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霞林  王攀  郭建 《长江蔬菜》2010,(17):39-40,I0001
葱须鳞蛾Acrolepia alliella Meyrick属鳞翅目菜蛾科,又名韭菜蛾、葱小蛾、苏邻菜蛾等。我国北起黑龙江,南抵广东、广西,东起沿海各省,西达陕西、四川、云南均有分布。主要为害韭菜、大葱、细香葱、圆葱、薤、洋葱等蔬菜的叶部。由于葱须鳞蛾的幼虫常钻蛀葱管或卷叶(非葱类蔬菜)为害,因此很难发现。当发现之时已造成葱管内壁的组织受害,严重时造成叶部大面积缺刻,甚至导致植株枯死。  相似文献   

2.
葱须鳞蛾(Acrolepla alliella Semenov et Kuznetsov)是韭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滨州市韭菜种植面积的扩大,施药种类、频次逐渐增加,导致葱须鳞蛾的抗药性增强,葱须鳞蛾的为害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了韭菜的产量与品质.为此,笔者对韭菜葱须鳞蛾的发生与为害进行了调查,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效显著,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为害情况 目前,韭菜在滨州市的滨城区、邹平县等地均有大规模的种植,已由原来的单户分散种植,发展成规模化、品牌化种植.近年来,韭菜上的葱须鳞蛾发生普遍且有为害日渐严重的趋势,据笔者2010-2011年调查发现,葱须鳞蛾发生地块达95%以上,在其发生初期,被害株率在10%左右,发生盛期,严重地块被害株率可达95%以上.根据管理水平的不同,发病情况略有差别,以老韭菜和种株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3.
愈纹萤叶甲又名韭萤叶甲、蒜萤叶甲,主要危害韭菜、葱、洋葱和大蒜等。近年来,在山东招远一些韭菜、葱、洋葱集中种植区为害越来越严重,发生严重的地块虫口密度达330头/m^2,严重威胁蔬菜生产,已成为韭菜、葱、洋葱等蔬菜生产中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4.
菜喜防治葱蓟马田间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葱蓟马.又叫烟蓟马,瓜蓟马、棉蓟马.主要为害大葱、洋葱以及大蒜、韭菜、瓜类、茄果类蔬菜。成虫和若虫以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形成许多细密而长型的灰白色斑纹。严重时叶片变黄.失去膨压而下垂、扭曲.因其成虫能飞会跳.是较难防治的害虫之一。作者根据当地葱蓟马发生为害的情况,选用菜喜等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5.
菜蛾生活习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学俭 《蔬菜》1999,(12):26-27
菜蛾又称小菜蛾,俗名两头尖、小青虫等。属鳞翅目菜蛾科。全国普遍发生,但以南方为害严重,是多种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北方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如叶用结球高艺、绿菜花、紫甘蓝等特菜的周年种植、使菜蛾迅速发展成为主要害虫。一、为害特点幼虫为害叶片,初孵后钻入叶片组织取食叶肉。虫龄稍大则啃食叶肉,仅留下一层表皮,俗称“开天窗”。3-4龄幼虫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菜叶吃成网状,失去食用和商品价值。蔬菜苗期,又常集聚菜心为害,造成严重减产甚至毁种重播。菜蛾又易产生抗药性,近年南方许多地区的菜蛾…  相似文献   

6.
伊春林区的地蛆种类常见有萝卜蝇、种蝇和葱蝇,在蔬菜上主要为害白菜、萝卜、葱,蒜,韭菜等。这些害虫连年发生,为害十分猖獗,严重的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过去长期使用六六六,敌敌畏防治,效果很差。六六六不但影响蔬菜的品质,而且  相似文献   

7.
刘谨 《西北园艺》2005,(3):45-45
根蛆又叫地蛆,常见的是种蝇或葱蝇的幼虫,主要危害葱蒜类蔬菜,由幼虫蛀入韭菜、大蒜、葱等的鳞茎中引起鳞茎腐烂,使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近几年根蛆在韭菜产区为害极为严重,灌根法防治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且农药残留量大,既污染蔬菜又污染土壤,现介绍一种既简便有效又能增产的方法——草木灰防治法。  相似文献   

8.
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又名小菜蛾,是国内外发生普遍的蔬菜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莱、白菜、萝卜等。该虫在干旱高温年份为害最为严重,造成蔬菜减产、品质降低,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9.
菜蛾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又名小菜蛾,是国内外发生普遍的蔬菜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莱、白菜、萝卜等.该虫在干旱高温年份为害最为严重,造成蔬菜减产、品质降低,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0.
正葱斑潜蝇又名大葱斑潜蝇、葱斑潜叶蝇、韭菜潜叶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昆虫。该虫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为害大葱、韭菜、洋葱、大蒜等百合科葱属蔬菜植物,以大葱受害最重。1为害特点葱斑潜蝇主要以幼虫在葱类蔬菜叶片上潜叶为害。幼虫在叶内潜食叶肉组织,典型潜道是连续的且比较直。潜道黄白色,虫道内充满幼虫排出的黑褐色虫粪。初期虫道细小,不易发现;随着幼虫的成长,潜道逐渐扩大。严重时被害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