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N、P、K水平施肥对春石斛营养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杂交后代春石斛‘10213’(Dendrobium frigdaas ‘Little Bee’)营养生长特性和施肥的最佳效果,研究N、P、K 3因子3水平(L9(33))施肥对春石斛‘10213’营养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石斛‘10213’的株高、假鳞茎茎粗及叶片数增长在不同月份呈现动态变化,主茎的生长主要集中在4-8月,其中7月为生长高峰期;9-10月,主茎生长减缓,止叶开始形成,假鳞茎逐渐成熟。与对照相比,不同N、P、K水平处理明显加快主茎的生长和正常开花,并且开花时间明显提前2周左右,其中最利于植株营养生长的施肥组合为N3P1K3,最利于开花的施肥组合为N1P3K3。N是影响主茎生长的主要因素,其次为K、P;同时,N是影响植物矿质元素吸收的主要因素,它与植物叶片全氮、磷、钾含量呈正相关;其次为K,它与植物全K含量呈正相关。但过高N水平处理不利于假鳞茎的增粗和叶片全Ga和全Mg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及施用比例对头花蓼生长发育、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P、K不同肥料施用比例对头花蓼产量影响较大,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区组间差异不显著。以高量N、P+低量K肥(N2P2K1)处理产量最高;N肥效应最高,并且显著高于P、K肥;P肥效应次之且显著高于K肥;K肥效应最差,施用效果不佳;N、P肥对头花蓼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较大,N、P、K肥配施头花蓼槲皮素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体系下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养分积累、土壤酶活性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应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同供氮(0, 120, 180, 240 kg/hm~2,记为N0、N1、N2、N3)和供磷水平(0, 35, 70, 105 kg/hm~2,记为P0、P1、P2、P3),以单作玉米(施氮水平:N0、N2,施磷水平:P0、P2)为对照。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较玉米单作施氮磷的增效作用更明显,分别提高了20.16%和20.60%。套作玉米中,各氮磷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及速效养分有影响,相同磷素水平下,土壤脲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于施氮180 kg/hm~2时最高,土壤磷酸酶活性则受到抑制,有效磷含量较不施氮降低;相同氮素水平下,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脲酶、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有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碱解氮含量先增后减。相关分析表明,氮磷互作下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6~0.812),与玉米氮磷积累呈正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及植株吸磷量呈正相关,尤其与有效磷含量存在极显著关系(r=0.634~0.851)。综上,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下,由于种间效应和氮磷互作共同作用,活化了根际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提高土壤碱性氮含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利于玉米植株氮、磷素的累积。本试验研究范围内,套作模式下玉米氮磷配施以氮减至180 kg/hm~2、磷减至70 kg/hm~2时,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揭示钾素水平对小麦后期蚜虫抗性的影响效果及其机理, 为指导钾肥合理施用,降低小麦蚜虫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设置K0(0 )、K1(0.1 )、K2(0.15 )三个钾 (K2Omg/kg土)处理的盆栽试验并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供钾水平对小麦后期酚类物质、木质素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比较了处理间接种蚜虫种群变化动态的差异。【结果】接虫后14-28d,单株小麦蚜虫数量不同施钾处理间出现明显的差异,其中以K0蚜虫群体最高,其次是K2,K1最低。群体高峰期出现时间K2、K0较K1提前2-3天。三个处理相比,K1植株总酚、酚酸、木质素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PAL、TAL、POD、PPO)活性最高,其次是K2,K0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植株总酚、酚酸、木质素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与植株钾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但与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产量相关性显著。【结论】适量供钾可增加了植株对钾素的吸收,促进了植株生长和总酚、酚酸、木质素的合成及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从而可增加小麦对蚜虫的抗性;而供钾不足或过量,或降低了植株对钾素的吸收,或使植株对钾素产生奢移吸收,均不利于植株干物质积累和酚类物质、木质素的合成,从而降低了小麦对蚜虫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桔梗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含量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年生桔梗不同生育期栽培不同部位中N、P、K含量的测定,分析桔梗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状况。测定结果表明,桔梗茎部和叶片中的N含量随着植株生长而逐渐降低,整个生育期N元素含量分别降低了17.6%和23%。根部N含量呈上升趋势,整个生育期增长幅度为33.7%;P元素在桔梗各器官中的含量变化,在不同的生育期内有所不同。其中,根部P元素含量苗期最高为0.41%,开花期最低为0.34%,到种子期又提高到0.38%;根部K含量一直在增加,生育期内含量增加了0.24%。茎部和叶部K含量在现蕾期最低,分别为0.42%和0.51%。试验表明,苗期和开花期是N、P、K元素的需求旺盛期。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基肥中养分实际供给量对梨树叶片含量水平的影响,并为梨树施肥提供理论依据,2010和2011年以砂梨品种‘秋荣’(Pyrus serotina‘Akiba’)为试材,比较了鸡粪和菜籽饼2种基肥试验树生长期叶片中主要营养元素及硝态氮、铵态氮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种基肥对供试品种‘秋荣’叶片内全氮(N)、P、K、Mg、Fe、Cu 6种元素含量变化连续2年未见有显著影响,但施用菜籽饼有利于树体对Mn、Zn元素的吸收,基肥处理对生长期叶片中氨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大于硝态氮,鸡粪处理叶片铵态氮含量在6月中旬高于菜籽饼处理,而8月上旬后正好相反。基肥种类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与营养元素种类有密切关联,但基肥中各元素实际供给量对叶片中相应元素含量水平未见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供氮水平下野慈菇营养元素(N)的生殖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氮水平稻田杂草野慈菇(Sagittatia trifolia)的取样测定,研究了野慈菇在开花前期、盛花期和结实期各构件的营养元素(N)生殖分配特点。结果表明:从开花前期到结实期,野慈菇各器官中的全氮含量及总氮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根茎中氮元素分配比例上升,叶中氮元素分配比例下降,生殖器官中氮元素分配比例上升;在盛花期,氮元素分配格局表现为:叶>根茎>花>生殖附属器官(花葶),随着供氮量的增加,根茎中氮元素分配呈增大趋势,叶中氮元素分配呈减小趋势,氮元素生殖分配比例为:N2>N3>N1>CK;在结实期分配格局,则为:根茎>叶>果>生殖附属器官(花葶),优先将氮元素分配给营养贮藏器官--根茎,随着供氮量的增加,根茎中氮元素分配呈下降趋势,叶中氮元素分配呈上升趋势,氮元素生殖分配比例为:N3>N2>CK>N1;同时,在低供氮量下(CK和N1),野慈菇以无性繁殖为主;在高供氮量下(N2和N3),野慈菇则以有性繁殖为主。  相似文献   

8.
在液培试验条件下,研究了7个小麦基因型吸收N、P以及N/K、P/K比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钾水平下,不同小麦基因型植株含氮、磷量差异显著。在低钾或缺钾条件下7个小麦基因型间植株N/K比差异显著,P/K比差异不大。在供钾充足条件下,不同小麦基因型植株N/K、P/K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可以看出不同小麦基因型耐低钾及高效利用钾的能力与植株氮的吸收、氮钾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植株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与磷、钾配施对小麦植株氮磷钾含量、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氮(135kg N/hm 2)、中氮(225kg N/hm 2)和高氮(315kg N/hm 2)与2个磷钾用量(P2O5-K2O,90-120、135-180kg/hm 2)处理组合中,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干重、氮钾含量、氮钾累积量随供氮水平提高而增高;等氮条件下,增施磷钾使植株含氮量降低,植株氮、磷和钾累积量随磷钾用量增加而增多。各施肥处理生育期间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波动性变化,表现为起身期较冬前降低,起身至开花期不断增高,开花期至灌浆期明显下降,灌浆期至成熟期有所回升的特征。随生育进程,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不断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V”字形变化,在开花期达到谷底。高氮水平各生育时期的土壤速效磷、钾含量低于低氮处理;等氮水平下增施磷、钾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钾含量提高。单位面积穗数随供氮增多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以中氮处理最高;产量表现与穗数相似,但中、高氮处理差异较小。等氮水平下,增施磷钾可明显改善各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随供氮增多,单位氮素生产子粒能力降低,氮肥利用率下降;单位磷、钾素生产子粒能力随氮素用量增多呈低—高—低变化。研究表明,中氮(225kg N/hm 2)配施磷钾(P2O5-K2O,90-120kg/hm 2或135-180kg/hm 2)有利于调节生育期间土壤养分供应,改善植株养分吸收、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盐碱地燕麦高产栽培中的营养配比,利用生物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采用防雨棚土培方法,进行了氮、磷、钙营养元素不同配比对燕麦耐盐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因子氮、磷、钙剂不同调控处理能够促进燕麦植株的生长发育,减弱盐胁迫对细胞质膜的损伤,不同程度增加燕麦植株体内K+含量、减少Na+含量,增加K+/Na+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氮素粒肥水平下水稻精米矿质元素含量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变化,明确蛋白质及蒸煮食味品质与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以扬稻6号和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氮素粒肥水平,分别为对照(N1,0kg/hm 2)、中氮素粒肥(N2,90kg/hm 2)和高氮素粒肥(N3,150kg/hm 2),并对精米中矿质元素含量和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氮素粒肥水平的提高,精米中含氮量提高,大量元素P、K含量和中量元素Ca、Mg含量显著降低,微量元素Fe、Mn、Zn、Cu含量显著增加,Mg/K和Mg/(N·AC·K)表现为降低趋势,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多,直链淀粉含量有所减少,RVA谱特征值中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崩解值逐渐降低,回复值和消减值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食味值显著变差。相关分析发现,蛋白质含量与微量元素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大、中量元素含量和食味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Mg/K和Mg/(N·AC·K)与RVA谱特征值关系密切,有利于蒸煮食味品质的改善。由此可见,生产中应因地制宜地控制后期氮肥在适宜范围内,以提高稻米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蒸煮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土壤温度和肥料利用率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冬春季设施辣椒生产力。通过大田小区试验,设计土壤温度(对照不加温、加温土壤)和施肥方式(不施肥CK、常规尿素施肥N60和常规尿素减N24)2个因素对辣椒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不加温条件下,常规尿素施肥处理比CK辣椒植株总干质量、株高、成活率和产量不同程度增加,在较高氮肥用量的N60处理中增加程度较高;土壤加温条件下,N60和N24处理对辣椒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产量最高,且2个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加温有助于氮素养分的持续释放,在开花期处于低峰状态,这与加温条件下辣椒植株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有关;结果期,不加温条件碱解氮含量有所降低,但加温条件下持续升高。2种温度条件下,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生育期延长呈增加趋势,其中,CK处理在结果期明显增加,可能是由于氮元素亏缺状态下磷钾元素补充供应。土壤适宜加温使脲酶活性持续增加。因此,提高土壤温度比增施氮肥更有利于辣椒养分吸收和产量提高,使肥料得到有效发挥,有助于设施蔬菜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3.
石斛的药用成分含量直接影响其品质,筛选高品质的药用石斛对其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热水浸提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比较研究了26种野生石斛和9个春石斛品种成熟茎段多糖和生物碱含量的差异。野生种和春石斛品种多糖含量分别在2.0%~39.1%和9.4%~23.7%之间;而生物碱含量则分别在0%~0.638%和0.156%~0.308%之间。肿节石斛、铁皮石斛和齿瓣石斛在所有样品中多糖含量较高,而报春石斛的生物碱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他石斛,其次为兜唇石斛、玫瑰石斛和金钗石斛。按《中国植物志》石斛分组,检测的14种为石斛组,平均多糖和生物碱含量均较高,分别达23.2%和0.2%,其次为春石斛品种,分别达18.4%和0.2%。不同石斛的多糖和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生产应用中需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石斛。  相似文献   

14.
杨志彬  陈兵林  周治国 《作物学报》2008,34(8):1393-1402
试验于2004年在河南安阳(黄河流域黄淮棉区)和江苏南京(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大田进行。氮素设0、120、240、360和480 kg hm-2(分别用N0、N1、N2、N3、N4表示) 5个水平, 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85 kg hm-2和118 kg hm-2, 研究花铃期棉田土壤速效养分时间、空间变异特征及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生育进程, 两试点N0处理0~60 cm土壤各层碱解氮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其他4个处理先呈现下降趋势, 棉田追肥后, 含量明显增加, 之后明显降低, 吐絮后又开始回升; 两试点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0~60 cm土壤各层速效养分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相同土层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随距棉株水平距离的增加, 南京N1、N2、N3、N4处理呈下降趋势, N0处理水平变异特征不明显; 南京碱解氮含量时空变异较安阳显著, 安阳速效磷含量时空变异较南京显著。南京0~60 cm、安阳20~6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随距棉株水平距离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 而安阳0~20 cm呈现相反趋势。安阳、南京分别以360 kg hm-2和240 kg hm-2施氮水平棉花产量构成相对合理、皮棉产量最高、纤维长度和比强度较优。因此, 不同生态区应根据花铃期棉田速效养分时空变异特征, 确定适宜施肥量, 提高棉花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果表明:短日照是诱导甘薯开花的首要因素;重复法是诱导开花的最有效方法;嫁接对植株干物质和矿质元素的积累分配影响较大,其限制干物质及氮、磷、钾元素向根部输送,对开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不同氮水平下茶树/大豆间作对茶叶品质成分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4个氮水平(N0:0 g/kg,N1:0.25 g/kg,N2:0.50 g/kg,N3:1.00 g/kg)和茶树/大豆间作、茶树单作2种种植模式,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茶树/大豆间作显著提高茶叶氨基酸、咖啡碱及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了茶多酚的含量,改善了茶叶的营养品质以及产量;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的肥力状况.此外,在茶树/大豆间作系统中,与常规施氮水平(N2)下的单作相比,氮肥减施1/2(N1)并未显著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成分含量,还有效改善了土壤的肥力.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叶品质成分与土壤各营养成分的丰缺显著相关,以有效磷的影响最大.本试验条件下,茶树/大豆间作系统具有在减施氮肥而维持茶叶产量、品质和改良土壤养分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超甜玉米营养元素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超甜玉米各器官中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元素变化规律和累积量情况,采集不同生育期的玉米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甜玉米吸收各种养分的大小顺序为N>K>P>Ca>S>Mg。2、不同器官养分含量有差异,果实含氮、磷、镁、硫为各部位最高值;叶片钙含量最高;茎部钾含量最高。3、叶片磷、钾、镁含量与全株变化较为一致;茎中氮和钙含量与全株较为一致。4、甜玉米氮、钾、钙的比例随生长的不同而变化,成熟时N:P:K:Ca:Mg:S=1:0.11:0.90:0.09:0.05:0.06。  相似文献   

18.
不同磷水平对橡胶树幼苗氮钾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磷素的缺乏对橡胶树氮、钾吸收利用分配特性的影响,利用橡胶树PRIM600号实生无性系幼苗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磷水平(P2O5浓度为31、10、5、1、0 mg/L)下橡胶树氮和钾的吸收、利用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磷水平的下降,橡胶树氮、钾的吸收效率均显著降低。茎的氮利用效率随着磷水平的下降而显著升高。根、叶的氮利用效率在10 mg/L、5 mg/L、1 mg/L等轻度磷胁迫下与正常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在0 mg/L处理下与正常处理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茎的钾利用效率随着磷水平的下降显著提高,但叶、根等器官钾的利用效率无显著变化。同时,低磷胁迫下,橡胶树增加了对根系的氮、钾素分配比例,促进根的生长,从而增强橡胶树的氮、钾的吸收能力。此外,缺磷显著可提高橡胶树的N/P比和K/P比、降低N/K比。说明在缺磷条件下,磷是主要的生长限制因子,且会导致N/K比例失调,产生相对的氮素缺乏。在生产中,缺磷条件下应适当提高氮肥的比例,从而保持氮和钾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为国际上公认的茶叶品质成份。氮、磷、钾是茶树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们与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与含量有着密切关系。适量的施氮对茶叶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施氮不足或过量则会对茶叶品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此外,茶树有喜铵耐铵的特性,施用NH4+—N肥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磷能促进类黄酮物质的形成以及增加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钾能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的含量,对水浸出物、儿茶素等含量也有影响;不同钾肥品种对茶叶品质影响不同,就提高茶叶氨基酸的效果而言,以硫酸钾最好。氮、磷、钾三种元素配合施用对提高茶叶品质起到良好的效果,单施其中一种不仅无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反而会使茶叶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豆粕有机肥与化肥氮素不同配施比例对大棚黄瓜的肥料效应,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单施豆粕有机肥、豆粕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和单施化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氮、磷、钾施用量条件下,单施豆粕肥或单施化肥以及豆粕肥与化肥配施均可显著提高黄瓜总产量,M2N1、M1N1和M1N2处理的黄瓜前期产量分别比CK增产47.1%、68.6%和82.0%。各试验处理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差异均不显著,Vc含量以M2N1处理含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黄瓜氮和钾的吸收量,但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差异均不显著。黄瓜收获后各处理耕层土壤无机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H等肥力性状均有明显变化。土壤pH与土壤养分的变化均呈现负相关性,其中土壤pH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豆粕肥的氮、磷、钾养分释放率较高,完全可以替代普通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用于黄瓜生产,豆粕氮与化肥氮配施用比例以1:1或2:1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