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入库前,通过机械除虫、筛下物处理等方法,初步降低害虫密度;粮食入库过程中,采取边入库边施用防护剂局部诱杀等方式,控制害虫孳生蔓延;入库完成后,及时进行熏蒸处理彻底杀灭害虫,保持粮堆无虫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检验效率、降低检验成本、提高准确度、降低检验风险,建立一种较为方便、快速、准确、安全的碘含量测定前处理方法,对GB 5413.2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碘的测定前处理方法》进行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吸取滤液体积2 mL,加入硫酸体积0.14 mL,正己烷加入体积为10 mL。本前处理方法在0~12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 9,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3%,RSD为1.30%;改进后前处理方法响应较原方法提高3.6倍。改进后的前处理方法较改进后的前处理方法简化了前处理步骤,减少了有机试剂用量,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检验时间,降低了检验成本及前处理过程对检验员的危害,同时提高了检验的精密度、准确度,使整个检验过程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3.
很多粮食企业在保管原粮时,为了确保粮食安全采用烘干、晾晒、通风降水等方法,将原粮的水分严格控制在规定的安全水分标准以下,最终导致储粮水分减量损耗过高。这样不但造成了粮食的资源浪费,让粮食仓储企业承受了相应的经济损失,而且降低了粮食的食用品质,减弱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此,采用增水调质的方法适当提高原粮的出库水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方面的损失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干燥过程对玉米质量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部分产粮区都建有粮食烘干塔,它对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粮食本身的特性,在出入仓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产生粉尘。这些粉尘主要包括:夹杂在原粮中的泥灰砂土、粮粒的表皮和外壳。一直以来,在粮食仓储环节,粮食出入仓过程中的粉尘控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在粮食出入库作业现场尘土飞扬,工作环境差,给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给库区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政策法规     
《种子世界》2008,(5):58-59
国务院:关于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发改委: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限制玉米等原粮出口。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立筒仓不同部位进行气密性改造,提升仓房气密性。结果表明,改造后试验仓房气密性半衰期最高可达1343 s,提升幅度最高达662.5%,为后期安全和绿色储粮提供了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续粮食保管成本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粮食脂肪酸值前处理方法改进的研究背景,介绍了粮食脂肪酸值专用离心机、专用离心管和专用离心管振荡器的设计思路。通过改进粮食脂肪酸值测定方法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相关设备的研制,有效提高了样品提取工作效率和提取液分离效率,降低了器皿的使用和清洗数量,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
应用粮食“四散”技术,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增加仓房利用率,提高装卸和运输的作业效率,减少包装物的使用,减少粮食的损耗,降低能源的消耗,还有利于储粮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粮食在储存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重金属镉为例,使用湿法消解消化样品,对传统粮食中重金属检测的前处理消解设备进行改造,并比较设备改造前后样品中镉含量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发现设备改良进行消解不影响样品镉含量,且改良后的设备经济、高效,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粮食中重金属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粮食物流是粮食商品流通的重要内容构成,加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粮食物流服务水平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的重要路径。阐述了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与粮食流通成本控制的关系,分析了粮食流通运行、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构筑现代粮食物流体系,进一步有效控制粮食流通成本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褐潮土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生产功能演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14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褐潮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生产功能、产量可持续性指数及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为褐潮土作物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14年产量平均,NPK比CK、N、NK、PK分别增产459%、386%、280%、205%(小麦)和154%、108%、87%、78%(玉米);NPK+M(NPK配施厩肥)比NPK平均增产12%,NPK+S(NPK加秸秆)与NPK产量相当。NPK及NPK配施有机肥(包括厩肥和秸秆)处理的小麦、玉米产量可持续性指数高于N、P不均衡施用处理。化肥肥效因作物种类、施肥组合而不同,N肥单施时小麦和玉米N的农学效率降低,而NPK配施时N的农学效率有上升趋势,平均分别为16 kg/kg N(小麦)和14 kg/kg N(玉米);磷肥肥效具有短期的叠加效应,P的农学效率小麦大于玉米,种植10年后P的农学效率最高可达最初的4.5~7倍;K的农学效率在试验进行十年后NK处理平均为负值,同期NPK处理中小麦K的农学效率却急剧增加,K成为作物高产的限制因素;有机肥对小麦和玉米的农学效率分别为21 kg/t和25 kg/t,秸秆对小麦和玉米的农学效率分别为负值和37 kg/t。NPK均衡施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等肥力指标;NPK配施有机肥能加快土壤有机质和N、P、K养分的积累;NPK不均衡施肥导致土壤中此种营养元素的耗竭。  相似文献   

13.
以早稻中早25收割后进行33h 40℃烘干处理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烘干种子在不同处理下的发芽表现。结果表明:低温烘干能够降低种子遭霉菌感染程度,提高发芽率,但不能有效解除种子休眠,也不能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势。低温烘干种子在未晒种发芽前湿润处理发芽率为83%,显著高于CK,未晒种发芽前浸泡处理发芽率为81%,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低温烘干种子在晒种后发芽前湿润处理和晒种后发芽前浸泡处理下的发芽率分别为85%和86%,均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晒种后的低温烘干种子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83.5%和85.5%,发芽势与未晒种相比差异显著,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提出低温烘干种子在播种前宜进行晒种。  相似文献   

14.
三年来,安徽省各地普遍重视仓储设施建设,新建、改造了一批仓库,粮食收购、安全储存能力明显增强;添置、更新了一批设备,储运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搞好规划、强化管理,将建立仓储设施建设投入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粮食现代物流和仓储保管技术的发展,粮食"四散"(散储、散装、散运、散卸)技术不断普及,粮食出入库自动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四项"储粮新技术的普及,氮气气调储粮、智能通风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仓储保管科技水平,各类仓储机械设备在粮食出入仓、保管等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仓储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的使用,降低了人工费用成本,降低了仓储管理工作劳动强度,提高了工  相似文献   

16.
从大型粮食烘干机的生产能力、工艺设计配置、结构特点、自动化程度、热风炉尾气和烘干废气处理、余热的回收利用、投资成本、烘干作业成本等方面,叙述了大型粮食烘干机的工艺技术特点及经济技术性能优势,以期为粮食烘干机的设计及实地作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以甘草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浓度的γ-氨基丁酸(GABA)处理及GABA抑制剂处理后甘草种子的动态质量、吸胀速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呼吸速率、活力指数以及呼吸代谢物有机酸和氨基酸的含量,探究GABA对甘草种子萌发及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GABA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甘草种子的萌发指数、活力指数、质量和呼吸速率,其中,2 mmol/L GABA处理的种子活力指数和萌发指数较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45倍和1.38倍(p<0.05),处理48 h时质量为对照的1.05倍;一定浓度外源GABA处理可以提高种子内部GABA、琥珀酸等呼吸相关代谢物的含量;一定浓度GABA抑制剂处理能够降低甘草种子的呼吸速率和增加种子质量,48 h时的呼吸速率为对照组的92.86%,抑制剂同时可以降低延胡索酸和琥珀酸的含量。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GABA处理有利于甘草种子萌发,能够提高种子内源GABA以及其他呼吸代谢物的含量,促进三羧酸循环。  相似文献   

18.
粮食仓储企业目前普遍使用熏蒸剂防治储粮害虫,但农户储粮由于受操作技术、安全因素、经济因素、储粮环境(特别是密封条件)等条件的限制,要推广这一方法困难较大。而粮食保护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优点,可直接拌人原粮、种子粮中,不受密封条件的限制,处理后不致造成污染,也不影响粮食的食用、种用品质,操作方便安全,易于在农户中推广使用。因此,在农户中大力推广粮食保护剂,对减少储粮损失、提高储粮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楼房仓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使得上层楼房仓散装粮在出库的过程中,环节多,出库速度慢。通过技术改造,增加了散粮出库的通道,改变了原有作业流程,不仅使散粮出仓的速度大大提高,同时还大幅度减少了机械设备的使用,降低了粮食出库的成本,达到节能降耗与效率提高的"双赢"效果,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侯立军 《粮食储藏》2006,35(4):49-53
粮食物流体系是粮食商品实体运动的依托和保证,也是粮食流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是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需要,也是粮食商品流通通畅运行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建设和完善粮食物流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设想。意在对我国粮食物流的科学运作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