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有机物料腐熟剂对堆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稀释分离法分别测定了4种有机物料腐熟剂(菌剂)中放线菌、真菌、细菌、霉菌的有效活菌数。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中,有机物料腐熟剂1、有机物料腐熟剂3和有机物料腐熟剂4的有效活菌数均达到国标中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的有效活菌数(cfu)≥0.5亿/g的要求;而菌剂2的有效活菌数(cfu)为0.398 8亿/mL,小于2.0亿/mL,未达国标要求。同时,测定了在不同发酵时间段堆肥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4次取样的结果均是添加了有机物料腐熟剂的样品中分离到的微生物数量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Czk1是一株具广谱拮抗、促生和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的根际益生菌。为了全面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养分和促进对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本研究以Czk1为研究对象,以鸡粪为底肥,分别利用玉米秸秆、菌糠、椰糠堆肥为原料,采用液固两相发酵工艺,以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活菌总数和芽孢数,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明确Czk1固体发酵物料的配方、工艺参数和培养条件。得出Czk1固体发酵的最优条件:最佳原料为菌糠鸡粪堆肥,Czk1接种重量为10%,黄豆粉添加量为10%,含水量为40%,发酵温度为37℃,翻抛1次/72h,在此条件下,Czk1菌株中的芽孢活菌数量总量可以达到8.63×108 CFU/g,芽孢数为8.37×108 CFU/g。其次,发酵效果较佳的原料为秸秆鸡粪堆肥,Czk1接种量为10%,添加5%黄豆粉,40%含水量,发酵温度为37℃,翻抛1次/72 h,此条件下,Czk1接种菌株中的活菌数量总量可达到6.53×108 CFU/g,芽孢数为5.97×108  相似文献   

3.
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重茬种植现象普遍,黑痣病与黄萎病危害严重。目前主要应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造成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一些作物土传病害防治效果较好,为明确其对马铃薯黑痣病和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与应用方法,在重茬地进行了田间防治和马铃薯根围土壤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黑痣病、黄萎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枯草芽孢杆菌与有机肥混合沟施(每667 m^2沟施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10 kg+有机肥500 kg)对马铃薯块茎黑痣病防治效果最佳,达到了63.65%,枯草芽孢杆菌与化学药剂混合拌种(每667 m^2种薯用枯草芽孢杆菌粉剂500 g+3%中生菌素43 g+70%甲基硫菌灵107 g拌种)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效达到了38.72%。这2种处理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也最为明显,分别增产20.00%和22.66%。对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分析得知,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没有显著效果。化学药剂拌种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明确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及其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辣椒疫病的绿色防治技术的研发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淡紫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enissocaesllis)等6种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这些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控效果及其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1(1×108CFU/g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A2(1×108 CFU/g哈茨木霉菌水分散粒剂)处理的防效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5.58%和81.97%;A3(5×108 CFU/g荧光假单胞杆菌颗粒剂)、A4(4×109 CFU/g淡紫褐链霉菌NBF715粉剂)、A5(1×1010  相似文献   

5.
以细颗粒(直径<1 mm,T)和粗颗粒(直径1~3 mm,C)马占相思树皮为材料,利用市售酵素菌(J)、有机肥发酵菌(Y)、金宝贝(B)3种菌剂进行发酵,研究其发酵后树皮的理化性质及对‘扬州圆’白萝卜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马占相思树皮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添加菌剂腐熟的马占相思树皮能促进测试萝卜的生长,树皮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均以CJ最高,分别为57.60、775.50 mg/kg,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酵素菌处理的树皮上生长的‘扬州圆’白萝卜株鲜重和株干重最高,其次为金宝贝、有机肥发酵菌,且其‘扬州圆’白萝卜全磷与全钾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95、45.20 g/kg。3种菌剂中以酵素菌处理的马占相思树皮腐熟效果最佳,适宜作为基质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与化学杀菌剂协同防治橡胶树根病的可行性,为橡胶树根病的可持续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抑菌圈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7种杀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Czk1菌株对橡胶树红根病菌、褐根病菌的毒力以及杀菌剂与Czk1菌的生物相容性,并用Horsfall法确定复配方案。结果表明:"根康"对橡胶树红根病菌和褐根病菌的EC50分别为0.6253、0.0522 μg/mL,EC50均最低且与Czk1菌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根康"(EC50=0.6253 μg/mL)与Czk1(EC50=6.46×10 7 CFU/mL)混配,体积比V(Czk1)∶V("根康")=7∶3时,对红根病菌的增效比率值IR值为1.60;"根康"(EC50=0.0522 μg/mL)与生防菌Czk1(EC50=2.33×10 8 CFU/mL)混配,体积比V(Czk1)∶V("根康")=7∶3时,对褐根病菌IR值为1.51。研究表明,"根康"可与Czk1联用协同防治橡胶树根病,菌药复配剂的防效明显优于单剂"根康"和单剂生防菌Czk1的防效,且混配剂中"根康"使用量只有单剂的1/3,大幅降低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7.
尾巨桉为巨桉(父本)和尾叶桉(母本)的杂交种。具有生长迅速,干形通直,出材量高,轮伐期短,萌芽力强,适应性强等优点,现已成为云南省重点林区、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产工业基地的主要栽培树种。因其含有内源植物生长抑制物,其木材加工剩余物的处理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添加尿素、鸡羊粪、EM菌和酵素菌于桉树皮中进行腐熟发酵,促进其内源抑制物降解,使其成为理化性质与泥炭土相似的有机基质。为揭示3种不同腐熟程度(未腐熟,腐熟40 d,腐熟60 d)桉树皮复配3种体积比(10%,20%,30%)珍珠岩对植物苗期生长酶活性的影响,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对4种作物(番茄、青花、生菜、辣木)进行大棚育苗盒育苗,在生长6~8周后测定叶片中6种与碳、氮代谢相关的酶(SS,SPS,Rubisco,GS,GOGAT,NR)活性。结果表明,腐熟程度与复配珍珠岩比例对番茄、青花、生菜的SPS酶活性存在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整体而言氮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受腐熟程度的影响比碳代谢相关酶大。3种蔬菜在腐熟60d桉树皮中的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泥炭土、桉树皮生料与腐熟40d桉树皮(P<0.05),其中,生菜...  相似文献   

8.
为了抑制冠突散囊菌发酵绿茶液态饮料中儿茶素的降解,本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和冠突散囊菌对绿茶液态饮料进行联合发酵,试验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串联气质联用(HS-SPME/GS-MS)法分别检测了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中儿茶素含量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在干茶添加量10βg·L-1、冠突散囊菌添加量10βmL·L-1的前提下,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添加量20βmL·L-1、蔗糖添加量75βg·L-1、30℃下静置发酵3βd。在此工艺下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中总儿茶素含量为1β419.94βμg·mL-1,与冠突散囊菌发酵绿茶液态饮料(848.72βμg·mL-1)相比,显著增加(P<0.05);且醇类化合物(30.27%)、醛类化合物(15.25%)、烃类化合物(11.35%)、酯类化合物(9.86%)和酮类化合物(9.01%)含量与未发酵绿茶液态饮料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从脱脂豆粕中提取的总大豆异黄酮为实验材料研究其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腊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单增李氏菌、白色念珠菌、梨头霉菌和米曲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细菌浓度(MIC)分别为0.03%、0.09%、0.02%、0.03%、0.03%、0.05%、0.05%、0.05%和0.05%,但对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无抑制作用.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大豆异黄酮糖苷酶将提取的总大豆异黄酮进行酶解,并将酶解后的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游离型的苷元.游离型苷元和结合型糖苷的抑菌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中具有抑菌活性的成分是其游离型的苷元.其热稳定性好,经121℃、30min湿热灭菌处理后仍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淡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但其炮制周期长且质量不稳定。本研究以从淡豆豉自然混菌发酵中筛选出的1株具有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5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进行纯种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研制。选取葡萄糖添加量、料液比以及酵母菌接种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并对淡豆豉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液比和葡萄糖添加量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而接种量的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炮制工艺为:葡萄糖添加量8.5%、料液比1∶2.4、接种量10%,炮制周期为6 d。炮制过程中糖苷含量逐渐降低,苷元含量显著升高。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产量分别达到964.51和1 123.28μg·g-1。本研究为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可食用的纳豆中筛选出一株能够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简称AFB1)的细菌,该细菌的发酵上清液经浓缩后制成的粗酶液对AFB1降解率达到91.4%。对该菌进行了分类地位鉴定并初步研究了粗酶液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比对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并命名为Natto3。Natto3的粗酶液降解AFB1的最适培养时间为72h,最适反应温度为37℃,最适p H值是8.5,Zn2+、Mn2+、Mg2+、Cu2+、Li+五种金属离子均会不同程度地抑制降解活性。此外,将该粗酶液添加在被黄曲霉毒素高度污染的花生样品中进行脱毒实验,可使花生中AFB1的浓度从192μg/kg降至43μg/kg。  相似文献   

12.
采用极飞3WWDZ-15A多旋翼植保机喷施棉花脱叶剂“棉田阔笑”(540 g·L-1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通过布置雾滴测试卡研究了雾滴在棉花冠层的沉积分布情况,结合田间脱叶催熟效果调查及棉花纤维品质检测,研究了烷基乙基磺酸盐、农健飞和倍达通3种助剂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棉花产量主要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喷施脱叶剂,雾滴沉积分布满足脱叶剂施药要求。添加助剂的3个处理药后30 d脱叶率达到85.53%~100%,显著高于未添加助剂的处理。添加农健飞、倍达通助剂处理的棉花吐絮率分别为66.22%和60.73%,显著优于未添加助剂的处理。助剂对棉花铃重和衣分及纤维品质主要指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花生纹枯病的生物是花生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威胁我国花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由于环境污染以及病原菌抗药性等原因,花生纹枯病防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利用生防木霉进行花生纹枯病的生物防治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使用哈茨木霉T-102,利用微生物深层发酵的方法,在150 r/min、20℃、初始接种体积分数为7.5%的最佳条件下,成功获得了品质优异的发酵产物。产物经粉碎并添加浓度为0.1%的防腐剂硫酸链霉素后,得到了活菌数达105 cfu/mL的水悬浮剂,制剂的悬浮率达90.55%,且贮藏期间没有腐败现象,有望进行进一步的商业化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棉菌乐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制的以棉花内生真菌(专利号: 2015107442337)为主的复合微生物菌配方。为明确其对不同发病程度棉田棉花黄萎病的防效、防治用量、使用时间和增产增收效果,采用随水滴灌的方式在新疆和河南11个点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0 d和80 d,“中棉菌乐土”在重病田、中度病田和轻病田对黄萎病的相对防效为34.7%~74.6%;对重病田、中度病田和轻病田的籽棉增产效果为10.8%~13.6%;增加收益3 186~3 634.5元·hm-2。同时,与空白对照相比,该配方处理的棉纤维长度高(1.1±0.4) mm,长度整齐度指数高(0.8±0.2)百分点,断裂比强度高(1.1±0.5) cN·tex-1,马克隆值下降0.5,棉纤维品质明显提升。可见,6月中旬前后将该配方以30 kg·hm-2用量分2次等量随水滴施对棉花黄萎病有较好防效,并有增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用气相色谱分析了茯砖茶在发花过程中的香气组成和不同的诱发剂对茯砖茶香气组成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醛酮类化合物和2,5-二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等杂环化合物的含量都随茯砖茶发花进程而增加,其中(反、顺)-2,4-庚二烯醛+糠醛、(反、反),2,4-庚二烯醛以及(反、反)-2,4-壬二烯醛等化合物尤为显著。这些化合物的增加对茯砖茶典型的“菌花香”有重要贡献。添加诱发剂后,茯砖成茶中各类香气成分的含量几乎都较对照高。通过不同处理样品香型相似率计算表明,添加诱发剂后,能比传统发花时间缩短3天,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