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瘦肉猪专门化父系杜洛克猪杂交配套利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杜洛克猪不仅具有良好的配合力,四川白猪1系和新荣昌猪Ⅰ系均以杜洛克猪为最佳配套父本,而且配套系杂优猪的胴体产肉量高、原皮质量好,是商业肉品加工、出口以及制革工业的优质原料猪。  相似文献   

2.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7系(新太湖猪)配套杂交组合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7系(新太湖猪)配套杂交组合的筛选华金弟,施金元,王子林,施增斌,陆震方,袁鹤岗(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215128)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7系)的选育工作是从1986年开始的,育种方案为以太湖猪为母本、杜洛克猪为父本,杂交后进行横交固...  相似文献   

3.
新嘉系猪兼具嘉兴黑猪的高产仔特性和丹麦长白与杜洛克猪的优良肉用性能,外国猪血缘成分占62.5%。经研究,发情征状与外国猪种相似;发情持续期青年母猪为31.81±9.86小时,经产母猪为38.9±9.1小时,排卵时间最早为发情期结束前2小时,最迟为发情期结束后26小时;配种适期为发情开始后24小时配第一次,隔12小时重配一次。  相似文献   

4.
杂交对小梅山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梅山猪杂交后,除背最长肌嫩度改善外,其它肉品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除背最长肌肉色外,全部肉品质指标均为小梅山猪大于约小梅猪,约小梅猪大于长约小梅猪。一些肉质性状间相关显著,背最长肌和半肌肌纤维直径约为长约小梅猪显著大于小梅山猪和约小梅猪,小梅山猪和约小梅猪差异不显著,全群猪肌纤维直径除与熟肉率呈正相关外,与其它肉质指标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CRP配套系母猪系猪为材料,研究其排卵与胚胎活力。结果表明:母系猪排卵数24.14个,比我国地方猪种平均排卵数21.58多2.56个;28-30d胚胎成活率80.35%,大于大约克的69.55%,小于二花脸猪的85.96%。母系猪的高排卵特性和较高胚胎存活量,为品系14.74头的高产仔数提供了生理前提。  相似文献   

6.
通城猪是湖北省地方猪种之一,具有早熟、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放等优点。现有核心群108头,公猪15个血统,多数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配种。通城猪生长缓慢,达75kg体重日龄为213d,测定期(25kg~75kg)日增重约490g,初产母猪总产仔数为8.5头,经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1.38头,哺乳期一般为30d,初生窝重平均为11.15kg。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肉色鲜红,肉质细嫩。现多作为母本与外来猪种,如长白、大约克等进行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或者利用其肉质优良的特点,与其他品种杂交级进选育优质猪新品系,以供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常州瘦肉型猪原种场于1999年通过中国畜禽进出口总公司从加拿大引进长白猪。经过2年时间的饲养观察,与本场自己所培育的中东牌长白(以下简称丹系长白)进行比较,不仅在体型上有一定差异,而且生产性能也有所不同。加系长白猪更为健壮、体躯较长、臂部较方、蹄病和繁殖障碍发生率较低。产活仔数(初产)加系为10.83头/窝,丹系为10.11头/窝,加系要多出0.72头/窝,同时泌乳性能较好,在育肥性能上,加系校正到100日龄上比丹系所测定群平均少3.95天,30~100kg阶段料肉比差异不显著。两品系猪胴体品质较理想,胴体瘦肉率都在66.00%以上,且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进行氟烷敏感基因检测,都无阳性猪(nn)存在。  相似文献   

8.
养猪业在丹寨县是畜牧业的主要支柱,人们食肉80%来自于猪。然而在猪四大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的情况下,猪寄生虫的危害日趋突出,降低了猪的出栏率、出肉率,延长了肥育周期.料耗增加。由于建国以来,我县未开展过较为系统的猪寄生虫调查,为了有的放矢地开展大面积驱虫工作,我们于1990~1995年进行了猪寄生虫区系调查。1.自然概况丹寨县位于贵外1省东南部,黔东南沙!西部,地处东经107”44~108”08’,北纬26”05’~26”26’,境内多数地区在海拔600~1200m之间,最高海拔1693m,最低海拔370m。属贵州高原苗岭山系东段雷公山西南麓…  相似文献   

9.
冀合白猪培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材料相异而性能相似原则,将大白猪和长白猪、定县猪和汉沽黑猪、深县猪和二花脸6个品系配对分组杂交、横交,按不同血缘比例培育成各具特色的AB两个专门化母系。同时,利用4个来源的12个公猪和31个母猪血统的55头汉普夏猪,经过继代选育育成生长育肥和胴体品质突出的专门化父系C。通过配合力测定,筛选出C×AB配套生产商品瘦肉猪的最佳生产模式,为专业化、规模化养猪提供了新的猪种资料─—冀合白猪。冀合白猪祖代A系、B系和C系窝均产仔12.12、13.02和9.74头;日增重为771、702和819克;饲料增重比为3.02、3.19和2.88;胴体瘦肉率为58.26、56,04和65.34%。父母代AB窝均产仔13.52头。商品代C×AB和C×BA组合肉猪25~90千克阶段日增重为816和830克;饲料增重比为2.92和2.91;达90千克日龄为154和153天;胴体瘦肉率为60.34和60.09%,一致性强,非常适合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新荣昌猪I系体型外貌,全身被毛白色,头部有黑斑,具有瘦肉型猪体型,经产仔数12.74头,双月断好窝重128.83千克,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70.8千克,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63.5千克。心率70.8次/分,呼吸18.1次/分,体温38.7℃,产仔,哺乳,配种与原种荣昌猪相似,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杂种猪日增重740克,与长白公猪杂交的后代瘦肉率达到63.53%,肉质良好,测定了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和氟烷标记  相似文献   

11.
刍议猪配套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业在线》2005年第3期策划了关于“猪配套系”专题讨论,时未及至。拜读了各位专家之作后.颇受启发。故在此发颗“猪后炮”.以助余兴。以下是本人的主要观点,并力求赋予这些观点以个性。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18头B系猪分为3组,进行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制定了B系猪生长肥育各阶段蛋白质饲养标准,给出了B系猪各阶段蛋白质需要量推算公式,并确定前期17%、中期15%、后期14%为饲喂生长肥育期B系猪最佳日粮蛋白质水平。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B系马育期氮沉积量在体重60kg以前呈上升趋势,60kg左右达高峰,60kg以后稳定下来。氮沉积率随试猪体重增大而直线下降。  相似文献   

13.
《北方牧业》2007,(17):11-11
记者从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获悉,由该院牵头联合有关单位,历经十三年成功培育了中国第一个以地方猪种选育的专门化品系配套而成的猪配套系——“滇撒猪配套系”,为利用中国地方猪种资源培育配套系开创了新的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大河乌猪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文系统研究了大河乌猪的肉质特性。经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现场测定及实验室分析测定98个肉质指标,结果表明,大河乌猪肉色玲珑剔透如玛瑙,肌肉系水力强,pH较高,肌内脂肪含量高(5.24%),肌肉组织学特性良好,保持了其亲本大河猪在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与结构上的优良特性大河乌猪种群又属应激抵抗群体,具备抵抗应激环境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5.
渝太Ⅰ系猪是重庆市巴南区畜牧兽医站与重庆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共同培育的一个瘦肉型猪专门化母本品系,于2003年3月通过重庆市畜禽品种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命名,本文综述了笔者多年来对渝太Ⅰ系猪外貌和行为特征观察。  相似文献   

16.
新清平猪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和肉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平猪为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以其妊娠期短而著称。新清平猪以清平猪为母本、导入50%杜洛克血统,经横交固定继代选育,性能测定和综合选择等措施,经群体闭锁多世代选育而成,其胴体瘦肉率达52.6%,背膘厚为33 9 mm,眼肌面积为33 9 cm~2。以新清平猪为母本,用大白或长白为父本杂交的二元杂交猪平均屠宰率73.0%,胴体瘦肉率58 6%,背膘厚27 4 mm,系水力94 2%,肌内脂肪含量3.4%;大×长×清、长×大×清三元杂交猪平均屠宰率74.1%,胴体瘦肉率63.5%,背膘厚21.6 mm,系水力94 7%,肌内脂肪含量2.0%。新清平猪胴体品质和肉质具有较高的杂交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迪卡配套系猪RYR1的PCR分析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鸡东县永安猪场随机抽取迪卡配套系猪B系和E系42头,通过PCR扩增技术和酶切鉴定.采用克隆技术进行测序,来检测是否含有氟烷基因序列。经过以上技术检测这42头猪均没有氟烷基因。  相似文献   

18.
猪配套系育种及 湘沙猪配套系选育工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买生 《中国猪业》2017,(11):74-77
本文阐述了有关猪配套系育种的概念、 关键技术环节、 育种目标的科学制定及专门化品系选育的主要方法;介绍了湘沙猪配套系选育背景、 主要育种技术措施及选育工作进展;提出了培育含地方猪种血统的优质猪配套系,有利于建立我国地方猪种繁育利用体系、 有利于促进地方猪种市场开发、 有利于地方猪种资源的科学保护、 有利于利用国外种猪的高性能加快育种进程、 有利于提升地方猪种的种质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采用英国产Fluotec型半封闭式氟烷麻醉仪,对中国瘦肉新品系DⅣ系196头猪进行氟烷测验(其中公45,母151),结果2头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1.03%。公母猪间对氟烷的耐受性差异不显著(P>0.05)。个体间氟烷耐受性的差异颇大。选择36头氟烷阳性猪进行肥育测定至90kg屠宰和肉质评定,各肉质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专门化品系选育和配套系猪生产是当今世界猪育种的一个主要方向,国内目前也有不少猪配套系育种公司,有很多的行内人士倡导配套系育种,但从市场占有量、社会经济环境、养猪生产者的意识等多方面看都还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