗旱性和适应性不同,对气候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父母本生长发育不协调所致。多年的制种实践告诉我们,制种田花期相遇是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然而,高粱制种受气候、地力条件,亲本特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制种过程中往往出现花期不遇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父母本的协调生长、才能达  相似文献   

11.
全东兴  周广春  孟维韧  金成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644-6645,6705
[目的]探讨不同高低温度下杂交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方法]不育系选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最新育成的三系粳稻不育系T176A和松黏5022A。环境温度设32、35℃高温和15、17℃低温。[结果]32和35℃高温处理可以促进北方三系粳稻不育系提早开花,提前开花高峰,增加午前花率。15和17℃低温处理可抑制不育系和保持系开花,降低午前花率。35℃高温和15℃低温处理后,不育系柱头活力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该研究可为北方杂交粳稻制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合肥市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气候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合肥市 3 0a气候资料 ,以地理信息为背景 ,建立气温变化的海拔高度模型 ,在此基础上计算地理网格点上的气候风险概率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 ,对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风险进行评估 ,找出了该区两系杂交稻制种最佳时段和区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大白菜雄性不育的育性转换特性。[方法]以大白菜温敏不育系A和小白菜可育品系"小青口"为试材,进行育性观察和花粉生活力测定。[结果]供试的大白菜不育材料属高温不育类型,诱导雄性稳定不育的温度阈值为日均温24℃以上,诱导雄性可育的温区为16℃以下,日均温16~24℃为育性转换温区;在我国北方春季大白菜繁种期间,花期日均温度大多在16℃以上,即使有少量花粉产生,授粉竞争力远不及父本正常可育花粉,利用温敏不育系杂交制种安全可靠;16℃以下的温度条件,在北方冬季或早春利用温室等保护地设施能轻易达到,大白菜温敏不育系自交繁殖的可操作性强。[结论]该研究为大白菜两系法杂交制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不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种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两系法杂交水稻健康持续发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偏高、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选择不当以及不育起点温度漂变是导致两系杂交稻制种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选育不育起点温度低和耐受低温时间长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能降低制种风险;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和两系杂交稻制种"三个安全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制了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气象决策支持系统,解决了以往生产上盲目选择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的问题;研创了株系育性鉴定方法和一季加再生冷水串灌繁种技术,采用该方法生产原种能降低原种生产世代数,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变。通过以上研究可从种性、种源和制种地三方面提高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2种茉莉酸类物质对杂交水稻两系不育系的调花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茉莉酸甲酯和其类似物二氢茉莉酸丙酯在水稻两系不育系制种中的调花作用。[方法]2007年在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试验场,采用不同剂量茉莉酸甲酯和二氢茉莉酸丙酯对开花期两系不育系广占63S进行处理,测定其当日午前开花率和结实率。[结果]不同剂量的茉莉酸甲酯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当日午前开花数,其当日有效花率比对照(不施药)提高15.83%~40.74%,并最终使父母本异交结实率提高12.15%~16.16%,使用剂量以30mg/m2最佳。茉莉酸甲酯不同剂量处理的结实率与对照均呈极显著差异,但3个剂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剂量30mg/m2的二氢茉莉酸丙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日午前开花率,且使异交结实率显著提高(达5.18%),但其效果弱于茉莉酸甲酯。[结论]2种茉莉酸类物质均具有提高两系不育系制种产量的潜力,且茉莉酸甲酯的调花效果比二氢茉莉酸丙酯更优越。  相似文献   

16.
低温敏感不育水稻培矮64S育性转换的植株温度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两系法杂交稻制种中,对温敏型不育系育性转换的预测一般根据气象站发布的气温报告(150cm百叶箱温度)进行。本文以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为研究材料,提出以直接测量植株育性敏感部位的温度或其周围气温来监测不育系的育性转换的方法,比大气温度预测法更直接和准确。【方法】用不同类型温度及持续时间模拟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的育性量化模型。【结果】以20 cm高度处连续3 d平均植株茎温或气温表示育性转换温度指标效果最好。以20 cm连续3 d平均茎温作为指标时,培矮64S的育性转换上限温度为22.8℃,最适可育温度为22.5℃,育性转换下限温度为21.7℃。以20 cm连续3 d平均气温为指标时,培矮64S的育性转换上限温度为23.2℃,最适可育温度为21.8℃,育性转换下限温度为21.5℃。【结论】可以根据本指标对制种田不育系进行育性监测并通过对制种稻田的小气候进行即时调控来保障和提高制种种子纯度,从而降低两系法杂交稻制种风险。本研究还建立了20 cm茎温和气温的统计预报模型,可以根据制种田灌溉时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温和气象台报告的百叶箱温度及云量估算20 cm茎温或气温,实现对低温危害的调节和评估。  相似文献   

17.
王志伟  吉达维  张芹  华泽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37-17838
[目的]构建两系不育系水稻P88S育性转换的积温模型。[方法]对2005年和2006年P88S在海南育性转换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P88S在气温在26~28℃之间的可育性是由温度的绝对值和温度的累积效应决定的,并得到了1个基于双稳态的温度累积效应模型。[结论]利用积温模型可以有效地说明两系不育系春秋季育性转换温度的不对称性,即从可育转换为不育需要更高的温度,从不育转换为可育则需要更低的温度,并说明影响水稻育性的因素可能存在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两系杂交水稻纯度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兆贤  高前宝  王友存  陈传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11-5011,5034
[目的]探索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以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四号和丰两优一号两系杂交水稻种子为材料,分别采用酯酶同工酶法和SSR分子法检测其纯度,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工酶测纯结果与SSR测纯结果的相关性较显著(r=0.964),但同工酶测纯结果总体低于SSR测纯结果;了解种子的大致纯度时可采用同工酶方法测纯,精确掌握种子纯度时可采用SSR分子方法测纯。[结论]SSR测纯结果更接近种子的真实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