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优化超临界CO_2法萃取万寿菊中叶黄素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中萃取压力、萃取时间、气体流速、萃取温度对叶黄素得率均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及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取万寿菊中叶黄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为29 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2.1 h,二氧化碳气体流速为17 ml·min~(-1),此条件下萃取出叶黄素可达0.436 mg·g~(-1)。  相似文献   

2.
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在萃取芝麻渣蛋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芝麻渣蛋白萃取效果的因素,确定最佳萃取工艺。[方法]利用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芝麻渣蛋白,以芝麻渣蛋白萃取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4个因素,即芝麻渣加入量、前萃pH值、KCl浓度以及反萃取时间的最佳组合。[结果]芝麻渣加入量为0.06g/ml,前萃pH值为3,KCl浓度为1.5mol/L,反萃时间为20min时,芝麻渣蛋白的萃取量最大,萃取率达86%。[结论]反胶束萃取体系有利于芝麻渣蛋白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鸡小肠黏膜唾液酸提取工艺,为肉鸡加工副产物开发再利用提供新思路。【方法】以鸡小肠黏膜为原料,以唾液酸提取量为指标,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在几种提取唾液酸常用酸中筛选最佳酸,进一步确定提取酸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等3个因素影响唾液酸提取量的优化范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优化设计,共进行17组处理,每组处理3次重复,考察柠檬酸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等3个因素对唾液酸提取量的影响,从而确定鸡小肠黏膜唾液酸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鸡小肠黏膜唾液酸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柠檬酸浓度0.1 mol·L-1,提取时间4 h,液料比32.20∶1(mL·g-1)。考虑实际操作的简便,确定唾液酸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柠檬酸浓度0.1 mol·L-1,提取时间4 h,液料比30∶1(mL·g-1)。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唾液酸提取量为(1 010.39±21.87)μg·g-1,与预测值1 025.69μg·g-1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唾液酸提取工艺条件,提高了鸡小肠黏膜唾液酸提取量,为鸡小肠废弃物开发再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光皮木瓜渣为原料,用碱法从光皮木瓜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DF)。通过研究液料比、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四个单因素对于SDF提取率的影响,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光皮木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5∶1(mL·g-1),NaOH浓度0.70 g·100mL-1,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5 h。在此工艺条件下的最佳提取率为28.629%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超临界CO2萃取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8MPa,萃取时间1.5h,萃取温度50℃,夹带剂乙醇浓度75%,CO22流量20kg·h-1,夹带剂添加量5mL·g-1.验证试验表明,乌饭树叶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73.10%(n=3,RSD=3.58%),证明该条件确为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黑小麦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黑小麦色素得率的影响,确定了黑小麦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黑小麦色素得率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酸性乙醇(含1%盐酸)提取黑小麦色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0 g·mL-1,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黑小麦色素的提取得率为9.47mg·100 g-1。  相似文献   

7.
【目的】正交试验和BP神经网络模型优化鱼皮胶原蛋白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海南‘罗非鱼’鱼皮前处理工艺.采用酶提取法提取胶原蛋白,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NaCl浓度、乙酸浓度、提取时间及固液比对提取的影响,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正交试验数据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输入,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仿真优化.【结果】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为NaCl浓度2 mol/L,乙酸浓度0.2mol/L,提取时间24h,固液比1∶20(V/V),检验样本的网络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相对误差为5%.【结论】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不需要增加试验次数,就能分析酶提取胶原蛋白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找到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对阴地蕨根的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同时考察黄酮提取液的还原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影响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影响阴地蕨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0%,料液比1 g∶70 m 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0 min。阴地蕨根总黄酮提取液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对·OH、O-2·、DPPH·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清除每种自由基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
以芝麻菜为试验材料,对考马斯亮蓝法提取可溶性蛋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可溶性蛋白的主要因素提取溶剂及其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进行初步研究,然后进行正交试验,再采用方差分析验证正交实验确定的提取工艺,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Na Cl溶液为最佳的提取溶剂;芝麻菜可溶性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0.15 mol/L NaCl溶液、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5 min,平均提取量为15.43 mg/g;3个因素对芝麻菜可溶性蛋白提取的影响程度大小先后顺序为:NaCl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法提取河蚬糖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河蚬糖蛋白的工艺,以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NaCl溶液浓度为考察因素,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16(45)对河蚬糖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河蚬糖蛋白的最佳条件:NaCl的浓度为0.2 mol/L,料液比为1∶20,超声时间25 min,超声功率1 200 W,河蚬糖蛋白的提取率为0.446 7%。NaCl溶液浓度和料液比对提取河蚬糖蛋白的影响分别为差异极显著和差异显著。超声波辅助提取河蚬糖蛋白可以降低能耗,缩短提取时间,糖蛋白提取率较高,因此可以作为提取河蚬糖蛋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浙江红山茶茶籽饼中茶皂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帮助。[方法]以浙江红山茶茶籽饼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温度、时间和液料比对茶皂素提取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茶皂素提取的影响大小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80%,液料比为3∶1 ml/g,提取时间为5 h,温度为70℃。[结论]确定了浙江红山茶茶籽饼中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2.
龙利叶多酚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龙利叶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龙利叶多酚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提取剂采用乙醇溶液,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对龙利叶多酚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利叶多酚最优提取条件如下: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龙利叶多酚的得率为4.38 mg/g。龙利叶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91 g/mL,抗坏血酸的IC50为6.75 g/mL。还原力的测定中,当吸光度同为0.5时,龙利叶多酚与抗坏血酸质量浓度分别为9.94 g/mL与32.06 g/mL,表明龙利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均强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3.
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昆虫水虻油脂成分.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考察温度、压力等参数对油脂萃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5MPa、温度40℃、时间3h及体积流量(26±3)Lh-1为本试验最佳参数组合,油脂萃取量最多.影响油脂萃取量的主要因素是压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在超声辅助条件下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5min。最后,通过HPLC分析测得最佳反应条件下游离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134.41μg·mL-1。  相似文献   

15.
洋葱叶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洋葱叶多糖提取工艺,以洋葱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时间、提取温度对洋葱叶多糖提取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洋葱叶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浸提时间20min,提取温度50℃,在此条件下提取液中多糖浓度可以达到9.23mg·mL~(-1)。  相似文献   

16.
Al(3+)沉淀法制备茶多酚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发利用茶多酚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绿茶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得到茶多酚浸提液,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Al3+沉淀法制备茶多酚的最佳沉淀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乙醇的浸提效果优于沸水;茶叶与AlCl3.6H2O的质量比为1∶0.50时,茶多酚的沉淀率最高,为96.13%;pH为5.7时,茶多酚的沉淀率最高;20 min以内,茶多酚的沉淀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0 min以后,沉淀时间对茶多酚沉淀率的影响不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最佳沉淀条件为茶叶与沉淀剂AlCl3.6H2O质量之比1∶0.50,pH 5.7,沉淀时间20 min,该工艺条件下茶多酚的沉淀率达97.38%±0.35%。[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无毒性,产品得率较高,纯度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提取地参三萜酸工艺,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地参生物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及功能性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地参三萜酸,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三萜酸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地参三萜酸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对2,2-联苯基-1-苦基肼基自由基(DPPH·)、 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以抗坏血酸(Vc)作阳性对照。【结果】 4个因素对地参三萜酸提取效果的影响排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其中乙醇体积分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料液比和提取温度有显著影响(P<0.05),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地参三萜酸提取影响不显著(P>0.05);地参三萜酸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0 h、乙醇体积分数为95%、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0 ℃,在此条件下,地参三萜酸提取量为1.9431 mg/g,与理论值(1.9440 mg/g)差异小。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地参三萜酸对DPPH·、 ABTS+和·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7.46%、97.57%和46.78%,虽然均较Vc清除率低,但仍具有抗氧化活性。【结论】响应面优化法提取地参三萜酸方法可靠,地参三萜酸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开发功能性产品。  相似文献   

18.
姬松茸富硒菌丝体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姬松茸富硒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研发食用菌富硒菌丝多糖保健品,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热水浸提法提取姬松茸富硒菌丝体多糖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水比、乙醇沉淀浓度和浸提的温度、时间及次数对姬松茸富硒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均有较大影响,其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水比1∶35(g·mL-1)、乙醇沉淀浓度9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3.5h、浸提次数3次,在此工艺条件下富硒菌丝体多糖的提取量及其硒含量分别达到69.5mg·g~(-1)和12.1μg·g~(-1)(菌丝干重);本工艺简单、稳定、可行,适用于姬松茸富硒菌丝体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骆驼蓬种子中总生物碱超声提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次在骆鸵蓬植物中应用了超声技术。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骆驼蓬种子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参数并 以每50g种子中总生物碱量为指标,考察了乙醇浓度(A)、液料比(B)和超声时间(C)3个因素对骆驼蓬提取 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为A2B3C3,即用8倍量的80%的乙醇超声提取60 min。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金花葵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金花葵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为金花葵多糖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金花葵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k(3s)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的考察评价金花葵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影响超声辅助提取金花葵多糖效果的因素排序为: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50℃,在此条件下金花葵多糖的提取率为22.32%.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表明,金花葵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OH的清除率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优化得到的金花葵多糖提取工艺操作简单可行,提取的金花葵多糖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该工艺可在金花葵多糖的提取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