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拖杆是我地马骡的多发病,其病机、主症正如《元亨疗马集》所说:“冷拖后脚恰如椽、腰屈头低行步难,髓寒骨冷筋挛痛,肝风邪湿转筋翻。”治宜暖肾舒经,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药用草乌20g、独活15g、散血兰10g、牛膝15g、小红参15g、竹叶舒筋15g、大血藤15g、五香血藤15g、茜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藿香正气散治疗幼猪冷泻进行分析,阐述了幼猪冷泻的病理特征,对藿香正气散治疗幼猪冷泻过程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养猪行业克服冷泻疾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猪牛的寒泻证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一般在冬季、早春、晚秋较多见。其病因:空腹误饮冷水太多,或过食冰冻草料,损伤脾阳,脾胃运化失职,清浊不分,水液下注大肠成泻;夜露风霜、久卧湿地、阴雨苦淋,寒湿之邪内传脾胃;过服凉药损伤胃肠。临床上常见的小肠寒泻、寒湿困脾泻、大肠寒泻等症,其病位虽不相同,但病机都是寒湿内伤脾胃致泻,故统称寒泻证。治宜祛寒逐湿,健脾止泻。笔者用自拟的“阳蔼根散”治疗猪牛寒泻98例,疗效显著,现作报道,敬请验证指教。  相似文献   

4.
中兽医针灸疗法与药物疗法,两者均遵循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但前者属外治,后者属内治,方法各异,作用途径亦不同。药物疗法的理法方药研究日趋深入,理论甚丰。至于针灸论治,虽然早在《灵枢·经脉篇》中就有“表则浅之,里则深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的记载,《伯乐针经》中亦指出“大凡行针,先  相似文献   

5.
<正> 耕牛泄泻(西医称为急性胃肠炎);根据病例的观察,由于引起泄泻的原因不同,一般可分为冷泻与热泻两种情况。冷泻多发生在冬春相交和春播期间;热泻多发生在双  相似文献   

6.
<正> 耕牛髌骨上方脱位,也叫冷拖杆;发于某肢一后或两后肢同时发生,其特征是:患肢向后方、高度伸直,不能自由屈曲,常以蹄尖着地拖步前进。有时行走中可听到患肢膝关节内有“咯咯”声或用力蹬缩患肢,当休息后起立行走时尤其明显,如不早治发展到严重时则丧失使役性能,笔者根据有关资  相似文献   

7.
近三年来临床共遇5例马属动物冷拖杆(马4例、骡1例)。冷拖杆在兽医临床是罕见的病例,本人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在西兽医命名方面说法不一,很难找出恰当的病名来。  相似文献   

8.
马冷肠汲泻多因长时间饲喂冷冻草料,或饮过冷水伤于脾胃,致使肠中积冷,不能运化,因而发生汲泻,故名冷肠汲泻。临床上以泻泄、肠音增强为主。多年来,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总结,治疗27例,全部治愈,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夏秋季耕牛泄泻病是一种常见的肠胃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暑湿热泻,伤食泄泻,脾虚冷泻三种,分述如下: 一、暑湿热泻  相似文献   

10.
腹泻是指大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多的一种病症,又称泄泻、拉稀,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根据中兽医辨证,又可辨为冷、热两种证型,本文分别阐述之。1冷泻本病是寒伤脾经,胃火衰弱,水谷不能运化,致使胃肠清浊不分而作的一种疾病,故称冷泻。1.1病因由于气候突变,外受寒邪,或饲养失宜,过度喂饮冷冻食物,以致冷气入胃,寒气伤脾,脾胃合之阴冷,致使脏冷气虚,脾胃失职,水谷不能运化,清浊不分而作泻。  相似文献   

11.
针灸疗法效果与取穴有密切关系。马骡肋骨同体寸取穴法是兽医针灸术取穴方法之一。所谓肋骨同体寸,即是以患病马骡髋结节水平线与第16肋骨相交处的肋骨宽度为1寸(临床应用时,以大拇指和食指挟住该处肋骨,再量取两指内缘的宽度)。由于马骡个体不同,其肋骨同体寸必有不同。为检验马骡肋骨同体寸的分布情况,比较肋骨同体寸与长度单位“寸”的差异,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测量了172例马骡肋骨同体寸,现将结  相似文献   

12.
泄泻是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大便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根据发病原因,临床上可分为冷泻、热泻、脾虚泻、伤食泻四类。1冷泻1.1症状患牛发病较急,大便稀薄或泻粪如水,泻粪无臭味,肠鸣如雷,腹痛,小便清短,食欲、反刍减少,鼻寒耳冷,口色淡白,舌津滑利,脉象沉迟。1.2治疗温中健脾,利水止泻。用胃苓汤加减:苍术45g、厚朴30g、白术45g、陈皮30g、煨姜60g、官桂30g、猪苓45g、泽泻30g、炙甘草20g、大枣15枚,水煎服。食欲不振者,加麦芽45g、草蔻30g、建曲45g,腹痛者,加木香30g…  相似文献   

13.
中西药结合治疗马类家畜肠溉冷泻甘肃省漳县畜牧畜医服务中心庞国华肠溉冷泻病多因空肠误饮冷水太多,或过食冷冻草料,致使脏冷气虚,清浊不分,停而不散,滞而不行,水谷不化,阴阳相凝,致使小肠清浊不分,大肠水湿不能吸收而作泻。笔者1988年9月至1992年12...  相似文献   

14.
泄泻是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粪便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上可分为冷泻、热泻、脾虚泻、伤食泻4类。笔者10多年来收治了26例患牛,治愈24例,治愈率达92.3%。  相似文献   

15.
当奶牛患急性或慢性、周期性拉稀一般统称奶牛腹泻症。中兽医学认为:腹泻分“热泻”、“冷泻”两种。  相似文献   

16.
当奶牛患急性或慢性、周期性拉稀一般统称奶牛腹泻症。中兽医学认为:腹泻分“热泻”、“冷泻”两种,  相似文献   

17.
腹泻是黄牛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一般常见的有冷泻、热泻、虚泻、食泻四种,本人近五年来采用三种疗法(新组糖类合剂内服、穴位注射、直肠给药)结合施治250例次,治愈率达98.8%,取法简单,经济实惠,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8.
穴位注射刺激剂,能扩大刺激范围,增加刺激强度,延长刺激时间,对穴位给予有效的刺激量,可大大提高针穴治病的效果。但是,由于一穴可治多病,一病能用几穴,因此,必须不断探索穴位的最佳适应症和最佳穴组选配,才能更好地挖掘针灸治病的作用。近几年,笔者根据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的规律,进行验证筛选,针治猪的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胃肠炎等发热性疾病18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单甩  相似文献   

19.
耕牛髌骨上方脱位,俗称冷拖杆,多发生于某一后肢,有时两后肢同时发生。主要特征是:患病肢向后方高度伸直,不能自由屈曲,患肢常以蹄尖着地拖步行走,有时行走中可听到患肢膝关节内发出“咯咯”响声,或用力蹬缩患肢,当休息后起立行走时尤为明显,如不早治,发展到严重时则丧失使役性能。本人根据有关资料,采用切断息肢髌骨内侧直韧带的手术方法治疗3例,全部一次治愈,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就冷泻以及热泻两种家畜腹泻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原则、附方以及调理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家畜养殖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