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小军  付辉薛  峰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749-9750,9810
[目的]采用生物膜干涉技术建立快速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疏水作用力在APS光线生物传感器探头末端固定氨苄青霉素-BSA偶联物,结合40 nm纳米金标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建立了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方法.[结果]生物膜干涉技术检测牛乳中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灵敏度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灵敏度高1倍.该技术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浓度为1 000 ng/ml的黄曲霉毒素M1、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泰乐菌素、氯霉素、三聚氰胺无交叉反应.[结论]研究表明,金标记BLI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定量范围较小,并不适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定量检测,但却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定性检测方法,可用于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基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繁殖分解乳糖产酸,将其应用于原料乳的抗生素残留检测。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为指示菌株,通过改变指示剂组成、添加增效剂乳糖酶以及对分析条件进行筛选,得到适宜的检测条件参数。具体条件参数为:菌液活菌数5×106,菌液添加量0.1mL,30g·L-1的乳糖酶溶液0.1mL,混合指示剂0.1mL,乳样0.1mL,发酵温度64℃,检测时间2.5h。与国家标准法(TTC法)相比较,所研究的方法对5种抗生素的检出限更低,结果更易于肉眼判断。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法检测乳粉中抗生素残留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制备的最优条件,通过纸片法平板抑制生长试验确定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对乳粉中青霉素G、土霉素、链霉素和头孢拉定的检测限为0.08~0.16 mg·kg-1;通过不同酸碱指示剂,筛选得到了溴甲酚紫对乳粉抗生素含量检测的色泽变化效果最佳,其灵敏度达到0.08 mg·kg-1,构建了简易、高效的微生物检测抗生素残留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嗜热链球菌抑制法,检测牛乳中抗生素残留时指示菌嗜热链球菌,研究菌活力、添加菌量、菌传代数、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其在多种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最低灵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GB/T 4789.27-2008嗜热链球菌抑制法(TTC法)所用嗜热链球菌的菌种纯化、活性、稀释比例、剂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进行筛选,对阳性,阴性对照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最低灵敏度.[结果]新复活的嗜热链球菌其活力逐渐提高,该菌适宜培养温度为37℃,1∶1稀释菌液适宜加入量为1 mL,培养时间2h,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最低检出限为0.004 IU/mL.[结论]TTC法具有简便、价廉、易于开展的优点,不需昂贵的仪器和设备,不受所检测的抗生素种类所限,各种影响细菌生长的抗生素均可检出,适用于各奶站及牛乳检测机构的抗生素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5.
对宠物门诊分离得到的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与β-内酰胺酶测定,以了解近3年来潍坊地区犬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其是否产生β-内酰胺酶,以期为临床上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使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使用碘量法、酚红法测定β-内酰胺酶的产生。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利福平、万古霉素十分敏感,对其他25种药物呈现一定耐药性,并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现很高的耐药性。碘量法、酚红法测得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分别为18、17株。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替考拉宁不具有耐药性,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本具有耐药性;不产酶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低于产酶菌株。可见,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鸭源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鸭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以及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从贵州省三穗县部分规模鸭场的患鸭内脏器官中分离的大肠杆菌中随机选取15株,采用药敏纸片法对其进行8种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试验,采用PCR方法对SHV型、CTX-M型、TEM型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对耐药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15株鸭源大肠杆菌对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存在严重耐药,耐药率高达100%.TEM型和CTX-M型耐药基因均有检出,检出率分别为46.7%和100%,而SHV型耐药基因未检出,其中有7株细菌同时带有两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所测菌株序列与数据库中相应耐药基因序列相似性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智宇 《现代农业》2014,(12):112-112
抗生素是兽药中主要的添加剂和兽药残留物质,它在食品中的残留,常会引起过敏反应以及人畜间耐药性的传播,所以需要严格的检测抗生素的含量是否合格,且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奶牛临床中常用的抗生素之一,本研具体研究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制剂中常用乳酸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微生态制剂生产选育无耐药因子的菌株提供参考,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为质控菌.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粪肠球菌为试验菌,研究了其对8大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头孢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及其他类)共3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1)长双孢杆菌对大环内酯类、头孢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及氯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抗生素均敏感;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耐药,对糖肽类、四环素类抗生素表现不同的药敏性。2)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及植物乳杆菌对大环内酯类多数、四环素类及氯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抗生素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多数表现出耐药,对头孢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糖肽类抗生素有不同的药敏性。3)粪肠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及氯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抗生素敏感,对氨基糖苷类、糖肽类抗生素耐药.对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头孢素类抗生素有不同的药敏性。  相似文献   

9.
猪链球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阿克苏地区某大型规模化养猪场和周边散养户处,采集疑似猪链球菌病的病料,进行触片染色、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试验;对鉴定为猪链球菌的菌株,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其对9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所采病料中分离鉴定出8株猪链球菌,分离鉴定的猪链球菌对口-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性整体上偏低,除青霉素G、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50%外,其他均不超过50%.这为阿克苏地区猪场的猪链球菌病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蒲明  冯才伟  刘婷婷  韩京朋  石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03-15404,15419
[目的]为了更加快速、方便地检测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验证牛奶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方法]对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多残留二联试纸条进行质量验证试验,主要验证了检测限、假阳性率、假阴性率3个质量参数。[结果]二联试纸条检测阈值与检测限一致,没有假阴性结果出现,假阳性率也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结论]验证的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多残留二联试纸条可用于牛奶中1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1检测原理 当牛奶中含有抗生素时,标准菌株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不能将指示剂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简称TTC)还原,生成红色化合物。反之,当牛奶中不存在抗生素时,加入的标准菌株,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将TTC还原为红色化合物。其红色的强度与细菌的数量成正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黄酮化合物对金黄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筛选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其对金黄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活性影响。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对耐药金黄葡萄球菌MIC值;利用K-B纸片法筛选黄酮类化合物;利用反复冻融法提取β-内酰胺酶,并用酶标仪测定β-内酰胺酶活性。结果表明,芦丁、姜黄素和槲皮素分别作用于耐药金黄葡萄球菌后,其β-内酰胺酶活性分别为2.36,2.78和3.05 U.mg-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黄酮类化合物能降低金黄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活性,能逆转金黄葡萄球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对海南地区患病暹罗鳄(Crocodylus siamensis)体内分离出的10株气单胞菌(5株嗜水气单胞菌、3株达卡气单胞菌、1株简达气单胞菌和1株维氏气单胞菌)进行了毒力基因、耐药基因的检测以及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气溶素、肠毒素、蛋白酶等基因检出率较高,其中,lip和ela 2种毒力基因检出率高达100%;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率大于50%;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氯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较高,而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和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肉鸡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鉴定了5株肉鸡致病菌,并对分离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和对11种抗菌药、4种复方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分离的5株菌均为大肠杆菌,其中一株产ES-BL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鸡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兽医临床中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均产生耐药,对四环素类中介或耐药,显示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β-内酰胺类药物与酶抑制剂联用能使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降低,因此复方β-内酰胺类药物仍是防治鸡致病菌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但联用效果因不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中青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霉素是一类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从而起到遏制细菌繁殖作用的抗生素,在畜牧业和医疗中应用广泛.然而青霉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以及破坏环境,因此亟待研究快速检测青霉素含量的技术方法.目前,青霉素残留主要检测方法为微生物法、仪器分析法和免疫分析法.基于受体技术的分析法灵敏度高、原料获得周期短以及操作简便,近年来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牛奶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不仅操作简便、快速、特异,而且特别适用于广大基层检验人员的现场检测。介绍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综述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牛奶中1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5种四环素类抗生素、1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种氯霉素类抗生素、2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2种磺胺类抗生素和11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同时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其未来的4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鸡大肠杆菌TTC显色快速药敏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细菌增殖过程中产生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显色的原理,在M-H培养基中加入0.003%TTC作指示剂,改进传统药敏试验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设计出一种试验成本低、报告时间不及K-B法1/4的鸡大肠杆菌快速药敏试验方法.对临床分离的69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同时用TTC显色快速药敏法和传统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TTC显色法在4 h内所有的菌株均可得出药敏结果(K-B法用时为18 h),与传统K-B法的符合率为95.4%,而且选用标准菌株时2种方法的抑菌圈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Donk,简称10207)为指标菌,应用微生物学分析方法研究榨菜肉丝低温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芽孢杆菌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有效地抑制芽孢杆菌生长的方?实施食品HACCP管理与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通过疏水作用力在APS光线生物传感器探头末端固定环丙沙星-BSA偶联物,结合纳米金-喹诺酮类抗生素单克隆抗体偶联物,建立了检测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方法。[结果]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比免疫层析法至少高出1倍。该检测方法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浓度1000ng/ml的黄曲霉毒素M1、青霉素G、头孢噻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泰乐菌素、氯霉素、三聚氰胺无交叉反应。该方法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不同基质牛乳检测对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分别采用免疫层析试纸条和建立的金标记BLI检测方法检测43份牛乳(原奶)样品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二者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生物膜干涉技术检测牛乳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20.
动物性食品中头孢氨苄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头孢氨苄属于人兽共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应用广泛。介绍了头孢氨苄的性质、危害及国内外主要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毛细管电泳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偏振免疫法、免疫层析法,并对头孢氨苄残留分析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