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柞蚕(Antheraea pernyi G.Menerille)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生物资源,在中国已有3 000多年历史,而在贵州地区放养柞蚕的历史要短得多,贵州柞蚕的育种历史就更短了,但有它独自的特色.为推动贵州柞蚕育种的发展,从而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其地理优势和种质优势,促进柞蚕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本文就贵州柞蚕育种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作者的看法,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将资源和育种科研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技术优势,力求在更深层次上,挖掘柞蚕育种的潜力,推动贵州柞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地区柞林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具有发展柞蚕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在介绍呼伦贝尔地区柞蚕业发展现状及RAPD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开展柞蚕分子生物学育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柞蚕(Antheraea pernyi)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柞蚕遗传学研究是新品种选育的前提和基础,品种改良是发展柞蚕业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柞蚕遗传学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柞蚕生产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概述了柞蚕部分性状的遗传学及育种学的研究概况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柞蚕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柞蚕遗传学及育种学今后应重点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80~2005年的中国柞蚕产业获得的80项省、部级以上奖励科技成果进行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六五"至"九五"期间,我国柞蚕业获奖成果数量总体上变化不大,但"十五"期间获奖成果数量较前期有明显下降;从获奖成果的数量、等级的地区分布看,各省获奖成果数量所占比重与其柞蚕业的规模、发展程度基本一致,而且获奖成果主要分布在柞蚕保护、柞蚕育种、柞蚕放养技术及柞蚕场生态建设四大学科。文章分析了中国柞蚕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正确认识柞蚕业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优势发展区域;加大柞蚕科研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尽快扭转人才断层的被动局面;加强学科建设,保证行业发展后劲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印度柞蚕(A. proylei)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种质资源是发展蚕业生产和开展育种研究的物质基础 ,因而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等研究工作倍受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为了获得新的柞蚕种质资源 ,进一步丰富我国柞蚕品种资源库 ,为柞蚕育种提供新的育种材料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于 1 998年 1月从印度引进印度柞蚕 (A .proylei)种茧 2 0 0 0粒。通过 4年 8代的饲育观察及相关试验调查与研究 ,对该种已有初步认识 ,现报告如下 :1 引进的印度柞蚕资源材料的形态特征印度柞蚕分布在沿喜马拉雅山山麓的两大地区 ,即所谓的东北区和西北区。据印方引种资料介绍 ,该种属二化性四眠五龄 ,…  相似文献   

6.
中国柞蚕育种研究实践与理论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中国柞蚕育种研究实践的综合分析,提出中国柞蚕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将中国柞蚕育种研究的历史前推了20年。概述了从近代到现代中国柞蚕育种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由单一的系统分离育种方式发展到兼用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多种方法育种;由单一的柞蚕形态学选择发展到多种生物学性状选择与各种鉴定技术紧密结合;由单一的柞蚕选种实践发展到与遗传规律、性状相关分析等基础理论紧密结合,从而不断地提高柞蚕育种研究的水平和效果。评价了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8821和8822及其二元杂交种和(8821·8822)×选大的研究是当代中国柞蚕育种研究的重大成果,创造了中国柞蚕育种史上理论研究与实物成果研究成功结合的先例。阐明了数量性状遗传是中国柞蚕育种研究的理论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柞蚕是中国特有的生物资源,辽宁省年产柞蚕茧约6.5万t,占全国柞蚕茧产量的70%以上。柞蚕茧、蛹、蛾、卵、丝加工利用的产值约200亿元,卵、蛹用于繁育赤眼蜂、白蛾周氏啮小蜂等用于防治玉米螟、美国白蛾及松毛虫等年经济效益约1000亿元。柞蚕产业发展中,新品种选育和应用是提高柞蚕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研究柞蚕遗传资源及功能基因、柞蚕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的机制、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是提高柞蚕种质资  相似文献   

8.
柞蚕业一直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传统林下经济,是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但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就存在了柞蚕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矛盾。本文从政策和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柞蚕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提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发展柞蚕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相似文献   

9.
<正>柞蚕场是饲养柞蚕的基地,其建设和管理的好坏,对柞蚕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蚕业科学技术普及率不高,高产技术不配套,蚕农放养技术水平较低,多数蚕农还是采用传统的放养方式。因此急需研究总结一整套柞蚕增产放养综合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以提高柞蚕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柞蚕生态放养综合技术通过采取柞蚕场地园林化建设技术及柞蚕放养技术相结合,达到柞蚕放养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保护生态环境的  相似文献   

10.
清至民国,一方面由于人地矛盾的加剧和商品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由于朝廷的鼓励和地方官绅的倡导,中国柞蚕业从山东开始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因为放养柞蚕不占农田、利倍功半,因此柞蚕放养很快传播至邻近省份.康雍乾时期是柞蚕业传播的发轫时期,柞蚕业逐渐由山东地区向邻近的河南、东北、陕西和贵州等地传播,柞蚕生产区域化格局初步显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北方口岸开埠通商,国际市场对柞蚕丝制品的需求日增,进一步刺激了中国柞蚕业的传播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山东、辽宁和河南三足鼎立的柞蚕业分布格局,这种格局对现在中国柞蚕业的分布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柞蚕生产基本情况、柞蚕种繁育及其市场供应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柞蚕种繁育供给中存在的无序竞争扰乱市场,供求不稳定、繁种主体利益与责任不统一、监管不到位,《蚕种管理办法》执行不力等是导致种子质量无法完全保证的主要问题。文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柞蚕种质资源创新、建立柞蚕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全国柞蚕种业战略联盟等有效措施。力求为保障柞蚕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在柞蚕、桑树、家蚕及蚕桑附产品等方面研究过程及取得成就的回顾,分析贵州蚕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国内蚕业发展趋势概述贵州蚕桑科研发展契机及面临的挑战,结合贵州蚕桑研究可争取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袁越鸿 《农业考古》2021,(1):166-171
柞蚕之利为人所知是在宋元时期,但其兴盛是在明末清初。柞蚕业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受各种因素影响,但影响柞蚕业兴衰的根本因素有二:一是技术;二是对蚕丝及蚕丝制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柞蚕新品种"龙蚕1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方法.对柞蚕全茧重和生命力两项主要指标进行平衡选择。经10年12代的定向选择培育,育成了柞蚕新品种“龙蚕1号”。其千粒茧重达11.4kg,产量比对照青6号提高12.8%。结果表明,新品种“龙蚕1号”的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对照品种青6号。具有茧型大、生命力强、产量高、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对柞蚕商品茧的优质茧、劣质茧及蛹质进行了界定,规范和完善了在销售柞蚕商品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纠纷问题。实践结果表明:在销售柞蚕商品茧过程中,应用该项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真正体现出以质论价,买卖公平,保证了双方的经济利益,值得在柞蚕生产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历史、变迁及现状,分析了劳动力缺少导致桑园面积、养蚕发种量有所减少,蚕桑基础条件薄弱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新技术推广受影响,财政支持不足、加工企业投入机制不健全致使蚕桑发展政策乏力等挑战;提出了构建蚕桑轻简省力高效饲养技术体系、提高蚕桑产业比较经济效益,发展茧丝绸加工业、延长蚕桑产业链、增强蚕桑产业发展后劲,加强蚕桑产业技术研发、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基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对蚕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代钢  钟生海  吴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55-3756
从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和信息技术应用趋势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蚕桑产业的需求、研究、应用和实施,提出在蚕桑产业里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蚕业信息化研究工作,促进蚕桑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系统选育的方法,对柞蚕遗传性较强的茧层率性状进行连续有目的地认真选择,培育出柞蚕多丝量品种宛黄一号、宛黄二号。这2个品种健康好养,抗病性、抗逆性好,千克卵收茧量平均达380 kg以上,千粒质量10 kg以上,茧层率连年达16%以上,分别比河南省柞蚕现行品种三三高出9.5%,18%,46%,目前在生产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的春化特性及未熟抽薹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白菜春化的感受部位和机理及春化作用的影响因素、未熟抽薹的成因及克服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合理的栽培措施。作者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是建立在一个温度、光照环境条件与抽薹期和叶球重的关系模型上的大白菜生物技术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