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为黄瓜细胞壁蛋白质组学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幼苗叶片为材料,比较2种不同提取介质(CaCl2和LiCl溶液)对细胞壁蛋白的提取效果,对比IPG胶条梯度、裂解液、上样量及等电聚焦程序对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以0.2mol/L CaCl2和3mol/L LiCl溶液依次提取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选用17cm pH 3~10NL IPG胶条和裂解液Ⅱ(7mol/L尿素、2mol/L硫脲、40g/L CHAPS、10g/L DTT和1mmol/L PMSF),上样量800μg,按聚焦程序Ⅰ(20℃水化14h,100V30min,250V30min,500V30min,1 000V1h,线性升压5h至10 000V,10 000V聚焦6.5h)聚焦后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和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可获得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结论】建立并优化了适合于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2.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pH对黄瓜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利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凝胶pH对黄瓜根系和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8.8时,蛋白点大多集中于胶面的中部;pH为8.2的凝胶使小分子蛋白点过于接近溴酚蓝指示线,可能导致某些小分子蛋白丢失;pH为8.5的凝胶能够得到较多和分离较好的蛋白点,适用于黄瓜植株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双向电泳是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之一,但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却因物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是进行蛋白质分离、鉴定的首要步骤。本文对福建柏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IPG胶条、等电聚焦参数设定、丙烯酰胺分离胶浓度等因子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福建柏双向电泳技术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提取福建柏叶片的蛋白点多且图像清晰,p H4~7的IPG胶条最适合福建柏叶片蛋白的分离,等电聚焦参数设定为20 000 Vh,浓度为10%的分离胶进行福建柏双向电泳最好。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福建柏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为深入研究福建柏蛋白质组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物型种衣剂诱导后黄瓜叶片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木霉菌(Trichoderma atroviride)T23的REMI突变株发酵液为主要原料配制生物型种衣剂处理黄瓜种子,然后播种,2~3叶期挑战接种白粉菌,调查病情指数并取样。结果表明:该生物型种衣剂能够明显提高黄瓜幼苗对白粉病的系统抗性,对白粉病相对防治效果达70%~75%。该研究建立了黄瓜叶片蛋白质提取和双向电泳分离技术。通过双向电泳及相应的分析软件(PDQuestTM2-D software)可将不同处理的幼苗叶片蛋白进行分离。结果发现种衣剂处理的叶片产生22种上游调控蛋白和7种下游调控蛋白,与对照的蛋白质组图谱相似系数为0.813。利用质谱分析发现黄瓜叶光合作用相关蛋白与抗白粉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石斛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斛叶片为材料,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石斛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探讨了石斛叶片蛋白的提取、蛋白定量以及双向电泳的一些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通过三氯乙酸(TCA)法提取、高压等电聚焦和两步平衡等方法可以获得稳定、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获得了可分辨蛋白质斑点数约613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建立有效的梨叶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体系,为梨蛋白质组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早酥梨叶片为材料,比较蛋白质提取方法、蛋白质裂解时间、IPG胶条的pH梯度和长度、等电聚焦程序及SDSPAGE电泳参数对梨叶片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用第2种改良的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梨叶片总蛋白,蛋白质裂解1 h,选用长17 cm、pH 4~7的IPG 胶条及聚焦程序Ⅱ进行等电聚焦,于100 V 30 min、180 V 6 h条件下进行SDS-PAGE垂直电泳,可以获得背景清晰、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结论】建立并优化了适用于梨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7.
双向电泳(2-DE)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为建立适于黄瓜根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对黄瓜根系蛋白质样品提取方法、裂解缓冲液配方及SDS-PAGE分离胶浓度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CA/丙酮法提取黄瓜根系中的蛋白质,裂解缓冲液为8mol·L-1尿素、2mol·L-1硫脲、2%IPG Buffer、4%CHAPS、1%TBP、65mmol·L-1DTT、2mmol·L-1EDTA、0.001%溴酚蓝和1%鸡尾酒,SDS-PAGE分离胶浓度为11%时,可获得分离效果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该技术条件为适合黄瓜根系蛋白分离的较优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8.
枯萎病菌胁迫下黄瓜叶片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感枯萎病品系1900和抗枯萎病转基因品系1905为试材,采用灌根法接种枯萎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48h后提取叶片蛋白质,采用差异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枯萎病胁迫下黄瓜叶片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瓜幼苗在枯萎病菌胁迫下,感病和抗病品系的双向电泳图谱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质谱分析,共鉴定出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聚光复合体叶绿素a/b结合蛋白、假拟蛋白和5类表达差异的蛋白点.这些植物代谢中产生的能量和一些小分子可能激发了黄瓜抗枯萎病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玉米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为了建立适合玉米叶片蛋白质组研究的双向电泳方法,以抗旱玉米自交系齐319为实验材料,采用三种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提取玉米叶片总蛋白,进行单向SDS-PAGE和双向电泳,并进行硝酸银染色。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法适合玉米叶片蛋白质的提取。建立了适合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即采用24cm、pH4-7的IPG胶条,蛋白上样量0.25mg。IEF程序为:100V 1h;300V 1h;500V 1h;1000V 2h;8000V 3h;8000V 10h。SDS-PAGE的电泳条件为 1W/胶条 1h,3W/胶条,直到溴酚蓝到达玻璃底部为止。本研究为下一步在蛋白质组水平上分析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蛋白质的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适于番茄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2-DE)技术,为开展番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方法]对番茄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蛋白质裂解液、上样量、胶条pH范围等关键步骤进行优化.[结果]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番茄叶片总蛋白质,含有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 CHAPS,30 mmol/L Tris-HCl(pH 8.0)裂解缓冲液,上样量为100 mg,以pH 4 ~7、18 cm的IPG胶条在12; SDS-PAGE凝胶浓度下进行双向电泳,得到了蛋白点均匀分布、低峰度蛋白点较为清晰,蛋白点数目多且分辨率高的2-DE图谱.[结论]建立了一套适于番茄叶片蛋白质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为下一步在蛋白组学水平上分析番茄逆境胁迫等相关蛋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