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开展水溶有机肥小区试验,研究水溶有机肥代替常规化肥施用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水溶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棉株根系和地上部生物量均呈现出增加趋势,不施肥处理根冠比最高;(2)施用水溶有机肥增加了棉花产量,且随着液体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增加的趋势;(3)施用水溶有机肥的3个处理,棉纤维马克隆值均在A级,而不施肥处理和常规化肥处理棉纤维马克隆值则处在B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棉花生长的影响,在该区域内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3种施肥方式(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棉秆还田、有机无机复混型肥+棉秆还田)和3种棉秆还田量(10 t/hm2、15 t/hm2、20 t/hm2)对蕾期棉花农学性状、干物质积累、叶片SPAD值和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棉秆还田和有机无机复混型肥+棉秆还田的相关处理对蕾期棉花的农学性状有改善效果,两类处理均增加了棉花株高、分枝数和茎干重,但对棉花根长的影响不明显,除了低量棉秆还田(10 t/hm2)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增加了棉花蕾数;棉秆还田和有机无机复混型肥+棉秆还田施肥类型的中、高棉秆还田量(15 t/hm2和20 t/hm2)处理促进了棉株叶片和整株的干物质累积,同时促进了氮素向棉花叶片和蕾的转移;有机无机复混型肥+棉秆还田处理提高棉株的氮肥利用率达16.77%~23.39%,与常规施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蕾期棉花叶片的SPAD值与叶片的含氮量、棉花的氮肥利用率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088和0.5879。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有机水溶肥“碧优丰”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开展棉田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水溶肥在加快棉花生育进程和促进棉花生长中的效果与常规化肥效果相当,棉花产量略有提高,主要是通过单株铃数的增加使得产量提高1.3%;在其它种植成本费用一致的条件下,施用有机水溶性肥料,肥料成本可节省27.69元/667 m2,收益可增加93.42元/667 m2。试验初步验证了有机水溶肥在棉花生长发育上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替代常规化肥的使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1996~1997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微量元素B,Zn对伏桃干物质动态累积规律及其对纤维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B,Zn均有利于铃壳和种子干物质的增加,B对棉纤维干物质的累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B有助于棉纤维的单强、成熟度和马克隆值的提高,Zn则有助于纤维细度的增加;另外B,Zn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衣分和铃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简化栽培措施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以3种类型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中等密度(5.2万株/hm2)条件下研究常规整枝和不整枝2种栽培方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枝措施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的铃重、籽指、衣分、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伸长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对纤维比强度影响显著(F=7.27);整枝和品种类型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铃重、籽指、衣分)和纤维品质性状均没有互作效应。在种植密度5.2万株/hm2时,整枝措施能提高棉花品种的纤维比强度,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铃重、籽指、衣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双季稻田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湖南宁乡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应用常规试验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定位长达31年5种施肥处理(化肥、秸秆还田+化肥、30%有机肥+70%化肥、60%有机肥+40%化肥和无肥)对双季稻田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均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明显增加了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以60%有机肥处理增加效果为最高;30%和60%有机肥处理均有利于增加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化肥和无肥处理均达显著差异(P0.05);不同处理间土壤全钾含量和p H值均无显著性差异。有机无机肥连续配施有利于增加水稻产量;早稻产量以60%和30%有机肥处理为最高,分别比无肥处理增加97.67%和95.01%;晚稻产量以秸秆还田和30%有机肥处理为最高,分别比无肥处理增加103.64%和93.9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均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993**,0.971**,0.950**,0.950**),与土壤速效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802*)。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培肥土壤和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施用生物液肥和常规施肥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出,施用生物液肥处理B、减施25%生物液肥处理C与常规施肥相比,棉花株高和现蕾率均有提高,产量分别提高6.0%和4.8%。且施用生物液肥处理B、减施25%生物液肥处理C棉花产量差异不显着。  相似文献   

8.
等氮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对花椰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化肥过量施用是导致蔬菜品质下降及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在等量氮肥的前提下(纯氮600 kg/hm2),以全部施用无机肥为对照,在崇明现代农业园区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化肥配施商品有机肥、化肥配施猪粪堆肥和化肥配施芦笋秸秆堆肥)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只施用无机化肥相比,化肥结合施用商品有机肥、猪粪堆肥和芦笋秸秆堆肥均能提高花菜的产量和品质,产量分别提高了7.60%、22.83%和30.48%;Vc含量分别提高10.70%、12.66%和10.34%;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8.18%、26.70%和39.58%,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26.39%、27.58%和17.06%,而硝酸盐(NO3-N)含量分别降低53.21%、51.01%和17.84%。总之,在等氮量施肥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可以有效提高花椰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生物有机肥对西红柿生长及品质影响效应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西红柿上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三元肥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生物有机肥比单施无机三元肥的西红柿中硝酸盐含量低15.71%,维生素C含量高25.82%;种植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11.21%.西红柿种植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西红柿品质,减轻病害,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生物有机肥与无机三元肥配合施用与单施无机肥料间产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生物有机肥对西红柿生长及品质影响效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红柿上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三元肥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生物有机肥比单施无机三元肥的西红柿中硝酸盐含量低15.71%,维生素C含量高25.82%;种植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11.21%。西红柿种植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西红柿品质,减轻病害,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生物有机肥与无机三元肥配合施用与单施无机肥料间产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
有机茶施肥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盛 《茶业通报》2002,24(4):30-30
有机茶有一套严格的颁证标准,其不仅对终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测,而且须审查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运中是否受到各种污染和影响。有机茶园施肥是其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施肥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有机茶的质量和产量。笔者就此谈谈自己一些肤浅认识。1有机茶园施肥出现的新问题传统茶园施肥采用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基肥与追肥的配合施用。有机肥作基肥,在冬季和初春时节,结合修剪施用;化肥则作追肥,在各茶季开采前催芽时施用,通过根下施、叶面喷的方式,每年追施化肥2~4次,化肥用量占70%以上,而有机茶园绝对禁止施用化肥,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率对黄河流域棉株生物量、养分积累、产量、氮磷比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试图探索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替代率,为有机肥、无机肥在黄河流域棉田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始于2016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基地设置6个施肥处理:T1:不施肥,T2:100%化肥,T3:20%有机肥+80%化肥,T4:40%有机肥+60%化肥,T5:50%有机肥+50%化肥,T6:100%有机肥。经3年施肥后,2018年进行田间取样,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生物量、养分积累、产量、氮磷比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1)有机肥替代50%化肥处理提高棉株生物量、养分积累和籽棉产量。(2)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均有增高趋势,全部施有机肥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3)棉株全氮、全磷积累量与棉株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棉株根、茎氮磷比与籽棉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减少化肥用量,连续应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具有增加土壤肥力的趋势;有机肥替代50%化肥处理能增加棉花生物量、养分积累量,提高籽棉产量,替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植物源药肥对马铃薯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试验以池栽方式,利用植物源实物及提取物与有机无机营养成分合理组配研制成的植物源药肥,以相同投入成本的有机无机肥与化学农药组配使用为对比,研究比较了各处理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产质、防效和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用药相比,施用植物源药肥能够维持马铃薯叶片叶绿素水平,改善薯块品质,增产9.1%~11.2%,产量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害虫防治效果相当,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4.
控释氮肥对棉花纤维品质、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100%树脂包膜尿素基施、50%普通尿素+50%树脂包膜尿素基施和棉花专用肥基施3种控释氮肥处理,以100%普通尿素为对照,研究等氮条件下,不同控释氮肥处理对棉花(鲁棉研28)不同开花期棉铃纤维品质、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0%树脂包膜尿素处理7月下旬棉铃纤维比强度和8月中、下旬棉铃纤维马克隆值显著增大,7月下旬棉铃纤维成熟度显著增加,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6.2%和6.4%,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均达极显著差异;棉花控释专用肥处理棉花生育中、后期棉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显著增大,成熟度显著增加,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5.0%和4.3%,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50%普通尿素+50%树脂包膜尿素处理仅7月下旬棉铃纤维比强度和8月中旬棉铃纤维马克隆值显著增大,8月中旬棉铃纤维成熟度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100%树脂包膜尿素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氮肥利用效率最高,而棉花专用肥处理纤维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昂力邦"微量元素水溶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昂力邦"能有效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棉花的株高、叶片数、现蕾数和铃数均增加,还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精确控灌开展无机肥和复合肥配施试验,明确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叶片 SPAD、植株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灌溉(500m3/667m2,W1)和节水灌溉(400m3/667m2,W2)两种灌溉方式下,无机肥和复合肥配施(T1 处理)更有利于灌浆结实期水稻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其产量分别为 8611.1kg/hm2 和 8796.3kg/hm2,与单一施用无机肥(CK)相比增产比例分别为 6.3% 和 8.0%。单一施用复合肥(T2 处理)产量虽低于 T1 处理,但其稻米品质略优于 T1处理,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两种灌溉方式下分别为 18.54% 和 18.92%,食味评分达到 87~89 分。单一施用无机肥(CK)在水稻产量和品质方面均低于无机肥和复合肥配施(T1 处理)和单一施用复合肥(T2 处理)。无机肥和复合肥合理配施是水稻获得高产和改善品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丁晓艳  赵娟  钱山山  阎星颖  裴炎 《作物学报》2018,44(8):1152-1158
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短季棉品种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 发展短季棉对棉花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提高短季棉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前棉花育种的重要课题。前期工作中我们通过时空精确调控iaaM基因, 适当增加生长素在棉花胚珠种皮中的水平, 获得了纤维产量和细度同步改良的转基因棉花材料IF1-1 (FBP7::iaaM)。本文通过回交育种, 将FBP7::iaaM基因导入低衣分、高马克隆值的短季棉品种晋棉11, 获得了衣分提高、马克隆值降低、同时保留早熟特点的回交后代JBC4。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表明, JBC4的衣分比回交亲本提高了12.8%, 小区纤维产量增加56.3%, 马克隆值降低10.7%。说明该转基因性状能在杂交和回交过程中稳定遗传, 可用于棉花产量和马克隆值的定向改良。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沃达大量元素水溶肥在棉花的不同时期施用,与常规施肥进行比较,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棉花增产90~150kg/667m2。  相似文献   

19.
利用GGE双标图划分长江流域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许乃银  李健 《作物学报》2014,40(5):891-898
长江流域棉区棉纤维品质区域特征明显,合理划分纤维品质生态区有助于提高原棉品质和配棉效率。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分析2000-2012年期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环境与纤维品质性状的互作模式,提出长江流域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方案。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棉区可划分为“中等品质生态区”、“高长度与比强度生态区”和“低马克隆值生态区”。其中,长江流域中等纤维品质生态区涵盖湖北省江汉平原和鄂东南岗地棉区、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的南襄盆地棉区、湖南省环洞庭湖东部和西部棉区、江西省环鄱阳湖棉区、安徽省沿江与江淮棉区、江苏省宁镇丘陵与沿江棉区和浙江省沿海棉区,纤维品质较好,代表了长江流域的总体水平;高长度与比强度生态区位于湖南省环洞庭湖北部滨湖沃土棉区,纤维长度和比强度优良,而马克隆值偏高;低马克隆值生态区涵盖长江流域最西边海拔较高的棉花熟期早长势较弱的四川丘陵棉区和最东边土壤含盐度较高且棉花长势较弱的江苏沿海棉区,纤维马克隆值达到B级水平,为长江流域马克隆值最好的区域,但纤维比强度水平一般。本研究充分展示了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在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可为长江流域棉花区域化种植和纺织企业合理用棉提供决策支持,也为其他棉区和作物生态区划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腐植酸肥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十三师红星二场在棉花上进行了腐植酸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施用腐植酸肥料后,植株生长健壮,生长势强,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棉花增产达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