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衢鲜5号是浙江省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秋季菜用大豆新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紫花、灰毛、结荚性好;鲜荚绿色,荚宽粒大,百荚鲜重250~270 g,百粒鲜重65~75 g;品质优良,食味鲜,鲜荚淀粉含量3.9%,可溶性总糖含量2.55%;产量高,鲜荚产量在10.5~12.0 t·hm-2。  相似文献   

2.
浙鲜豆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12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豆2012001)。具有丰产性好、优质、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等优良特性。株高35~40 cm,单株有效荚数24~28个,标准荚长6.1 cm、宽1.47 cm,每荚粒数20 粒,百荚鲜重280~300 g,百粒鲜重80~86 g,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SC7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4 d,一般鲜荚产量9.75 t·hm-2,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3.
浙鲜豆2013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鲜食春大豆新品种,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20052,具有丰产性较好、品质优等特点。生育期83 d,有限结荚习性,株高39.6 cm,主茎9.3节,有效分枝2.0个,单株有效荚数17.9个,多粒荚率66.2%,单株鲜荚重47.1 g,每500 g标准荚数158个,标准两粒荚荚长6.0 cm,荚宽1.4 cm,百粒鲜重81.7 g,籽粒扁圆形,种皮淡绿色、无光,种脐无色,子叶黄色,口感为香甜柔糯型。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感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感炭疽病。2019—2020年鲜食大豆春播组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830.6 kg, 2021年生产试验667 m2产量840.8 kg。  相似文献   

4.
浙农20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202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23002,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佳等特点。区试平均生育期79.4 d;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28.2 cm,主茎节数7.7节,有效分枝数3.3个;单株有效荚数29.1个,标准荚率72.6%,标准二粒荚荚长5.5 cm、荚宽1.5 cm,平均每荚粒数2.0粒;鲜百荚重304.3 g,鲜百粒重79.2 g;籽粒椭圆形,种皮淡绿色,子叶黄色,口感香甜柔糯。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和SC18株系,感炭疽病。2020—2021年浙江省鲜食春大豆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836.8 kg; 2022年生产试验667 m2平均产量660.0 kg,适宜在浙江及周边地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鲜食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鲜食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沪宁95-1和引豆9701毛豆生长势旺盛,早熟性好,产量较高,可作为本地区春季促早栽培品种进一步试种和推广;浙农6号产量最高,商品性优,可作为本地区春季露地主栽鲜食大豆品种进一步试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方式对3个菜用大豆品种外观性状、营养物质和食味主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净作相比,在间作模式下菜用大豆的外观品质除百粒鲜质量增大外,百荚鲜质量、百荚粒质量、一粒荚数、二粒荚数、三粒荚数和二粒荚率均降低;营养品质表现出菜用大豆的优良特性,其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均高于净作,浙鲜豆4号和沈鲜6号的游离氨基酸高于净作。青酥5号间作模式的外观品质表现较优,浙鲜豆4号次之,沈鲜6号较差,而营养品质则是沈鲜6号表现较优,青酥5号较差。对品种与种植方式2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外观品质主要受栽培方式影响,而营养品质受栽培方式和品种的共同影响。对各品质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百荚鲜质量与粗脂肪、百粒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百荚粒质量和甜味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呈显著正相关。可见,选用适当的菜用大豆品种,采用玉-豆间作种植可以达到较好的品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超早丰是从美国引进的特早熟丰产毛豆品种,出苗至收青豆50天左右。有限结荚,株高55厘米左右,分枝2~3个,主茎节数14~16个,圆叶,白花,荚有灰白色茸毛。单株结荚30个左右,每荚有豆2~3粒,鲜豆百粒重40克,荚壳薄,出籽率高,达到55%。鲜荚产量每667平方米(1亩)900公斤,高产达到1000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给天峨县鲜食大豆品种的引进、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引进的"浙鲜16""浙鲜19""苏鲜豆21号""苏鲜豆22号""南农46""南农J4-3""上海青""毛豆3号"共8个鲜食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在天峨县种植的适应性表现.[结果]所有品种口感风味好,且能正常成熟收获种子;除"苏鲜豆21号"和"浙鲜19"采摘生育期过长外,其余参试品种采摘期适宜;"苏鲜豆22号"综合效益显著低于其它品种.[结论]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天峨县种植的品种有"浙鲜16""毛豆3号""南农46""南农J4-3""上海青".  相似文献   

9.
特早50毛豆     
该品种是目前最理想的特早熟毛豆品种,籽粒大,生育期短,鲜粒商品性好,紫花,长叶,3~4粒荚,种皮金黄色,蛋白质含量高,熟性比其他特早熟毛豆都早,比合丰25提前1个星期上市。每亩用种6~7千克,3~5月底均可播种。  相似文献   

10.
豆类品种     
粤引浙-75大豆:有限生长型品种。中熟,青荚期采收:春植70—75天、夏植60~65天、秋植70~76天;全生育期春植95—105天,夏植90~100天,秋植95~110天。生长整齐,平均株高41.3~43.3厘米,平均结荚高度11.7~15.3厘米。叶倒卵圆型、深绿色,花白色,鲜荚翠绿色,青仁扁椭圆型,鲜翠绿色,粒大,百粒鲜重88.1~99.5克,百粒干重31.4~34.2克,豆易煮烂,味香而糯,口感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播期对鲜食春大豆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充分发挥各鲜食春大豆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市场价值,本研究以7个鲜食春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各鲜食春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生育期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苏成2号’、‘苏成4号’、‘苏成6号’、‘苏成7号’、‘新三号’在第2播期产量最高;‘苏成8号’、‘苏新6号’在第3播期产量最高;各品种开花期和采收期随着播期延迟而缩短;并在不同播期下,株高、分枝数、始荚高度、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鲜重及单株鲜籽重均发生显著变化。综上,只有适期播种,各鲜食春大豆品种才能发挥最高的产量潜力,建议第1播期应选择‘苏成4号’,第2播期选择‘苏成6号’,第3播期选择‘苏新6号’。  相似文献   

12.
浙鲜12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具有生育期早、丰产性较好、品质较优等特点。单株有效荚数24.0个,标准荚长5.4 cm、荚宽1.3 cm,百荚鲜质量261.8 g,百粒鲜质量72.3 g,新鲜籽粒淀粉含量4.3%,可溶性总糖含量2.7%。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中感SC18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79.5 d,一般667 m~2产量650 kg左右,适宜在浙江及周边省份作鲜食春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3.
浙豌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菜用大粒豌豆新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适宜在浙江省豌豆产区推广种植.表现植株蔓生,株高约110 cm,每株3~5蔓,每株结荚20~25荚.播种至鲜荚采收135~140 d.茎叶浅绿色,托叶大,白花.嫩荚绿色,平均荚长9.3 cm,荚宽2.1 cm,每荚含籽粒7~8粒,豆荚与豆粒大小均匀,单荚重10 g,百粒鲜重66g.嫩豆粒味甜、色翠绿,中等成熟时质糯.品质佳,耐贮运,适宜鲜食和速冻.一般鲜荚产量15 t/hm2.总结了浙豌1号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浙农6号等菜用春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农6号、浙农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6号淀粉、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3.7%和3.48%,品质好,商品性好,但对病毒病抗性一般,栽培时须及时防治蚜虫,以降低病毒病的发病率。浙农8号、浙鲜豆6号和辽鲜1号3个品种早熟性好,产量高,品质好,病毒病发病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15.
从低纬度地区的江苏、浙江引种鲜食菜用大豆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引种的鲜食菜用大豆品种株高、主茎节数、单株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是决定株型的主要因素;一粒荚、二粒荚、多粒荚、单株荚数、百粒鲜重是构成鲜荚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播种期的延迟,大豆整个生育期缩短,鲜荚及成熟后的籽粒产量(干重)减少.其中:苏新6...  相似文献   

16.
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生育特性及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研究了全国4个省区7个菜用大豆品种(系)在沈阳地区的生育特性及荚长、荚宽、蛋白质、脂肪等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南农95C-13不适合在沈阳地区种植。台292、辽鲜1号、东农96-002、东农1号、上农705的摘荚持续时间较长,范围在19~24d,能较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东农96-002的荚长最长(6.54cm);东农1号的荚宽最宽(1.59cm)、荚厚最厚(0.98cm);上农705和台292的百荚鲜重最大,分别为305.7g和302.1g;辽鲜1号和上农705的百粒鲜重最大,分别为63.7g和63.6g;上农705的百粒体积最大(64.4cm3),且鲜荚产量最高(9383.8kg.hm-2)。辽鲜1号的蛋白质干基含量最高(483.4mg.g-1),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70﹡﹡,n=5);辽鲜1号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系)。最终,选出辽鲜1号、东农96-002、东农1号和上农705品种(系)最适合在沈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3):59-59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品种来源:从日本大豆NP中选出,原名忻毛豆1号;特征特性:株高30~35cm,有限结荚习性。分枝3~6个,结荚高度8cm左右,主茎节数8~10个,单株荚数23个左右,单株粒数2~6个。果荚长6cm左右,宽1.4cm左右。叶形为卵圆形,叶色深绿。白花,白茸毛,荚色微黄,粒色浅绿。荚大粒大,百荚鲜重327g左右,百粒鲜重67g左右,百粒干重39g左右。鼓粒集中,早熟性好。在忻州地区夏播采荚期为80~85d,春播采荚期为95~100d。  相似文献   

18.
对引进的19份毛豆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1)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主茎分枝数、百粒重、单株荚数、底荚高、单株粒数、株高、单株产量、主茎节数、茎粗、生育期.2)单株产量与百粒重呈极度正相关,与底荚高、主茎分枝数、茎粗、单株粒数呈正相关,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呈负相关.因此要增加单株产量,首先要考虑选择百粒重大的品种,其次是选择茎杆粗壮,主茎分枝数及单株粒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2017年平湖市引进浙鲜12、浙鲜9号、绿领1号等大豆品种13个进行试验及示范,筛选出适宜平湖市种植的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好的优质春大豆品种浙鲜12,2018年开展浙鲜12菜用春大豆百亩方示范试验,产量增幅显著。介绍浙鲜12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六丰毛豆     
早中熟,株高65厘米,有限结荚习性。有效分枝2个左右,主茎12节。紫花,白茸毛,叶卵圆形。杆硬粗壮,抗倒伏,耐肥水。该品种为春型毛豆品种,安徽省中南部地区4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为宜,7月下旬可陆续上市,平均单株有荚30个,每荚2~3粒,单株粒数60~65个,单荚鲜重2.7克,百粒鲜重66~70克,单株可产鲜荚81克左右,鲜粒45克左右,亩产鲜荚750~1 000千克,鲜荚宽大,皮色浓绿,籽粒饱满。该品种适宜在肥力条件好的地方种植,合理密度为1.3~1.5万株/亩,即行距35厘米,株距25厘米,双株定苗。足墒下种抓全苗,因其籽粒大,需水较多,开穴带水点播。为保证全苗,可适当增加播种量。花荚期追肥。适时采收,一般80%以上豆粒鼓至最大时为最佳采收期。 以上品种安徽省种子总公司有售垂询电话:(0551)26185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