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新型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发展时空耦合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宁夏城镇化发展水平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关系问题,利用协调度与耦合度评价模型,测算宁夏5个地级市2005—2015年新型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度指数与耦合度指数,并分析5 个地级市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从整体发展态势看,2005—2015 年研究区除固原市和中卫市外,各市新型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度指数、耦合度指数均呈现良好上升趋势;(2)从时间序列看,研究区新型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关系大部分处于高度协调阶段,耦合度除中卫市和固原市外,基本处于磨合阶段与高水平耦合阶段;(3)从空间格局看,研究区新型城镇化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差异不大,各市均有较高的耦合度。通过分析研究,针对研究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发展现状提出建议,包括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加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加强户籍改革,推动农民市民化进程;提高居民环境意识,选择合理的城市发展速度与规模。本研究对城乡规划与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乌鲁木齐市自然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类型及它们未来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构建了乌鲁木齐市自然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根据乌鲁木齐市2001—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三者在研究期内整体的耦合协调度演变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利用GM(1, 1)预测模型,对研究区未来3年的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01—2013年间,乌鲁木齐市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值介于0.279~0.502之间,从2001年的0.279增加到2013年的0.477,但2013年比2012年减少了0.025,从勉强协调变成了濒临失调;预测结果表明:未来3年,乌市自然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有所好转,耦合协调度分别是0.476、0.495、0.516,逐渐从濒临失调转换成勉强协调。  相似文献   

3.
刘岩  徐广才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3):158-164
本文通过构建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北京市生态涵养区37个乡镇的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数值,以期为北京生态涵养区生态与产业建设协调发展做出贡献。结合北京生态涵养区乡镇产业和生态保护基本情况,将乡镇产业和生态保护分别设为子系统,从产业的产值、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农业资源环境角度选取16个指标。采用熵值法计算产业和生态的指标权重,得到综合评价值S(1,Z)和S(2,Z),进而得到生态涵养区的耦合度C及耦合协调度D。结果显示:延庆区东北部刘斌堡乡、千家店镇、旧县镇、永宁镇和香营乡,门头沟区西南部雁翅镇,怀柔区西北部宝山镇,密云区东北部不老屯镇、大城子镇和太师屯镇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均较低,属于协调度较差的勉强协调发展区域。平谷区峪口镇、王辛庄镇及密云的东邵渠镇属于协调程度较好的中级协调发展区域。通过耦合度及耦合度协调度模型发现,37个乡镇的耦合度数值均较高,差异性不明显,从耦合协调度发展类型来看,37个乡镇的耦合协调程度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南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南疆的三地两州为例,计算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数,利用ArcGIS平台及SPSS软件,运用协调度分析法和耦合度分析法等方法对2000—2013年间的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等地区属于先是处于城市化发展超前于土地利用效益的阶段,然后是处于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土地利用效益的阶段,阿克苏地区处于城市化发展超前于土地利用效益的阶段,和田地区与克州是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土地利用效益的阶段;由城市化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度可以看出,基本上都处于低水平耦合阶和磨合阶段;协调度分析得知,协调度水平总体不太高,区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耦合发展为视角,建立了宁夏清水河产业带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与耦合发展度模型,对该区10个县(区)单元的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整体协调度处于磨合阶段,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力显著,但并没有达到协调水平,协调度最高的是同心县,最低的是红寺堡区;② 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整体发展度处于中等水平,且空间格局差异较大,耦合发展度最高的是沙坡头区,最低的是红寺堡区;③ 依据耦合协调度与发展度的组合可将研究区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耦合关系分为4大类型:高发展协调区、高发展磨合区、中发展拮抗区、低发展拮抗区。建议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因城因地的采取差别化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探究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关系和互馈机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对2006—2015年兰州市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以及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市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且总体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超前于城市化水平;耦合协调状态由中度失调逐渐转为优质协调,逐步趋于协调发展;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2个系统之间互相关联,土地集约利用中的产出效益对城市化的影响最为明显,而社会城市化和生态城市化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在未来发展中,应发挥土地集约利用对城市化的反推作用,促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协调性,从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各地级市经济与环境耦合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珊珊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3):193-198
探究河南省各地市经济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情况,旨在全面认清各市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度现状,为各区域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借鉴,实现河南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基于对河南省18市2008—2012年各项指标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出区域经济与环境内部各因子相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用定量方法分析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以及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性都较大,其中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最大,而经济结构和经济实力对生态环境胁制作用最大。河南省各地市经济与环境耦合度空间分异规律显著,大致将其划分为协调、磨合、拮抗和低水平耦合4种类型,其中以磨合、拮抗类型为主;2008—2012年河南省各地市经济与环境耦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期间耦合度时序变动较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山东省17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及作物系数对棉花各生育阶段的作物需水量进行估算,并利用同期降水量计算了各生育阶段的降水与作物需水耦合度,最后采用反距离插值法生成山东省棉花各生育阶段耦合度的分布图,并对耦合度的时间序列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山东植棉区棉花全生育期降水与作物需水耦合度多年平均值在0.692~0.847之间,全生育期耦合度的空间变化趋势为西部、北部低,由此向东、向南递增;播种期和吐絮成熟期耦合度普遍较低,而蕾期和花铃期的耦合度明显高于其他生育季节;东营、惠民、德州等棉花种植面积最集中的北部和西北部站点全生育期、吐絮成熟期耦合度大于0.6和0.8的保证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播种期、苗期和吐絮成熟期耦合度在多数站点趋于减少趋势,而苗期则有76.5%站点耦合度趋于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中国新时期“四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研究认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二者均衡发展的前提。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分别对系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探究了过去20多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发展的协调作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不是两个孤立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要素互补、发展互动、目标互融的关系,在发展初期,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有较强的拉动效应。1990—2013年间,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两系统间的互动协调效应不断加强,2013年两系统间的耦和协调度为0.53,处于初级协调的水平,预计到2025年左右耦合协调度将超过0.7,达到中级协调的水平,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螺旋上升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0.
关于系统耦合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耦合理论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农牧交错带为例,针对在生态经济系统目前该理论的定量化方面研究不足的事实,提出用能值方法考虑农牧交错带系统耦合的机制,并指出农牧交错带系统耦合机制应建立在土地利用方式、子系统间能值转化过程和生态系统的能值储备上;同时影响系统耦合机制的主要因素有初级生产力的大小、畜牧业的内部结构和畜牧业的发展规模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大小。还探讨性地提出系统耦合度的概念化公式,期望能更好地应用并发展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陕西猕猴桃温度适宜度的变化特征,为陕西猕猴桃产业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提升陕西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陕西猕猴桃全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函数,分析评价华县、眉县、城固3个代表县1961—2010年的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并利用RCPs排放情景下的气候变化预估数据对2016—2060年的陕西猕猴桃温度适宜度进行预估。研究表明:1961—2010年陕西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呈2—3年缓慢波动变化趋势,1992年后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呈升高的趋势;未来在中等和高排放情景下,陕西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且高排放情景下猕猴桃温度适宜度的趋势强度要强于中等排放情景;中等和高排放情景下陕西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分布较1961—2010年均有不同程度北移,除渭北东部地区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升高较为明显外,关中和陕南的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均有所下降,原有的适宜区范围缩小较为明显,且高排放情景下更为显著。未来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可考虑种植适度北移,同时考虑未来增温对猕猴桃产业造成的威胁,尤其是关中和陕南猕猴桃产区猕猴桃温度适宜度存在下降风险,高温热害对猕猴桃的威胁可能逐步上升。研究结果可为今后...  相似文献   

12.
旨在为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及促进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本研究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引入相对发展度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了山东省17地市土地利用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8—2017年间,山东省土地利用生态-社会-经济系统整体处于磨合阶段的初级协调状态,耦合协调度多年均值为0.63,且呈持续上升趋势,由0.54提升至0.70;各地市间耦合协调度均衡化水平逐步提高,变异系数由0.126降至0.072,但仍呈现出较明显的自鲁东至鲁中、鲁西地区递减的梯度分布差异;各地市土地利用生态、社会、经济子系统间相对发展度差异显著,至2017年,威海市同鲁中地区南部两侧及其以北构成了明显的半圈式生态滞后区;影响土地利用生态、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障碍一直占据主导,但2013年后生态影响有所增强。研究期内,山东省各地市土地利用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但区域间差异性仍较明显,尚有较大改善空间,建议各地市考虑其主要障碍因子,执行因地制宜的差别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河北太行山区农业系统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对比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了评价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涵括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5个层次,共计31个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河北太行山区1995—2003年农业系统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区近10年来农业总系统的协调度在2000年以前是上升的趋势,系统的发展从不协调逐步走向协调;但2000年后,系统协调度不断下降,到2003年协调等级下降到4级,为低度失调状况。系统协调度的下降,表明该区系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减弱,这将影响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泰安市耕地利用效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了解泰安市耕地利用效益及协调性状况,促进耕地的科学高效利用,笔者以泰安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效益方面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2000—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特尔菲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值,并结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泰安市耕地利用效益系统协调性,准确分析不同时期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特征。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的对策。结果表明:2000—2009年,泰安市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状态;社会效益前3年出现小幅度波动,后期一直稳步上升;生态效益不太稳定,总体数值较低,整体上呈现“下降—上升—下降”3个阶段;综合效益曲线走势与耕地利用社会效益曲线趋势相同;系统协调度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与综合效益曲线走势不同,总体协调度水平不高。针对上述分析结果,笔者提出泰安市应加大农业财政和科研投资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以最终提高耕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4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以及隶属度函数方法,借助SPSS 17.0对保定市1999-2009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保定市复合系统协调性整体水平尚可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经济、环境、资源三系统间矛盾尤为突出。经济、环境系统协调性较差,保定市走循环经济路线,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资源、环境系统间协调性亦差,应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耕地、改变燃料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社会、经济子系统发展态势突出,应注重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均衡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山东省17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及作物系数对棉花各生育阶段的作物需水量进行估算,并利用同期降水量计算了各生育阶段的降水与作物需水耦合度,最后采用反距离插值法生成山东省棉花各生育阶段耦合度的分布图,并对耦合度的时间序列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山东植棉区棉花全生育期降水与作物需水耦合度多年平均值在0.692~0.847之间,全生育期耦合度的空间变化趋势为西部、北部低,由此向东、向南递增;播种期和吐絮成熟期耦合度普遍较低,而蕾期和花铃期的耦合度明显高于其他生育季节;东营、惠民、德州等棉花种植面积最集中的北部和西北部站点全生育期、吐絮成熟期耦合度大于0.6和0.8的保证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播种期、苗期和吐絮成熟期耦合度在多数站点趋于减少趋势,而苗期则有76.5%站点耦合度趋于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新疆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以期为促进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从土地利用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构建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法确定权重,并通过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9—2014年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水平作出评价。结果表明:①2009—2011年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处于勉强协调,2012—2014年处于初级协调;②2011—2014年间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各个子系统相互间的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长,表明尼勒克县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开始进入良性有序的发展阶段。在今后的发展中,尼勒克县一方面要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合理的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区域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安康烟区烤烟物理性状年度间变化规律,对安康烟区2011-2016年不同部位的烤烟物理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物理性状在年度间存在差异,下部叶2014-2015年含梗率有所上升,2016年下降;除2013和2016年外,中部叶含梗率较高;上部烟叶2011-2013年含梗率逐年下降,此后至2015年逐年升高,2016年再次下降。下部烟叶单叶重年度间变化不大,2016年中部烟叶单叶重显著升高,上部烟叶单叶重以2011和2016年最高。下部烟叶叶面密度逐年缓慢升高;中部烟叶叶面密度2011-2013年逐年升高,此后至2015年缓慢下降,2016再次升高;上部烟叶叶面密度2011-2012年逐年升高,此后至2015年逐年下降,2016年再次升高。下部烟叶开片度年度间变化不大,中部烟叶开片度2011-2014年总体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此后至2016年逐年快速升高;上部烟叶开片度2011-2014年逐年下降,2015年有所回升,2016年再次下降。中下部烟叶拉力在2011-2012年无明显变化,2013年有所下降,此后至2015年无明显变化,2016年迅速升高;上部烟叶拉力2011-2012年无明显变化,2013年下降,此后至2015年逐年上升,此后至2016年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萍  谭静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364-367
解决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了测度城市经济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协调程度,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经济与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测算地级城市经济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分别得到四川省18个城市1998至2008年的协调度,同时对不同地级城市、不同年份的计算结果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动态地分析与考察,结果表明四川省地级城市经济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协调程度虽然逐步提高,但是总体上水平不高,只有发展经济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举,才能改进协调度,从而为政府实施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四川省作物种植结构与气候变化的协调关系,本研究基于四川省气候数据与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分析了2000—2018年四川气候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发现:四川省2000—2018年间降水量、≥10℃积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53.5 mm/10 a,≥10℃积温气候倾向率为123.7℃/10 a;作物播种面积明显增加的有玉米、油料作物、豆类、果园,薯类播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作物播种面积明显下降的有水稻、小麦和其他作物;各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占比变化明显。四川省农作物种植占比前三种为水稻、玉米和薯类,多年平均占比分别为21%、17%和13%,且水稻在所有种类中占比较稳定;小麦种植占比正在逐年降低。四川省2000—2018年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与气候变化整体相互适应,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