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网箱养鲤的饲养管理 (一)鲤品种选择。鲤品种很多,其中杂交鲤具有最明显的生长优势。网箱养殖的杂交鲤的最理想品种为“丰鲤”。它生长快,抗病力强。其次为鳞鲤,这是从苏联引进的一种杂交鲤,这种鲤体短而宽,生长快,抗病能力也强。普通鲤即所谓野鲤,生长速度比前两种慢,但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
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Tchang)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原鲤属,通过近几年研究,岩原鲤规模化繁育技术进一步成熟,苗种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全雌鲤的养殖是指在鲤的养殖中全部养殖雌性鲤。雌性鲤具有比雄性鲤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体形好、丰满度高等优点。如果在池塘中全部养殖雌性鲤,在北方地区,当年繁育的鱼苗经过120天左右的养殖,每667m2在500kg以上,当年尾重平均可达到0.5kg以上。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养殖周期比养殖普通鲤缩短1年。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鲤生物遗传多样性调查和 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样本10种,经生物学调查和DNA指纹分析鉴定为6个品种(品系),其中3个样本是荷包红鲤、另外的5个品种(品系)是兴国红鲤、玻璃红鲤、野鲤、建鲤和锦鲤。它们在形态、生态分布、染色体组型及NORs、肉质肉量、电泳同工酶、PCR、对基因探针的反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和差异。DNA指纹分析还查明,一种来源不清的鲤是荷包红鲤、南昌的一种所谓兴国红鲤的一种混杂了的鲤。江西鲤较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鲤遗传多  相似文献   

5.
建鲤遗传改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单养和混养法,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后代选育群体和未选育群体;建鲤和黄河鲤(C.carpio),建鲤和荷包红鲤(C.Carpio Var,wuyuanensis)的杂交种,亲本黄河鲤和荷包红鲤自后代6个试验组进行生长对比,结果表明,建鲤选育效果明显,品质提高;建鲤与黄河鲤杂交具有杂种优势,生长快且生长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红鲤四品系的形态差异和种系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思发 《水产学报》2005,29(5):606-611
综合传统形态学数据和框架测定数据,通过多元变量分析,研究了我国红鲤四个品系(兴国红鲤、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及瓯江彩鲤)的形态差异和种系关系。主要结果:(1)可数性状方面,4品系红鲤无显著差异(P〉0.05)。(2)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测定数据合在一起,4品系红鲤间有显著差异(P〈0.05);聚类分析表明,瓯江彩鲤、兴国红鲤及玻璃红鲤三者形态相近,而荷包红鲤与这三种红鲤的形态差异明显。在28项比例变量基础上所作判别分析表明,红鲤4品系问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用优选的8项比例变量判别,综合判别准确率达92%;主成分分析表明,4品系红鲤间形态差异主要系躯体前半部差异所致。(3)把传统可量性状数据和框架测定数据结合在一起,使用多种多元变量分析技术,可大大增强鱼类种内不同群体间差异和亲缘关系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21、为什么湘云鲫、湘云鲤不宜与其它鲤、鲫鱼品种混合养殖? 答:湘云鲫和湘云鲤都是三倍体新型鱼类,它生长快.耐密养,但它们的性情温和、不好斗,与其它鲫、鲤鱼养在一起,在争抢食物方面不敌对手,在饵料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下.混养的湘云鲫、湘云鲤吃食比其它鲤、鲫鱼品种少,影响其生长速度,不能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在小水面高密度养殖条件下,不宜将湘云鲫和湘云鲤与其它鲤、鲫鱼品种混养在一起。同时,利用湘云鲫性情温和、不钻泥、不混水的养殖特点,珍珠养殖塘内放养.可以取到其它鲤、鲫鱼品种不可替代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批量诱导芙蓉鲤卵子雌核发育,获苗1136尾,培育鱼种181尾。根据体色和鳞被特征,可分为4种类型:杂交鲤型、嵌合杂交鲤型、红鲤型和嵌合红鲤型,它们在数量分配上不符合孟德尔比例,其中倾向母本的杂交鲤型约占70%-75%,红色个体所占比例大大降低,没有典型的散鳞型子代,而代之以局部鳞片混乱的嵌合类型。  相似文献   

9.
红鲤4群体间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和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试验方法,证实兴国红鲤(Cyprinuscarpio.var.singguonensis)、玻璃红鲤(C.carpio.var.wananensis)、荷包红鲤(C.carpio.var.wananensis)及瓯江彩鲤(C.carpio.var.color)的红细胞表面都存在C3b补体受体,均可形成花环;红鲤的红细胞免疫粘附能力存在着种群间差异,上述2种花环试验的花环率大小的顺序均是:兴国红鲤>荷包红鲤>瓯江彩鲤>玻璃红鲤,差异都极显著(P<0.01);4群体红鲤的红细胞均具有吞噬作用。结果证实,鱼类红细胞免疫功能在机体防御病原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三角鲤(Cyprinus multitaeniata pellegrin et chevey)俗称江鲫、黄板鲫,隶属鲤形目、鲤亚科,为西江水系名贵经济鱼类。本文从三角鲤几种常见天然饵料的营养测试分析入手,结合三角鲤鱼种培育实验效果,综合分析评价其饵料营养价值,为研制三角鲤人工配合饲料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用组织切片厦Mallory氏三色法、PAS法染色技术观察7镜鲤、柏氏鲤及其杂种[(镜鲤♀×柏氏鲤♂),F↓(1)]二龄鱼的肠道组织,结果是:三种鱼前、中、后肠的一般结构相似;但少数镜鲤和杂种的肠道组织有异常结构。一尾发育正常的镜鲤肠壁根薄,为一般鱼的J/2,绒毛变短,  相似文献   

12.
我站1975年以来,对散鳞镜鲤及兴国红鲤和沅江鲤及红荷包鲤这两个组合的鲤鱼进行杂交繁殖和两种杂交后代的饲养生产。经三年来的饲养,推广结果表明,两种杂交鲤都显示了杂种优势,生长迅速、肉味鲜美、疒害少,深受群众欢迎,正在我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三杂交鲤是以荷包红鲤为母本与元江野鲤为父本杂交获得杂种F1(荷元鲤)的雌鱼与散鳞镜鲤雄鱼杂交而成的,是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继荷元鲤(1981年部鉴定)之后又一新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成果,1984年通过农牧渔业部成果鉴定。这种杂交鱼体型好、食性杂、抗逆性强,既保持了荷元鲤生长速度快的优点,又克服了荷元鲤体短、腹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鲤鱼起捕率低是多年来淡养的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我所为了搞清抗寒和高起捕率的遗传规律,先后进行了柏氏鲤与黑龙江鲤、德国镜鲤、荷包红鲤等的正反杂交。从中选出一组双杂交种 [(柏氏鲤×镜鲤 )F1× (黑龙江鲤×红镜鲤 )F1],此组种系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起捕率却不很高,其起捕率高者为两网 40%左右,为提高起捕率,又以此组鲤鱼与柏氏鲤原种进行回交,得到一组抗寒能力强且高起捕率鲤鱼新品系。   1983年我所从云南引进 58尾柏氏鲤亲鱼,采用杂交技术分别与黑龙江野鲤、江鲤和散鳞镜鲤进行正反交,并对其亲和力及后代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5.
建鲤遗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育成的建鲤,呈长体型,美观适中,青灰色,具有鲜明的品种特征。建鲤生长优势十分显著,其个体增重较荷包红鲤、元江鲤和荷元鲤分别高141.55% 250.82%、80.46% 96.71%和40.34% 42.53%;群体增重分别高154.41% 256.70% 、93.30% 100.38%和42.08%44.57%,并显著高于其它鲤鱼和杂交鲤,普遍能增产30%以上,当年可养成商品食用  相似文献   

16.
《淡水渔业》2004,34(4):16-16
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是在原国家级青海湖裸鲤原种场和青海湖裸鲤人工放流站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隶属青海省农牧厅。肩负着青海湖裸鲤资源救护,青海湖裸鲤原种保存,青海湖裸鲤种质和渔业生态环境普查监测,青海湖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等任务。  相似文献   

17.
杂交鲤是我们利用荷包红鲤为父本、镜鲤为母本进行的杂交子一代(简称杂交鲤)。从三年的试验看出该杂交鲤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表现为:生长快,增产效果显著,含肉率高,体型好,适应性强,易扑捞,病害少。经三年养殖生产的检验,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18.
樊铮 《齐鲁渔业》2012,(6):21-22
乌克兰鳞鲤(Cyprinuscarpoio)属鲤形目、鲤科、鲤属,是经选育的养殖品种。1998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俄罗斯引进,2005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批准在全国推广养殖。近年来,乌克兰鳞鲤也在陕西逐步推广养殖,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9.
建鲤在示范推广中的表现建鲤是由我国鱼类育种专家张建森等用荷包红鲤(雌)与元江鲤(雄)成对杂交,经家系选育、系间杂交与染色体组工程技术相结合.定向选育而成的鲤鱼优良品种.近几年,建鲤每年在26个省、市、自治区得到推广,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的养殖类...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鲤再答读者问1.建鲤和名特优*产养殖的发展前景如何?答:自1988年以来,建鲤已经连续推广、培训8年了。8年来,建鲤的推广势头有增无减,声誉久盛不衰,成为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优良品种,成为我国占水重要地位的养殖对象。近年来,每年在27个省、市、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