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阐述花青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机制,了解影响花青素合成的各类因子及其互作方式,本文归纳了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内部因子和外部因素,总结了光、温度、糖类和激素等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的环境因素。围绕花青素的合成通路,就通路中的结构基因及其上游转录因子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研究得出在植物中,各类外部因素和内在因子,通过主要的转录因子调控结构基因,影响花青素在植物体内合成与积累,维持植物体内花青素的动态平衡,这种调节机制既包括正向调控也包括负向调控。指出花青素的代谢途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的功能将被验证并被应用到观赏植物性状的基因工程改良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夜间补光对黄瓜幼苗激素含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夜间补光在育苗中的作用及机理,以‘津研四号’为试材,研究了夜间补光0、3、6、9和12 h对黄瓜幼苗生长、内源激素含量、根系活力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补光0 h)相比,夜间补光处理的黄瓜幼苗干重、叶面积、根冠比、壮苗指数、矿质元素积累量、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ZR+GA3+IAA)/ABA和根系活力提高,脱落酸(ABA)含量降低,这些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幅度随补光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黄瓜幼苗的玉米素核苷(ZR)含量补光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补光6 h的最高。说明夜间补光能促进黄瓜幼苗生长,这与内源激素含量、根系活力及矿质元素积累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类黄酮物质是苯丙素途径次级代谢产物,可直接影响生长素载体分布、活性以及含量来调节生长素极性运输,或间接影响蛋白激酶/磷酸酶拮抗作用、相关蛋白活动、细胞膜流动性、ROS含量、细胞环境等调控生长素运输与分布,类黄酮物质亚组黄酮醇为生长素内源调节剂主要活性物质。此外,黄酮醇糖基化形式可调控生长素代谢,生长素能影响转录因子、ROS含量、细胞分裂素等反馈调节类黄酮物质合成。因此,类黄酮物质不仅能够调控生长素运输、代谢,还能整合生长素与其它激素、ROS、转录调控等信号途径。本综述总结类黄酮物质对生长素的作用,扩充类黄酮物质在植物体内的生物作用,为类黄酮物质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与响应环境胁迫等过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徐紫薯3号具有花青素含量高、萌芽性好、耐储存,综合农艺性状良好等优点。为明确外界因素对该品种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栽培措施从而提高该品种的产量以及花青素含量。利用正交试验研究激素(乙烯和赤霉素)、矿质元素(氯化钙和磷酸二氢钾)以及不同栽插期对徐紫薯3号鲜薯产量、薯块花青素含量和薯块花青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早栽插(5月10日)并施用1.5 kg/hm2的赤霉素和3.0 kg/hm2的磷酸二氢钾能显著提高徐紫薯3号的鲜薯产量;推迟栽插期(6月10日)并无需激素和矿质元素处理时,可以提高徐紫薯3号收获时的花青素含量;而提早栽插(5月10日)并施用1.5 kg/hm2的乙烯则能显著提高徐紫薯3号花青素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果树果实生长发育细胞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细胞学角度深入认识果树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及果实膨大机理。本文通过对果实生长的解剖结构及其调节因子的综述,论述了果实发育细胞学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果实生长的实质是果实细胞的分裂、细胞的膨大及物质的积累与转化。果实生长发育在解剖结构上表现为果实外果皮、中果皮及内果皮三部分细胞的分裂与膨大。果实细胞的分裂与膨大除受遗传因素制约外,还受激素物质和营养物质以及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果实膨大还可通过栽培措施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以调控。因此,果实发育细胞学研究可为优质果品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营养物质及激素物质的精准施用必将成为今后优质果品生产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激素调控植物花青素合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青素(Anthocyanin)是决定植物花、果实和种子等颜色的重要色素之一。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往往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并且与植物发育过程密切相关。花青素属类黄酮化合物,內源激素和外源激素都对花青素生物合成有重要影响,激素通常通过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调节基因MYB、b HLH和WD40组成的MBW三元复合体,进而调控编码花青素生物合成酶类的结构基因的表达,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同时,其生物合成受到内在因子和环境因子共同的调控,激素与糖、光等信号协同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激素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与其他环境因子互作的复杂网络。  相似文献   

7.
正茉莉酸(Jasmonate,JA)激素是植物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脂类生长调节物质,参与调控植物某些重要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如叶片表皮毛的起始、花青素的积累及抗冻害反应等。根毛是根表皮细胞特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探明变色月季花开放过程中花色变化的相关调控机制,可以为月季花色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测定了月季‘光谱’在正常光照和遮光条件下的总花青素含量及月季‘光谱’花冠中CHS、DFR基因在两种条件下的差异表达,试图同时从代谢水平以及分子水平上进行探讨变色月季‘光谱’的变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是影响‘光谱’变色的关键环境因素,遮光阻碍了‘光谱’花瓣中花青素的合成,抑制了基因CHS和DFR的表达,导致花冠不着色,证明了花青素是决定月季的花冠由黄色变为红色的主要物质,也证明了基因CHS和DFR在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江楠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3):80-86
在葡萄品种中,果皮颜色从白色到黑色存在广泛的差异,花青素苷的合成和积累是形成果皮颜色的直接原因,MYB类转录因子是调控花青素苷合成的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种果皮颜色同MYB转录因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列出了花青素的结构和种类以及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归纳了葡萄色泽与花青素苷的关系,列举了调控植物花青素苷合成的相关基因的功能,并着重分析了葡萄MYB类转录因子在花青素苷合成过程中的功能,以期为今后改良葡萄果皮颜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果核是包被种胚的外部结构,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并对果肉提供支撑。果核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和纤维素。本综述阐释了果核退化的果实类型以及果核退化对果树育种的影响,包括无核果实和核果类果树裂核现象,并通过对木质素的合成途径及其在合成过程中的动态分布、差异蛋白分析、相关酶和激素进行研究,并对影响木质素合成物质的糖类和酚类物质的代谢状况,以及果核退化相关的基因调控果核发育的研究等多方面进行综述,阐释果树果核退化的机制,认识木质素对果核退化的影响,为果树的果实无核化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对防止果核裂核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植物花青素苷合成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燚  高飞  金韬  郑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101-105
为了探明温度对植物花色呈色的影响,归纳了温度在植物花青素苷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温度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花青素苷的合成,分析了温度对植物花青素苷生理代谢、稳定性及关键色素酶活性的影响。认为温度在花青素苷的合成途径中以对关键色素酶活性的影响最大,指出花青素苷合成过程受多重因子影响,要探明植物呈色机制还应综合大量单因子及多因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529-6535
光质是影响植物花青素合成的重要环境因子,为了分析光质对紫色芹菜中花青素积累及其合成基因的响应机理,以紫色芹菜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光质处理紫色芹菜叶柄花青素含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9个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叶柄中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蓝光处理下芹菜叶柄的花青素含量是对照的1.23倍。AgPAL、AgC4H、AgCHS、AgCHI、AgF3H、AgF3'H、AgDFR、AgANS和Ag3GT等基因在蓝光条件下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光质条件,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叶柄花青素含量的变化相似且高度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在设施条件下生产并开发富含花青素的紫色芹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栽培因子调控马铃薯、甘薯等作物花青素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马铃薯、紫色甘薯等紫色作物富含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花青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推动紫色马铃薯、紫色甘薯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收集了部分有关马铃薯、甘薯等作物花青素合成和积累的研究报道和数据,对施肥(氮肥、磷肥、钾肥、硒肥、有机肥、复合肥)、种植技术(密度、收获期、覆盖方式、遮荫、海拔高度)、外源物质(糖类、激素类、生根粉)等栽培因子调控马铃薯、甘薯等作物地下部块茎、块根中花青素合成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研究方向,为紫色马铃薯、紫色甘薯花青色合成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果树生长主要依靠根系为其提供所必要的养分。根系是植物的根本,是微量活性物质转化与合成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生产措施的调控中心。通过养分与水分吸收、激素合成等方式,促进地面叶片生长、花芽分化、果树发育等一系列过程,根系与地上部分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从事农业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根系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与空间。影响根系生长与吸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影响果树根系生长和吸收活动的内外因素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是影响烟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研究烟草内源激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本研究概括了烟草内源激素脱落酸、生长素、茉莉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乙烯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规律。认为可以将烟草体内所有激素分为抑制和促进2种类型,2种激素能通过相互协调共同提高烟草抗旱能力来适应干旱逆境,但关于烟草内源激素在干旱胁迫方面的研究尚少,烟草体内各种内源激素之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这将为烟草干旱的生化调控以及烟草内源激素间的交互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环境因子对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点定位方法 ,对影响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环境因子即种植密度、机械损伤、不同茶叶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茶叶不同叶位生化特征、温度、光照等的调查研究 ,可以了解环境因子对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影响。为茶叶高产、稳产以及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根系分区灌溉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系分区灌溉(PRI)不仅影响果树的营养生长、光合反应等一系列指标,而且影响树体内源激素含量、酶种类及含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本文对PRI技术在果树上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PRI技术对果树生产的意义及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根系分区灌溉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卿  杜国强 《华北农学报》2007,22(B08):86-89
根系分区灌溉(PRI)不仅影响果树的营养生长、光合反应等一系列指标,而且影响树体内源激素含量、酶种类及含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本文对PRI技术在果树上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PRI技术对果树生产的意义及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光照条件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花青素合成与积累的影响, 以红粒小麦品种(系) D4红、红5、黑小麦76, 黑粒小麦品系D4黑、昌邑黑麦, 以及普通小麦济麦19 (白粒)为材料, 研究穗部遮光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花青素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全灌浆期穗部遮光或后期遮光对籽粒花青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前期遮光, 说明籽粒灌浆后期是花青素合成的关键时期。穗部遮光对D4红、红5及黑小麦76籽粒花青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大于黑粒小麦昌邑黑麦与D4黑。3个红粒品种(系)全灌浆期遮光后籽粒花青素含量不足1 U g-1, 与白粒品种类似, 而前期遮光后期恢复光照后籽粒花青素迅速合成。与未遮光的对照比较, 遮光对2个黑粒小麦品系花青素含量影响虽达显著水平, 但遮光后黑粒品系花青素含量仍在2 U g-1以上。说明黑粒与红粒小麦籽粒花青素的合成途径不同。红粒小麦的花青素合成可能是一种依赖光的合成途径, 而黑粒小麦中可能是依光型和非依光型两种合成途径, 且后者是其主要途径。有色小麦籽粒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变化趋势是灌浆前期低, 中后期高, 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则呈前期高, 中后期低的变化趋势。未遮光处理的有色小麦, 其不同时期籽粒花青素含量与PAL和CHI活性变化趋于一致, 且呈显著正相关, 表明CHI与PAL是有色小麦籽粒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黑粒小麦的花青素含量与PP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 而红粒的相关性不显著。遮光后籽粒的花青素含量变化与酶活性变化趋势不一致, 说明光照条件对籽粒花青素合成的影响并非直接通过3种酶活性的变化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果树水分胁迫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近十多年果树对水分胁迫反应的研究进展。对果树在水分胁迫下叶片、根系的形态和显微结构的变化以及光合作用、糖代谢、脂氧合酶代谢、内肽酶、内源激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反应作了全面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果树研究的重点是结合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手段,进一步深化果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和抗旱适应性的分子机理研究,揭示水分胁迫对果树的光合作用、激素响应与信息传递等有关重要生理过程的影响,为果树抗旱基因型的鉴定、选择及抗旱品种选育和抗旱砧木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