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在完全自然生长不离体的情况下,利用Li-6400测定南召宝天曼生境下山茱萸7月份的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山茱萸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且由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山茱萸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02浓度、气孔限制值呈线性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呈二次抛物线型相关,与其它生理生态因子之间没有直接的显著相关,但逐步回归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利用叶片气孔导度和叶片温度二因子预测山茱萸净光合速率精度较高;在叶温28C和空气CO2浓度360μmol·tool-1条件下,山茱萸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提高,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25 μmol·m-2·s-1、1000μmol·m-2·s1,在此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和叶片气孔导度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胞间CO2浓度呈二次抛物线璎显著相关;在叶温28C和光合有效辐射900 μmol·m-2·s-1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分别为100μmol·mol-1、1400μmol·mol-1此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星对数曲线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红瑞木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红瑞木春季、夏季、秋季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温度;夏季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在16:30左右又出现一个小高峰,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秋季净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大气水气压亏缺;夏季净光合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3.
筇竹光合日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筇竹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光合日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筇竹春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没有光合"午休"现象;夏季和秋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筇竹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所致;夏季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光合能力最强,是筇竹枝叶生长旺季。影响筇竹不同季节净光合速率的最稳定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筇竹夏季和秋季蒸腾速率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双峰曲线,春季为单峰曲线;夏季和秋季均有蒸腾"午休"现象,春季则没有。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和气孔导度是影响筇竹不同季节蒸腾速率的最稳定因子。  相似文献   

4.
9个笋用竹种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9个笋用竹种叶片的光合速率测定,研究了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与环境、生理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笋用竹种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有一定的差异,并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光合速率具明显的午休现象,上午8:00~9:30叶片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直线上升,在9:30出现全天第1个高峰值,在15:30出现第2个高峰值;9个笋用竹种中,慈竹的日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0.13μmol.m-2.s-1,依次为毛竹>梁山慈竹>红哺鸡竹>白哺鸡竹>桂竹>刚竹>高节竹>假毛竹;慈竹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最大为4.91μmol.m-2.s-1,依次为毛竹>梁山慈竹>红哺鸡竹>白哺鸡竹>高节竹>桂竹>刚竹>假毛竹;光合速率受生理因子的影响高于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对9个笋用竹种叶片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细胞间隙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对不同种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美丽胡枝子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年生美丽胡枝子为试材,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进行分析测试,并对影响其光合作用的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美丽胡枝子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在夏季表现为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日平均光合速率较大,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光合"午休"是由于气孔因素造成的;光补偿点为10.32μmol/m2.s,显示了阳性植物的光合特性;日平均光合速率为10.25μmol CO2/m2.s,表现出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美丽胡枝子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a、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RH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胞间CO2浓度Ci和外界CO2浓度Ca未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选择南方杨树主栽品种中嘉2号、中潜3号,在高温(叶温≥30℃)条件下,分别测定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净光合速率(Pn)等.结果表明:2个杨树品种的Pn高峰时刻之后下降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孔因素,二者对高温产生不同响应,中午高温条件下(温度35~40℃、湿度51%~63%)中潜3号发生了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或光呼吸,而中嘉2号没有受到光胁迫;中嘉2号由于气孔导度较大、蒸腾较快,叶温(Tleaf)较中潜3号低.这些内在遗传特性造成中嘉2号的光合活性大于中潜3号,从而使中嘉2号表现出较强的高温光合能力;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中嘉2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因子顺序Ca>Gs>RH>CI;中潜3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因子顺序为Gs>Ta>RH>Gio.  相似文献   

7.
城市观赏树种桂花的光合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LI-COR6400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系统研究园林观赏树种桂花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①桂花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1靘ol photons 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8靘ol·m-2·s-1,光饱和点为1 748靘ol photons m-2·s-1。②桂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hoto)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日变化走势一致。③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mmol)、光合有效辐射成显著的正相关,而与饱和蒸汽压差(Vpdl)成显著的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光照、温度是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胞间CO2浓度(Ci)、叶面的相对湿度(Rhs)对净光合速率影响也较大;逐步线形回归表明: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到叶片温度(Tleaf)和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吴茱萸光合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吴茱萸叶绿素含量、光合日进程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吴茱萸较喜欢阴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光合速率上午快速上升到最大值后又逐步下降,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吴茱萸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与气孔导度(Cond)、二氧化碳浓度(CO2)呈正相关,与叶片温度(T1)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自然条件下,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CI-340研究了春季樟树不同叶龄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①樟树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叶龄有关,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明显要高于老叶,最大差值出现在11∶00,为2.4μmol CO2.m-2.s-1。②不同叶龄樟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大叶楠木Phoebe zhennan f.elliptical和小叶楠木P.zhennan f.oblong两种叶型楠木P.zhennan幼树叶片表观特性和光合特性差异及其影响因子,本文以2年生两种叶型的楠木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形态指标和夏季光合特性参数,分析影响净光合速率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1)两种叶型楠木的叶面积、叶片长、叶片宽和叶脉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冠层的叶片也存在显著差异;(2)大叶楠木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小叶楠木,由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显示,影响大叶楠木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叶片水分亏压、叶温和蒸腾速率5个因子,其中气孔导度起决定作用。而影响小叶楠木净光合速率是叶片水分亏压、空气相对湿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5个因子,且叶片水分亏压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两种叶型楠木幼树在夏季需要适当遮荫和充足的水分供应,以增加光合速率与有机物积累量。  相似文献   

11.
油茶光合特性研究进展与高光效育种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述油茶光合作用和山茶属其他植物光合作用的规律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高光效株型的选育、生理生化型的选育、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论述了油茶高光效育种的主要方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黑莓幼树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美国黑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对黑莓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河北省文安县栽培的黑莓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在9时,次高峰在13时,存在“午休”现象。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亦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在6月份,次高峰在8月份。光合速率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60μmol.m-2.s-1和1 380μmol.m-2.s-1。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强下核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光合生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辽东山区次生林3种树种幼苗(核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性,在生长季测定4种光强下(全光、60%透光、30%透光、15%透光,分别记为FI,II,LJ和WI)树种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LMA).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减弱,3个树种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类胡萝卜素(Car)、LMA、单位叶鲜质量(LFA)均呈下降趋势;全光下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Chl含量均低于弱光处理.本研究结果支持水曲柳在幼苗时期具有一定耐荫性的观点.树种生理生态指标的可塑性分析表明:黄菠萝能适应更宽的光强幅度,且黄菠萝的需光性大于核桃楸.不同光环境下3个树种的生理生态变化特征对解释森林生态系统内树种的共生和演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金花茶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从而为金花茶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以3年生的12个金花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广西本地品种普通金花茶和越南引进品种多毛金花茶具有较低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及较高的叶绿素含量,表明其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与其他品种相比,普通金花茶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和较高的光化学转化效率,其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可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并且生长更旺盛;越南引进品种罗斯曼金花茶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对光照要求较低,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越南引种金花茶的F_v/F_m值表现正常,表明6种越南引种金花茶适于在广西种植。普通金花茶和多毛金花茶的F_v/F_m和F_v/F_o值最高,表明其捕获激发光能的能力最强,并且其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最大。12种金花茶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具有显著差异,越南引种金花茶表现出了对广西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秦美’猕猴桃冷藏期外果肉、内果肉和中轴胎座3个组织区的光合色素、叶绿体细胞学及其光合放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秦美’猕猴桃果实各组织区光合色素的组分随着果实的冷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冷藏各时期叶绿素(Chl)和(或)脱植基叶绿素的存在使果实始终呈现绿色;同一组织区Chla,Chlb和Chl(a+b)含量随着冷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Chla/b则上升;在同一冷藏时期,各组织区Chla,Chlb和Chl(a+b)含量高低为外果肉>内果肉>中轴胎座。冷藏开始,在显微镜明场下各组织区叶绿体均呈不规则球形,在荧光显微镜下则呈蜂窝状,一些淀粉粒从叶绿体中散落出来;随着冷藏时间延长,各组织区叶绿体数量减少,体积变小,淀粉粒水解,片层结构崩解;冷藏30天时,叶绿体淀粉粒数量明显变少,常见片层结构残迹。随着冷藏时间延长,各组织区光合放氧速率均下降,同一时期各冷藏时间光合放氧速率为外果肉>内果肉>中轴胎座。表明在冷藏过程中,猕猴桃各组织区的光合色素、叶绿体形态结构和光系统Ⅱ光合放氧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Li-6400型光合作用仪,在晴天条件下对小桐子3个栽培品种("湛江"、"攀枝花"和"印度")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探究小桐子光合作用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以期为不同小桐子合理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小桐子净光合速率日最大值出现在中午11:30时;湛江小桐子、攀枝花小桐子和印度小桐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36.4,22.3,33.4μmol CO2·m-2·s-1,平均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7.4,14.3,15.7μmol CO2·m-2·s-1。(2)不同品种小桐子光合速率均受气温、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共同作用。(3)在高温强光下湛江小桐子、印度小桐子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较高,是强光性植物;而攀枝花小桐子在光强改变时光合作用的变化较小,对光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7.
为给湖南园林中运用的箬竹属植物的栽培以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5年生‘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es(Munro)Keng f.、‘湖南箬竹’I.hunanensis B.M.Yang、‘阔叶箬竹’I.latifolius(Keng)Mc Clure为试材,研究了其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3种箬竹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0:00,其中阔叶箬竹的峰值净光合速率最高,达14.79μmol/(m2·s);各个供试种的光合参数差异显著,阔叶箬竹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较高,分别为15.16、1191.61、20.51μmol/(m2·s),箬竹的暗呼吸速率(Rd)较低,为0.461μmol/(m2·s)。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湖南箬竹的电子传递速率(ETR)较高。表明阔叶箬竹的光合性能较强,相对较喜光,箬竹较耐荫,湖南箬竹的光合性能中庸。  相似文献   

18.
4个四川桤木品系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4个四川桤木品系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H12与J10在光合特性上相对于H1、J5具有明显优势。H12、J10保持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4月份呈单峰、6月份是双峰曲线类型;②表观量子效率J5最大,但都在0.32~0.57之间,表明四川桤木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比较强,植物吸收与转换光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可能较多,具有较大的光合潜力,模拟光曲线的最大净光合速率J10最高,且实验表明光饱和点(LSP)与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正相关系;③羧化效率(CE)J10最大,H1最小,羧化效率与最大净光合速率也呈一定的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华山松和油松不同叶龄针叶形态、光合速率、叶绿素和叶氮含量对林窗式疏伐的响应,探讨林窗大小、叶龄和树种对林窗式疏伐后叶光合特性响应的影响。[方法]2008年在30年生华山松和油松混交人工林中,设置对照、小林窗(80 m2)和中林窗(110 m2)处理,2013年以对照样地内和林窗边缘华山松和油松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当年生、1年生和2年生叶比叶重(LMA)、单位叶面积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含量(Chl b)、氮含量(N)、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等指标。[结果]小林窗和中林窗疏伐对叶光合特性影响一致,均对当年生叶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改变了1年生和2年生叶绿素含量、N和PNUE,提高了其Amax。华山松叶LMA、叶绿素含量、N、Amax均低于油松,两树种多年生叶对林窗式疏伐的响应也明显不同:林窗边缘华山松1年生和2年生叶LMA和N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PNUE和Amax显著高于对照;林窗边缘油松1年生和2年生叶LMA和PNUE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N和Amax显著高于对照。[结论]80 110 m2林窗疏伐显著改变叶光合特性,提高其光合潜力;林窗疏伐影响1年生和2年生叶光合特性,对当年生叶影响不显著;华山松和油松对林窗式疏伐的响应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于薄壳山核桃光合作用的适用性,以‘Mahan’、‘Stuart’、和‘Kanza’3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5种光响应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指数模型和指数修正模型),分别对各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光响应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5种光响应模型对薄壳山核桃的光响应拟合效果突出,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其中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效果最优,R^2达到了0.99,并且AIC值最低,直角双曲线模型σ及AIC最高,表现最差。2)通过与实测值相比较,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于光响应特征参数的求解效果最好,求解出的AQY、R_d、LSP和Pnmax最准确,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求解LCP最佳。3)‘Mahan’在3个品种中光照生态幅最宽,利用光能能力最强;‘Stuart’在各模型中的R^2均达到0.99,运用光响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