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叶果树秋季开花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苹果、梨、山楂、杏、李等落叶果树秋季开花现象的发生原因与如何防止进行了研究试验。探索出落叶果树秋季开花是无效花,不但影响当年果树生长更造成翌年果树产量减少或绝收;欷季开花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危害、气候干旱、管理粗放引起,通过采取防治病虫害、秋施基肥、科学修剪等管理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治果树秋季开花,确保果树正常生殖生长和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2.
大樱桃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中果实成熟最早的果树树种.采果后的大樱桃树正是根系的生长高峰期,也是树体进入光合作用营养积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翌年的产量.因此,要注重采后甜樱桃的秋季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答青海读者韩光辉北方落叶果树如苹果、梨等,一般都是春天开花,秋天成果。但有的年份,也看到秋季开花的现象。这是咋么回事呢? 这个问题与果树的花芽分化和外界条件以及营养密切相关。果树的花芽分化,大约从6月上旬开始,到9月下旬至10月初,大部花器如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已形成。  相似文献   

4.
打破落叶果树芽休眠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叶果树进入自然休眠后,需要一定的低温量才能解除自然休眠,而后才能正常地萌芽开花,否则即使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果树也不萌芽开花,或即使萌芽但不整齐,并且生长结果不良。因此,打破休眠、弥补需冷量不足问题的成功解决与否成为限制落叶果树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落叶果树在温带地区进行设施栽培提早扣棚升温时间的关键限制因素。近年来,随着温带落叶果树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栽培以及落叶果树在温带地区设施栽培的迅猛发展,打破休眠、弥补需冷量不足的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果树种植者和园艺科研工作者的关注。1温度…  相似文献   

5.
大樱桃是落叶果树中果实成熟最早的果树之一,从萌芽开始在短短2个多月就完成了开花、结果、成熟等一系列生理过程,采果后接着开始恢复树势、扩大树冠、制造养分、花芽分化等.因此,夏季实施大樱桃栽培管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落叶果树蚜虫危害严重的原因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蚜虫是我国南方危害落叶果树最常见的害虫之一,由于气候等原因,危害落叶果树的蚜虫不仅发生普遍,而且对果树的生长、产量都造成严重影响。绵阳市桃树、梨树等落叶果树常年发生危害的蚜虫主要有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又名烟蚜、桃赤蚜)和桃粉蚜Hyalopterus arundinisFabricius(又名桃大尾蚜、桃粉吹蚜)。落叶果树蚜虫在早春为害花芽和叶片造成叶片卷曲、落花落叶,春夏引起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及树势。目前果农在防治上一般只采取简单的施药防治方法,而不是进行综合防治。2003—2004年我们在绵阳市游仙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桃园和梨园…  相似文献   

7.
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果树的需冷量得到满足,才能顺利完成自然休眠,进行下一个生长发育循环(尤其是正常开花结果),否则其他环境条件再适宜,果树也不萌芽开花,即使萌芽也不整齐,生长结果不良,达不到促成栽培的目的[1].因此,对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的研究至关重要,成为落叶果树设施栽培成败的关键.本文仅就需冷量估算模型进行介绍,以期为设施栽培和更完善的需冷量估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方落叶果树栽培基础知识讲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落叶果树栽培基础知识讲座¥西南农业大学@黄麦平南方落叶果树栽培基础知识讲座西南农业大学(重庆400716)黄麦平第三讲花芽分化、开花着果和果实发育果树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发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了解果树花芽分化、开花着果和果实发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落叶果树休眠期是指从秋末冬初自然落叶到第2年春季萌芽为止的一段时期.果树在一年中经过发芽、抽枝、开花、结果,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为了给树枝增加营养贮备,使其安全越冬,促进翌年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必须切实加强果树休眠期管理,现介绍以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果树春季萌芽、开花时均需大量的营养,大多数果农在秋季施肥的基础上.习惯于在春季进行果园追肥.近年来有部分果农春季追肥后1~2周发现树体大枝或整树的嫩叶及芽苞萎缩、干枯,花及幼果萎缩脱落,背部条状树皮出现水渍状溃烂,对果树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追肥不当造成肥料烧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