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田膜下滴灌技术试验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膜下滴灌技术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最大限度地发挥增产、增效作用。2 0 0 0年一四四团组织技术攻关 ,选择了生态条件不同的 2 2 4块条田 ,共计 90 4 .85 hm2 ,进行膜下滴灌试验 ,并设对照 2 0 7.68hm2 ,通过系统调查 ,取得了大量数据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基本情况试验地土壤 :砂土地 5 6.4hm2 ,壤土地 5 89.7hm2 ,粘土地 2 5 8.75 hm2 。播前灌水 :冬灌地 2 61 .4hm2 ,春灌地 2 1 5 hm2 ,茬灌地 1 66.74hm2 ,干播湿出2 61 .68hm2 。供试棉花品种 :新陆早七号。播种方式 :行距 60 cm 2 6cm宽窄行 ,…  相似文献   

2.
以5个耐盐性不同的棉花品种(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萌发期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棉花种子萌发相关指标、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GAD)活性、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含量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不同棉花材料的相对发芽率、根长、种子活力指数和ATP含量,延长了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提高了GAD活性和GABA含量。不同基因型比较,萌发期盐胁迫下,新陆中82号和中棉9001的种子保持较高的GAD活性,从而通过GABA途径为种子萌发提供更多的ATP,耐盐性最好;塔河2号和中棉所49的种子耐盐性次之,中J0102的种子耐盐性最差。通径分析表明,种子活力指数和ATP含量均对根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ATP含量对根长的促进效应更强。盐胁迫下,通过有效调节GABA途径生成ATP可能是种子萌发期提高棉花耐盐性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裸地栽培对南疆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中棉所49为对照,选择了较早熟的4个棉花品种,研究了覆膜栽培(全生育期覆膜)和裸地栽培(全生育期不覆膜)两个处理对棉花出苗率、生育期以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裸地栽培出苗率均低于覆膜栽培;裸地栽培均延长生育期,生育期越短的棉花品种裸地栽培和覆膜栽培差异越小,反之越大。虽然裸地栽培显著影响了棉花早期的生长发育,但最终结果表明裸地栽培对籽棉产量影响不显著,中棉所90和新陆早48号裸地栽培籽棉产量高,适合南疆地区裸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膜植棉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产生的地膜污染对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彻底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推广应用无膜栽培技术,于2018年选择4个棉花材料(早熟品种新陆早82号、Y21和早中熟品系17-7、863)和1膜6行宽窄行种植、1膜3行种植模式进行无膜棉品种和种植模式筛选,2019年和2020年连续2年以筛选出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开展了棉花无膜栽培示范。2018年结果表明,在博乐无膜栽培应采用1膜6行宽窄行种植模式,选用生育期120 d左右的早熟品种(新陆早82号),以利于正常吐絮。从2019年和2020年示范的棉花整个生育期看,无膜栽培成功的关键在于保苗和苗期的促早熟管理措施,无膜条件下通过浅埋滴灌带干播湿出,可使保苗率在85%以上,且后期应适时早停水促早熟。新陆早82号在无膜栽培下的2年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 417.50 kg·hm-2,平均皮棉产量为1 852.57 kg·hm-2;无膜栽培的黄萎病发病率高于有膜栽培,表明无膜栽培时要选择抗病性较好的棉花品种;棉花纤维品质高于有膜栽培。综上,在博乐无膜栽培棉花是可以正常吐絮、采收的,且能保证一定的产量;但是产量比有膜栽培相对减少,因此须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无膜栽培为提高博州棉花品质提供了新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 30℃、 2 5℃、 2 0~ 30℃、 1 8℃四种温度对棉花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长度、幼根长度、幼苗和幼根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30℃、2 5℃恒温和 2 0~ 30℃变温均为棉花种子发芽试验的适宜温度 ,1 8℃低温条件下种子活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生产上存在的品种退化现象,于2004年进行优良品种的引种试验,鉴定其在本地种植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的表现,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为本区棉花品种的更换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参试品种为新陆早19、新石K5、K36、99B、华棉1号、中棉所43、中棉所49、中棉所35(CK)。采用单因素对比法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39.6m2,8行区。覆膜栽培,宽膜平播,膜宽1.6m,铺后膜采光面1.4m。平均行距45cm,株距14cm,每公顷15.9万株。2试验结果2.1生育期进程。中棉所43、新陆早19和新石K5出苗日期与对照相同,其余品种则比对照晚2~5天。从开花到吐…  相似文献   

7.
南疆宽膜植棉适宜播期及一播全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花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 1 0 .5~ 1 2℃ ,为了确保棉种播种后正常萌发出苗 ,多年来一直把地温通过 1 2℃做为棉花适播指标。 2 0世纪 80年代初 ,由于窄膜植棉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地温、增加地积温、弥补气温不足 ,可将棉花始播期提前 ,从而延长棉花生育期 ,使一些生育期相对较长的棉花品种在当地得以推广利用 ;90年代中期随着宽膜植棉技术的推广应用 ,较窄膜提高地温、增加地积温更加明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 ,南疆各植棉区都在把植棉始播期向前推移 ,有的地方甚至提前到了 3月 2 0日前后。由于有的年份 3月中、下旬多数日子天气晴朗、阳光…  相似文献   

8.
寇伟 《中国棉花》2014,(2):22-26
为进一步改进转基因棉花室内筛选系统,使用5000mg·L^-1浓度卡那霉素分别对转Bt基因棉花和非转基因棉花品种新陆早33的种子进行卡那霉素影响侧根生成的实验研究,经过卡那霉素溶液处理的棉花种子在基质中培养5d后进行数据统计,然后分别提取生成和不生成侧根的棉花幼苗子叶DNA,进一步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确认。结果表明:用5000mg·L’的卡那霉素对2个品种进行筛选时,Bt棉89%有侧根形成,而新陆早33仅2%有侧根发生。PCR鉴定结果也显示有侧根生成的棉花幼苗具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II和抗虫基因Bt。实验结果-9预期结果一致,所以这种筛选新方法可以作为有效快捷的转基因棉花室内筛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成熟期棉花适宜机械化收获,以惠远720(晚熟)、6116(中熟)、新陆早13(早熟)、新陆早67(晚熟)、新石K10(早熟)五个不同熟期的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草铵膦和不同用量的乙烯利对成熟期棉花进行脱叶催熟效果和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乙烯利的脱叶效果总体比草铵膦好,且以乙烯利3000 g/hm~2处理的各品种脱叶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最高;在品种上,脱叶效果为新陆早13新石K106116惠远720新陆早67;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以新石K10、惠远720、6116三个品种较好,新陆早67较差,品种的熟期与脱叶效果和种子发芽率没有明显的因变关系。乙烯利4500 g/hm~2在生产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合对山东省地方品种和新育成品种在吸胀期间耐低温性鉴定,用不同温度、时间处理花生种子,对种子发芽和胚根伸长的影响,用温水预浸花生种子,对防预低温冷害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种子吸胀期遇到6℃持续24小时的低温,发芽率明显降低;山东省80%以上的地方品种在吸胀期间对低温反应敏感,只4.5%品种筱耐低温,温水预浸有预防低温冷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北疆机采棉品种新陆早74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株行距配置,达到优化机采棉种植模式、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目的。在3种行距配置下,设置不同株距,分别为1膜3行缩株距模式(行距76 cm,株距5.7 cm)和2种1膜6行模式[行距68 cm+8 cm,株距10.0 cm;行距66 cm+10 cm,株距10.0 cm(常规对照)],比较棉花生长发育进程、“三桃”(伏前桃、伏桃和秋桃)比例、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新陆早74号在1膜3行缩株距模式下较2种1膜6行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包括生长发育进程快,伏前桃比例高,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增加,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单位面积铃数增多,籽棉产量显著增加。可见,在1膜3行缩株距模式下,新陆早74号主要农艺性状符合机械化采收要求,单株结铃数多且铃重较高,因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南疆早熟棉裸地栽培播期与密度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15年国家棉花产业体系叶尔羌河综合试验站采用3个棉花品种(系)研究了南疆叶尔羌河流域棉区早熟棉裸地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播期,试验表明,裸地栽培对各品种棉花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最佳组合为中619,4月15日播种,18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宜新疆南疆植棉区无膜种植的机采棉品种和相关育种资源材料,2019―2020年在南疆植棉区对13个供试棉花品种(系)进行筛选比较试验。通过对农艺性状、皮棉产量、纤维品质、丰产性、稳产性及理想指数等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南疆植棉区无膜种植的机采棉品种2个——新陆早77号和新陆早51号,以及较优的相关育种材料2个——抗病早熟6号和冀丰1187,其中抗病早熟6号综合表现突出。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南疆实现无膜植棉和适用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盐粳99品种来源以杂交后代83-15为母本,辽盐2号为父本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55-160天。种子发芽势强,出苗快而整齐,秧苗粗壮墩实,耐低温能力强.插后返青快,分蘖力中等.株高90cm左右,株型紧凑,叶片直立,拔节后植株收拢好,有利通风透光,增加光合作用和减少病虫危害.穗长15—16cm,每德着粒数110—120个,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4g左右,亩产600kg以上.对稻瘟病达中抗以上,抗倒伏,耐低温,活杆成熟。载培要点合理安排播期,稀播,育壮秧,秧龄40—45天。稀植,密度30×13.3cm,每穴3—4株。…  相似文献   

15.
以新陆早48号和中619为试验材料,研究新疆地区无膜滴灌栽培条件下不同播期、密度对棉花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的无膜滴灌栽培提供参考.试验设置3个播期(分别为4月18日、4月27日和5月6日)和3个密度处理(分别为18.0万株/hm2、22.5万株/hm2和27.0万株/hm2)调查和测定生育期、株高、果枝数...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杂交抗虫棉的营养钵育苗,如果出苗不好,农民朋友总以为是种子假劣所致,而较多的情况是,种子的室内发芽试验(即使检测部门检测)达到国家标准,那是什么问题呢?1发育起始温度不同抗虫棉种的发育起始温度不一样,3月底4月初抢冷尾暖头播种,两个冷尾暖头大致隔1周左右,中棉所29、鲁棉研15一般5~7天出苗,而有的品种却需要10多天才出。与中棉所29同时播种,这类品种的出苗须经过下一个冷头,而处于萌芽阶段的种子因对低温极其敏感,弄不好便烂种不出。日平均最低地温若低于16.5℃,如新杂二号,只发芽不出苗(下胚轴不伸长),出苗过程长,若早播,有可…  相似文献   

17.
谈新疆棉区逆境中棉花一播全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绪兰 《中国棉花》2013,40(6):36-36
棉花一播全苗是创高产的首要环节.土壤的墒情及盐碱度、种子的好坏、整地和播种的质量、播种后的气候条件、除草剂的安全使用等因素都直接关系到棉花的一播全苗.近几年,由于新疆棉区农业灌溉水源日趋减少、棉花播种前的灌水量及灌水时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土壤的墒情、最佳宜耕期与棉花的适播期很难一致;再加上强降温、大风、大雨、霜冻等不利天气的频繁出现,致使许多棉田出苗不全、不齐,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及气候变化的规律,并结合现行的生产栽培方式,总结了在新疆棉区逆境中实现棉花一播全苗的几项技术. 1双膜覆盖精量播种一播全苗技术 1.1技术要点.已冬灌而春季不再灌水的棉田、或者不冬灌只春灌的棉田,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达到适墒最佳宜耕期时,选用大马力联合整地机进行耕翻、耙耱、平整,随后选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及优质的棉种进行双大膜覆盖精量播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人工精选,并选用敌克松或卫福等杀菌剂对优质种子进行拌种.两膜覆盖的下层膜宽为1.2m、膜厚0.008 mm,膜床宽1.00 m;上层膜宽为1.25 m,膜厚0.006 mm,膜床宽1.1m.行距配置:20 cm+40 cm+20 cm,膜间距60 cm,株距为10.5 cm左右,理论密度每公顷27万株.其播种质量要求播行笔直,双层膜面平展,空穴率低于2%,播深一致,覆土适宜.  相似文献   

18.
常新龙 《中国棉花》2009,36(3):44-44
1棉花早衰的原因 1.1特定的品种种植区域及品种特性决定T北疆棉花的早衰现象。北疆属于特早熟品种种植区。品种的早熟性同时决定了它们的抗逆性很弱,包括抗旱、抗涝、抗低温的特性鄙很弱,如叶色浅,叶片较小,较薄,茎秆偏细,根较浅,开花结铃早,生长量不足,不能充分利用后期光照和温度,即早熟意味着早衰。最明显的实例如标杂A,等早熟品种在2008年的低温冷害过后,叶片很快凋枯;而新陆早26号、33号、204等叶色较深、叶片较厚的品种则叶色变化不大,光合作用受影响不大,对棉花产量造成损失小。  相似文献   

19.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疆棉花生产条件,研究各生育期膜下滴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灌溉施肥模式,达到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2004年在新疆兵团农六师芳草湖农场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早13号。试验地为轻壤土,含全氮0.08%,全磷0.09%,有机质1.39%,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为72、21、418mg·kg-1。0~100cm土层内,平均容重1.32g·cm-1,密度2.61,孔隙度44.16%,田间持水量为21.24%。滴灌地采用“干播湿出”方式播种,一膜4行。行距(30+60+30+60)cm。株距8.4cm。公顷保苗21.75万株,2003年4月16…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北疆棉区不同时期代表性棉花品种的耐寒性,分别在苗期、盛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对28个棉花品种的叶片进行-2 ℃、-4 ℃、-6 ℃、-8 ℃、-16 ℃的低温胁迫,测定其电导率,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对其耐寒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发现28个棉花材料LT50的范围为:苗期-9.07~-0.12 ℃;盛蕾期-4.43~4.25 ℃;花铃期-4.02~9.69 ℃;吐絮期:-15.76~3.06 ℃。所有材料不同生育期的LT50平均表现为花铃期>盛蕾期>吐絮期>苗期,且差异显著。中J9645和新陆早35号属于全生育期高耐寒品种,新陆早26号属于全生育期冷敏感品种。研究探讨了LT50在棉花耐寒性鉴定上的应用,筛选出了不同生育期耐寒的棉花品种,提出分别以-4 ℃、-2 ℃、2 ℃、-4 ℃为苗期、盛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棉花耐寒性指标的临界温度,并建立了不同生育期棉花耐寒性标准,对棉花耐寒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