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碱处理对中国江蓠属海藻所含琼胶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10种22份中国产江蓠样品碱处理前后所得琼胶的产率、凝胶强度、凝固点、融点、粘度及其硫酸基、半乳糖和3.6-内醚半乳糖的含量,为筛选适宜的种类作制造琼胶的原料提供依据。未经碱处理者,凝胶强度都很低,达不到商品要求。碱处理后,真江蓠、龙须菜和细基江蓠三种的凝胶强度大幅度上升,产率亦高,是极好的制造琼胶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江蓠琼胶生产工艺中稀碱处理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铭和 《水产学报》1986,10(4):373-381
本文提出了以酒精-水稀碱溶液处理原料江蓠以制造琼胶的新方法。溶液由酒精、水和氢氧化钠组成,其中酒精(工业用)与水的体积比约为4:1,氢氧化钠的浓度为2—6%(W/V),以3—4%为最好。不论干湿原料,经此种溶液在78—80℃加热处理3小时或在较低的温度下处理较长时间,所制琼胶的产率和凝胶强度都比一般用碱的水溶液处理的工艺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来源琼胶提取琼脂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以条状江蓠琼胶、粉末状江蓠琼胶、条状紫菜琼胶为原料提取琼脂糖的品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用EDTA-Na2法提取琼脂糖,以条状江蓠琼胶为原料时,去除硫琼胶效果最好,产率较大;以条状紫菜琼胶为原料时,产品凝胶强度最大,结晶紫电泳性能最好,产率最高;以粉末状江蓠琼胶为原料时,产品质量较差,产率最低。  相似文献   

4.
马志强 《水产科学》1993,12(11):22-23
凝胶强度是衡量卡拉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碱处理能够提高很多藻类所含胶的凝胶强度,如碱处理能够提高江蓠属海藻所含琼胶的凝胶强度,碱处理还能够提高麒麟菜、沙菜等藻类所含卡拉胶的凝胶强度。由于藻类的种类、生长地点、采集季节的不同,碱处理  相似文献   

5.
伍龙畅  符平  郑长顺 《水产学报》1985,9(4):331-338
本文报道了用江蓠提取琼胶过程中的酸化和漂白工艺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酸化浓度在25—40‰范围内都能有效地提取琼胶。兼顾到提高产率和强度两个方面,酸化浓度以35‰为宜。采用次氯酸钠漂白时可将漂白剂和酸混和进行酸化漂白,这种方法具有漂白快和节省漂白剂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南岛麒麟菜属卡拉胶的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用海南岛产的三种麒麟菜属海藻制造卡拉胶的方法,以及不同制造方法所得卡拉胶的产率和理化性质。用水提取的卡拉胶产率最高,用碱处理的产率较低。清澜琼枝的卡拉胶产率高达74.6%,耳突麒麟菜和珍珠麒麟菜的产率接近50%。在凝胶强度方面,以用浓NaOH处理的强度最高,耳突麒麟菜和珍珠麒麟菜的凝胶强度高达500g/cm~2左右,琼枝的为350g/cm~2左右。从硫酸基减少和3,6-内醚-半乳糖增加的幅度,以及凝胶强度提高的程度来看,本文浓碱处理法的效果要比国外使用的方法好。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岛生长的耳突麒麟菜、珍珠麒麟菜和琼枝三者都是制造κ-卡拉胶的很好原料。  相似文献   

7.
成业 《齐鲁渔业》2002,19(2):41-41
江蓠收获时间南方一般在3月开始,北方要在7月份开始。在潮间带养殖的,可以利用退潮时直接用手摘;扦签养殖的,可以将竹签一起拔起,采下江蓠,将竹签留来年再用;筏式养殖的,可以将夹苗绳或网帘取下,带到岸上采收处理。 江蓠收割后,要立即进行加工。一般先除污泥杂质,  相似文献   

8.
响应曲面法优化麒麟菜卡拉胶碱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麒麟菜(Eucheuma)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和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凝胶强度和产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结果显示,碱处理优化工艺参数为碱液质量浓度250g·L-1、浸泡时间3.5d和浸泡温度2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麒麟菜卡拉胶凝胶强度为721g·cm-2(质量浓度10g·L-1),产率为35.17%。  相似文献   

9.
江蓠(Gracilaria)属红藻门(Rhodophyta)的经济海藻,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国家的沿海和岛屿附近,与石花菜(Gelidium)一样,是当前藻胶工业制取琼胶的主要原料。随着国际市场上对琼胶需求量的增大,供求关系矛盾日益尖锐,供不应求,原料和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天然采收的江蓠和石花菜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琼胶工业发展的需要,人工养殖江蓠已势在必行。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对江蓠的人工养殖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江蓠是重要的经济红藻,是目前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之一。近年来,由于琼胶在工、农、医药等方面的用途日益广泛,特别是农业上作为细菌肥料和医药上作为微生物培养基,对江蓠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随着琼胶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江蓠养殖的重视,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江蓠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蓠在不同水层中的光合作用与生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1962年和1980年两次在汕尾港进行江蓠在不同水层中的光合作用试验及生长情况观察的结果。两次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1)越接近海水表面江蓠的光合作用越旺盛,生长速度也快;越向水的深层江蓠的光合作用越差,生长速度也越慢。(2)海水的透明度深度似乎成了相抵深度,即在透明度深度的水层中江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几乎等于江蓠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在该深度以下的水层中,江蓠几乎停上生长。在进行江蓠人工栽培的时候,应考虑尽量采用浮筏式栽培,使江蓠藻体悬浮水面,可获得高产。在透明度较大的海区,可考虑采用垂下式浮筏栽培,但最好在水深1.5米以内,可望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江蓠与新对虾、青蟹混养试验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与新对虾,青蟹混养试验结果表明:(1)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生长的最适温,盐度分别为17-30℃和17-29‰,这一温,盐度范围也适合新对虾和青蟹的生长;鱼塘海水的温,盐度变化与沿海不同,因此,移植野生江蓠到鱼塘养殖时要考虑这一特点。(2)江蓠在不同的生长季节的最适生长水层是不同的。(3)江蓠的主要有效氮是NH4^+,而新对虾,青蟹的排泄物可分解出大量的NH4^+。这样,江蓠与新对虾,青  相似文献   

13.
曾淑芳  揭振英 《海洋渔业》1989,11(4):174-176
<正> 当前在华南沿海进行虾藻混养的藻类主要为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f.Liui),即通常所称的细江蓠.根据我们多年来的试验研究和广大群众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江蓠对海水盐度的最适宜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江蓠人工栽培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思俭 《水产学报》1989,13(2):173-180
江蓠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本文综述了我国江蓠人工栽培的现状,年产量约为4,000吨干品。其中华南沿海池塘型栽培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var.l-iui)约2,000吨,台湾省池塘型栽培该种江蓠约1,000吨,全国浅滩型栽培真江蓠(G.asiatica)、龙须菜  相似文献   

15.
江蓠(Gracilaria)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红藻。我国的江蓠资源十分丰富,就已鉴定的种类就达二十多种。不少种类已开始进行商业性栽培,成为工业提取琼脂的主要来源。因此,国内外对江蓠属海藻的研究十分重视,包括研究江蓠的分类、生态、生理、遗传以及细胞学和细胞培养等。1983年,我们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数种江蓠的细胞核,发现某些江蓠的皮层和髓部细胞是多核的,而这种多核现象在目前尚未见有文章报道。现把观察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江蓠的光合作用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用氧电极法测定广东沿海大量生产的细基江蓠、海南岛水池产江蓠、江蓠和海丰产江蓠生态种的光合活性同光强关系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初夏时,四种江蓠的光补偿点为1000米烛光,光饱和点为4000-7000米烛光;12月和翌年2月,江蓠和细基江蓠的光饱和点为12,000和14,000米烛光。12月和翌年2月两次测定的结果相同,但和初夏时比较相差悬殊。初夏时江蓠的净光合速率较低,12月和翌年2月时较高。1983年初夏时,发现海南岛水池产江蓠分枝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主枝,这现象在1984年2月对江蓠和细基江蓠的测定中亦得到证实。细基江蓠孢子体顶端部净光合速率大于中部和基部,而中部和基部的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这些研究结果,为江蓠人工栽培,和江蓠“切割增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是一种常见的红藻,俗称“龙须菜”、“海面线”。红藻门,江蓠科。我国从南到北沿海均产,尤以南方沿海品种繁多,资源丰富,生长旺盛。由于江蓠经济价值高,藻体较大,生长快,一般含胶量达10-40%左右,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之一。目前,国内外市场琼胶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江蓠的人工养殖生产已引起世界各国许多藻类学家、海藻养殖工作者和琼胶工业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林兴忠 《水产科技》1992,(3):20-20,26
细江蓠学名为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f Iiui),是生长在潮间带的经济红藻,含胶量为15%,是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之一。近年来,在大搞开发性农业热潮中,我县利用沿海滩涂及浅水虾池进行细江蓠人工栽培,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1年全县栽培细江蓠1800亩,其中池塘栽培1050亩,年产干品450吨,  相似文献   

19.
复合弹性增强剂对梅童鱼糜凝胶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漂洗两次,冷藏1个月和冷藏2个月的冷冻梅童鱼糜为试验原料,添加0.5%和1%的复合弹性增强剂,研究不同添加量及不同加热条件对鱼糜凝胶强度和保水性的影响,结果:添加复合弹性增强剂后,冷冻梅童鱼糜的弹性与对照组相比,破断强度提高6-8倍,凹陷度提高2-3倍,凝胶强度提高10-15倍,以40℃,30min-60min凝胶化条件最为适宜,凝胶化时间过长,游离水析水增加,即鱼糕的保水性下降。  相似文献   

20.
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藻体脆性大,短时间高盐海水浸泡可使其软化,有利于规模夹苗生产。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短期高盐胁迫对脆江蓠光合生理及生化组成的影响,以探讨高盐对其光合系统的损伤及其恢复效果。实验设置 5 个盐度梯度(40、45、50、55、60),自然海水作为对照(盐度 33),分析盐度处理 1 h 内脆江蓠的失水率及藻体软化程度;同时研究了高盐处理 0.5 h 及不同恢复时间(12 h、24 h)对脆江蓠 pH 补偿点、光合作用荧光特性、光合作用产氧量(RO)和光合色素组成等光合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脆江蓠在盐度 50~55 的海水中浸泡 0.5 h 效果较好,此时藻体软化,并且经过 24 h 恢复后,藻体光合作用参数可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该处理条件可以用于脆江蓠生产。高盐(盐度 40~60)处理脆江蓠 0.5 h,随盐度增加,脆江蓠 RO 值呈波动下降(P<0.01)、pH补偿点和光合效率 Y(II)值逐渐降低(P<0.05)。PE 含量随盐度增加而增加(P<0.01);恢复 24 h 后最大光合效率 Fv/Fm和 Y(II)值基本恢复正常水平(P>0.05), Chl a、Car、PE 和 PC 含量均恢复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本研究旨在为提高脆江蓠规模化养殖夹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