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甘薯的适时收获 (一)看气温 正常收获期应是当地日平均气温降至15℃开始收获,12℃时结束.一般在霜降前收获. (二)看甘薯用途 1、春薯加工主要用于晒干、加工淀粉等,应于10月初至中旬收获,此期甘薯产量及烘干率均较高,利于加工.2、需早腾茬,可在9月下旬收获,但甘薯产量减收10%左右.  相似文献   

2.
1.收获关适期收获最为重要,过早水分大、淀粉还没有安全沉积,过晚易遭受冻害,受到损失.适宜收获时间是当气温降到14~15℃时.收获时要注意薯块的完整性,不要擦破、损伤.  相似文献   

3.
利用6个淀粉型甘薯品种,从种植茬口和收获加工期等方面比较淀粉型品种的鲜薯产量和淀粉收量的变化差异,苏薯17号最适合春茬种植加工淀粉,栽后157 d,可获得8.52 t/hm~2干淀粉,栽后192 d,可获得11.21 t/hm~2干淀粉,是一个优良的淀粉加工用品种。C4-2夏茬种植,栽后146 d,可获得7.21 t/hm~2干淀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适于夏茬种植的淀粉型品种。苏薯17号、苏薯18号和C4-2收获后贮藏1个月后,仍有20%以上的淀粉提取率,有利于延长淀粉加工期。  相似文献   

4.
<正> 1 适期收获 甘薯薯块在低于10℃的温度条件下会造成冷害,极不利于安全贮藏。因此,当地温降到15℃~12℃时为收获适期。 2 提高收获技术和挑选种薯质量 收获种薯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收获时一定要选择晴朗无风天气,上午收刨,经自然晾晒后,当天下午入窖。收刨时要做到“四轻”,即轻刨、轻装、轻运、轻放。严格挑选种薯是提高种薯纯度和  相似文献   

5.
<正>一、收获1.适时收获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气候状况、病害发生程度、生产目的和市场需求确定收获时间。对于冬贮鲜食薯和加工薯,应达到生理成熟期,其特征是叶色由绿逐渐变黄转枯,薯块脐部与着生的匍匐茎容易脱离,薯块表皮韧性较大、皮层较厚。成熟期如遇涝灾时,应提早收获。对于随收随上市、不用长期贮存的鲜食薯,收获  相似文献   

6.
甘薯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适时栽插薯苗 (一)确保适宜栽插期 一般气温稳定在150℃以上,地温达到1 70℃~18℃,没有晚霜时为春薯的栽插期.夏薯栽插时,气温已高,越早越好,为了实现早栽,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前进行套栽或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抢栽.  相似文献   

7.
红薯的窖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适时收获,精选种薯我区收获红薯一般在10月下旬即霜降前后,当地温达到15℃时,开始收获,12℃时收获完毕.选晴天上午收获,便于降湿,入窖时选无病、伤、冻、淹的薯块入窖.  相似文献   

8.
<正>一、收获1.适时收获。无明显成熟期,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2℃~15℃时为最佳收获期。2.注意事项(1)选择晴天收获,避免雨天收获。人工、机械起薯时要发力均匀,避免戳伤和损伤薯块。(2)按照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种薯、鲜食薯和加工薯)分别收获。(3)应去除薯块表面泥土,在粘土地或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生长的甘薯,采后应及时除泥;在沙质土壤生长的甘薯,抹去甘薯表面附带的泥土即可,要注意避免  相似文献   

9.
<正>一、收获1.适时收获。无明显成熟期,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2℃~15℃时为最佳收获期。2.注意事项(1)选择晴天收获,避免雨天收获。人工、机械起薯时要发力均匀,避免戳伤和损伤薯块。(2)按照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种薯、鲜食薯和加工薯)分别收获。(3)应去除薯块表面泥土,在粘土地或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生长的甘薯,采后应及时除泥;在沙质土壤生长的甘薯,抹去甘薯表面附带的泥土即可,要注意避免  相似文献   

10.
1、储藏前的要求。在田间,甘薯薯块的膨大期气温必须在20℃以上,低于15℃,甘薯停止生长。因此,气温降到15℃时是甘薯收获的最佳收获期,收获过早,气温过高,收后不能及时入窖;收获过晚,易受夜间低温的冷害,增加储藏难度。收薯时要轻挖、轻运、轻放,以防断伤后遭病原菌侵染而导致腐烂。  相似文献   

11.
正红薯收获后,窖藏管理是关键。入窖后要保持适宜温度,薯块在储藏期间的适宜温度为10~14℃,低于9℃则易受害,高于15℃则呼吸作用旺盛,会使薯块发芽、重量减轻、品质下降。根据薯块的特点和天气变化,对薯窖的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1.前期。薯块入窖初期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因为刚入窖时外界气温高,薯块呼吸强度大,  相似文献   

12.
1看叶色定收获时间 收获期对百合加工质量影响较大.收获过早,水分多,鳞茎中单糖多、淀粉少,用来加工干百合,不仅成品率不高,而且干片瘦薄、不壮实;收获过迟,秋后水分多,气温也下降,鳞片中含水量也相应增加,部分养分又返回到百合苗,减少了鳞茎中干物质积累.因此,加工成品率仍然会下降,而且干片也瘦弱不壮.收获过迟的鲜百合加工成100kg干百合片需要300~320kg;而适时收获的鲜百合加工成100kg干片只需要270~280kg.品种不同,肥水条件不同,百合的收获期也不同,可根据叶色来确定适宜的收获期.如在新邵,在大暑到立秋期间(约在7月25日至8月5日之间),当百合2/3的叶片变黄时即可收获.此时百合体内养分已转移到鳞茎,百合球淀粉含量最大,加工干百合成品率最高.当百合仅1/3叶片变黄时就采收,为收获过早;当百合叶已全部枯黄甚至枯死时才采收,则为收获过迟.将百合挖出后,应剪去须根,剥下片子,将边片与心片分别装袋.如遇降雨,可将鲜百合存放于潮湿处,等到天晴后再剥片加工.  相似文献   

13.
1.贮藏特性马铃薯收获后一般有2~4个月的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而异.晚熟品种休眠期短,早熟品种休眠期长.成熟度不同对休眠期的长短也有影响,尚未成熟的马铃薯的休眠期比成熟的长.当温度降至0℃时,淀粉水解活性增高,薯块内单糖积累,薯块变甜,食用品质不佳,加工品易褐变.如果贮藏温度升高,单糖又会合成淀粉.当温度高于30℃和低于0℃时,薯心容易变黑.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早收栽培技术下甘薯品种浙薯75推迟收获后的薯块膨大动态,开展了浙薯75甘薯在早收栽培技术下推迟收获的分期挖薯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5在早收栽培条件下推迟收获,其后期的薯块膨大速度较快,薯块增重比例高,扦插后167 d的单株薯块重达到1090g,比扦插后90d的单株薯块重增加了142%.说明浙薯75在早收栽培技术下推迟收获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甘薯(红薯、地瓜)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在生态、品种、技术、深加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进一步推进甘薯由粗放型向深精加工型的产业经营转化,使鲜薯加工为淀粉,淀粉转化为粉丝等深加工产品,可增加农民收入,使加工规模化。一、甘薯淀粉生产技术淀粉型甘薯的加工最好在初冬或深冬季节进行,原因:①夏甘薯收获后进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贮藏期间几个主要加工品质指标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南部山区近几年几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时期几个主要加工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其加工所要求的主要的品质指标干物质、淀粉含量在收获时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干物质、淀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贮藏中期下降最多,贮藏末期各品种干物质、淀粉含量有所回升.还原糖等含量的变化与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的活性息息相关.随着低温贮藏天数的延长,不同品种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在马铃薯加工利用时,对于低温长时间存贮的马铃薯根据加工利用目的如淀粉加工、食品加工必须进行升温贮藏,以降低淀粉磷酸化酶的活性,增加淀粉合成酶的活性,使糖转化为淀粉,提高块茎的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17.
浙薯20是一个早熟、高干物率、高淀粉含量、高甜度的食用、淀粉兼用甘薯品种。双行大垄是机械起垄的较理想垄作方式。夏薯覆膜垄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夏薯覆膜垄作没有给甘薯生长和产量带来正面影响。尽管覆膜对夏薯早期的茎叶生长和后期的块根干物质积累有利,但可能是因为覆膜易受高温影响,前期茎叶生长量相对不足,收获时T/R值不理想,影响甘薯产量。覆膜单垄、覆膜双行分垄处理下甘薯茎叶呈单峰生长,覆膜双行大垄处理下甘薯茎叶呈双峰生长。露地单垄处理下浙薯20在7—8月块根生长优势明显,作食用时早收栽培,效果比覆膜垄作更好。  相似文献   

18.
正一、西洋参的采收栽培西洋参一般以4年生收获最好,也有3年或5年收获的。收获时间可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多用人工采挖。起收西洋参时,先要将地上部分枯枝落叶及床面覆盖物清理干净,床土湿度过大时,可晾晒1一2天。然后用镐或叉子、三齿耙将床头、床帮的土刨起,再由参床的一头开始将西洋参刨出,边刨边拣,抖去泥土,运回加工。起收的量应根据加工能力而定。  相似文献   

19.
地瓜栽培品种与常规栽培品种栽培技术基本相同,但在收获、贮藏及加工技术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收获时间收获一般在10月初开始收刨,10月20日前刨完。2贮藏2.1留种薯贮藏总的原则是入窖初期要特别通风散热;贮藏中期为越冬阶段,以保温防寒为主;贮藏后期及春季温度回升阶段,既要防寒又要通风。总之整个贮藏期间的适宜的温度为10-15℃。最佳温度12-13℃,低于9℃即受寒,高于16℃要发芽。  相似文献   

20.
处暑到红薯收获这段时间称为红薯生长后期,这一阶段气温开始下降,雨量减少,昼夜温差大,红薯的生长中心转向薯块膨大,地上部分茎叶生长缓慢,直至停止,叶色由绿转淡,颜色由深逐渐变浅,呈衰退态势,而薯块的膨大速度加快,故又称薯块迅速膨大阶段.这一阶段薯块增重占全重的60%~70%,是红薯高产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切实加强栽培管理,保护好叶片,延长其光合作用时间,创造有利于薯块生长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