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民专家     
许义胜 男,47岁,中专,高邮市心连心鹅业合作社社长,2001年从事规模养鹅,年饲养扬州鹅6万余只,2002年被送桥镇政府评为“十佳”创业之星。2006年组建高邮市心连心鹅业合作社,人社社员111户,规模基地4个,合作社年饲养扬州鹅78万只。  相似文献   

2.
石方志 《新农村》2007,(10):11-11
在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张公渡村,笔者见到了杨万明,真想不到他就是那个赫赫有名的鹅司令。他一脸憨厚,不善言辞,很多问题都是同行的副镇长代为解答。“老杨不容易,当兵转业后不等不靠回乡养鹅,现在年饲养种鹅1.8万只、饲养商品鹅5.8万只、炕孵苗鹅90多万只,经济收入达到700多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08,(1):12-12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地处高邮湖西侧,水草丰美,农民有养鹅的传统。目前,送桥60%的农户进入鹅业相关行业。全镇年养鹅120万只,形成种群扩繁、苗鹅孵化、商品鹅养殖、深加工一条产业链。  相似文献   

4.
天水 《农家致富》2005,(16):20-20
2003年全国首家鹅业合作社——江苏省灌云县鹅业合作社成立,把农户、企业、市场三者联为一体,解决了农民“养什么,怎样养,卖给谁”的三大难题。运用“基地(农民)+公司(科技)+市场”的模式,引导农民种草养鹅,把农户的小生产带人大市场。合作社成立1年来,采用“市场化运作。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灌云县乃至连云港市养鹅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据统计.2003年灌云县养鹅总量达到32万只.养鹅户近千户。金云鹅业合作社积极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彻底解决鹅农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迅速,饲养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信息资料显示,1985年全国鹅的存栏量只有1.5亿只,如今鹅的饲养量己有6亿只左右,鹅肉产量达70万吨以上。发展较怏的地区有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和广东等地,近年来各地仍在继续加大饲养和加工规模。  相似文献   

6.
项建东 《农家致富》2007,(20):11-11
江苏省沭阳县手拉手鹅业合作社是专业从事鹅业引种、养殖、销售、加工一条龙服务的农民互助合作组织。合作社成立以来,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沭阳及周边市县规模最大的鹅业养殖专业合作社,2006年出栏肉鹅300万羽,带动养鹅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3,(18):54
合作社贷款难?
  河南省温县邢邱鹅业专业合作社年销售商品鹅90万只,年销售鹅苗50多万只,农户入社168家,产品辐射全省11个地市,还销往上海、山东、江苏等六省市。  相似文献   

8.
霍怡 《农家致富》2005,(18):4-5
今年初,受“发展短平快项目促农增收”政策的鼓励和周围邻居养鹅致富的影响,江苏省高邮市天山镇北茶村农户茆春华,与妻子一合计,决定种草养鹅。如今,他们已经卖出了两批共计3000多只商品鹅,并种了4亩田的牧草。第一批扬州鹅由于春季牧草好、气候好,加上把握了市场行情,在市场需求空缺时适时上市,平均每只鹅净利润达20元。  相似文献   

9.
我国养鹅业近年来发展很快,1985年鹅存栏量1.5亿只,到2000年已近7亿只,鹅肉产量达70多万吨,饲养量占世界70%以上。从全国来看,养鹅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为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等省,黑龙江省近年来每年向新加坡出口分割鹅30多万只。据调查得知,吉林省内各地区近两年鹅的饲养量不断增加,出现很多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养殖户。但由于各养殖户缺乏饲养技术,致使小鹅瘟病常有爆发,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如吉林省某养殖户,现养朗德鹅雏1万余只,因小鹅瘟死亡3千多只,直接造成经济损失6万余元。现根据理论教学结合养鹅业生产实践,谈谈小鹅瘟的综合防治,供养鹅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薛刚 《当代农业》2014,(22):20-20
“1只肥鹅顶多卖100多元。”在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西三村的旺锋养鹅场里,看着自己精心饲养的3万只大胖鹅,场主王书娣笑着说,现在都在讲转型升级,她就把目光盯在肥鹅的鹅肝上,凭借这小小的鹅肝,闯出了千万元的大市场。而由她发起成立的杭州湾新区旺圣鹅业专业合作社也成了圈里的“新贵”。说起王书娣如何走上这条转型致富之路,那就两个字——“折腾”。20多年前,她从事废塑料加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由于产品欠账多、竞争激烈等原因,2001年她决定转行,于是投资20余万元,引进12只梅花鹿进行养殖。而两年后,她又开始了浙东大白鹅养殖,当年就出栏1万余只。为了带动周围农户发展养殖,王书娣牵头成立了合作社。2004年,合作卡t销售大白鹅5万余只,销售额达200万元。“在大家都以为可以稳稳数钱的时候,她又开始了新的‘折腾’。”王书娣的儿子高先锋说。  相似文献   

11.
王有保 《新农村》2005,(10):8-8
缙云县新建镇马渡村村民陶永新,于1989年开始养殖灰鹅。经10多年的经营,他从当时饲养10来只种鹅发展到现在存栏种鹅800只。2004年又在村里租用10亩土地,扩建鹅舍1780平方米,当年繁育商品雏鹅1.27万只,在向本县以及周边县市农民提供鹅苗的同时,自繁自养商品鹅1100只,全年养鹅总收入达到10余万元,成为全县发展规模养鹅致富的示范户。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08,(2):9
江苏省泗阳林海农场杨慧林.承包了30多亩林地,原来散养草鸡,看到《农家致富》刊登的灰天鹅养殖和扬州鹅养殖的创业项目后.决定利用林地边水源充足的有利条件.发展鹅业养殖。在本刊的帮助下,杨慧林先后到泰州姜堰市河横镇灰天鹅养殖基地和高邮市送桥镇扬州鹅养殖基地考察,与他们达成口头协议.引进苗鹅发展养殖。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洪泽县拿出145万元财政经费,对养鹅业实行良种补贴,大幅度提高鹅的良种普及率,促进鹅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到2005年,全县鹅的饲养量达850万只,出栏620万只,鹅业产值达2.77亿元,农民养鹅人均纯收入369元。与2000年相比,鹅的饲养量增长了5.6倍,农民养鹅人均纯收入增加了8.15倍,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鹅产业发展,良种是关键。过去,洪泽农村养鹅品种混杂。包括太湖鹅、皖西白鹅、雁鹅、浙东白鹅、莱茵鹅、灰鹅等,多达8个品种。加之农户采用近亲繁殖,饲养技术落后,一般母鹅年繁殖苗鹅20~25只,仔鹅70日龄体重1.5~1.75千克。为了…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农业》2011,(7):20-23
每年春天,内蒙古奈曼旗的养鹅基地都会孵化出上百万只雏鹅,这些小鹅一部分会留下来在基地饲养,另一部分卖给农民去饲养。这样算下来陈馄荣的鹅场一年就会产100多万只鹅。可是就算是有100多万只鹅,依然不能满足这个鹅场的老板陈煜荣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佟桥村从2002年开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建设扬州鹅养殖小区,使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6.
天水 《农家致富》2005,(4):21-21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同里镇于2002年7月挂牌成立鹅业技术协会.目前,该协会已发展到每年种植牧草2000余亩,上市菜鹅80万羽,饲养种鹅8万-10万羽,开办哺坊30余家,出孵苗鹅400万羽。几年来,协会在养鹅户中开展信息与技术服务,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促进鹅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养鹅户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效益:  相似文献   

17.
《北京农业》2011,(20):20-23
<正>每年春天,内蒙古奈曼旗的养鹅基地都会孵化出上百万只雏鹅,这些小鹅一部分会留下来在基地饲养,另一部分卖给农民去饲养。这样算下来陈焜荣的鹅场一年就会产100多万只鹅。可是就算是有100多万只鹅,依然不能满足这个鹅场的老板陈焜荣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8.
一、选养优良品种鹅。品种是决定效益的内因。实践证明,农户适合饲养中型四川白鹅、扬州鹅等良种鹅。这些良种鹅体型较大、前期生长快、饲养周期短、产蛋较多、蛋重较大、羽绒量多质优、饲养成本低,能够获得较好的效益。规模养鹅不宜饲养所谓“四季鹅”。从市场角度分析,不宜养褐色、灰色等有色的鹅种,如雁鹅  相似文献   

19.
天水 《农家致富》2005,(8):21-21
江苏省高邮市司徒镇兴联鸭业合作社成立于1998年.现有农户105户,资产260多万元.养鸭30多万只,年营销额1000多万元.社员户均创利税2万多元。在鸭业经济的拉动下.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在高邮市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20.
豫杂四季鹅是河南省民权县科技局特色企业开发中心科研人员历经四年攻关,以扬州四季鹅和豫杂四季鹅多代杂交优化选育而成的肉蛋毛兼用鹅新品种,和其他鹅品种相比,很快以其产蛋多,易饲养,增重快,自抱窝等诸多优势脱颖而出,其养殖效益远高于其他鹅品种。成为当前鹅业中的一颗新星,现将其主要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