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光对烟苗生长及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湖南冬季大棚育苗低温寡照的障碍,研究光照强度对烟苗生长及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在水温恒定条件下分别采用LED蓝:红=1:1的配比组合灯补光(补光强度分别为3000、4500、6000 lx),结果表明:随光照强度的增加,烟苗的出叶天数减少,而叶片生长速率加快,各处理存在显著差异;补光强度达到6000 lx,烟苗茎粗,茎高、干鲜重和干鲜比大,幼苗干物质积累最多;质体色素和根系活力受光照强度影响较大,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根系活力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升高,而叶绿素a/b比值减少,表明补光有利于培育烟草壮苗,可以提高成苗素质。  相似文献   

2.
几种彩叶植物生长期色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分光光度法对紫叶矮樱、美人梅、红栌、红宝石海棠等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紫叶矮樱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大;紫叶矮樱、美人梅、红栌和红宝石海棠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比值均小于3∶1;花青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紫叶矮樱、美人梅、红栌、红宝石海棠、黄栌、贴梗海棠,且花青素在紫(红)色系彩叶植物叶片的呈色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 LED 光源对乌塌菜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花小八叶乌塌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LED精量调制光源,设红光、蓝光、红/蓝(3/1)、红/蓝(7/1)、白/红/蓝(3/2/1)5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乌塌菜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以红/蓝(7/1)处理最高,且叶绿素总量与红/蓝光比值呈正相关;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以红光处理最高,而蓝光处理下有较高的胞间CO2浓度;不同光质处理对乌塌菜的荧光参数有较大影响,白光的Fm/Fo、Fv/Fo和ΦPSⅡ均最大;红光可以提高可溶性糖含量而蓝光却能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白光能增加维生素C含量。综合分析得出,红/蓝(7/1)有利于增加光合色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4.
低磷胁迫下光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低磷胁迫下不同光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抗性的影响,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设置2种不同光质(蓝紫光、白光)与3个磷素水平(0.22、0.44、0.66 mmol/L)共6个组合处理。结果表明,与正常供磷水平相比,轻度、重度低磷胁迫下番茄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生物量均显著降低,总根长、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同时,低磷胁迫下,相较于白光处理,蓝紫光处理明显增加了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总根长、总表面积、平均直径;同时降低了叶片和根系中的MDA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进而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积累。综上,蓝紫光处理能够增强番茄植株对低磷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柠檬幼树对土壤pH值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扩大柠檬种植范围,确定其适生的土壤酸度范围。以1 年生柠檬幼树为试验材料,用盐酸和生石灰溶液浇淋盆栽柠檬土壤,以调节土壤pH值,测定柠檬叶片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土壤酸度对柠檬幼树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a、b 和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pH 7~8 最高。同时,在此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在pH 7~8含量较高。适合柠檬‘云柠1号’栽培的土壤pH 7~8,而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柠檬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对羽衣甘蓝成色机理中植物光合色素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7种国内外观赏羽衣甘蓝为材料,进行内外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对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进行比较,分析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总量的比值.结果 表明,在生长期,观赏羽衣甘蓝外叶的叶绿素总含量呈下降趋势,内叶的变化无规律性,且外叶的叶绿素总含量大于内叶.不同品种之间、同一品种的外叶与内叶之间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外叶、内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相反,外叶为下降趋势,内叶为上升趋势.在幼苗期至转色期,观赏羽衣甘蓝叶绿素a/b比值为2.53~3.31,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总含量的比值为0.11~0.30.在观赏期、抽薹期,观赏羽衣甘蓝外叶的叶绿素a/b比值小于3,内叶的比值大于3,内叶的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总含量的比值均大于外叶.通过探究观赏羽衣甘蓝叶片生长期光合色素变化规律,为羽衣甘蓝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并为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的应用做出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风箱果叶色变化及呈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风箱果叶片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中叶色变化及呈色机理的问题,以风箱果、‘金叶’风箱果、‘紫叶’风箱果为材料,对其叶片从幼嫩到成熟转变过程5 个生长阶段的叶部特征和叶色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并采用徒手切片法观察叶片中色素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随着3 种风箱果的生长,叶片面积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紫叶’风箱果叶面积最大;3 种风箱果叶绿素a 含量、叶绿素b 含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风箱果不同生长阶段叶绿素a 含量、叶绿素b 含量均显著高于‘紫叶’风箱果和‘金叶’风箱果;3 种风箱果叶片色素均主要分布于栅栏组织内,在海绵组织和表皮细胞分布较少。上述结果明确了风箱果叶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叶部特征和叶色表现,为其科学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光照强度对观赏凤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最有利于凤梨生长的光照强度,本实验以观赏凤梨品种‘丹尼斯’为材料,采用遮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观赏凤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在75%自然光强下,观赏凤梨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其次为50%光强处理和25%光强处理;不同遮光处理均提高了观赏凤梨叶片的含氮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27.2%、98.2%、85.9%,以75%光强处理提高幅度最大,但对根系的含氮量影响较小;75%光强处理的叶片和根系含碳量比全光照分别提高了153.3%和33.3%,但是75%光强处理下的叶片C/N最低,根系C/N最高;75%光强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植株生长势最强。总之,在太原地区高温季节,以透光率为自然光强的75%,即2.25万~3万Lux的光照强度最有利于观赏凤梨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对羽衣甘蓝成色机理中植物光合色素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7种国内外观赏羽衣甘蓝为材料,进行内外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对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进行比较,分析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总量的比值.结果 表明,在生长期,观赏羽衣甘蓝外叶的叶绿素总含量呈下降趋势,内叶的变化无规律性,且外叶的叶绿素总含量大于内叶.不同品种之间、同一品种的外叶与内叶之间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外叶、内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相反,外叶为下降趋势,内叶为上升趋势.在幼苗期至转色期,观赏羽衣甘蓝叶绿素a/b比值为2.53~3.31,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总含量的比值为0.11~0.30.在观赏期、抽薹期,观赏羽衣甘蓝外叶的叶绿素a/b比值小于3,内叶的比值大于3,内叶的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总含量的比值均大于外叶.通过探究观赏羽衣甘蓝叶片生长期光合色素变化规律,为羽衣甘蓝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并为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的应用做出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以烤烟品种K326为供试材料开展土培盆栽试验,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设置3种光照强度,研究叶面喷施钙素对不同光照强度下烤烟叶片光合色素、气体交换参数、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探明外源钙对光胁迫条件下烤烟光合生理特性及抗氧化系统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喷施外源钙可以增加不同光照强度下烤烟叶片的叶绿素(Chla+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Chla+b和Car含量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400~500μmol/(m2·s)低光(L1)和1500~1800μmol/(m2·s)高光(L3)处理。烤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随光强增加而升高,但光能利用效率(LUE)以L1处理最高。增施外源钙后烤烟叶片的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以及LUE显著增加,且在L1与L3处理下LUE增加比例较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83%~5.63%和4.65%~7.75%。高光喷钙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丙二醛含量最低。喷施外源钙可提高烟草叶片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保护光胁迫条件下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不受伤害,促进光合效率提高,有利于光合碳同化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桑树幼苗对红蓝组合光的响应机制,以LEDs为光源,以桑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红光(0B)、蓝光(100%B)和红蓝组合光(15%B、20%B、30%B、50%B) 6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红蓝光对桑树幼苗生长、光合活性、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可促进桑树幼苗的茎伸长和叶片展开,但引起桑树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碳代谢能力降低;而补充蓝光虽然抑制桑树幼苗茎伸长和叶片展开,却逆转或削弱了这些红光的负面效应,促进叶片比叶质量、Pn、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片Rubisco活性增强。相比于白光、红蓝组合光和蓝光处理,红光下桑树叶片Pn降低可能主要是由于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Rubisco含量和活性降低造成的。总体来看,红蓝组合光下植株的生长状况、生理特征与白光处理相似。由此可知,一定比例的红蓝组合光(15%B和20%B)可减弱单质红光、蓝光对桑树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在红光基础上补充蓝光对保持桑树幼苗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驱动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营养液膜栽培生菜光合与蒸腾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营养液(NFT)栽培条件下散叶生菜光合与蒸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盛期前单位重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均为:下位叶>叶位叶>上位叶;生长后期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象。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时和15:00时左右;13:00时有一“低谷”即午休。高温低温是造成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呈正相当;多数情况下与光合速率有一定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不同比例红蓝光对烟苗生长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索湖南冬季烤烟漂浮育苗补光技术,研究不同比例红蓝光对烟苗根系和叶片生长及主要碳氮代谢产物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蓝光与红光1:3、1:1、3:1比例组合的 LED灯,并且与日光灯组合成不同照光强度光源对烟苗进行光照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光质和照光强度对烟苗的出叶时间影响不大;照光强度达到7200 lx以上且红光︰蓝光比为3:1时,烟苗生长最好。红光︰蓝光为3:1有利于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及生长,而红光︰蓝光为1:3可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提高。组合光源光照下蓝光强度占总照光强度的5%~15%时,对烟苗的茎的作用尤为明显。随着照光强度增加,组合光源中红光︰蓝光为3:1处理的烟苗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转化酶活性显著提高;组合光源中红光︰蓝光为1:3处理烟苗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光质及光照强度对烟苗叶绿素合成、碳氮代谢具有十分灵敏的调节作用。合理光照可促进烤烟幼苗根系与叶片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羽衣甘蓝生长期色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彩叶植物羽衣甘蓝彩色形成机理的探索,以12个羽衣甘蓝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内叶(变色叶)、外叶(非变色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外叶的叶绿素a、b及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观赏期外叶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至抽薹期‘名古屋红’叶绿素总量仅占幼苗期的65.7%。内叶叶绿素总量下降幅度大于外叶,降幅最大的是‘名古屋白’,观赏期含量比幼苗期降低了96.1%。内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内叶的叶绿素a/b比值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均高于外叶。品种间色素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幼苗期和观赏期,‘名古屋红’的外叶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粉鹤’最低。幼苗期品种间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不大,而其他时期则存在显著差异。所有羽衣甘蓝品种在幼苗期均未检测到花青苷,观赏期和抽薹期只有紫色品种的内叶检测到花青苷。花青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红鹤’、‘大阪红’、‘桃鹤’、‘名古屋红’、‘红寿’、‘红鸥’、‘粉鹤’。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茄子702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饱和点(LSP)、光饱和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AQY)、CO2饱和点(CSP)、羧化效率(CE)和RuBP最大再生速率均下降;光补偿点(LCP)、CO2补偿点(CCP)均上升;胞间CO2浓度(Ci)先降低后升高.以上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伤害了茄子幼苗的光合机构.  相似文献   

16.
氮素水平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氮素水平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测定了营养液培养下棉苗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参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棉花幼苗地上部干重、叶绿素a+b、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Ⅱ的潜在活性、PSⅡ光化学最大效率均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棉花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氮浓度为4 mmol·L-1;随处理时间延长,处理间差异先增加后减少,处理第12天时,除根冠比外,各指标均与氮浓度极显著相关;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对氮素的响应最为灵敏;鲁棉研28各光合指标下降程度大于银瑞361和农大棉8号,3个品种对氮素敏感性依次为:鲁棉研28>银瑞361>农大棉8号.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胁迫条件下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一年生蓝盆花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NaCl浓度溶液对幼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NaCl浓度低于0.30%时,蓝盆花幼苗可正常进行生长,高于此浓度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开始出现受害症状;在0.30%NaCl胁迫下,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升高,且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细胞膜透性升高幅度不断加大;叶片中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NaCl浓度为0.30%时均达最大值,随着浓度升高其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和Chl a/b随着浓度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本研究显示蓝盆花幼苗在含盐量小于0.30%的土壤上可正常生长,超过该浓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会受到显著影响,因此适于蓝盆花幼苗生长的NaCl浓度大约为0.30%。本研究为盐渍地区蓝盆花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理解光在夏枯草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中的作用,本研究以LED灯管为光源,分别设置4组不同强度的白光和红光,探究光强和光质对夏枯草幼苗生长指标、光合特性指标、迷迭香酸含量和迷迭香酸生源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提高两种光质的强度均可促进夏枯草幼苗的生长,且在同等强度条件下,红光较白光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迷迭香酸的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同等强度的两种光质相比,红光在较低强度条件下抑制迷迭香酸的积累,较高强度条件下两种光质的调控作用则无明显差异。迷迭香酸生源途径上8个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PAL、C4H、TAT和RAS的表达受两种光质的诱导,与迷迭香酸含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适当强度的红光可以在不影响夏枯草迷迭香酸积累的情况下促进其生长,在高产优质的夏枯草药材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增强的UV-B辐射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粳稻品种沈农6014及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UV-B辐射增强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即自然光照(TCK)处理、紫外辐射增强5%(T1)和增强L0%(T2)处理.结果表明,增强的UV-B辐射能够降低水稻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光舍有效辐射利用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为先增大后减少.  相似文献   

20.
光照强度对马齿苋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光照强度对马齿苋生长发育、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人工遮光的方法,于马齿苋苗期进行遮荫,透光率分别为100%,(50±5)%和(25±5)%。分别测定了马齿苋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在100%透光条件下,马齿苋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植株高度、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a/b值均与25%透光率条件存在显著性差异。马齿苋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2 000μmol/(m2.s)和84μmol/(m2.s)。因此,马齿苋在营养生长期需要强光照,正常光照强度有利于马齿苋生长。马齿苋经遮荫处理后,光补偿点由84μmol/(m2.s)降至25μmol/(m2.s),说明其对光强具有较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