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唐双福  王骞  张赟 《南方农业》2008,2(2):67-69
建设新型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的新思路和新机制.由于农业研究领域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分工不明、协作不力、低水平重复等问题依然存在,使得重大技术的攻关、集成、试验、示范和区域共性、协作方式等问题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构筑高效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组建创新团队,紧扣重点产品单元,围绕产业主线,理清农产品链条的技术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将有利于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为建设符合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产业技术体系,加快全省资源系统集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切实加强技术集成配套,整体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同时针对产业技术体系不完整、共性技术难题攻关力度不够和成果应用的集成度不高等问题,在充分吸收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江苏省于2012年设立了设施蔬菜(辣椒、番茄)产业技术体系等5个江苏特色产业技术体系类项目。基于此,对设施蔬菜类项目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肉鸡安全生产全过程跟踪与可追溯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为研究背景,开发了包含雏鸡生产子系统、肉鸡生产子系统、肉鸡屠宰加工子系统、肉鸡储运子系统、肉鸡销售子系统、体系管理部门子系统、检验检疫子系统和一个用于各个子系统登录、消费者查询及体系管理部门信息发布的网站系统的肉鸡安全生产全过程跟踪与可追溯平台。首先用UML进行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再采用Java EE构架,以Java和Action Script3.0作为设计语言,结合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和Apache Tomcat 6.0 Web服务器进行设计实现。用Flex技术开发的视频即时通信可进行在线咨询和在线诊断。该平台实现了肉鸡从生产、屠宰加工、冷链储运到销售所有环节信息的跟踪与可追溯,具备肉鸡养殖疫情与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功能,从生产管理各环节保证了肉鸡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4.
马海霞  白泰 《计算机与农业》2010,(11):102-103,118
采用动态Web技术,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构建基于Internet的甘肃马铃薯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甘肃马铃薯产业信息化、高效化管理和信息传播,进一步提高了马铃薯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方案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8  
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以加快建设和完善中国农业产业支持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的支撑能力为根本目标,以农业工程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为特色,以解决制约中国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条件落后、产地加工手段落后、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作为重点,对农田基础设施工程、种养业生产装备与设施工程、农产品产地加工储藏装备与设施工程、农产品流通装备与设施工程、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装备与设施工程、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装备与设施工程6个领域开展系统集成研究,逐步形成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建设等农业工程领域发展与建设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案、建设模式、建设标准等基础性研究成果和关键集成技术,为现代农业工程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6.
永顺县为典型的贫苦山区农业县,多年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受到内外部因素制约,发展较为缓慢.该文通过对永顺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制约因素的探讨,提出了加快构建贫困山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S"技术和计算机为平台,建立集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和信息管理为一体,涵盖水土保持机构管理、监督执法、水土流失防治项目管理、监测网络、科学研究等内容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对改变以往简单、粗放的管理形式,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数字水保"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辽宁省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农业是一种先进、发达、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多功能产业体系,是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但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值和农业的素质与效益,有效缓解全球粮食安全危机的同时,也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凸显。文章浅析了现代农业化学技术、生物技术,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方式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负面影响与威胁;进一步阐释了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更新,科技进步与创新,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新型农民的培育等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积极作用与意义;并指出现代农业内涵的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必将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5T智慧农场管理系统构建与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农作物生产管理、信息组织、感知、传输、处理技术分散等问题,该研究在创新5T(大5T:种期、苗期、秧期、籽期和产品期;小5T:熟收、田场、干燥、收仓和仓储)精准时效农业生产管理方法和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农作物生长时效通道和存续时效区块的智慧农场基元模型、管理架构和5T管理系统架构;根据智慧农场的系统架构以动态物联码为抓手,融合物联网、智能感知、大数据和智能终端等技术,开发了水稻5T智慧农场管理系统;依托吉林大米产业联盟,围绕优质水稻籽期进行了系统的初步应用,发现了收获管理不当造成的7.16%隐性损失。基于5T管理的智慧农场系统在农作物生产管理上取得了显著增效、减损和提质的效果,5T智慧农场管理系统的精细管理与精准决策方法可将智能控制与无人农机装备紧密连接,为最终真正实现智能化的自主无人农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管理体系、管理技术、推广机制及应用成效几个方面深入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一些创新经验与成效;提出了集"两段式管理、三大环节、八个控制点、三流合一"于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框架;构建了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中心为中心的"一站群、双平台"信息化公共支撑平台技术体系;建立了4个推广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构建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进入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构建产业升级模式进而引动资本进入指导行业发展意义重大。该研究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素分析,提出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四创新,即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获得在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市场创新系统、管理创新系统4个系统基础上耦合形成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的构建打下方法论的基础。按照科学性、简明性等原则,采用专家咨询法构建4个层次、19个指标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实现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甘薯加工企业进行实证,评价结果为2.9058,表明该模式处于中等水平,评价结果与调研结果相一致。通过评价可以找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相对优势和劣势,找出薄弱环节。该研究结果为传统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信通是综合运用语音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多种互动途径提供服务的一种适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模式。通过二年多的运行,探索了科研院所和企业信息服务合作模式,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专家团队,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服务效果。为更好地促进农信通发展,应增加专家数量,扩大服务点,建立多种服务体系,多渠道争取经费,扩充农信通平台功能,增加手机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保持酒泉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促进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在分析酒泉市农业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产业联盟、延长经营产业链以构建特色农产品“经济圈”、补齐农业短板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建立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加快农业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知名度和产品价值、多形式拓宽农业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GPS和GIS农业装备田间位置的监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田间车辆的实时监控和导航,是实施精细农业变量作业技术的基础。该文结合中国国情和旱作农业的实际,将GPS、GIS技术相结合,采用MapInfo公司生产的MapX4.5控件内嵌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6.0,研制开发了一种基于GPS和GIS的田间农业装备实时监控和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完成了地图常用功能和各种GIS工具模块的设计,包括串口通讯、地图编辑、网络通讯3个子系统,共17个模块,本系统采用控件技术设计了串口和网络的数据传输和传输数据的保存;以旱作农业机械为例,建立了动态田间农业机械装备数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甘肃省农业产业链组织结构,提升产业链生产效率,根据《甘肃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规划》统计数据,用数字农业理论分析了甘肃省数字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平台建设、基地建设、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发展数字农业的建议:加强数字农业平台建设,打造基于产业链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强化数字农业技术研发,在遥感和气象领域进行技术突破;以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重视数字农业学科发展,培养数字农业细分专项人才。  相似文献   

16.
我国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与进展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农业必须走依靠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的内涵式增长道路、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向现代高效节水型灌溉农业、节水型旱作农业和节水型生态农业转变。为此,在“九五”期间已取得的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基础上,国家应加大对节水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节水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完善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尽快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与模式,实现我国节水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本项目组的调研,总结出在农业新形势下,我国肥料产品、技术和政策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肥料产品与农业需求不匹配;技术集成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肥料经营体制不利于科学产品和技术落地;技术服务供应能力和需求不匹配;管理政策制约。解决的思路:通过肥料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有机替代、精准施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法规,系统构建我国肥料领域创新体系。具体建议:构建以农业需求为导向的国家化肥产品新体系,促进农业高产、土壤培肥、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发展;加强有机肥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化肥有机替代减量;加强施肥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肥料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加强国家绿色肥料体系建设;建议国家设立肥料重大科技专项,为上述建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GIS的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该研究在总结和提炼区域农业信息管理和评价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工程和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种植制度评价、农产品生态区划、农作生产潜力分析和精确农作管理的定量化动态知识模型。并运用软构件技术,基于B/S的分布式网络结构,以WebGIS为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网络化、数字化的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实现了基本地图操作、农业空间信息查询与分析、种植制度评价、农产品生态区划、农作生产潜力分析、精确农作管理、可视化输出以及系统维护等功能。以江苏省为案例区,对系统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管理区域性农业空间信息,并在基于空间信息的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山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原理出发,认为促进山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政治意义,提出了“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主导”的“生态+现代生产+现代经营管理+现代科技+现代市场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体现为:(1)现代适用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种植业——农区饲养型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丘陵区稻、果、牧、渔综合型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千烟洲”立体开发型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城郊型生态农业生产模式;(2)现代适宜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带农户组织、一体化企业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3大类11种;(3)现代农业技术体系;(4)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