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焉耆盆地工业番茄滴灌节水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工业番茄滴灌节水制度以及2009年焉耆盆地工业番茄膜下滴灌的增产优势。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工业番茄滴灌的节水作用明显,增产效果显著,各滴灌处理平均产量达150t/hm2以上;不同的灌溉定额和滴灌次数显著影响产量,滴灌次数增加,产量也增加,但当灌溉定额增加至4500m3/hm2时,产量呈降低的趋势;焉耆盆地工业番茄兼顾高产和节水的滴灌最佳灌溉方案为滴灌次数14次、灌水定额为3300m3/hm2。  相似文献   

2.
基于长远的土壤环境问题考虑,棉花无膜滴灌栽培模式将成为解决南疆棉田地膜残留污染的有效途径。为了探讨南疆地区棉花无膜滴灌栽培模式的可行性,设置27(I1)、36(I2)、45(I3)、54(I4)和63 mm(I5) 5个无膜滴灌灌水定额处理,并以膜下滴灌灌水定额36 mm(I6)作为对照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分布、棉花耗水及产量等对不同灌水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相同灌水定额时,无膜滴灌棉田的土壤含水率低于膜下滴灌;无膜滴灌条件下,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I5处理的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上升,而I1、I2、I3及I4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在60 cm深处达到峰值,之后随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相同灌水定额时,无膜滴灌I2处理的籽棉产量显著低于膜下滴灌I6处理,减产14.25%。无膜滴灌条件下,籽棉产量随灌水定额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则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逐渐降低。其中,I4处理的籽棉产量最高,与膜下滴灌I6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因此,结合产量水平,棉花无膜滴灌的适宜灌水定额为54 mm,灌水次数以10次为宜,为棉花无膜滴灌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及灌水周期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在灌水前后对土壤水分进行监测,测定不同生育期的花铃数及株高等生理指标.[结果]低灌溉定额条件下,灌水周期对棉花株高影响不明显,随灌溉定额的增大,株高逐渐增大;当灌溉定额一定时,随灌水周期的增大,株高减小;灌溉定额为3 300 m3/hm2,灌水周期为8 d时,棉花结铃数最多,对提高棉花产量有利,灌水周期为10 d的结铃数最小.[结论]灌溉定额为5 100 m3/hm2时,灌水周期为10 d可使棉花提前现蕾;灌溉定额为4 688 m3/hm2,灌水周期为8 d时,产量最高,综合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4.
灌水量对不同重度盐渍化棉田的洗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南疆灌区土壤普遍含盐、盐渍化严重等情况和不同灌水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对不同重度盐渍化棉田开展了非生育期冬灌和不同频率春灌试验,研究冬灌和不同频率春灌对棉田水盐的影响。结果显示:0-40cm土层含盐量和含水量变化较大;在相同的灌水定额下,冬灌对土壤盐分的淋洗效果高于不同频率的春灌;中度冬灌+春灌总灌水定额3000m3/hm2,重度冬灌+春灌总灌水定额3750m3/hm2,符合南疆普遍盐渍化棉田非生育期灌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模拟蒸散仪ETgage的方法对南疆膜下滴灌棉田实际蒸散量进行测定,进而制定棉花最优节水的灌溉策略。结果表明:棉田ETgage(G2#)模拟蒸散量与ET_0变化规律几乎一致,表现为显著线性正相关;灌溉定额和灌水频率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棉花的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根据不同处理下收获的棉花产量和品质,基于ETgage的最优灌溉方式为以1.0倍的ETgage(G2#)累积蒸散量作为灌溉定额的处理,灌溉频率采用每隔5天灌溉策略,籽棉产量可达7 896.8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1.76 kg/m~3。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变化及棉花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根据不同灌溉定额和不同灌水次数设计了12个处理,在灌水前1 d利用中子土壤水分仪测定宽、窄行的10、20、40、60、80和100 cm深度处中子数,灌水间隔1 d后重复此过程,然后将中子数转换为土壤含水率,同时将不同处理条件下棉花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进行对比.[结果]灌水次数为16次,不同灌溉定额处理下,10 cm深度处灌水前后宽窄行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明显.灌水次数为10次,灌溉定额为4 500、5 100 m3/hm2时,棉花生长区域土壤水分出现了深层渗漏,而其它处理条件下,均未出现深层渗漏.灌溉定额为3 900 m3/hm2,灌水次数为16次的处理产量最高,灌溉定额为4 500 m3/hm2的处理节水效率达到11.8;,在灌水次数为16、13次时,减产幅度仅为5.5;和3.1;.灌溉定额为3 900 m3/hm2的2、10处理水分生产率较高,均在1.6 kg/m3以上.[结论]灌溉定额越大,灌水次数越少,灌水后宽窄行含水率增大趋势越明显,越容易出现深层渗漏.灌溉定额越大,产量并不是越高,其灌溉水分生产率也不是很好,而中等灌溉定额的产量较高,灌溉水分生产率也是最好的.因此,设计灌溉制度时,应尽量选择中等灌溉定额和灌水次数,同时达到提高产量和节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灌水和施氮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垄膜沟灌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灌溉定额下垄膜沟灌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果,结果表明,施氮、灌水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均有重要影响。灌溉定额从3 600 m3/hm2增加到4 500 m3/hm2和在0~300 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玉米穗粒数、千粒重增加、增产显著。增加灌水和减少施氮,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其中施N 300 kg/hm2、灌水定额为4 500 m3/hm2处理的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高,与最高产量处理施N 300 kg/hm2、灌水定额为5 400 m3/hm2相比,仅减产0.17%,减产差异不显著,且水分利用效率较施N 300 kg/hm2、灌水定额为5 400 m3/hm2处理提高了11.45%,节水900 m3/hm2。在河西走廊垄膜沟灌栽培条件下,可选择施N 300 kg/hm2和灌水4 500 m3/hm2为玉米的适宜氮肥用量和灌溉定额。玉米获得15 000 kg/hm2以上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180~390 kg/hm2,灌溉定额3 720~5 100 m3/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库尔勒市包头湖农场不同盐度棉田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对土壤水盐变化的影响,并选择合理的灌溉制度.[方法]试验根据相同灌溉定额,不同灌水定额、灌水时间间隔及灌水次数,选取低、中、高盐度棉田(每个棉田三个对照),共9个处理,同时将不同处理下不同盐度棉田灌溉水盐含量及产量进行对比.[结果]在灌溉定额一定时,低、中盐度棉田灌水定额为450 m3/hm2,灌水间隔为7d,次数为10对应处理洗盐效果最好且产量最高,高盐度棉田灌水定额为375 m3/hm2,灌水间隔为5d,次数为12对应处理洗盐效果最好且产量最高.[结论]灌溉定额一定,低、中盐度棉田适合中等灌水定额,高盐度棉田适合低灌水定额高频灌溉.  相似文献   

9.
从节水灌溉的基本原理着手,运用农田水量平衡原理,以板蓝根灌区为例、洪水河灌区益民灌溉试验站多年试验资料为依据,作出适合当地板蓝根的灌溉预报。结果表明,板蓝根的灌溉定额为2 580 m3/hm2,夏灌1次水的灌水时间为6月中旬,灌水定额为1 290m3/hm2;夏灌2次水灌水时间为8月下旬,灌水定额为1 290 m3/hm2;与常规灌溉模式相比,节水1 200 m3/hm2,增产值5 755元/hm2,节水增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大田生产上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已在新疆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在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膜下滴灌这一节水灌溉制度进行深入研究,获得合理灌水定额。经过对各处理的产量分析,不同用水量处理皮棉产量无显著区别,在现有的产量水平上,用较低的灌水量4 200 m3/hm~2可以达到同样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酒泉市棉花产业的发展,为此,酒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3年从新疆引进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全市示范推广,据对敦煌、瓜州、金塔3县(市)棉田调查测算,棉花全生育期膜下滴灌平均灌水量3 616.5 m3/hm2,比常规漫灌节约用水3 423.0 m3/hm2;平均追施尿素328.5kg/hm2,比常规漫灌节肥255 kg/hm2;籽棉平均产量5 179.5 kg/hm2,较常规漫灌增产13%,膜下滴灌用工费4 950元/hm2,比漫灌(5 250元/hm2)节约用工费300元/hm2.  相似文献   

12.
南疆灌区是以棉花为主栽作物的灌溉农业区,土壤普遍含盐量高,且棉花收获至来年春播棉田休闲期长,蒸发返盐明显,采取冬春灌可压盐提墒促进棉花生长发育。然而大定额的冬春灌又使灌区地下水位普遍抬升,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本文开展了冬春灌不同灌水定额下棉田水盐变化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生育期灌溉制度相同时,冬春灌总灌溉定额较高的处理,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在冬春灌条件下棉田盐分含量呈现以下变化趋势:苗期到蕾期下降,蕾期到花铃期上升,花铃期到吐絮期下降;冬灌2000m。/hm。与春灌1000m’/hm。的组合灌溉定额下增产效果明显,能够确保棉田实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新疆膜下滴灌春玉米适宜的灌溉定额,设置了4 200(T1)、4 800(T2)、5 400(T3)、6 000(T4)m3/hm24种灌溉定额进行田间小区灌溉试验,利用ET-60测定仪测定各处理下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状况,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春玉米土壤水热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根系土壤湿润区随灌溉定额的增大而增大,当灌溉定额为4 800 m3/hm2时,仅能保持滴头下玉米根层10~30 cm土壤水分状况良好。土壤水分在水平方向运移距离较短,湿润区范围较小。灌溉定额在5 400 m3/hm2时,在垂直方向10~60 cm、水平方向0~30 cm土层均能保持较好的土壤水分状况,但当灌溉定额为6 000 m3/hm2时会出现土壤水分的无效深层下渗,因此灌溉定额为5 400 m3/hm2较适宜。土壤温度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土壤水分的分布状况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即土壤水分高的土层区域土壤温度较低,灌溉定额越大,对根系土壤温度的影响区域就越大。各灌水处理下的土壤温度分布在垂直方向上总体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其中,30~60 cm深度范围各灌水处理下水平方向分布较均匀,各灌水处理土层温度大小为T1T2T3T4。穗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以及生物量总体随灌溉定额增大而增大,灌溉定额过低不利于玉米干物质积累。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质量与灌溉定额总体呈正相关,各处理穗行数无显著差异,籽粒产量也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大而增大,灌溉定额为5 400 m3/hm2的处理产量最高,达18 697.5 kg/hm2。根据拟合的产量与灌溉定额的关系曲线,当灌溉定额为5 867 m3/hm2时,理论产量最高,可达19 798 kg/h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深松耕作下灌溉定额对新疆南疆滴灌棉田棉花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优化新疆滴灌棉田灌水制度,为新疆南疆地区棉花生产实现高效用水,节水保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深松40 cm条件下,设置2 400 m3/hm2(W1)、3 000 m3/hm2(W2)、3 600 m3/hm2(W3)和4 200 m3/hm2(W4)4个滴灌定额的田间试验,测定并分析不同滴灌定额对棉花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调节效应。【结果】深松40 cm条件下,棉花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呈线性增大趋势,W3和W4处理株高与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W1处理;灌溉定额的增加,促进生育后期生物量的形成,有利于产量提高,但灌溉定额过大,反而不利于生物量积累与产量形成,不同处理生物量累积表现为W3>W2>W4>W1的变化规律,且W3处理显著高于W1处理(P<0.05),分别较W1、W2和W4处理高出18.8%、9.6%和13.9%;增加灌溉定额,各生育期0~80 c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均呈递增变化趋势,但灌溉量过大,容易造成水分下渗;对于产量性状而言,W3处理单株结铃数显著较W1处理增加10.9%,W2和W3处理籽棉产量显著高于W1和W4处理(P<0.05),W2处理分别较其他处理高出10.9%、0.6%和11.8%;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结论】深松40 cm条件下,当灌溉定额在3 000~3 600 m3/hm2,更有利于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能更好的平衡水分利用与产量的关系,利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垄作交替隔沟灌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小麦垄作交替隔沟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在1 500、2 250 、3 000 m3/hm2灌水量水平下,春小麦交替隔沟灌溉折合产量均高于逐沟灌溉;在灌溉定额为2 250 m3/hm2和3 000 m3/hm2的水平下,隔沟交替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逐沟灌溉;同等产量交替隔沟灌溉较逐沟灌溉节水1/3~1/2.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甜瓜(Cucumis melo L.)节水节肥栽培技术,采用正交试验法,在旱区压砂地上,对膜下滴灌条件下的灌水定额、施肥量和灌水次数3因素进行了最优组合方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甜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灌水定额,其次是灌水次数和施肥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的最优因素水平组合是灌水定额为37.5 m3/hm2、施肥量为900 kg/hm2、灌水次数为5次。  相似文献   

17.
砂田西瓜膜下滴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砂田西瓜节水高产提供依据。[方法]在种植方式、播种时间、底肥、补水方式和灌水次数均相同的情况下,选用当前补水效果好的滴灌和保水效果好的地膜覆盖结合的方式作对比试验设计,观测蔓长、纵横径、土壤含水率、西瓜需水量和产量的差别。[结果]处理2(膜下滴灌株距1.5 m、灌水定额90 m3/hm2)比处理1(株距1.8 m、灌水定额60 m3/hm2)产量提高26.4%。处理2纯收入15 024元/hm2,处理1纯收入11 428.5元/hm2,前者比后者纯收入提高31.5%,但前者灌溉定额增加180 m3/hm2。[结论]处理2比处理1生长和效益均好一些。  相似文献   

18.
棉花高产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水肥耦合效应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探讨棉花最佳水氮配比.[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9个水氮处理组合,研究灌水量、施肥量与棉花产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膜下滴灌水氮效应与产量的方程为Y=-10 558.6+2.933 N+7.16 W-0.000 202 W×N-0.004 01 N2-0.000 775 W2,水氮耦合效应与棉花经济效益的方程为Y=-50 682+10.167 N+34.21 W-0.009 696 W×N-0.019 24 N2-0.003 72 W2;通过方程计算得到棉花的理论最高产量为6 279 kg/hm2,施氮量和灌水量分别为246 kg/hm2和4 588.5 m3/hm2;棉花的理论最高经济效益为28 402.5元/hm2,施氮量和灌水量分别为149.25 kg/hm2和4 578.8 m3/hm2;在新疆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棉花生产最低需水量为1 842 m3/hm2.[结论]棉花滴灌条件下,合理的灌水和施肥组合可以获得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240、280、340、390、440 m3/667 m2)和常规地面灌处理(CK,550 ~ 650 m3/667 m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为南疆地区膜下滴灌玉米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240 ~ 390 m3/667 m2)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 390 m3/667 m2) 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因此,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为 340 ~ 390 m3/667 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240、280、340、390、440 m3/667 m2)和常规地面灌处理(CK,550 ~ 650 m3/667 m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为南疆地区膜下滴灌玉米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240 ~ 390 m3/667 m2)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 390 m3/667 m2) 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因此,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为 340 ~ 390 m3/667 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