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靖远松叶蜂对松叶蜂醇丙酸酯的林间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靖远松叶蜂雄蜂对其它松叶蜂性信息素的进一步林间反应表明:(2S,3R,7R)-3,7-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和(2S,3R,7S)-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的混合物对雄蜂的引诱作用最强。因此认为,松叶蜂醇丙酸酯的这两种异构体很可能是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可应用于种群监测等。  相似文献   

2.
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雄蜂对其它松叶蜂性信息素的进一步林间反应表明:(2S,3R,7R)-3,7-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和(2S,3R,7S)-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的混合物对雄蜂的引诱作用最强。因此认为,松叶蜂醇丙酸酯的这两种异构体很可能是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可应用于种群监测等  相似文献   

3.
靖远松叶蜂发生期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调查资料,对靖远松叶蜂各虫态发生期、发生期期距、发生期与物候的关系以及发生期预测预报的应用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制定了靖远松叶蜂发生期期距表、成虫羽化期信息素监测线形图,总结出期距法预测、信息素引诱监测和物候预测法等预测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4.
靖远松叶蜂是我省新发生的森林病虫害之一,去年,我省集中力量对交城、文水、沁源县和关帝林局境内发生的靖远松叶蜂(原名油松桦叶蜂)实施了飞机低容量喷雾防治和地面人工施放烟雾剂防治,取得了重大突破。防治面积共25.14万亩,其中飞机作业112架次,防治22万亩;地面施放烟雾剂16.7吨,防治3.14万亩。经效果检查,飞防区平均虫口减退率达97.4%,烟雾剂杀虫效果也达90%以上。我省靖远松叶蜂防治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去年,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对靖远松叶蜂防治工作非常重视。针对我省大面积暴发靖远松叶蜂虫灾的情况,姜春云副总理明确指示:“要迅速采取措施扑灭虫灾”;林业部徐有芳部长、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硫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从SO2 污染角度探讨靖远松叶蜂 (DiprionjingyuanensisXiaoandZhangHymenoptera :Diprion idae膜翅目 ,松叶蜂科 )的暴发原因。室内模拟污染的实验表明 ,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SO2 (日最高浓度 2 5 5 μL·L- 1 )熏蒸过的油松针叶后 ,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增加了 17% ,并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7)。这充分说明经一定浓度SO2 污染的油松针叶可促进靖远松叶蜂的生长 ,从而有利于SO2 污染区的靖远松叶蜂暴发成灾。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在高浓度SO2 (5 10 μL·L- 1 )熏蒸下的油松针叶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减少8% ,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高浓度的SO2 污染可能抑制靖远松叶蜂的生长。野外实验中 ,SO2 污染区油松的有虫 (靖远松叶蜂 )株率和地面平均茧密度大于非污染区。另外 ,关于SO2 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索。SO2 污染区油松针叶的全硫含量显著大于非污染区 (α =0 0 5 ,P =0 0 9) ,全氮含量小于非污染区  相似文献   

6.
靖远松叶蜂的发生与治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是近几年发现为害油松的一新种叶蜂。1990年在山西省沁源县发现以来,发生面积逐年迅猛扩大,到1996年已达9.38万hm2,为害空前猖獗。1991年—1994年山西省连续四年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该文简要介绍了靖远松叶蜂在山西省的发生与防治概况,并提出了靖远松叶蜂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靖远松叶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入侵太原市,曾对市国有林场北石崖工区等数万亩油松林和白皮松林造成侵害。介绍了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发生预测方法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危害油松的一种新叶蜂(膜翅目:松叶蜂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记述松叶蜂属一新种-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文中附有形态特征图两幅。  相似文献   

9.
利用48种人工合成的松叶蜂性信息素单体在云南进行了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筛测试验,并分别利用二氯甲烷和甲醛提取的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粗提物,和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进行林间诱虫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人工合成的48种松叶蜂性信息素的单体对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雄性成虫无引诱效果,需针对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重新进行性信息素的结构分析。利用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二氯甲烷和甲醛粗提物的诱虫效果不如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但其甲醛粗提物和二氯甲烷粗提物均能诱到祥云新松叶蜂的雄虫,说明该甲醛粗提物和二氯甲烷粗提物中含有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成分,但由于提取的性信息素浓度偏低,故诱虫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靖远县哈思山自然保护区对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影响其发生、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靖远县哈思山林区主要危害油松,1年发生1代,以茧内预蛹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下、杂草基部或其它地被物下越冬,少量预蛹幼虫在树枝上结茧越冬。靖远松叶蜂的发生与林分因子、地形地势关系密切,发生程度一般表现为疏林重于密林,纯林重于混交林,长势弱的林分重于长势好的林分,阳坡重于阴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