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农村信息服务的关键瓶颈,手机作为一种便捷、易用的信息传递终端,手机短信平台在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论述了移动"农信通"和联通"电子农务"两大手机短信平台的特点,宝鸡的运行推广模式及其实现机制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
程有萍 《计算机与农业》2010,(10):110-111,115
从搭建服务平台、延伸服务通道、服务怀来农业三个方面,阐述了怀来县"8+1"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为解决农业农村信息传递"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探索,促进了全县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开发了一个实用的、符合用户需求的农业技术信息资源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农业技术信息资源共享为出发点、以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为核心、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大大拓宽了农民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共享农业信息服务,为解决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缓慢一直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如何突破网络的"最后一公里"是建设农村信息网络的关键。从甘肃省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的基本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网络建设和网络运行后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方式,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科技信息化进程,临沂市实施了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积极推动了科学知识、实用技术、市场信息和科技政策法规等进村入户,较好地克服了农村缺技术、缺人才、缺信息和农民致富难、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重点介绍了该市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主要做法、经验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破解农业信息服务“最初一公里”难题的关键是抓好涉农信息资源整合。近几年,江苏省农业部门在实施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期间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一站通"是农业部自2002年以来在全国推广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重大技术项目。简述了"一站通"的功能、特点与创新点,详述了"一站通"在宝鸡的应用推广情况,并提出网上交易和信息服务组织化将是今后供求信息服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泉州市农村科技信息网及其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开发了专题数据库,为"三农"提供网上信息服务,促进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到企,助推海西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气象服务是我国公民平等享受的生活服务。阿巴嘎旗地区处我国边境地区,地广人稀、蒙汉民族混居等成为气象服务开展的天然难点。移动互联网和微信的兴起为气象服务的普及传递提供了契机,阿巴嘎旗通过组建三级树状微信群组,政策控制信息传递节点,保障传递各种蒙汉双语气象服务产品,体现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机制,解决了气象服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难题。  相似文献   

10.
2004~2014年,中央连续11年出台了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第一号中央文件,再度强调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区作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如何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构建新型粮食生产经营服务体系,确保粮食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绍兴市通过抓农业信息化组织网络建设、软硬件系统建设、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和拓展应用,在全市建成了信息快捷传递至村达户的“网上农民社会”,基本实现了农技服务、农民培训、农产品加工及营销、农业生产指导管理等主要环节的电子化、信息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衡水市整合现有广播、电视、电信、通信等信息网络资源,加快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带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随着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快速渗透和应用,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任务,进一步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着重分析了衡水市农村信息化的现状,探讨了推进衡水市农村信息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宝鸡在秦岭北麓,具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复杂地形,形成宝鸡市的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和立体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多样,适宜于农业综合开发,名牌产品开发,区域性规模开发,加速农村经济产业化、商品化、科技化的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和科技兴农的方针,开发农业名牌产品,发展各类名优特生产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使宝鸡市农村经济有个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广大农民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江苏电信的田园快讯业务为例,分析了手机短信在江苏农业信息服务中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就面向农村信息化网站建设,探讨了网站布局、导航和LOGO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