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和手摘棉纤维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机采棉和手采棉的纤维品质,发现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长度较手摘棉差1mm,断裂比强度较手摘棉差1.08cN·tex-1,短纤维率高于手摘棉,棉花主体品级为3级,较手摘棉低1级。由此提出在新疆早熟植棉区应加强断裂比强度高、纤维长、马克隆值适中的机采棉品种选育,以提升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2.
北疆植棉区分属特早熟棉亚区和早熟棉亚区,以“矮、密、早、膜”为主的栽培体系日益完善,棉花产量高,生态条件利于纤维整齐度的提高,品质一致性相对较好;而2 0 0 3年新疆北疆棉花产量及品质降低明显,从本单位主持的棉花品种多点试验结果分析,2 0 0 3年与气候条件基本正常的2 0 0 2年相比,各参试品种(系)产量构成要素中,单铃子棉重、单位面积铃数、衣分差别明显,主栽及搭配品种(系)单铃子棉重平均下降1 3.69% ,单位面积铃数平均下降2 3.97% ,衣分平均升高3.4% ,子棉产量平均下降34.45 % ,衣分虽有升高,但幅度远不如前两项,所以,皮棉产量也降…  相似文献   

3.
博彩21属早熟彩色陆地棉常规品种,在新疆植棉区春播生育期124 d左右,株型较紧凑,Ⅱ式果枝,铃重5.5 g,衣分40.6%,霜前花率99.7%,絮色为棕色,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Ⅱ型棉花品种审定标准。2017―2018年新疆彩色棉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666.7 m2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340.34 kg和137.60 kg。介绍了博彩21的选育过程、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明棉花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的空间分布规律,于2021年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4个陆地棉品种为供试材料开展小区试验,吐絮后按照不同果枝节位采样考种、进行纤维品质检测,分析各品种不同果枝节位间铃重、衣分和纤维品质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个品种不同果枝节位间铃重和衣分均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果枝节位的上移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第3或第4果枝的铃重最大,第4或第5果枝的衣分最高;4个品种不同果枝节位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第2或第3果枝达到最大值,断裂比强度在第1或第2果枝达到最大值,多数品种的马克隆值整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长度整齐度指数相对稳定。综上,纤维综合品质随着果枝节位的上移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第1~3果枝的纤维品质较优,但中部果枝的铃重和衣分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豫农棉31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30 000、35 000、45 000、55 000、65 000株·hm-2)对豫农棉31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株高、单位面积结铃数、衣分呈增加趋势,茎粗和铃重呈下降趋势,单株果枝数、籽棉产量、霜前花率和纤维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则先上升后下降。综合考虑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豫农棉31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 000株·hm-2。  相似文献   

6.
以鲁棉532为供试棉花品种,研究4个种植密度(7.5万株/hm2、8.25万株/hm2、9万株/hm2、9.75万株/hm2)对直播短季棉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生育期延长,第一果枝节位和株高逐渐增高,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减少,铃重越轻;种植密度9万株/hm2时棉花的铃重、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其次是8.25万株/hm2。鲁西南棉区蒜后直播短季棉早中熟棉花品种的种植密度在8.25万株/hm2与9万株/hm2之间为宜。旨在为鲁西南植棉区提高棉花机械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和棉农的植棉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育出适合江西棉区两熟或多熟种植模式的早熟棉花新品种或组合,本试验利用早熟短季棉品种为亲本之一,与另一中熟或中晚熟优质、丰产亲本进行杂交,并对配制的21个杂交组合进行F1代优势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批参试组合生育期均值为117天,比对照早熟8天,属早熟棉品种类型;单株成铃整体偏低,均值仅为19.4个,远低于对照;单铃重和衣分均较高,均值分别达6.0 g和44.2%,这两均值与对照一致;株高、果枝层数、始果枝节位等均低于对照,表现出早熟的特性;另外,该批参试组合籽棉、皮棉产量整体偏低,但纤维品质与对照差异不大。经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组合材料5份,分别是组合1、8、9、14及16号,可进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马达加斯加棉花产量、增加棉农收入,2019―2020年将中国黄河流域及新疆等植棉区早熟、中早熟棉花品种(系)28个引入马达加斯加南部图利亚拉和北部贝尔热种植,对其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棉花品种(系)。研究结果表明,运棉3539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生育期适中,2个试验点的平均籽棉单产为3 540.5 kg·hm-2(居首位),衣分为40.3%~41.5%,纤维品质接近“双30”标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 mm,断裂比强度>30 cN·tex-1),并且抗枯萎病和黄萎病。冀丰908和运H11160也表现良好,籽棉单产分别为3 243.5 kg·hm-2(平均值)和3 210 kg·hm-2,衣分均在41%以上,纤维品质接近“双30”标准,并且具备抗(耐)枯萎病和抗黄萎病的能力。综合分析,运棉3539、冀丰908和运H11160品种具有在马达加斯加植棉区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转动物角蛋白基因培育优质棉新种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构造、合成的兔毛角蛋白基因,改良SGK321双价抗虫棉的纤维品质.导入基因后,后代的株高、株型、铃重、衣分、纤维品质等性状均发生了变异,从中选育出了4份优质棉纤维标准种质材料、13份长绒材料、24份细绒材料,给棉花品质育种提供了一批优良的新种质,为创造新型纤维材料、选育超纤维棉花新品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棉花新品种新陆中 1 7号( K31 )是由新疆塔河种业阿拉尔良繁场选育而成 ,于 2 0 0 3年 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2 0 0 2年在南疆各植棉区开始示范种植 ,由于该品种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适应性广、易拾花等优点 ,审定当年就在南疆各植棉区累计推广近 40 0 0 hm2。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 42天 ,植株塔型 ,株高 60~ 65 cm,茎秆粗壮 ,抗倒伏。 - 类分枝 ,株型较紧凑 ,叶片中等大小 ,茸毛多 ,抗蚜性好。第一果枝节位 4~ 5节 ,果枝数 1 0~ 1 1个 ,铃短卵圆形 ,铃重5 .5 g。衣分 42 %~ 44% ,子指 …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新疆南疆植棉区无膜种植的机采棉品种和相关育种资源材料,2019―2020年在南疆植棉区对13个供试棉花品种(系)进行筛选比较试验。通过对农艺性状、皮棉产量、纤维品质、丰产性、稳产性及理想指数等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南疆植棉区无膜种植的机采棉品种2个——新陆早77号和新陆早51号,以及较优的相关育种材料2个——抗病早熟6号和冀丰1187,其中抗病早熟6号综合表现突出。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南疆实现无膜植棉和适用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特早熟、双铃、光子、鸡脚叶、长绒、高衣分、矮株等棉花优异特性,组合选育新的种质资源。经过观察比较,选育早熟性好,大铃性状突出,双铃光子、抗虫耐病、含油率高、高衣分、纤维长、品质好的新品种(系),以加快棉花育种进程,提高棉花生产效益。1材料和方法亲本多数来源于自育品种,选育方法采用系选法、天然杂交、昆虫传粉、自然变异,变中选优、优中选优、多中选优、多看精选、认株朵选、连续选择,混系繁育,多点鉴定,创新资源,培育新种。2研究结果2.1特早熟短季双铃光子矮生棉。特早熟棉区主要植棉技术,以早熟、密植、矮株为措施,高产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密度下辽棉52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方法]以辽棉52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辽棉52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种植密度。[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茎秆直径、铃重、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呈下降趋势,棉花株高及衣分呈增加趋势,第1果枝着生高度、单株果枝数、霜前花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纤维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则先升后降。综合考量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辽棉5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05 000株/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棉花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选育适宜江西棉区种植的早熟棉品种,实行棉花生产机械化,并大力推行棉田两熟或多熟种植模式,以稳定江西植棉面积,提高棉田效益。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于2013年在其科研基地对征集引进的26份早熟棉花材料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批材料早熟性整体表现较好,抗棉铃虫性较好,单株成铃数变幅较大。经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综合表现较好、性状特征较符合机采要求的WH1、邯郸686和抗虫花株3份材料,可重点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冀中植棉区鲁棉研28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万~8.7万株·h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棉花株高增加,单株果枝数减少,单株成铃数显著降低,铃重下降;密度对衣分的影响相对较小。综合3年试验结果,冀中植棉区棉花适宜种植密度为5.1万~8.7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正>联合推荐棉花新品种冀丰914衣分高/产量高/大铃/抗病强/品质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14年进入黄河流域棉区中熟组生产试验。该品种生育期长势强,后期叶功能好;植株较高,株型较松散,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浓绿,第一果枝节位略高,茎杆茸毛稀少;结铃性强,铃大,铃尖明显,卵圆形;衣分高,纤维洁白,纤维品质优异;抗病性强,抗棉铃虫,不早衰。全生育期124天,单铃重6.6g,子指10.4g,衣分41.2%,霜前花率91.3%。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断裂比强度29.6cN/tex,马克隆值5.0。枯萎病指2.04,黄萎病相对病指21.59,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相似文献   

17.
乙烯利加速棉铃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贪青晚熟造成产量锐减和品质下降,同时也不利于后茬作物的及时播种和正常生育。因此,如何加速棉铃的发育,促使棉花早熟,对夺取粮棉双高产都具有重要意义。近二年来我们对不同龄期棉铃使用乙烯利后的催热效果及对铃重、衣分、纤维长  相似文献   

18.
利用特早熟、双铃、光子、鸡脚叶、长绒、高衣分、矮株等棉花优异特性,组合选育新年的种质资源。经过观察比较,选育早熟性好,太铃性状突出,双铃光子、抗虫耐病、含油率高、高衣分、纤维长、品质好的新品种(系),以加快棉花育种进程,提高棉花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密度对新疆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为新疆地区进一步探索提高棉花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花机械化生产水平,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以新陆中76号为供试棉花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7.5万、10.5万、15.0万、18.0万、22.5万、25.5万株·hm-2)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生育期延长,株高与始果枝节位高度越高,单株主茎叶片数、果枝、蕾、花、铃越少,铃重越轻;棉花种植密度以15.0万株·hm-2,棉花的铃重、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其次是18.0万株·hm-2;密度对纤维长度影响较小,高密度栽培时断裂比强度下降,马克隆值变小。早中熟棉花品种的种植密度在15.0万~18.0万株·hm-2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20.
<正>冀丰914衣分高/产量高/大铃/抗病强/品质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14年进入黄河流域棉区中熟组生产试验。该品种生育期长势强,后期叶功能好;植株较高,株型较松散,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浓绿,第一果枝节位略高,茎杆茸毛稀少;结铃性强,铃大,铃尖明显,卵圆形;衣分高,纤维洁白,纤维品质优异;抗病性强,抗棉铃虫,不早衰。全生育期124天,单铃重6.6g,子指10.4g,衣分41.2%,霜前花率91.3%。上半部平均长度30.Omm,断裂比强度29.6cN/tex,马克隆值5.0。枯萎病指2.04,黄萎病相对病指21.59,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冀丰103高产/抗病/不烂铃/不早衰/好管理/易采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2013年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