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的播种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问题概述 1.1 棉花精量播种的必要性 实现六大精准技术已成为发展兵团农业生产及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最迫切的需要.精准播种是棉花生产要实现六大精准技术的必需之一.棉花生产要夺高产,播种是首关.实现精准播种可使苗匀、苗齐、苗壮,不需要间苗定苗作业;可节省大量优良种子,有利于种子良种化、精准化;可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实行精量播种后植株分布均匀、苗壮,生育期较常规播种提前3~4天,其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该团积极示范自动化滴灌等技术,向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挺进。2005年,在滴灌材料大幅涨价情况下,该团投资近4000万元,继续实施4000hm2棉田滴灌工程,确保全团8000hm2棉田推行滴灌技术;投资1800万元购置10台采棉机,使每个农业连队都配有采棉机,50%的棉田推行机采技术;投资120万元购置气吸式精量播种机56台,全部农业连队推行精量播种技术。2005年,该团对全团的滴灌泵站实行了竞价拍卖,由个人买断经营。团场对一次性付清设备款的购买者优惠总造价的20%;购买者是职工的享有职工待遇,是非职工者享有与粮棉承包人员的同等待遇。团对泵站经营者…  相似文献   

3.
南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棉花生产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不仅能够精准控制水肥用量、大幅度提高棉花产量,而且节本增效,便于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了棉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此项技术已经在南疆棉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认真总结膜下滴灌棉花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此项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疆棉花耕地连作障碍突出、肥水管理粗放、全程机械化比例偏低等因素导致的棉花生产成本高、棉农植棉效益下降等问题,分析了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和轻简化转型升级的途径,总结了新疆棉花全程机械化机艺融合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精量精准播种、种植模式、深松、水肥药一体化、化学调控、无人机飞防、化学脱叶、机械采收、秸秆还田与残膜回收等各项技术,以期为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先导和引领示范。  相似文献   

5.
棉花精量播种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光  李禹 《中国棉花》2013,40(5):40-41
棉花精量播种技术与常规播种技术相比,具有节省种子用量60%以上,产量提高5%~10%,减少人工投入,生长发育进程提前3~5d,节本增效明显和推动植棉技术进步等优点,因而在棉花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尤其是精量播种技术与膜下滴灌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集成配套应用,促进了  相似文献   

6.
新疆兵团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疆兵团地膜植棉、膜下滴灌和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使其棉花生产从1980年至2013年实现了2次提升,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和优质棉产区。机采棉技术的推广,有效解决了新疆兵团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降低了棉花采收成本,对农业增效、团场增盈、职工增收及提升兵团棉花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棉花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近年来兵团棉花作业的各个环节都逐步采用机械完成,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体系基本建成,正在稳步推进棉花生产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促进了其现代农业的发展。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兵团棉花全程机械化发展前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新疆南疆棉花“滴水出苗”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提高整地质量、做好土壤封闭、整地速度与播种速度相适配、规范播种作业质量、播种后及时铺管滴水、确保滴灌压力均匀一致、适量滴水等方面提出了技术建议,旨在推动棉花“滴水出苗”技术在南疆的推广应用,缓解新疆南疆耕作区春季用水紧张。  相似文献   

8.
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收获是一项科技含量高的系统工程,涉及棉花品种、种植模式、水肥及化学调控、打顶、脱叶催熟、机械化采摘以及籽棉预处理等诸多环节配套使用。针对长江流域棉区特点,采用农机与农艺融合的轻型刷辊式采棉机,实施棉花机械化采收作业,形成适合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收获的生产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黄淮海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区之一,该地区大豆的前茬作物为小麦,小麦收获后,田间麦秸量大,麦茬较高,大豆播种质量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大豆生长和产量形成。为破解上述生产难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经过多年协同攻关研发了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该技术可一次性完成秸秆侧向抛秸、分层施肥(药)、精量播种、覆土镇压、封闭除草等核心作业环节,同步实现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大豆精量播种和田间病虫草害的防治。本文结合多年来试验示范数据对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的麦秸处理、大豆保苗和土壤培肥难题,增产增效显著。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在大豆生产过程中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大豆的种植效益,该技术在黄淮海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棉花水肥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济市棉花种植面积2001年已超过2.3万公顷,2004年达到2.8万公顷,成为全市第一大经济作物,是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但由于棉花需水较多,和本市十年九旱、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相矛盾,2004年引进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该项技术是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施肥技术的有机结合,其优点主要体现在节水、节肥上。1技术要点1.1播种。播种时利用播种铺带覆膜机,可以实现播种,铺滴灌带,覆膜一次性完成的机械化作业,其种植模式为40-80-40,即膜下棉花行距40cm,滴灌带铺设于40cm地膜下棉行中间,宽行距80cm,棉花播种时,位于膜之内,每公顷可铺滴灌带9000m。1.2灌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节省棉花生产的劳动用工,作者在江汉植棉区开展了棉花机械化播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精量机械直播可精确控制用种量、株行距、密度和播种质量,产量、品质和人工直播棉花相当。因而从播前准备、机械播种、出苗标准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其技术要求,旨在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吴新奎 《中国棉花》2009,36(1):22-22
近期,新疆兵团农七师130团团场种植的600多公顷机采棉相继成熟。2008年选用了棉花新品种、并采用加压滴灌、精量播种、超宽膜覆盖等技术措施,该团机采棉喜获丰收,每公顷子棉产量超过4500kg。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我国主要产棉基地.棉花生产已成为新疆主要支柱产业.新疆每年所供棉种的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多.这就给棉花种子加工与质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棉种质量管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而棉花种子脱绒技术与设备的运用是棉花种子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和棉花机械化精量播种、节本增效的关键技术.是影响种子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3S技术在新疆棉花精准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 3S技术 ( GPS、RS、GIS)在新疆棉花精准种植试验研究中具体应用情况与取得的初步成果。利用 GPS实现了不同农田作业要求位置分辨力的精确定位进行准确播种、施肥、灌溉、采棉。利用 RS技术获取大量的田间时空变化信息 ,对棉花的长势动态进行监测。利用 GIS技术建立示范区历史产量数据库、土壤肥力数据库、气候资料数据库、棉花不同生长期的光谱数据库 ;研制适合本地区地膜植棉特点棉花生长模拟模型、平衡施肥系统、棉花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专家知识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冬梅  董合忠 《中国棉花》2017,44(11):44-46
轻简化栽培是简化管理工序、减少作业次数、农机农艺融合,实现棉花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的新型栽培技术体系。黄河流域棉区,通过改粗放播种为精准播种、改精细整枝为简化整枝、改多次施用速效肥为速效肥与缓控释肥配合简化施用、改分散成铃多次收花为优化成铃集中收花,集成建立了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省工节本、丰产增效的目标。该体系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混合施入土壤的集灌溉和施肥于一体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达到节水省肥的目的,还是实现农业精确定量、智慧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水肥一体化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水肥一体化中滴灌等技术在设施栽培以及玉米、棉花等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对滴灌技术在水稻中应用存在的成本高、环境不友好、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沟渠改造、加强滴灌管道建设、垄畦栽培结合、水肥药一体化和筛选新品种等解决方法。本文为水肥一体化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探索了水肥一体化水稻栽培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叶玉福 《中国棉花》2008,35(5):42-42
棉花精量播种技术是现代精准农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常规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棉花种植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它可以降低种植成本(如种子费用、田间管理费用等),提高作物产量,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并带动其相关条件和技术的改善进步,如种子质量的提高、种植模式的优化、耕整地质量的规范、土壤的改良、化控技术的实施、田管措施的强化、作业机具性能的提高和改进等等.  相似文献   

18.
精准播种是精准农业技术的重要内容,具有节约成本,降低劳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首先,可节约大量优良种子,利于种子良种化、精准化。精量播种每公顷用种量由67.5~75kg降到27~30kg,每公顷节约种子40.5~45kg;二是可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膜上精量播种不需要人工进行放苗、封土、间苗和定苗,可大大减轻人工体力劳动、提高管理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活化劳动成本和增加职工收入;三是精量播种能充分利用土壤营养和水分,提高田间出苗率,植株分布均匀,实现苗匀、苗齐、苗壮。在生产实践中要切实做好以下环节。1播种机性能完好,确保下种均匀实…  相似文献   

19.
奇台总场玉米生产技术特征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产潜力研究通过千亩核心示范方和万亩示范片带动全面实现玉米单季"吨粮"。对奇台高产田投入与产出调查的结果表明,2014年经农业农村部专家组验收的千亩方玉米单产达到18 385.5 kg/hm~2,净利润18 955.5元/hm~2;2016年农场万亩示范片玉米子粒平均单产16 230 kg/hm~2,净利润9 060元/hm~2,实现了高产高效协同,创建玉米产业发展的"奇台模式"。技术特征与效应分析,以耐密宜机械粒收品种、高密度种植、滴水出苗与群体质量调控栽培、机械粒收与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为核心,集成精细整地、高质量种子与精量播种、化学调控、滴灌与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与烘干收储等关键技术,采取规模化种植与管理、全程成本核算,构建的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为现代玉米生产提供了样板。  相似文献   

20.
杂交粳稻机插秧技术主要采用精量播种和宽行机插技术,将机插秧的节省秧田、节约水肥药、节本省工、高产稳产等优点和杂交粳稻的生产优势结合起来,实现高产高效。本文介绍了太湖地区杂交粳稻机插秧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育秧、机插和大田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