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建好拱棚 (1)棚型设计 中拱棚辣椒一般采用塑料大棚,竹木结构,中拱棚一般东西走向(个别也有南北走向),排风口设在东西两侧。棚高1.2—2m,跨度7-8m,长度50~80m,通风口高度1-1.5m。这样设计,一是有利于棚内湿度的降低;二是减少了棚内搭架栽培作物、高秆作物间的相互遮荫,使之受光均匀;三是避免了大棚在冬季进行通风(降温)、  相似文献   

2.
小拱棚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河北省汉沽农场食用菌室么智贵为拓宽食用菌的栽培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在小拱棚内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取得140%以上的生物转化率。现把栽培方法简介如下:一、小拱棚建造建东西走向矮棚,棚长30米、宽5米,顶高1.5米。棚周围建0....  相似文献   

3.
<正> 近两年来,河北省乐亭县在冷棚内采取吊蔓的方法栽培薄皮甜瓜,平均亩产5000公斤以上,产值1.4万~1.5万元。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 大棚建造样式应与甜瓜栽培模式协调一致 大棚为竹木结构,封冻前把大棚骨架建好,南北走向较好,棚内垄向为南北;东西走向也可以,棚内垄向为东西。建棚参数:中脊高2米,两侧高1.3米,宽12米,长短可  相似文献   

4.
<正>1栽培季节京津冀地区毛木耳适宜的栽培季节为4月下旬~11月上旬,一般可生产2批次。2林地小拱棚建立林地内隔行顺行搭建小拱棚,每隔2米用竹片做拱,每隔4米在拱的最高处立一支架。棚高1米、宽1.5米,棚内顺行平拉7道铅丝,铅丝距地面30厘米、间距20厘  相似文献   

5.
一、拱棚规格 棚宽6-8米,棚中心支柱高1.5米,棚边缘高0.8米,面积333.5平方米左右。建棚应以东西拱向、南北延长为宜。  相似文献   

6.
一、棚址选择和棚体建造(一)棚址选择。建棚地点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棚体可南北走向,也可东西走向。(二)棚体建造。双层拱棚长度要求80~120米为宜,长度过短保温性差,过长操作不方便。棚膜应选用8丝厚,宽度8米的长寿无滴膜,每15米长一块,以利高温季节通风。盖膜  相似文献   

7.
一、育苗设施 育苗棚坐北朝南,东西走向,有水源,棚内实用面积1000米2左右,棚膜选用0.01~0.12毫米厚蓝色透明无滴聚乙烯膜。  相似文献   

8.
<正>本技术所用生姜专用膜为山东农业大学研制的专利产品,其透光率70%~80%,透射光谱绿光比率较普通棚膜增加5%~15%。本技术可采用大、中、小拱棚覆盖生姜专用膜,跨度2~12米、高度1.2~2.8米。若采用大、中拱棚,可在播种前5~7天覆盖专用膜,以提高棚内温度;若采用小拱棚,可在播种完毕覆盖地膜后,立即覆盖专用膜。生姜适宜播种期,应选择连续5天棚内平均温度达10℃以上时进行。一般华北地区大中棚  相似文献   

9.
一、育苗 1.育苗棚选择 育苗棚坐北朝南,东西走向,有水源,棚膜选用聚乙烯无滴膜,保温材料选用棉被。大棚内应建有水池。为了起到保温作用,大棚内每隔15~20米用大棚膜搭建小环棚,小环棚内放置2个取暖火炉。  相似文献   

10.
1 设施构造与保温方式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 ,筛选出结构简单、成本低、防风保温、管理方便的拱圆形塑料棚。棚高1 .7~ 2m ,跨度 5m ,长 30~ 1 0 0m ,东西走向。建棚时 ,先在棚一边每隔 1m埋 1条长 7~ 8m ,直径 3~ 4cm的竹竿 ,然后把竹竿弯曲成拱形架 ,用农膜三幅二缝覆盖棚面 ,缝相交 2 0cm ,用压膜线压紧 ,大棚最好于定植前 2 0天建成。采用三膜一苫的覆盖保温方式。即大拱棚里套小拱棚 ,小拱棚里覆地膜 ,小拱棚外面覆盖草苫。据测定 ,这种保温方式在郑州地区 2月份 (最低气温 - 1 5℃左右 )棚内最高气温可达 2 9℃ ,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11.
温室大棚双孢菇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场地选择 温室大棚坐北朝南,东西走向,留好通风口,有水源,排水方便,周围环境清洁、开阔,远离禽棚或饲料房,以免螨类侵入,棚内实用面积在800米^2左右,棚内均匀放置5~6个取暖火炉。大棚内开好通风窗口。  相似文献   

12.
蔬菜塑料大、中棚及棚内小拱棚的最低气温与棚外大气最低气温的关系均为指数函数曲线.当棚外大气最低气温降至-10.3℃及-12℃时,中棚内小拱棚及大棚内小拱棚的最低气温分别降至0℃.当天气预报中最低气温预报值为-10~-12℃时,就应提前采取防冻措施.  相似文献   

13.
1.小拱棚结构 1.1育苗棚 2月中旬开始扣小拱棚烤地,棚的结构:高2米、宽7米、长8米,南北走向,骨架用竹、木,膜用聚氯乙烯无滴膜. 1.2栽培棚定植秧苗时建栽培小拱棚,拱架用棉槐条(山上的一种小灌木)上铺0.014毫米厚的地膜,拱棚高30厘米、宽40~50厘米.  相似文献   

14.
1.小拱棚结构 1.1育苗棚 2月中旬开始扣小拱棚烤地,棚的结构:高2米、宽7米、长8米,南北走向,骨架用竹、木,膜用聚氯乙烯无滴膜. 1.2栽培棚定植秧苗时建栽培小拱棚,拱架用棉槐条(山上的一种小灌木)上铺0.014毫米厚的地膜,拱棚高30厘米、宽40~50厘米.  相似文献   

15.
大棚跨度最好在6~8米以上,高度不限。1月上旬扣好棚膜。棚内设1.5米跨度小拱棚,覆盖3米宽棚膜,夜间小拱棚上覆盖一层厚草苫。草苫上加盖一层旧棚模。保温性能大大增强,可达到或接近一膜一苫日光温室内的温度。育苗过后还可定植番茄。  相似文献   

16.
一、场地与棚向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及运输便利的地方。栽培切忌与茄果类迎茬或重茬。棚向日光温室以东西延长南北垂直,大棚以南北延长,东西垂直为好。二、扣膜期和整地施肥在定植前20~30天扣膜或采用越冬棚。早春扣二层棚,即棚内扣小拱棚、铺地膜,外  相似文献   

17.
一、小拱棚标准 可采用高度为0.9~1米的圆拱无支柱型,也可用半圆拱形的改良阳畦式小拱棚,即北面设有0.7~1米的土墙,南面为半圆拱棚架。拱棚的棚向以东西延长为好。  相似文献   

18.
1.拱棚建设:选择背风向阳、灌排水方便的地块.建南北向拱棚或东西向一面坡棚。棚高1.5—2米.宽度4~8米.长度视面积而定.一般每公顷需移植棚300平方米左右。一般在3月初扣棚增温。  相似文献   

19.
一、应用新型棚室结构。棚室的方位采取东西延长,偏西5度。跨度5.5~6米,高2~2.8米,后墙高1.8米,底厚度1米,顶0.8米,跨度如6.5~7米,高度为2.8~3米,拱架采用竹木、钢筋,最好采用钢管拱架,寿命长,棚内不用支柱,方便作业,不影响光照。 二、双层覆盖保温。棚室内畦面盖地膜,设置小拱棚;设置天幕,白天拉开,夜间覆盖上,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实行嫁接育苗。由于多年连作,棚室土传病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一、育秧前准备工作1.育秧棚及育秧地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疏松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地块建设育秧大棚;大棚规格为55米×6米×2.1米;大棚与本田比例为1:(70~80),棚与棚之间开好1米×0.5米的排水沟,棚内秧床要整平,育秧前清除棚内杂草,棚内中央留一条40厘米~50厘米的过道,有条件的可铺设水泥砖过道,以方便后期棚内管理工作;棚内中央离地70厘米处挂好温度计,以观测棚内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