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田斜纹夜蛾及烟粉虱对大蒜乙醇抽提物的生物活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荣泉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380-383
摘 要:本文采用室内测定及大田试验,研究了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田斜纹夜蛾及烟粉虱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大蒜乙醇抽提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有一定的拒食和毒杀作用,但其效果较差;而对烟粉虱具有明显的忌避作用和干扰作用。除处理后72 h 浓度为1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粉虱成虫的忌避作用较差外,各浓度抽提物对烟粉虱成虫的忌避作用均较好,其忌避率在69.44%-100.00%;该抽提物对烟粉虱的大田拒食率为54.83%和68.63%;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452和0.314。因此,可尝试以大蒜为原料研究烟草保护剂及在烟田利用大蒜作为一种忌避或驱避作物控制烟田斜纹夜蛾及烟粉虱。  相似文献   

2.
邱晨  缪勇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90-193
摘要: 研究了9 种非十字花科蔬菜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9 种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对菜青虫成虫产卵都有较好的忌避作用, 但对卵和低龄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明显。其中茼蒿、大蒜和番茄对菜青虫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较好,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达到0.0965、0.1166和0.0557, 即控制效果分别达到90.35%、88.34%和94.43%。  相似文献   

3.
大蒜挥发油对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以乙醚、正己烷作为有机溶剂提取大蒜挥发油,详细研究了其对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有机溶剂提取的大蒜挥发油对米象成虫均具有较强的驱避、触杀、抑制和熏蒸作用,尤其是乙醚提取的大蒜挥发油的驱避作用和熏蒸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龙岩烟区烟蚜种群对烤烟不同品种及其小气候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龙岩烟区烤烟不同品种对烟蚜种群的影响,于2014年2-6月在福建省烟草公司龙岩市公司烟科所基地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月上中旬有翅烟蚜逐渐迁入烟田,在4月下旬至5月达高峰期,有翅烟蚜迁飞到烟田有两个高峰期,基本呈现双峰曲线,5月下至6月上旬急剧减少;烟田小气候的温度与闽烟35烟株上有翅烟蚜虫口密度、有有翅蚜株率或云烟87烟株上僵蚜虫口密度间均有显著性相关;不同品种对烟蚜虫口密度、有蚜株率、无翅蚜或僵蚜虫口密度间均达显著性差异,特别对僵蚜虫口密度在早春烟组和春烟组中影响一致;对无翅蚜、僵蚜虫口密度影响也较一致。研究结果说明,不同品种对龙岩烟区烟蚜种群、有翅、无翅和僵蚜的影响不同;田间小气候对烟蚜种群的影响,决定于不同的品种种类。无翅烟蚜、僵蚜虫口密度可能是影响烟蚜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对选育抗蚜品种和烟蚜及其传播的病害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几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菜青虫的干扰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9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结果表明,9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菜青虫成虫产卵都有较好的忌避作用,但对卵和低龄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明显。其中百部、贯众、槟榔对菜青虫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较好,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达到0.3180、0.3837、0.4134,即控制效果分别达到68.2%、61.63%和58.66%。  相似文献   

6.
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实验种群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室内测定了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F0代成蚜的干扰作用,同时通过组建吡虫啉亚致死剂量胁迫下桃蚜F1代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利用生命表参数、种群趋势指数(I)以及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系统分析了吡虫啉对桃蚜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室内种群F0代成蚜的胁迫效应主要表现为降低繁殖力与缩短成蚜寿命;对F1代的胁迫效应表现为降低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延长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以及压低种群趋势指数。吡虫啉亚致死剂量胁迫下对桃蚜实验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均小于1。研究结果说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具有持续控制作用,不存在刺激桃蚜增殖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感染病毒的烟草对烟蚜种群及蜜露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感染CMV,PVY后的烟草对介体烟蚜的种群及蜜露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PVY病株有助于介体烟蚜种群数量的增长;CMV病株在接蚜初期,不利于烟蚜若蚜的存活与发育,但到后期种群数量与健株之间无明显差异。24 h内,以PVY病株上烟蚜的蜜露排泄量最大,健株次之;CMV病株最少。  相似文献   

8.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散放次数及其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散放次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蚜量较低的条件下,采用逐次(三次以上)放蜂的方法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可有效地控制烟蚜种群的增长。对放蜂防治田、常规施药田和不施药烟田的烟蚜数量调查结果表明,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田间防治效果明显,与常规施药田的防治效果相当。对放蜂区和常规施药防治区内烟农施用杀虫剂情况的调查表明,在放蜂区施用杀虫剂的平均次数为1.83次,而常规施药防治区为3.05次,放蜂区的施药次数比常规防治区减少40%。  相似文献   

9.
8种植物挥发物和浸提液对三七根腐病菌的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测定了8种植物的挥发物和浸提液对引起三七根腐病的恶疫霉菌和腐皮镰孢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葱属作物大蒜、洋葱、葱及韭菜的挥发物和浸提液对恶疫霉菌和腐皮镰孢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大蒜挥发物和浸提液的抑菌活性最强;生姜、鱼腥草、香菜茎和薄荷的挥发物抑菌效果不明显,甚至在低浓度下出现促进菌丝生长的现象,而生姜、香菜根和叶的浸提液对恶疫霉菌和腐皮镰刀菌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作物轮作控制三七根腐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荆挥发油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及种群控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采用三角瓶熏蒸法、滤纸药膜法、选择饲料法和药剂拌粮法,分别测定了黄荆挥发油对玉米象成虫的熏蒸、触杀、驱避和种群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黄荆挥发油在50μL.L-1、100μL.L-1浓度下熏蒸处理72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2.1%和100%;处理后72 h的触杀毒力LC50为0.3377 mg.L-1;以0.2%剂量处理小麦,处理后48 h和72 h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率分别达84.9%和69.2%;在4 g/kg处理剂量下,处理小麦后72 h和168 h,对玉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处理后55天,对F1代成虫的种群抑制率也达100%,持续控制效果十分理想。黄荆挥发油作为储粮保护剂具有很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福桔果皮精油对黄粉虫成虫的驱避作用和种群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榕村 《粮食储藏》2009,38(4):18-20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福桔果皮精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出其主要成分是α-柠檬烯。采用滤纸药膜法和饲料拌药法分别研究了福桔果皮精油对黄粉虫成虫的驱避作用和种群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桔果皮精油对黄粉虫成虫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和种群抑制作用,驱避作用和种群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压片法对源自新疆不同地理分布区的大蒜的核型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为新疆大蒜品种改良、新品种培育以及遗传多样性特征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为二倍体2n=2x=16,随体出现在短臂上,核型均为2A。新疆大蒜无M染色体,内地中牟大蒜有1条M染色体。源自新疆昭苏、皮山和焉耆的紫皮大蒜核型公式相同K (2n) = 2x = 13m+3sm,而源自吉木萨尔的白皮大蒜与它们三者的区别在于含有1条st染色体,源自阿合奇的白皮大蒜则少1条sm染色体,多1条m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5.85-58.05 %。不同地理分布区的大蒜存在染色体类型、臂比、随体的位置和数目以及相对长度组成的差异。紫皮品种染色体结构比白皮品种相对稳定。随体与大蒜的栽培季节以及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关系,染色体结构变异是造成不同地理环境间引种引起品种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将苦楝籽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4种溶剂的提取物设计成不同剂量,对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进行驱避、触杀试验,计算驱避率和校正死亡率.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溶剂的提取物对玉米象的驱避效果不明显,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具有很好的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研究人员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试验,研究了大蒜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大蒜不同部位粗提物均对辣椒疫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特别是鳞茎粗提物,在150.0mg/mL浓度下,对辣椒疫病菌生长抑制率达100.00%。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下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大蒜各部位粗提物对辣椒疫病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大蒜鳞茎粗提物浓度  相似文献   

15.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提取苍耳、枫杨和苦楝三种植物精油,研究其对玉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苍耳、枫杨和苦楝精油对玉米象成虫均具有较强的驱避、熏蒸和触杀作用.其中苦楝和枫杨精油的驱避效果较好,处理120 h后,对玉米象的驱避率达到Ⅳ级;苦楝的熏蒸作用最好,处理72 h后,熏蒸校正死亡率达到91.1%;枫杨精油的触杀效果最好,处理96 h后,触杀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研究表明:枫杨、苦楝和苍耳精油具有作为储粮防护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温度及烟草CMV病株对烟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19℃、22℃、25℃、28℃和31℃恒温条件下,CMV烟草病株和健康烟草与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在健康烟株(对照)和病株(处理)叶碟饲养条件下,烟蚜的成虫寿命和世代历期都显著缩短,繁殖力减弱。19℃时烟蚜的成虫寿命和世代历期最长,31℃时烟蚜最短。CMV烟草病株对烟蚜存活率和繁殖力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烟草病株造成烟蚜成活率降低。烟蚜取食CMV烟草病株时,19℃烟蚜的繁殖力最强为36.9头,31℃最弱为2.17头。净增殖率R0在22℃时最大,在31℃时最小。周限增长率λ和内禀增长率rm在28℃和31℃时最大,在22℃时最小。世代平均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在22℃时最大,在31℃时最小。研究结果说明,烟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和感染CMV的烟草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强 《中国种业》2022,(7):133-135
以大蒜优秀地方品种莱芜大白皮为例,分析了莱芜大蒜的特点,就莱芜大白皮蒜高产综合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一是就莱芜大白皮存在的品种种性退化问题,提出提纯复壮的 3 个技术方式,即异地换种方式、气生鳞茎繁殖方式、脱毒繁殖方式,恢复良种特性;二是从地块选择、选种插播,到苗期管理、中后期管理等不同阶段,采取良种良法配套种植模式,对莱芜大白皮高产肥水措施进行精细化管理;三是针对大蒜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根治措施。通过以上 3 个方面措施,提高莱芜大白皮蒜的产量和质量,以便为莱芜大蒜生产提供指导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不同的薹用大蒜品种在湄潭县的综合增产效应,在2004—2005年试验引进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好的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证明麻江大蒜、威宁紫皮大蒜、板桥紫皮大蒜各性状表现优异,均比对照遵义白蒜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9.
香茅精油对两种主要储粮害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肖洪美  屠康 《粮食储藏》2008,37(3):8-11
研究了香茅精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都有很强的驱避性,对赤拟谷盗的驱避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增强的趋势.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成虫都保持了较强的的熏蒸活性.对玉米象有较强的触杀活性,而对赤拟谷盗的触杀活性较弱.剂量为0.15%(v/w)的香茅精油的丙酮稀释液对玉米象成虫的种群抑制率在第6天达到100%,剂量为0.1%(v/w)的香茅精油的丙酮稀释液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种群抑制率在第6天也达到了100%.研究表明香茅精油具有作为储粮保护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为制定出一套更适宜于陕西汉中烟区烟蚜防治技术规程,2015—2016年采用黄皿诱蚜法及系统调查法分别对有翅蚜迁飞扩散规律及烟蚜田间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1)烟蚜一般在桃树及冬蔬菜上越冬。以卵越冬的烟蚜,2月底至3月初孵化为干母,一般在桃树上繁殖3代,3月底至4月初出现有翅蚜;(2)有翅蚜迁飞始于4月初,5月上、中旬有翅蚜向烟田迁飞,行孤雌胎生繁殖后代,以无翅蚜表现种群,蚜群数量最高峰出现在7月上中旬,8月以后数量逐渐下降,9月迁回桃树及十字花科蔬菜继续为害;(3)汉中烟区烟蚜天敌主要有烟蚜茧蜂 、食蚜蝇及瓢虫,其中烟蚜茧蜂为优势种群,约占调查总数的88.68%,自然寄生率约为29.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