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汉江上游中段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杰 《水利渔业》2002,22(1):40-41
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游中段鱼类资源丰富。对上海鱼类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上游鱼类资源保护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靖江江鲜美食文化的形成 靖江地处长江下游与河口段交汇带,境内水域1.26万公顷,其中长江水面0.97万公顷,水系总长200公里,江段两端均有沙洲分叉,水文状况受长江径流和潮汐的双重影响,每日水流有两次逆水期,形成了流态复杂的汇水区,饵料丰富,是许多鱼类索饵的理想场所,也是多种名贵品种生殖洄游的必经通道。经多年调查鉴定,长江靖江段有长江鱼类130余种,盛产名贵经济鱼类20多种,如刀鱼、鲥鱼、河豚鱼、长江蟹,历年长江捕捞产量均为江苏沿江县市之首,极大地丰富了长江江鲜餐饮市场。  相似文献   

3.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捕捞产量约占全国淡水鱼捕捞量的2/3左右。关于葛州坝水利枢纽工程对长江鱼类资源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浮游动物是河流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截至目前,尚缺乏对长江干流宏观尺度浮游动物的全面调查。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长江干流约5 000 km江段设置51个调查站位,并于每年鱼类繁殖期(3—6月)、育肥期(8—10月)和越冬期(11—1月)各开展1次调查,系统调查分析了长江干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时空分布格局。结果显示,(1)种类:长江干流浮游动物共187种,其中原生动物56种、轮虫59种、枝角类34种、桡足类38种;三峡库区是浮游动物种类数最丰富的水域(87种),其余分别为金沙江(59种)、长江上游(68种)、长江中游(54种)、长江下游(56种)。鱼类繁殖期是浮游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季节,分别为金沙江(45种)、长江上游(56种)、三峡库区(47种)、长江中游(41种)、长江下游(32种)。(2)密度:长江干流浮游动物密度范围为1.12~644.40个/L,中游、下游密度显著高于上游;密度高值一般出现在繁殖期,低值一般出现在鱼类育肥期。(3)生物量:长江干流浮游动物生物量范围为231.78×10-5~4...  相似文献   

5.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地理位置优越。长江水系支流众多,径流量大。流域面积辽阔,通河、通湖、通水库。长江水域面积约占全国淡水面积50%。长江水域具有饵料丰富、生物种类繁多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构成了渔业资源赖以生长、繁衍、生息所需的饵料、温度、空间等优良自然水域生态环境;长江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宝库,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水生野生动物的乐园,生物多样性的代表。长江渔业在全国渔业中具有苗种资源、名特优鱼类资源。种质资源及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优势,渔业产量约占全国淡…  相似文献   

6.
<正>长江全长6300公里,天然落差达5300余米,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连接着数千条支流和湖泊,流经的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差异显著,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境,栖息着极为丰富的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等水生生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为止,长江流域中珍稀鱼类已超过30种,而且这一数字由于长江鱼类渔业资源不断地衰退还在进一步地增长。长江珍稀鱼类中比较著名的有"长江三鲜"(河豚、刀鱼和鲥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松江鲈鱼、胭脂鱼等。  相似文献   

7.
正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拥有许多珍稀特有鱼类,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的水域生态类型,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具典型性的一条生态河流。近年来,随着水电工程大量建设、水域污染日趋加剧、船运航道日益繁忙、捕捞强度不断加大,致使长江流域生态环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产》2016,(7):11-11
正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拥有许多珍稀特有鱼类,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的水域生态类型,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具典型性的一条生态河流。近年来,随着水电工程大量建设、水域污染日趋加剧、船运航道日益繁忙、捕捞强度不断加大,致使长江流域生态环  相似文献   

9.
大宁河是长江三峡库区的一级支流,以其小三峡而闻名于世。大宁河水量充沛,无污染,泉水密布,水生经济动物资源丰富。本文初步总结了我们历年对大宁河经济鱼类资源的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10.
<正> 湘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也是我国著名的家鱼产卵场之一。所以湘江鱼类资源的盛衰,不仅关系到湘江本身的渔业产量,而且对洞庭湖和长江鱼类资源的增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增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鱼类资源无论其种数或渔获量均位于国内各主要江河之首,我国发展淡水渔业的鱼类种质90%来源于长江水系。因此,长江鱼类资源的兴衰不仅直接左右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而且与生物多样性和淡水生态系统保护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关系社会经济与生态的综合性课题。一、长江鱼类资源现状根据渔获量变动分析,长江鱼类资源衰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养殖,而对于鱼类自然资源增殖与保护相对地重视不够,加之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的困扰,长江(包括其它天然水域)鱼类资源衰退不可避免,这是发展经济所付出的环境代…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山地、多浅丘的特点决定了本地区水产只能依托山塘、水库及池塘、稻田.如何进一步拓展水产业,人们目光自然转向江河。长江、嘉陵江鱼类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即将截流形成的三峡平湖为水产集约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天然水域。  相似文献   

13.
湘江是湖南省汇入洞庭湖四大流域的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同时,湘江又是我国家鱼产卵场的三大产区之一,是鱼苗生产的重要发源地。所以湘江鱼类资源的盛衰,不仅关系到湘江本身的渔业产量,而且对洞庭湖和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增殖,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砂对鄱阳湖鱼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继长江禁止采砂以后,许多商家将目光转向鄱阳湖,使湖区成了长江中下游采砂最严重地区。采砂破坏了湖区的整体环境,同时对湖区的生物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鄱阳湖采砂对鱼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江以其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淡水鱼类资源最多的组成部分而著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江生态系统不断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损害,如水工建筑、工农业污染物的进入、航运业的发展以及酷渔滥捕等人类活动,使长江鱼类面临严重威胁,资源逐渐下降,维持和恢复一个健康的长江生态系统已经成为近年来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为掌握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的动态变化,江阴市渔政站参与了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对长江江阴段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湖北一汪富饶的宝水。它吞吐长江,接纳湘资沅澧四水,水域辽阔,饵料丰富,为众多鱼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繁殖场所,是我国内陆水产资源的天然宝库。据有关部门调查考证,湖内有水生生物220种,其中鱼类114种。外湖水面常年捕捞量在3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17.
涪陵区位于重庆市腹心,地处于长江和乌江之滨,发展渔业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气候条件较为适宜。 一、涪陵水产业的历史和现状 涪陵渔业是大农业中基础最薄弱,但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传统的捕捞业为主;60年代中期,家鱼的人工繁殖的成功促进了鱼类养殖业的发展;80年代后期,渔业逐步走上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以宜宾为中心的“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不久获国家批准立项实施,这是目前长江上游唯一的一个国家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据中科院水产专家调查研究,长江水系共有鱼类350种,长江特有鱼类142种,其中近80%的种类分布于长江上游。而且长江上游河势奇特,水流湍急,砂砾和水形成的泡漩众多,是许多天然鱼类的天然繁育场,尤其是以宜宾为中心的长江段是中华鲟、白鲟、胭脂鱼、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鱼类的重要产卵繁殖场。近年来,由于人们酷渔滥捕、水质污染和兴修水利工程原因,造成长江流…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下游靖江段鱼类栖息地人工修复取得初步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过度捕捞、水域污染、水利工程等人类干扰活动的日益加剧,鱼类资源已呈现出严重透支和持续衰退的局面。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承担灌溉、航运、发电等多项重要经济功能,而长江三角洲则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所属水域生态系统的人类活动最频繁,遭受的人为干扰作用最强烈,鱼类资源保护也最迫切。人类活动引起的鱼类栖息地丧失和破坏是导致鱼类资源衰竭的重要原因。栖息地是指鱼类能够正常生活、生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技情报》1975,(6):12-15
上海市地处东海之滨,北临长江,南接杭洲湾。郊区不仅江河湖泊纵横交错,可养水面约有60万亩,而且,沿江、沿海的滩涂面积辽阔,经济鱼类资源相当丰富.据过去调查,仅淡水及河口性鱼类就有近一百十种左右。这为扩大养殖对象,发展养殖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